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倾世美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先秦倾世美人-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哀姜的命运是可悲的,青春年少嫁给年长自己十几岁的表兄鲁庄公,一直饱受冷落,成为上一辈人恩恩怨怨的牺牲品。她与庆父私通,她可能是出于感情饥渴,而野心勃勃的庆父可能完全只是利用她,让哀姜成为他谋取权力的工具。
  
  




57

57、卫共姬 。。。 
 
 
  卫共姬:齐桓公不得善终的始作俑者
  
  卫共姬,齐桓公的如夫人,受齐桓公宠幸,与小人雍巫、竖刁为伍,在管仲逝世后,左右着齐国的政局。
  
  齐桓公先后有三位夫人,分别是王姬、徐姬、蔡姬。王姬和蔡姬相继早亡,蔡姬被齐桓公送回蔡国。这三位夫人即正室都没有留下儿子。齐桓公又有六个受宠的侧室,各有一子,因受齐桓公恩宠,享受夫人的待遇,称作如夫人。她们分别是长卫姬(又称卫共姬)、卫少姬、郑姬、葛赢、密姬、宋华子。
  卫共姬之子最年长,卫共姬受齐桓公宠幸时间最长。卫共姬与雍巫、竖刁勾结形成政治势力,把持齐国政权。
  
  《列女传》里记录一则关于卫共姬的故事。齐桓公称霸后,各国诸侯皆来朝见,就是唯独卫国没来。所以齐桓公与管仲密谋伐卫。齐桓公罢朝之后来到卫共姬寝宫,卫姬见到齐桓公,素衣简装跪下请罪,齐桓公大吃一惊,装作很惊讶的样子,问爱姬所为何事。
  原来卫姬看到齐桓公忽然对自己声色俱厉,趾高气扬,猜到是卫国得罪了他,齐桓公是要把气撒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再去找卫国算账,故此卫姬先向齐桓公给卫国请了罪,要求赦免卫国。
  
  第二天上朝,管仲见齐桓公绝口不提征伐卫国之事,而且见到自己脸有愧色,知道齐桓公改了主意,就给齐桓公一个台阶,主动提出放弃伐卫。齐桓公欣然答应。  
  
  冯梦龙对这个故事的评价是“桓公一举一动,小臣妇女皆能窥之,殆天下之浅人欤?”冯梦龙的意思是齐桓公就是个肤浅的男人,一举一动都被一个妇人洞悉。其实更大的可能是卫姬提前从亲信那里得知齐桓公要伐卫之事。才有此举动。 
  
  卫共姬很宠信一个叫雍巫(也叫易牙)的小人,雍巫很会阿谀奉承。齐桓公说没吃过人肉。雍巫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肉给齐桓公吃。一帮禽兽!
  
  齐桓公和管仲曾把仁孝的郑姬之子昭,托付给宋襄公,要立他为太子。易牙、竖刁与卫共姬关系很好,要求齐桓公立她的儿子无诡为太子,齐桓公没有拒绝。
  齐桓公患病时,五位公子各自拉帮结党争立太子。齐桓公死后,雍巫、竖刁作乱,追杀公子昭,冲进宫中,杀了很多不从的大夫,拥立公子无亏(卫姬的儿子)为国君。其他公子不服,各自立起军营,相互攻击,致使宫中空虚,齐桓公的遗体无人装殓,在床上停放了六十七天,尸身上的蛆虫爬得四处都是。
  
  可怜齐桓公一世英明,一生的霸主生涯,叱咤风云。死后竟落得这样的下场。
  
  朝中大臣不忍齐国陷入内乱,希望赶紧将齐桓公装殓停柩,早日入土为安,遂同意无诡继位。无诡继位后发布讣告,装殓了齐桓公,还没来得及安葬齐桓公,其他公子又竖起大旗干开了。公子昭在宋襄公的帮助下,发兵欲夺位。无诡即位才三个月就被杀死,其他公子轮番登台,争斗的结果是五个儿子,死了四个,最后葛赢的儿子胜出,笑道最后,他就是齐昭公。
  
  杜预在《左传集解》中说:“易牙(就是雍巫)既有宠于公,为长卫姬请立。”可见卫共姬才是这起事件的幕后主谋,此时齐国便形成了以卫共姬为首的政治势力。
  
  卫共姬费心费力的为儿子谋求君位,事实却并没有如她所愿,无诡因借助雍巫、竖刁的武力登上君位,才短短三个月,就被杀死。卫共姬忙活半天,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意义又何在?
  




58

58、少姜 。。。 
 
 
  少姜: 被政治婚姻摧残的小公主
  
  少姜是春秋齐景公之女,年幼时便嫁于吴王阖闾的太子波为妃,因思念故土,郁郁而终,后葬于虞山。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强。周敬王年间,公子光刺杀了吴王僚,篡夺王位之后励精图治,任用了伍子胥、孙武等能臣良将,安邦治国,励耕修武,不几年,国力强盛。阖闾为称王称霸,南伐越国,西破强楚,北慑齐晋,一度称雄诸侯,威震华夏,成为春秋新霸主。而齐国国君景公,年老志衰,不思振作。偌大的齐国屈从于咄咄逼人的吴国,将年幼的爱女嫁到吴国,饱受离乡别亲之苦 。
  
  齐景公原来想与楚国结盟对抗吴国,阖闾听说此事,很是担忧,他对相国伍子胥说:
  “齐楚通好,此我北方之忧也!”
  
  准备出兵攻打齐国,但苦于找不到借口。伍子胥为吴王出主意道:
  
  “吴王太子波的夫人刚去世,还没有继室,齐景公有一个未曾婚嫁的女儿,才貌出众,不如派人到齐国求婚,如果齐景公不答应,就有借口出兵。”
  
  吴王接纳了伍子胥的建议,马上派大夫王孙骆到齐国为太子波求婚。齐景公虽不忍将年幼的爱女远配至吴地,但慑于吴国的武力,只得忍痛答应,专派大夫鲍牧把女儿护送去吴国,并要鲍牧转告吴王,对爱女要倍加爱护。齐女少姜,自小聪明伶俐,为齐景公掌上明珠。少姜知道此行虽为生离,却无异死别,临行之际哭得昏天暗地。 
  
  少姜年幼,到吴国与太子波成婚后,不知夫妇之乐,一心思念父母,日夜哭泣,小小年纪天天以泪洗脸,谁见了不心疼,终于郁郁成病。
  
  太子波,为阖闾长子,是一员英勇善战的猛将,对女儿家的心事也是知之甚少,眼看如花似玉的金枝玉叶日渐憔悴,急在脸上,痛在心里。吴王阖闾和太子波想尽法子也无法排解她的忧郁心情。最后没办法求助伍子胥,伍子胥令人在苏州北城门上造一九层飞阁,并将北门改名为齐门,让太子波陪同少姜去城楼游玩,北望齐国,以期舒解少姜的思乡之苦。谁知事与愿违,少姜登楼北眺,望见的只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把她与齐国相隔的那么遥远,哪里望得见齐国?哪里看得见父母的影子?伤悲之情浓得化不开。太子波想让少姜高兴起来,遂告诉她,这山名虞山,因葬虞仲得名。少姜听后凄然一笑,无限的伤悲如滚滚的巨石向她冲过来,把她重重地掩埋。少姜不堪忍受,不久就一命鸣呼了,临终前对太子波说:“妾闻虞山之巅,可见东海,乞葬于此,倘魂魄有知,庶几一望齐国也。”
  
  太子奏告吴王,于是将齐女少姜安葬于虞山,后人称之为齐女墓。
  太子波因忆念齐女,也许是觉得太轻率地摧残了这朵还很幼嫩的花蕾,导致少姜夭折,心有愧疚,不久也郁郁而终。
  
  伍子胥出的什么馊主意?
  
  




59

59、楚昭王的夫人 。。。 
 
 
  楚昭王的夫人
  
  越姬是越王勾践的女儿,楚昭王的夫人。楚昭王是楚平王的儿子,其母就是美艳的孟赢,当年楚国为太子建迎娶秦国之女,可楚平王贪恋其美色,偷梁换柱,据为己有。后孟赢得子珍,平王宠爱孟赢废太子立珍。权臣费无忌谗言太子,太子的太傅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进谏被杀,伍子胥逃往吴国。昭王十年,伍子胥率吴军,协同唐、蔡两国攻陷楚国国都郢城,国都遭到洗劫,楚昭王出逃,楚王后宫以及大夫的家室大多遭到吴国君臣的□,楚昭王的夫人因此无颜复对世人,自杀而死。楚昭王续娶了勾践的女儿,就是越姬。越姬很得楚王宠爱,楚昭王宠爱的女人还有蔡姬。 
  
  楚昭王一次出巡,蔡姬、越姬相伴左右,楚昭王坐拥美人,欣赏秀丽的风景。居然忘情的说:“谁愿意陪我在这里死。”
  
  蔡姬很会讨人欢心,说道:“我只是个小国的公主,能得到你的宠爱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当然愿意陪你同生共死。”楚昭王很高兴,特意让楚国的史官把这件事情记录了下来。
  楚庄昭王又转头问越姬同样的问题。
  
  越姬却说:“大王是高兴过头了,你贵为一国之君,怎么能轻言生死呢。当年先王楚庄王淫乐三年,不听政事,最终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得以称霸天下。我以为大王您能够效仿先王,励精图治,以雪国仇。再说大王下重礼从我父王那把我聘娶回来,难道是要我陪你死吗?我听说有妇人殉节是为了表彰君王的美誉,从来没听说跟着糊涂君王去死,还感到光荣的,所以我不会陪你糊里糊涂的死。”
  
  看来这越姬真的有其父勾践的硬骨。
  
  楚昭王顿时醒悟,对自己所说的话感到惭愧,但是他对蔡姬还是非常好。
  时光如白驹过隙,楚昭王讨伐吴国来救援陈国,驻扎在城父,忽然在军中得病,天空有一片红云像鸟一样,夹着太阳飞。昭王询问周太史,太史说:“这预示着楚王有灾害,可以转移到将相身上。”楚国的将相听到这件事情争相来,希望用自身代替昭王受惩罚。
  楚昭王说道:“将相好比我的胳膊和大腿,现在把病转给我的胳膊和大腿,难道灾祸就会离开我的身体了吗?”
  
  孔子在陈国听说此事,感慨到:“楚昭王通晓大义,他没有失掉国家,应该啊!”   
  当时两位夫人都追随在楚昭王身边。越姬听到楚昭王的这番话感动极了,说道:“君王的仁德非常伟大,如果君王您有什么不测,我愿意追随君王你而去,昔日君王耽于享乐,我没敢纵容你,现在国人都愿意为您去死,更何况是我呢?我愿意陪你一起死”
  
  此时的楚昭王流露出了他对越姬的真情,说道:“游玩之时说的话,纯粹是戏言而已。如果这次我真的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