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不完美,心灵才自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承认不完美,心灵才自由-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我知道今天是斋日。〃那人回答。

  〃那么!是你不舒服,医生叫你不要守斋。〃智者说。

  〃不,我身体棒得很。〃那人答道。

读?这里,不知大家对故事中的这个人有何感受:他是一个固执的坏蛋?还是一个诚实的人?面对这个人,很多人都会感到可恶,因为他明知故犯。然而,如果我们是一个灵性觉醒的人,那么,感受到的就完全不一样了,智者伊茨查克是这样看待的:

智者伊茨查克仰面向天,叹道:〃主啊,您看您的孩子何等可贵。我给了他这么多借口,好让他有个台阶下。但他即使因此落罪,也不肯撒谎。〃
寻找借口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难的是不寻找借口,直接面对自己的心灵。伊茨查克正是通过这件事,感受到了这个人的灵性,对他产生了兄弟般的情谊?后来,这个人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心灵导师。那么,灵性的这种感受是如何获得的呢?

  在灵性的感受中,有三个关键的因素:所见、所感和所选。灵性的感受来自健全的心智,是所见、所感和所选三者的结合。感受高于感知,因为它还涉及到了解;感受不局限于所见,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感受不局限于知道,还需要实践;感受不局限于观察生活,而是要去生活;感受不仅要思考爱,更要去体验爱;感受不仅要思考痛苦,更要去经历痛苦。一句话,不完美不是思考出来的,而是感受出来的。

  在灵性感受的三要素中,〃所见〃有着不争的地位。?家注意,灵性的所见不是用肉眼去看,而是用内心的视角去感受整个世界。禅宗用了一个非常准确的词:内观。然而,很多人往往把内心的视角和想象混为一谈,其实,这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心理学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每个人看见的都是他希望看见的。〃所以,我们的肉眼看见的并不是真实的东西。一个人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上街之后,她就会发现街上穿红衣服的人很多;如果第二天,她又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那么,她就会发现穿黑衣服的人很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因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情结: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以自我?中心,人穿上了红衣服,他就会更多地关注红衣服,于是,他就会发现穿红衣服的人很多。其实,穿红衣服的人不会因为你穿而增多,也不会因为你不穿而减少,我们之所以会得出多的结论,全是因为自己的内心。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买了股票的人,看见的全是股票要涨的好消息,卖了股票的人,看见的全是股票要跌的坏消息。好消息和坏消息都明摆在那里,为什么人们却看到了不同的东西呢?因为人总是根据自己的希望去选择看什么,不看什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投资不仅仅是个经济学问题,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更是一个灵性觉醒的问题。因此,要想看见真实?东西,我们就要从内心入手。一个人想得太多反而会看不见。相反,如果我们心中没有希望和想法,就能看见事物的真相。中国的神会禅师说:

〃见无物,乃真见、常见。〃

内心清净,没有杂念,我们才能看见真实的世界,但很多人都是从内心的欲望、愤怒和恐惧出发,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人的内心就像一面镜子,欲望、愤怒和恐惧就像是镜子上面的污垢,如果人的内心有了这些污垢,那么,他看见的事物就会是扭曲的、不真实的。所以,当我们对别人生气的时候,要看看自己内心的愤怒;当我们胜利的时候,要看看自己内心的骄傲;当我们抱怨的时候,?看看自己内心的焦虑。因为感受随我心生。

  人之所以会出问题,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有了错误的想法,而是因为他们选择了错误的角度。从骄傲的角度,我们看见的一切都很渺小;从悲观的角度,我们看见的是满目忧伤。这些错误的角度让我们钻进了牛角尖,看到的都是一些子虚乌有的事物,背离了真实的生活。

  错误的角度导致虚假的幻象;虚假的幻象导致心智的迷惑;心智的迷惑最终导致心灵被分割,使我们一步步滑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那么,人看待事物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的角度呢?一位埃及智者泊恩太格司为我们概述了八种:焦虑生病?沉迷感官、幻想未来、深陷过去、拒绝原谅、生活无趣、自以为是、自我膨胀。这八种错误的角度让我们对不切实际的东西产生了幻想和执迷,有了这种幻想和执迷,我们就无法看到生命的本质,就会不断去处理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在不是问题的问题上忙碌,人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变得低落,就会不断用物质来填补自己的空虚,这就是人对一些东西〃上瘾〃的原因。
〃所感〃就是用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去感知事物,在所有的感官中,听觉当推首位。然而,正如人们总是看见希望看见的一样,人们听见的也常常是?己希望听见的。如果两个人关系紧密,他们之间的话就容易左耳进右耳出,因为彼此的熟悉让他们对发自心灵的声音充耳不闻。

有位老兄因婚姻出现了危机,来向大师求援,大师告诉他,〃你要学着倾听你的妻子。〃

  这个人将大师的话牢记在心,一个月后,他再去见大师,说自己已经学会倾听妻子说的每一句话了。

  大师笑了笑说:〃回去吧,听听你妻子没说的。〃

听是一门学问,能让我们从耳朵直达心灵,因此,我们应从无声中听到有声,从说的话中听出没说的话,这就是话外之音。

  灵性中的味觉和嗅觉同样重要,味觉和嗅觉都?无法言表的抽象感觉,如同〃经验〃难以付诸于文字。因此,人们常用〃甜〃这样的字眼来表达对灵性的感受。就像犹太人祝福新年时会说:〃美好甜蜜的一年。〃在这句话中,对于〃美好〃的理解也许要费点思量,但〃甜蜜〃却是三岁小孩都说得出的感觉。

  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是灵性最基本的几种感觉。可事实上,灵性的经验与触觉最为接近,因为触觉是一种动态的感觉:来自人们对自己体态的认识。多数灵性派别认为,姿势表明一个人的态度,比如哈西德派的前俯后仰、佛教的打坐、穆斯林面向麦加顶礼膜拜、基督徒的跪礼等等。姿势是〃身体?态度〃,不仅反映和表达了思想,更是一种内在的感受。

《戒酒十二步》中的第七步原来是这样写的:〃谦恭地跪下,请求上苍纠正我们的缺点。〃就在该书将要出版之际,虽然他们删除了〃跪拜〃一词,但这一姿势所体现的劝诫意义却保留了下来。人们仍然提倡〃早晨跪祷上帝的帮助,晚上跪谢上帝〃。

〃下跪〃这一动作意味着臣服、坦然、脆弱和谦卑,这样的姿态是心悦诚服地承认自己身上的斑斑缺点,是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求助。进入佛教寺庙,人们为什么要对那些泥菩萨下跪磕头呢?这样做的最终目的,不是要人感觉到神像的伟大,而是要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人只有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助,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完美,灵性才会觉醒。用理性长篇大论人的渺小,不如跪下来磕头,因为理性诉诸的是思维,下跪磕头诉诸的是感受,感受远远比思维深刻得多。很多时候,当语言和思维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人们就会求助于姿势。一个国家遭遇了大的灾难,会降半旗致哀;一个人遭遇到亲朋好友去世,会低头默哀。这样的姿势让我们感同身受,心心相通;这样的姿势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世界的一份子;这样的姿势让我们与宇宙连结成了一个整体。

  感受灵性的第三个要素是〃所选〃。什么是〃所选〃??所选,就是在所见、所感的基础上去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

  一些人之所以会痛苦、焦虑和恐惧,并不是生活中真的出现了这些东西,而是因为他们想得太多。如果他们放弃太多的想法,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么,痛苦、焦虑和恐惧就会消失。泊恩太格司说过:〃掂量一下你想要的东西,因为这一选择将决定你以后的生活。〃有一个故事:
一天,有两个人在攀登阿尔卑斯山时,不幸陷入了绝境,这时,唯一的生路就是跨越一条骇人的鸿沟。其中一位只想着如何去跨越,内心没有太多的想法?于是,他在跨越的时候没有心慌、没有发抖,顺利地到达了对岸。

  相反,另一个人却想得太多,他想如果自己掉下去了怎么办?家里的老婆和孩子又怎么办?他越想越疑惑,越疑惑越害怕。。。。。。最后在犹豫不决中,战战兢兢地开始了跨越,结果,一命呜呼。

就像前面那个骑自行车的故事一样,骑自行车就是骑自行车,而不要去想太多的东西,这就让心灵回到了当下,回到了本来的样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一次,有人走到一位犹太智者跟前说:〃先生,我很想忏悔,可又不知道怎么做。〃

  犹太智者说:〃如果你想知道犯错?感觉,知道怎么做吗?〃

  这个人回答道:〃这还不容易,我先犯次错误,然后就知道了。〃

  犹太智者说:〃这就对了,你先忏悔,随后就知道怎么做了。〃

不要想得太多,敞开心灵去做,去感受,我们就会明白一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