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让您的课锦上添花,作为您的学生,我们诚恳地向您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李老师,您能看我们一眼好吗?!自从你到我们班上课以来,您从来没有看我们一眼,我们听不听课您从来不过问,我们在下面呼呼大睡您置若罔闻,您的眼睛不是看着天花板,就是看着窗外,只顾上自己的课,若不是张燕老师介绍您,我们恐怕今天都不知道您的名字。
所有这些让我们这些热血男儿感到非常难过!李老师,请您看我们一眼吧!
李老师,您能对我们笑一笑好吗?!自从当您的学生以来,我们从未见过您对我们笑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难道我们没有资格当您的学生吗?难道我们是一群不可教也的孺子吗?
李老师,学生最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赏识的,您能对我们一笑吗?其实您笑起来很有魅力的,岂码要年轻十岁,真的!
苦也一天,乐也一天,何不开开心心每一天!
敬祝您工作愉快,全家幸福!
军转班全体学员(签名):
2001年12月5日
欧树军一口气念完后问道:“大家看怎么样?”
“通过!”学员们异口同声道。
欧树军:“那好,我再再写给段老师的信。”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章 下岗上岗两重天 造反有理闹革命(6)
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唐海林把这两封信分别交给了李连金,段小九两位老师。
镜头一:
在办公室里,李连金打开学员们给他的信件,他的脸色一会白一会红。这时一位女教师走进办公室。
“李老师,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还冒汗呀?”那位女老师道。
李连金:“哦,大概衣服穿多了。”
镜头二:
在段小九家里,他打开学员们给他的信件,轻轻念道:
段老师,也许在您的眼睛里,我们永远是一群傻大兵,永远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一介武夫,现在有幸进了教育口,将来各自回到到单位后,不是干后勤,就是(最多)当个体育老师。您学历高知识丰富,这我们承认,但有道是当了兵遗憾三年,不当兵遗憾终生。孔老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在部队所学的恰是您人生履历中不具备的。
段老师,也许我们永远不如您学心理学学的透彻,也许我们永远不如您对艾里克森,巴甫洛夫们了解的多,但摘下您的眼镜看我们好吗?当您摘下眼镜后您会发现,这些退伍兵真的很可爱。
镜头三:
“铃……”
李连金大步向军转班走去。
“同学们,我今天是专门向你们道歉和道谢来了!”说完,深深一鞠躬。
学员报以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你们写给我的这封信是一场及时雨啊,它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它更让我看到了自己这十多年来的做法多么幼稚,多么不成熟!在此,我衷心地感谢你们!”说完,又深深地二鞠躬。
唯有掌声才能代表学员们此刻的心情。
“同学们,知道我为什么不笑吗?十多年前,也就是我刚毕业分配到进修学校那一年,一天我正在给学生上课,一位老师跑来告诉我说:你母亲病了,家里人打电话来叫你抓紧回家。我说,这节课刚上一半,我上完课再回去。万没想到,等我急匆匆赶回家,母亲在我回家前五分钟因病突然去世了。我恨我为什么贪上那半节课?不早五分钟回家上母亲最后一面?从那以后,我在上课时,学生们再也没见过我的笑脸。十多年了,我一直没有改变,如果按照心理学的说法,这也许是病态。是啊,正如你们所说:苦也一天,乐也一天,何不快乐乐每一天!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同学们,就让我们一切重新来过吧!”说完,又是深深地一鞠躬!
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镜头四:
“铃……”
段小九向军转班走动去。
“段老师,您走错了!”段小九刚走进一口教室,被先到的一个老师堵上门口。
段小九:“走错了?这不是军转班吗?”
“军转班在隔壁。你今天怎么没戴眼睛?”
“哦,眼镜忘带了。”
段小九终于摸进了军转班:“同学们,昨天看了你们给我的信,心里久久没有平静下来,我为我过去的教学失误在此深表歉意。”说完深深一鞠躬。
同样是掌声,同样的热烈。
“按照你们给我提的意见,我现在真的把眼镜摘下来看你们来了,不过刚才走错了门,走到其他班去了。”
“哈哈……”同学们开心地笑了。
“同学们,今后我一定按照你们给我提的意见和建议去做,请你们时时提警我监督我。好吗?”
“好”二次掌声,二次热烈。
“不过,没有眼镜,这眼睛真的不好使,请同学们批准我还是戴上眼镜,可以吗?”
“可以!”
有了学员们的批准,段小九把眼镜拿出来戴上,他感觉眼睛比以前亮多了。
第四章 下岗上岗两重天 造反有理闹革命(7)
“铃……”
“各位,你们有没发现我们学校近来有什么明显变化吗?”在办公室里,一个老师见李连金和段小九去上课了高声道。
“什么变化?没感觉到啊!”另一个老师说。
“大家有没有留意李连金和段小九?”那个老师提醒着。
“别说,自从这两个人带军转班的课以来,就感觉他们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对!对!李连金从来不笑,现在开口笑了,段小九从来不谦虚,现在也懂得谦虚了。”
“怪!真怪!张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把目光投向军转班的班主任张燕,希望他能解开谜底。
“哈……”张燕一个劲地笑,无论谁怎么问,他只笑不语。
元旦到了。这是2002年元旦。
进修学校搞了个元旦联欢晚会。晚会由进修学校的一位女老师和军转班的欧树军主持。
在这台晚会上,军转班的学员几乎每个人都有节目。开始,他们共同合唱了一首《军歌》;而后他们单个或三三两两表演节目,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打军体拳的,有诗朗诵的。
在这台晚会上,唐海林朗颂了自创的献给老师的诗歌:“是你给了我们自信的力量,是你给了我们飞翔的翅膀……”
在这台晚会上,张燕老师拉起他心爱的二胡,段小九吹起他拿手的笛子,连最不爱唱歌的李连金,也在学员们的感召下唱起了优美动听的《小城故事》。
在这台晚会上,军转班的学员们最后以一首《咱当兵的人》将晚会推向高潮: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雪雨风霜。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赢得荣光,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
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两个月的岗前培训结束了。
在毕业典礼上,班主任张燕老师意味深长地说:
“同学们,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是最平凡、最辛苦、最能考验人的职业。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要求我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因此,我希望同学们回到单位后,无论是在后勤搞保障工作,还是有机会到前勤当一名光荣的人民老师,一定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百学,学做真人!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最后,我衷心地希望同学们像当代教育家魏书生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平凡的岗位上开花结果!”
“起立!”军转班班长唐海林命令道:“敬礼!”这群退伍兵正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恩师的敬重之情!
下雪了,年到了。
大年三十,唐海林携带一家三口回到了父母身边。这是他当兵之后、也是他娶妻生子之后回家过的第一个春节。
帖春联,放鞭炮,吃饺子,一家老小在一起过了一个幸福团圆的年。 。。
第五章 定位打杂一声吼 老兵操场正步走(1)
翌年2月17日,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也是唐海林到岠山中学正式上班的第一天。
这天一大早,唐海林上身穿棕褐色皮衣,下身穿绿军裤,雄赳赳气昂昂来到了母校——岠山中学。
走到校门口,望着那白雪掩映下的一排排校舍,看着那一个个天真烂漫的莘莘学子,比着那一位位才识渊博和有学者风度的辛勤园丁,唐海林突然停住了脚步,因为在这一刹那他失去了跨进校门的勇气和底气!
我是什么?我是领导?不!是老师?不!面对这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唐海林感到十分茫然!他想,我必须给自己重新定位,我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否则,必将迷失自我,迷失方向!
我一不是领导,二不是老师,那我到底是什么呢?唐海林在心里苦苦的思索着……从那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身上,他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身影:我是一个兵,我更是一个学生啊!
对!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