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范离目光一闪,笑问道:“方师傅,什么不对?”
“布局不对,还差了一环。”方元陷入了沉思之中:“巷子为丁字形,排水暗渠呈回字状,有丁有口,这才是真正的娶气生丁局。然而您老之前说了,在萧神仙改造村中风水成功之后,村中二十年间不仅人口倍增,而且许多人仕途通达,人才辈出……”
“也就是说,村中风水局应该偏于贵格才对。问题在于,村中水源是金生丽水,外面的山又是金水相融的瑞云之势,山水形态全部属于生财旺富的气象呀。”
方元琢磨道:“这不对,肯定缺少了关键的一环,把整个村中风水形势全部统合起来,然后化富为贵的一环。不出意料的话,那才是全村风水局的精华所在。”
“……差距,差距哇。”范离忍不住叹了出来,自嘲道:“我用五六年时间,才算是把你说的聚气生丁格局研究透彻,剩下的十一二年里,一直在钻研你说的精华布局。好不容易才算是摸索明白了,心里还有些洋洋得意的……”
“可是你一天……不对,确切的说,只是用了半天时间,就抵消了我五六年的水磨工夫。剩下的十年心血,估计也撑不了多久……”
范离十分沮丧道:“这就是天才与凡人之间的区别吗?”
“范前辈,话可不能这样说?”方元摇头笑道:“你扪心自问,这十几年时间里,到底是潜心钻研相学的时间多,还是专心研究风水布局的时间多?”
范离哑口无言,过了半响之后,这才开口道:“好吧,我承认你说得有道理。不过就算我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是克克扣扣下来,用来研究村中风水布局的时间绝对也不少,最起码也有三五年吧。”
“我费了三五年时间,才算是弄明白了村中风水布局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你却一下子就全部看出来了。换成是你,你是什么心情?”
反正范离很怀疑,自己一把年纪,是不是活在狗身上了。
“术业有专攻嘛,你让我研究一个人的面相命理,估计我几十年也未必能够研究出来,但是您老肯定能够一眼望穿。”
方元笑了笑,直接岔开了话题:“再说了,我现在看到的,都是非常表面、浅显易懂的风水形势,村中风水布局的真正奥妙,我还没破解出来呢。”
“瞎说,你肯定已经有头绪了。”范离目光毒辣,经验老到道:“至少知道在哪里切入,对不对?”
“是有一些想法了。”方元也没有否认,不过却解释道:“主要是你们透露了口风。”
“什么口风?”范离有些迷惑不解。
“之前大叔不是说了么,村外曾经有座佛寺,后来萧神仙出手,把佛寺改建成为什么?”方元笑意盎然道:“范前辈,麻烦您老带路了,我想去那里看看。”
“……真是贼精啊。”范离忽然笑了:“不过那里只剩下断垣残壁了,我不信你能看出什么端倪来。”
说话之间,范离直接带路,引着方元向村外走去,然后来到附近的丘陵地带,这里果然有一片断垣残壁。
方元看了一眼,立时若有所思……
第644章 我是宗师?
这里应该是败破许久了,在断垣残壁之中,生长出许多杂草。零碎的石料砖块上,爬满了各种绿色藤状植物,而且还有不少小虫子栖息其间。
建筑倒塌了,彻底沦为一片废墟,根本看不出来原来是什么样子。也难怪范离刚才会说,就算把方元带过来,也未必能瞧出什么端倪来。
“方师傅,就是这里了。”范离笑着说道:“当初这里是一座佛寺,后来佛寺逐渐败落,寺里的和尚要么还俗,要么跑到另外的寺院挂单。总之,寺院没什么人了,所以那人才顺利拆了破烂的寺院,改建成另外的建筑。”
说话之间,范离也颇为感叹:“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改建的建筑也没能存留多长的时间,就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之中被人一把火烧了,然后沦为一片断垣残壁。”
“真是可悲、可惜、可叹啊。”
范离摇了摇头,眼中有几分怜悯之色。
说起来,风水布局的败破,不能够怨天,也不能尤人。要怪只怪当时的社会环境,就算村中的老人有心阻拦,但是也挡不住当时的热火洪流大潮。在滚滚洪流之下,一切拦路虎都是被碾压成粉的结局。
当然了,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村中的风水布局,并不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天灾**毁坏的,而是败坏在自己人手中,真怪不了其他人。
此时,方元附和点头。然后叹道:“好端端的文昌塔就这样毁了,的确很可惜。”
“是啊……等等,你怎么知道是文昌塔?”范离眼睛圆睁。好像见了鬼似的,脸上尽是震惊的神色,有些难以置信。
方元似笑非笑道:“范前辈,这里可是村中的文昌位,除了起文昌塔以外,还能修建什么东西呀?”
“不是吧,这样明显?”范离瞠目结舌。
“是明显啊。”方元掐指道:“在文昌位上。不是修文昌塔,就是修魁星庙。问题在于,这些断垣残壁的数量好像多了些。不像是庙宇的规格,那么肯定是文昌塔了。”
“诶……”范离忍不住抚额,羞声道:“丢脸,太丢脸了。”
亏他还想捏拿一下。等方元向自己求教。他才告诉方元这里是什么建筑。万万没想到,人家随便瞄了一眼,就有准确无误的判断。
方元也不打算在他伤口上撒盐,直接揭过这个话题,喃喃自语分析起来:“文昌塔主读书功名事业,利于科举甲第。就算民国年间,没有科举了,但是一样有助于官运。”
“如果说。把富气转为贵气,偏向于仕途。那么文昌塔绝对是比较关键的一环。不过单是一座文昌塔,肯定不足以成事,所以还需要另外的辅助……”
说话之间,方元直接向山上走去。
范离在旁边听得心惊肉跳的,各种震惊叹服,接着看到方元的动作,自然急忙问道:“方师傅,你这是去哪?”
“上山,我再看看村中的风水形势。”方元随口道:“就算风水布局的关键建筑被毁了,但是只要轮廓还在,肯定会有一些蛛丝马迹遗留下来。”
“哦……”范离点了点头,一边跟上方元的脚步,一边轻声嘀咕道:“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这样厉害的吗?怎么看他的架势,已经快要摸到奥秘边缘了。”
范离有种感觉,方元现在已经在门口徘徊了,恐怕下一秒钟就要登堂入室,成功的进入宝山满载而归。
“……心里怎么就不是滋味呢。”范离咂了咂嘴,眉目之间多少有些沮丧之色,的确高兴不起来。
此时此刻,方元可没空理会范离的心情,步伐十分轻盈,很快就登上了附近的高山顶上。居高临下,视野自然变得十分开阔。
细看之下,村子的局势尽收眼底,一目了然。不过也要承认,村中的大局大势,的确是看清楚了,但是由于隔得有些远,一些细节脉络,多少有些含糊。
不过这样已经足够了,方元看重的就是大势。因为摆布一个风水大局,虽然也要在细节上下工夫,不过关键还是要看大势。风水大势不佳,肯定摆不出风水大局来。
在方元的眼中,村中的风水大势肯定不怎么样。毕竟村中风水局败破了,环境肯定是越来越恶劣,自然好不起来。
“当年似乎也是这样……”方元若有所思:“原有的风水局败破了,应该怎么变动败破的风水局,才能使之犹如凤凰涅盘一样,浴火重生呢?”
“聚气生丁局是一方面,不过既然有了这个格局,又为什么多此一举,在村中挖塘蓄水?这其中肯定有什么用意……”
适时,方元蹲了下来,随手拣起一枚小石子,然后在松软的地面勾勒起来。转眼之间,一幅村子山水地理形势图就呈现在范离的眼前。
看到这一幅图,范离的表情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有一种辛辛苦苦保守了多年的秘密,在旦夕之间就被人尽数据悉的失落感。
“文昌塔、月池……”方元想了想,忽然灵光一闪,把这两样看似不相干的东西一下子用线连接在一起。
“啊。”范离见状,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方元抬头一看,眨眼问道:“范前辈,怎么了?”
“没事,没事……”范离干笑道:“你继续研究呀,不用管我。”
“哦?”方元顺势站了起来,轻笑道:“范前辈,我好像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什么有趣的东西呀?”范离表情有些不自然。
“非常有趣的东西。”方元忽然问道:“范前辈,你似乎说过,在月池的旁边,曾经有过一个坛台,另外还有村中的祠堂,对吧。”
“对呀。”范离故作不解道:“坛台、祠堂什么的,哪里没有?很普通的建筑。”
“是啊,坛台和祠堂,确实很普通,非常的常见。问题是,如果月池旁边的坛台如砚形,祠堂形若官印,那就大大的不同了。”方元笑道,目光睿智,胸有成竹。
“啊,你怎么知道……”范离真的震惊了,甚至有两分骇然之色。
“果然不出所料。”方元没有急着回答,反而由衷叹道:“文昌塔如笔,月池水似墨,村中地势平坦若纸,坛台自然就是砚。笔墨纸砚齐全了,再加上一颗官印,这才是村中风水大局的真正奥妙。”
“原来村中的排水系统,不仅仅是要滋养生气而已,另外还是勾连笔墨纸砚,融合村中全部风水形势的脉络线……”
其实除此以外,村中山形地势还有一些风水寓意的。
比如说村后是逶迤起伏的山峦,仿佛一把巨大的靠背椅,在风水上属于神兽中的玄武。人工开辟的暗渠弥补了村庄左侧的空缺,形成了神兽水青龙。一片丘陵沿着村庄右侧成带状侧卧,在风水上属于神兽中的白虎。村外一片片平坦肥沃的农田,就是朱雀了。
四灵俱全,又分别对应笔墨纸砚,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方元感叹不已,细细点评。但是这些范离都十分清楚明白,所以不想听重复的了,直接打断问道:“方师傅,你还没说呢,你是怎么知道这里布置了笔墨纸砚风水大局的?”
“怎么说呢……”方元顿了一顿,认真琢磨了下,就坦诚道:“可能是觉得合适吧。”
“合适?”范离听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