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后之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为后之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阴皇后撑头思索了会儿,便道:“这件事情本宫知道了。”但并没有表现出愤怒和震惊,她淡淡地让雪雁退出长秋宫。阴皇后有一个陪嫁进宫的贴身侍婢名唤杜若,六岁时便到了阴家,给当时十岁的阴丽华当婢女,她走过来给皇后上茶,说道:“这个孺子不是个安分的人,皇后娘娘,您当初为何要册封她呀?”
  阴皇后抿了一口茶,说道:“本宫册封她并非为她,而是为了太子。本宫要让太子知道,他的任何举止都是要经过思量的,而由此产生的任何结果他都要负责。将来身为天子虽然能三宫六院,但绝不能纵情声色,宠幸了一个宫女便要将之纳为嫔妾,即便那只是一时兴起,也不能坏了规矩。这样他才能有一个男人的担当,将来也才能有一个天子的担当。”
  “只是这孺子定然是搅得乐城殿不得安宁了,今日竟然让她那侍婢在这里大放厥词,还将责任推给太子殿下!就会玩点这种小聪明,不是个有大德的人,这样的人放在太子殿下身边好吗?”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阴皇后笑道,“本宫的儿子本宫最了解。他或许看上了雪雁的姿色,但绝不至于迷上她。反而雪雁为了抓住太子的心玩各种把戏,在太子眼前这些都只不过是猴戏。她是玩不出花样的。”
  “倒是有一件事你别忘了。”阴皇后突然说道,“发生了这样的事太子竟然没有跟本宫提起,可见他颇为在意那个叫马蕙的宫女。”
  “这个马蕙是前年进宫的,她是伏波将军的小女儿。”
  “伏波将军……啊,他已经走了这么久了啊!”阴皇后喃喃道,“我要见见他的女儿。”
  马蕙来到长秋宫——皇后所居宫也,长者久也,秋者万物成孰之初也,故以此名。宫殿的陈设并不铺张华丽,刘秀初定天下,正是与民休息之时,不宜大兴土木,故而洛阳皇宫仍然沿用以前就存在的南宫。南宫初为新成周城,秦始皇灭周统一中国后,将此城封给吕不韦,吕不韦精心经营,使此城规模雄伟,宏丽壮观。西汉刘邦初都洛阳,继续沿用此城,并不断地修葺,使其保持着繁华的景象,到东汉时已初具规模。建武元年十月,刘秀夺取洛阳后,车驾入城,驾幸却非殿,宣布定都洛阳,揭开了东汉统治的序幕。建武十七年,阴丽华终于封后,入主眼前这座长秋宫,不枉刘秀当年的誓言“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马蕙踏着长秋宫的石阶,一步一步想着陈年往事。十九岁的阴丽华嫁给刘秀,位为嫡妻,一年后刘秀再娶,她却只能屈为滕妾。当初,刘秀称帝之时,她从淯阳来到洛阳,面对的是夫君的另一段婚姻和一个已出生的儿子,原本她才是雪中送炭的贤妻,但现在却更像是多此一举的陌生人。十七年后,刘秀对她不能忘情,以郭后“怀势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训长异室”这样众所周知的借口废去郭圣通皇后之位,转而册封阴氏。在世人眼中,终究是她棋高一着。不过一场比了二十年的赛,疲惫感恐怕早就压抑了胜利的兴奋。
  马蕙跪倒在地,口中称颂。阴皇后准予她起来答话。马蕙站直身子,低着头,但她在余光中还是瞧见了阴皇后绝美的容颜。虽然现在她已经年过四十,但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太少,生命赋予她的又是这样丰富。她如洁白的脸庞如皎月般焕发着青春的光彩,你很难猜测出她实际的年龄,她那样美,就像是一尘不染九天仙女,浑身上下充满了深不可测的魔力,难怪皇帝会对她如此着迷。只有一点,与马蕙想象中的不一样,阴皇后不爱笑,即使她的脸上见不到一条岁月的划痕,但她仍然吝啬于自己的笑容。
  “你是伏波将军的女儿?”阴皇后说道,她似乎并不是在等马蕙的答案,她继续说,“本宫记得将军身形清攫,肤色黝黑,眼睛黑白分明,爱笑,笑起来常常眯成一条缝。你长得真像伏波将军啊!杜若,你说呢?”
  旁边一位细眉细眼的嬷嬷叹息着说道:“是啊,皇后娘娘!您瞧着丫头的眼睛真是像极了伏波将军,眼珠儿清清澈澈的,只是她的身形较为娇小……那倒也是,女孩儿嘛!”
  “你瞧,多少人惦记着你爹爹啊!家里人都还好吗?”
  “谢皇后娘娘记挂,家里一切都好。”
  “你爹的事,本宫心里清楚,你们家受委屈了。”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风云变幻本来就难以预测,此乃人力之所不及。人心之向背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之事,难以捉摸把握,向时自然欢喜之至,背时也无需自怨自艾。宠辱不惊方能言行谨慎,这也是爹爹对奴婢一生的教诲。”
  阴皇后点点头,她看向这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容貌算不得倾国,倒也端正。这宫里多的是露巧藏拙的人,而这小姑娘却懂得藏巧露拙,城府虽深,倒也不含恶意。这一点确实是伏波将军的性格。
  “太子对你如何?”阴皇后忽然转换了话题。
  马蕙不解其意,只能答道:“太子对奴婢极好,奴婢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侍候太子殿下。”
  “你跟在太子身边也有那么久了,又是马将军的女儿,本宫希望你能名正言顺地待在太子身边,真正做到尽心尽力地侍候太子。”阴皇后说道。
  马蕙顿了顿,立马会意,跪地说道:“承蒙皇后错爱,奴婢愧不敢当。太子殿下对奴婢尚有误会,恐怕皇后娘娘的美意奴婢无福消纳。”
  “此事本宫也略知一二,但本宫想听听你这个当事人怎么说。”
  马蕙想了想,如今的困局恐怕只有阴皇后才解得开,于是说道:“楚王刘英无端闯入奴婢厢房,以致引起太子误会。”
  “你可将此事告诉太子了?”
  “奴婢只说此事纯属误会,却没有挑明对方身份。”
  “为何不说,甘愿受屈?”
  “楚王刘英乃太子兄弟,如若此事传出去,一是对双方身份有损,二是有伤兄弟和气,三是皇室难免遭人非议,四是……奴婢不愿引起注意……皇后娘娘,奴婢思虑不周,擅自做主,欺君罔上,实在有罪。”
  “你考虑得很详尽,既保住了皇室的面子,也给自己留了条后路;至于说欺君罔上,你如今告诉本宫了,又怎是欺君?”
  “多谢皇后娘娘体谅。”
  “只是这事不能不了了之,听闻太子为此大发脾气,恐怕你是要受牵连的。”
  “奴婢甘愿受罚。”
  “那就将你贬入北宫,三年之后方可回来。”
  “谢皇后娘娘,奴婢谨遵懿旨。”马蕙磕头谢恩。
  等马蕙离去,杜若再也忍不住了,她对阴皇后说:“娘娘,这孩子是个本分人,您为何要罚她呀?”
  “有时候罚她是为她好。”
  “娘娘,您的心思深沉,奴婢十分佩服。”杜若说道,“只是,兴风作浪的您偏赏,安分守己的您还罚。虽然,您这么做都是为着这**好,但就怕宫人们不理解了,反而想岔了。”
  “这**之中,风气最重要。本宫不能保证绝对的公平,但一定要营造一种公平、和谐、积极的氛围,达到趋善抑恶的目的。即使有时候处事的本意与结果南辕北辙,但也必须坚持,将来再找个机会拨乱反正便是。家风正,则天下正。”
  “奴婢明白了。”杜若恍然大悟地说道,“雪雁可恶,但无证据;马蕙可怜,但证据确凿。处理马蕙是为了给宫人们一个说法,也是娘娘您对她给她的试金石!”
  “做人和做事一样,目光都要放长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阴皇后抿了一口茶,在晃动的褐色液体里,她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匍匐在长秋宫下的女子。即使有人说她傻,她也要将皇后之位拱手相让。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她阴家的实力根本对抗不了郭氏的势力,与其打一场注定要失败的仗,倒不如退避三舍。
  “娘娘,奴婢在您身边可学了许多呢!”杜若心里格外敬佩她终身服侍的这个主子,她就像是美丽与智慧的化身,就像那些远古神话里开化世人的教母。
  “本宫这些都是吃亏吃出来的,血与泪的教训才让人刻骨铭心。”阴皇后说完,闭目养神。她恍惚中好像见着了那年在花雨中与人追逐的小女孩,不小心撞进一个人的怀抱,那个人将她抱起来,仔细抹去她头上的碎花瓣,柔声问她:“疼吗?”她摇摇头。就在这一年,阿娘告诉她将她许配给了那个人。可她如今,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期盼过,期盼碎花瓣再次落在她的头上。
  岁月如歌,一枕黄粱,梦里花落知多少。
  

十一、落玉宫(上)
更新时间2013…3…17 19:21:55  字数:3112

 这年初春,马蕙被分至“落玉宫”。初听这个名字倒别有一番情怀,落玉者清脆有声,似梵音在耳,应当是间清雅小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知情识趣,落玉宫的主人是许美人,她早年为宫女,在一次偶然机会下得到了皇帝的宠幸,有了皇子刘英,遂被封为美人,但是自此之后,多年不受宠。“落玉”在这样的人的眼中便是残花败柳,破镜难圆。每个人都有她背后的故事,在与人打交道时如果忽略了这点将是一个愚蠢的错误。马蕙虽然心里清楚人心难测,人性复杂,但是她毕竟只在乐城殿那样闲适环境中待过,尽管过度的谨慎没有让她吃亏,但更使她固步自封。
  “姑姑,奴婢马蕙,今天来落玉宫,今后还望姑姑多多指点。”马蕙俯身行礼,说道。
  “你就是太子身边的红人。”一个年级稍长的宫女站出来,她身形较高,颧骨饱满,下巴削尖,俯视着马蕙,颇有一种盛气凌人的味道,说,“我们落玉宫比不上乐城殿,但到了我们这里大家都是一家人。”
  “是,奴婢明白,多谢姑姑。”马蕙尽量显得低眉顺目,如果说在乐城殿环境较为宽松,她偶尔还能有所发泄,那么在落玉宫都是不受宠的宫人,地方狭小,资源有限,大家之间的气氛也明显紧张许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