《上帝,请让我平安复读一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帝,请让我平安复读一年!-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目光呆滞地盯着街面,仿佛入定了似的。是的,街还是这条街,树还是这些树,人还是那些人,但我却觉得一切都变了。这四年以来,不知有多少次,我在这个嘈杂的街边小站上上下下、进进出出,青春的梦想在这里不停地变幻、重叠、虚拟、交错,而四年后的现在,却什么都没有实现,什么都没有!现在,我又来了,为着一个整整一代同龄人所共有的一成不变的梦想。去年那个黑色七月,我最后离开三中、离开小站的时候,我环视着小站的街景咬咬牙说:我会再来的,为着我一成不变的永远的梦想!于是我在三中的补习班里复读了一年。今年的七月份,对照过标准答案后,我很自信地对自己说:我不会再来了,亲爱的三中,亲爱的小站,就让我的青春在此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吧!我报考的是英语专业,成为一名英语老师是我最大的愿望。但我万万没有想到今年的七月对我来说仍然是一个“黑色七月”,我与最低录取分数线相差六分。我平常第二拿手的英语(我第一拿手的是语文,惭愧,还好意思说“拿手”!)去年79今年56。啊,六分,六分,中考时以六分之差与一中失之交臂,高考补习一年后又以六分之差再次折戟,难道“六”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吗?

  我突然想起四年前父亲第一次挑着担子送我来三中报到时的情景。四年前的我因为六分之差没能考上一中,心情非常沮丧。年方十五岁的我似乎已看到自己三年后的结局,我躺在床上独自流泪。其他同学都怀着怏怏的心情陆续去三中报到了,但我迟迟赖着不去,我对爸妈说我要是上三中肯定考不上大学的,我央求爸妈让我复读一年,我要改考中师,考上中师,我这辈子就当老师了,就不用像你们那样天天面对黄土背朝天了。父亲劝我说:“你这孩子,真傻,你没看到你们学校很多人初三复读三四年还考不上吗?你今年是身体不好给耽搁的,以后到三中只要加倍努力,一定能考上的,学校好差一些无所谓的,关键要靠自己。”我说:“爸,我哥读的也是三中,补了三年都没考上,我再不要读三中了。”我带着哭腔说:“爸,你看我个子这么小,身体这么单薄,还是鸡胸加平板脚,挑不了重担、干不了重活的,要是以后考不上大学,该怎么办哪?我不会种田的。”我记得父亲当时被我的话给说笑了,他说:“你懂得这个就好。但是,你哥是你哥,你是你,我知道你比你哥强。再说,孩子,考个中师毕业以后也只是教个幼儿园,有什么意思?男孩子考上大学,将来分配到县城或者大城市里工作才是出息啊。”

  其实那时候的三中高考升学率与县一中相差不大,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一年不如一年了。我拖到9月3日才来三中报到,我清楚地记得父亲挑着我的箱子、米袋和棉被走出这个小站的时候,还笑眯眯地指着热闹的街景说:“志强你看,这儿不是跟县城一样吗?挺好的嘛。”其实我知道父亲的笑脸是装的,他怕我的情绪不好,他要装出轻松的微笑,鼓励我,安慰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哥那年第三次参考高考又失败了,我哥读的也是三中,我是踏着我哥的足迹前行啊。十五岁的我知道父亲心中的苦,但父亲一字不提哥哥的事。对于我的六分之差,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责备的话。

  父亲挑着担走到前头,虽然全身都是汗水,脸上却始终挂着看似幸福的微笑,父亲甚至还幽了一默,跟我开了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玩笑,父亲说:“志强你看咱们俩这样像不像是古时候进京赶考啊?书童和书生位置颠倒啦!”接着父亲又一次跟我讲起了三十多年前他考上高中却不能去上学的往事,那年父亲因为出身不好(祖父是解放前的高级知识分子,却被错误划为万恶不赦的地富反革命,虽然父亲后来改名换姓成了贫农的养子,但这笔历史旧帐还是要清算的),前面录取通知书都已经发下来好几天了,但临到祖父(父亲的养父)正打算高高兴兴地送父亲去学校报到时,上面工作组的人突然来通知祖父说,你儿子不能去了。祖父愣了半天,问是什么原因,工作组的人说,因为他不是你的亲生儿子,他是地主富农出身!祖父抖着双手说,工作同志,建国是我们一手带大的呀,建国他打七岁就到我们家,他是我们的儿子呀,你看我们脸盆、毛巾都买好了呀……父亲停顿了一下回头对我说:“你知道吗,志强,我当时把你爷爷买的那个新脸盆一拳砸破了,扔到屋顶上,我倒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你爷爷和你奶奶都没出工,坐在床边劝了我三天三夜,后来我自己爬上屋顶,把那个脸盆拿下来,重新用胶水胶好……”父亲接着说:“你爸那时候是没书读,没赶上时代,考上了也不让读,到你们这一代,好哇。不管什么学校,考上了就要读,学校好坏有什么要紧?我们那时候晚上常常连油灯都没得点呢。读书主要靠自己,知道吧?”父亲回头看我一眼说:“咱们家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你爸这一代是时代造成的,没办法的事,现在就要靠你们这一代了,你要用功用功再用功,努力努力再努力,千万不能像你哥啊。”

  想起四年前的往事,我突然心头一酸,尤其是父亲跟我开的那个玩笑。我仿佛又看到父亲四年前挑着担子的样子,仿佛又看到父亲脸上挂着的浅浅的笑。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情是何其迫切!其实当时父亲的心在流血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我……我真想找个没人的角落,独自抱头痛哭一场……

  4

  我突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骑着自行车从对面的人群中匆匆闪过,那不是管明福吗?管明福此时怎么会出现在霞溪镇呢?他不是上师专线了吗?我迅速转过身去,生怕他发现我。管明福是我这时候最不想见到的人,因为,如果以他平时那样稳定的成绩还上不了师专线的话,那我真的不用再来三中了。管明福一直是我们班的前三名,除了英语稍差之外(他动不动就拿几道习题向我“请教”,我有时候给他讲解一下,有时候就推托过去了,我平常向他讨教数学习题,他也一样对待我。其实我们俩心里一直有点不舒服,或者说互相妒忌吧),其他各门课程样样拿得起,尤其是数学,十分了得,可这个现届时大家就预言至少能上省重点的种子选手,补习一年后仍然在最低录取线上徘徊,这次本来听说是上了师专线的,是不是因为后来师专线提了分数,又被刷下来了?可怜的同类项!明年我们还是对手啊。

  我正睁着眼睛望着街景发呆,蒋咏梅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一下子就站在了我的面前。这个蒋咏梅是考艺校的,跟我是同届,算是熟人了。她原是日辉那个班的,拥有一副魔鬼身材和一张古典美人脸,听日辉说她初中时就跟老师谈过恋爱了,后来好像跟日辉也有那个意思。蒋咏梅胸前抱着几本书,歪着脸盯着我看,脸上带着一丝似乎是惊诧的笑意。蒋咏梅身边还站着一个我不认识的女生,同样胸前抱着几本书,一双漂亮的眼睛躲躲闪闪地看别处,想必也是个老三界。我一时非常局促,不自然地后退了一步。我皮笑肉不笑地说:“看着我干嘛。”蒋咏梅笑得更灿烂了:“你又来了。”见她那假开心的样子,我也假装放开了,我说:“什么又来了,我就不能来吗?”蒋咏梅又一笑,说:“我刚才看你很久了,你的样子怎么像哭。——你到哪里挖煤去了?晒这么黑。”看她那个幸灾乐祸的样子,我假装更加轻松了,我指着脚下的三个包说:“别这样笑话我好不好,同是天涯沦落人嘛。我都站这儿半天了,碰不到一个熟人,干脆你们俩帮我搬到三中去吧?”那个漂亮女生低头掩嘴一笑。蒋咏梅夸张地说:“屁!想得倒美。这样吧,我们回去帮你跟那个谭日辉说一下,让他来。”我喜出望外,说:“你看到他了?”“怎么没看到,谭日辉整个像死过一回似的。”

   。 想看书来

我的*复读生涯
第二章

  1

  霞溪镇离我家八十多里路,四年前我跟着父亲第一次来到霞溪镇,也是第一次来到姑姑在三中的家。姑姑家住在女生宿舍楼下,走过宽阔的操场,拐两个弯,再走过一条窄窄的胡同和飘着诱人饭香菜香的教工食堂,就到了。四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姑姑家里时,姑姑摸着我的头,对父亲说:“建国你这个老二是条好苗子呀,建国你放心,这个老二我是看中了,肯定比老大强。”父亲强带几分笑意说:“天晓得,还得多靠你们当姑姑姑父的关照关照。”四年来,姑姑一家对我这个不争气的侄儿的关心和照顾,真可以用无微不至四个字来形容。就说喝水吧,学校是有开水供应的,但姑姑从不让我喝食堂的开水,姑姑说那水烧得半开不开的,不能喝,让我口渴了一定要到她家喝水,有时候我隔了几天没去姑姑家,姑姑再看到我时,就责备说:“志强,你又喝食堂的水了?姑姑家生疏是吧?”姑姑后来干脆腾出一个热水瓶给我用,让我每天到她有打开水,那条窄窄的胡同,不知留下我多少脚印。姑姑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六张嘴吃饭,全靠姑父一个人的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即使这样,几乎每个星期六晚上,姑姑都让我到她家吃饭,姑姑担心学校食堂的饭菜太差,要让我换换口味、改善改善。每逢元宵、端午、中秋,甚至重阳节、国庆节、七月半等大小节日,我无一不是在姑姑家吃饭的,真不知道我这四年来在姑姑家吃过多少顿饭了!去年过端午节时,姑姑把一只肥大油腻的鹅腿压在我碗里,说:“希望志强今年高考考出最好的成绩,让我这个当姑姑的也高兴高兴。”今年过端午节时,姑姑再次将一个肥大油腻的鹅腿压到我碗里,说今年我这个当姑姑的一定是没功劳也有苦劳了……

  姑姑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