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呛咳着从湖里站起,虽已是初夏,但那湖水还是冰凉,兜头这么一浇,浑身都一个激灵,恼怒大喊,“二哥你做什么?!”
青廷背着手站在湖边,沉声道,“让你清醒清醒。”
半个时辰后,青煜收拾停当,兄弟二人在书房坐定,青煜看青廷寒目正色,气态坚决,苦笑道,“二哥,你别说了,我都知道……”
“知道什么?”青廷马上出声盖过他,摔过三四封书信,“你先看看吧!”
青煜疑惑接过,打开,越看,越是疑惑,待看到第二封,冷汗也不由从额头冒出,青廷的声音仍有些严厉,“你以为宋宝金真的是太子一派?你以为北疆的军事当真太平?徐家的势力,都伸到了各个要害,你却还这样日日沉迷酒色,萎靡不振,”话音一转,带了些痛惜,“三弟,这并不像你啊!”
青煜低着头,看着那信纸,半晌不声,忽抬头一笑,“这情景多么熟悉,只不过掉了个个儿——当年,却是我劝你共同打击丁家而已。”
青廷双颊更寒,目光却炯炯,“今时之危,比当年丁家更甚!”
青煜深叹一声,缓缓起身,望着那窗外纷繁树叶下的一地暗影,“二哥,当年我与那丁家相斗时,你知道我并不是针对丁家,我……”有些说不下去,他转向青廷,见对方面色柔和了许多,带着深深的理解和会意,方继续艰难道,“我本来以为,正义的就是对的,丁家贪婪、嗜权,祸乱了朝政风气,他就应当被铲除!可哪里知道那些前来投靠、帮我的人,我以为都是同心同德,却——”抚住头,他有些痛心,“一个个都是别有用心……”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你也知道那些言官后来是怎么说我的,我堂堂辉亲王,居然成了第二个丁泗冲!”
青廷也站起身,“所以你就开始沉迷声色,万事不理?”
“我还能怎样?”青煜有些激动,“难道让我继续撑着,当那些新蛀虫的保护伞?你知不知道,他们借着我的名,都干了些什么!”
青廷眸光一闪,“所以你帮徐家轰王天余下台?”
青煜有些噎住。
青廷走得更近,“三弟,我不管你有何把柄握在徐家手里,但你须清楚,丁家之乱,还只乱在朝政,而徐家之势,却可能动摇国本!”放在他肩上的手,缓缓加劲,“太子并非徐妃所出,皇上在时,他徐家可能还有所顾忌,可万一……如今他朝权军权全把,如若有何异心,你我,便是倾巢之下、首当其冲了!”
青煜尚有些忧疑,“徐常,应该不会有那么大的胆子。”
“呵,”青廷一笑,声气中更带了几分认真,“胆量,是随着局势而变的,咱们要做的,就是不能让他们具备了那个条件!”
青煜叹息,“若当初不驱走丁泗冲,怕又是另一番天地。”
青廷气得笑了,“三弟,你怎能因为遇到新的困难而去否定以往做的正确的事?且向前看吧!”说着重拾起才刚的一封信,“北方的战事一直不能止,国库都几要掏的空了,如孤所料不错,这其间,怕不是那么单纯简单!”
青廷所说的至少有一点没错,与北戎的战事,从天禧十六年起,至今已有九个年头,除去最初的几年,屡屡有告急的紧迫之战,后头几年,均以防御为主。特别是最近这两年,北戎遭两次沙灾,内部各派系据说也有争斗,以万胜俟为代表的主战派曾经多次提出集结大军,毕其功于一役,迫北戎王帐退出陇北河套,彻底解决北疆边关之忧。
但徐常却渐偏保守,屡屡以不知对方实力虚实、沙漠作战难度大为由,拒绝主动出击,加之又有十六年夏景冒进出击全军覆没的先例,因此大方向还是以大军铺开守境为主。
应该说,徐常的战略确有几分道理,但到底为己为公,还真不好一概而论,无论怎样,作为一个帝王,和帝不免要多几分疑心,疑虑的正是方才青廷与青煜所言,因此从二十三年围猎之后,便稍抬宁王府与万胜俟的势力,对他构成一些牵制。故徐常多次打压万某,也不仅仅是其与宁王联姻的关系。
长话短说,话说子钰这边,待郑氏等人三月孝礼一满,在府内刚安生了一两日,便带着德芬,与谭娘子等人到郑氏房里把府内事务交待清楚,丝毫不做留恋之色。
直把事务都交代清爽,众人都退走之后,房内只剩下了郑氏与自己两人,子钰方把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个弊端婉转着说了,末了又道,“这些娘娘以往定都是知晓的,我年轻,眼皮子浅,说的不知道轻重,姐姐莫怪。”
郑氏更是喜欢,她满意她的才干,更难得是这样会把握尺寸,当下拖起她手,力劝了半天,欲把府内一些事务,正式分一些给她。
子钰哪里肯接,两人你推我挡了半日,子钰觉得再推辞便不像了,思量了一下,道,“娘娘容我再回去想一下子,过两日再给您回话。”
郑氏知她或要与青廷商议,点头道,“也好,你也知道,这府内贴心的不多,难得你我如此,妹妹千万不要让我失望。”
青廷是支持的,他摆弄着子钰梳妆桌上一盒盒花瓣卤子,几乎是有些好奇得看她一个个收拾、分类装好,笑问,“这些都是跟明玉学的?”
子钰瞥了他一眼,用花簪棒子挑了一点花卤子,笑横过眼,“您也试试?”青廷抱她入怀,贴到耳朵边,“我的小狐狸,是不是为的我才这样美?”
“臭美,“子钰挣开他,“嗳,人家跟你说正经事呢,娘娘的话,我应是不应呢?”
青廷起身掸了掸袍子,“你自己拿主意,我的意思,总归你每日里府里头待着也无事,太后大丧,你们那些什么花会啊也办不了,不如跟着王妃学点事情。”
子钰也站起身,帮他抚平前襟,抬头笑道,“你说的,只一条,别日后,今儿个于姐姐、明儿个万姐姐的去您那告状,吹的您耳根子软就成。”
青廷一低头,她眼光如水,闪着亮晶晶俏皮的光,被她呕得笑了,掐了掐她脸颊,“合着整府里,属你鬼精!”
子钰正式帮衬郑氏不到几日,于氏简直跳翻了墙,她不敢与郑氏说,上至邱氏、下到张氏那里,逮空都议论了一翻,特别是铮铮这里,十日里便来了三次。
铮铮很烦她这样嫉妒成性又沉不住气的性格,若不是没的选择,她真不愿与这样浅薄的女人交道,听她絮絮叨叨一大篇废话,翻来覆去不过那些,不耐打断,“姐姐,你怎抓不到重点。”
“重点?”于氏看着对面坐着的铮铮,她年龄虽比自己轻些,但气派大,有威仪,特别是升妃后,更加如此,故自己虽比她年长位尊,但两人相处,到渐以她马首是瞻。
铮铮面沉如水,屏退了左右,一字一句道,“刘氏得宠,王妃无子,你说说,日后这二人的心思,可不是明摆着的?”
于氏心内惊跳,“你是说……天啊,王爷不会是要把祉昇过继给王妃?”
铮铮板着脸,“现在不会,以后可说不准。”
于氏彻底心烦意乱起来,她是那种别人还未怎样,自己先被自己的歪心眼吓个半死的那种人,又最会以小人之心度他人之腹,被铮铮这么一引,回去后越想越有可能,几乎是不能挡的,第二日便又来到知琴院讨办法了。
初生犊
像是上了瘾一般,去了一次,随即就有了第二次。
以往去知琴院,于氏还说说别的闲话,特别是捡着子钰如何受宠来讲,每当看着铮铮极力忍着不满、但眼角眉梢却都渗着醋意的模样,她觉得,虽改变不了那位受宠的现状,但看到有个人能与自己一样得难受,好像那难受就被分担了一半去,总归于心理上是舒服了一些。
但自上回铮铮提起了子嗣之事,她俩的位置,便颠了个个儿,铮铮的那些话,就像是一面鼓,一下一下全敲在她最怕的点上——可越怕,就越想去,而越说,就越愿意相信——到最后,于氏心中那因害怕而起疑的种子,已渐渐被浇灌成确信。
而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更坚定了她的决心。
说话间已到盛夏,祉昇自今年春日,也开始正式进书房读书,但毕竟年纪小,课业不多,子钰也不愿过早生拘了她,因此暑期便免了大半的课,隔三两日才一次。
这日无课,祉昇午后带着几个小厮,跑到子钰原先住过的后园子玩耍。四个小厮苦着脸,今儿个小主子是跟子钰掰了谎,偷跑到的这边,还逼他几个起了誓,务必不得走了风。
众小厮中,年龄大点儿的名唤山同,今年十五岁,他看着祉昇园子里走来走去,似是在找什么,便问,“公子,您是要找什么东西么?”
祉昇仰着头,看着头顶一棵棵大树,因仰得久了,有些晕,听他一问,便转过脸,“你们知道桑树是什么样吗?”
几个小厮面面相觑,不知何意,祉昇那里已有些不耐,“哪个知道?”
山同忙回道,“桑树小的们认得,不过小爷您……”
“真的?”祉昇的眼睛霎时亮了,他命令道,“快给我找到,”见他们互相递着眼色有些犹豫,小手往身后一背,虎下脸,“别指望着骗我,我早问过赵嬷嬷了,她说了这边园子里有。”
几个人只得四下里寻了,忽一人喊道,“这里有了!”
待山同等人看祉昇褪下外衫,撩起袍子扎在腰间,脸都吓白了,“小爷,您这是要做什么啊小爷?”
祉昇已抱上了树,山同忙扑过去要抱他下来,祉昇回头一瞪,“你们都在下面候着!”
山同满嘴叫苦,眼睛一转,忽有些明白了,“您是不是想摘桑葚?您快下来,小的们给您摘来,再不成,让顺哥他们去给您买……”
祉昇不耐烦极了,“这是我要采给娘亲的,你们都别管!”说着便熟练地爬上,过了一会,低下头看看,“你们不准上来啊!”
终于看他爬到了树端,山同张着嘴,满眼焦急。祉昇以前不是没这般玩过,他一个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