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碑侍说道:“他是十年来最快的,甚至比王破和肖张当年都要快。”
年光沉默片刻后说道:“不是都要快,而是快很多,快到惊世骇俗。”
陈长生走到溪畔,洗了把脸,觉得清爽了些,然后继续解碑。
看着碑庐清风再起,碑侍们沉默无语。
天书陵里现在自然还有很多人比陈长生走的更远,不要说像荀梅那样的观碑者,传闻第七陵里都还有观碑数百年的修道者。
但……陈长生只用了一天时间。
纪晋回想当年,自己来到第十一座碑时,用了整整七年时间,一时间不禁有些恍惚,对自己的修道生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神识振荡不安,前些天损耗造成的伤势暗中发作,扶着身边一棵老树,摇晃欲倒,泫然欲泣。
年光等人没有注意到他的异样,因为他们也还沉浸在震撼之中。
“如果他不是姓周,我真要怀疑是不是那人的后代……”
……
……
晚霞满天,他终于感到了一丝疲惫。
他向远处望去,只见暮色中的京都无比壮丽。
他静静地站了会儿,然后转身,迎着夕阳,走进了碑庐。
天书陵前陵一共只有十七座碑,这是最后一座。
前有周独|夫,今有陈长生。
一日看尽前陵碑。
……
……
(月初请投月票,周一请投推荐票,谢谢大家,麻烦大家多投两张,感谢感谢。另外前几章我就对大家说过,解碑这段肯定是没新意的,光是设计方法就累死我了,哪还顾得上什么新意,咱要的就是爽快……只是……口胡!难道你们真以为一点新意都没有吗?我能被你们猜到吗!太低估我了!唐牛是怎么说的来着!明后两天大家看好了!那叫一个崭新的未来,少年请继续创造奇迹吧!)要快。”
年光沉默片刻后说道:“不是都要快,而是快很多,快到惊世骇俗。”
陈长生走到溪畔,洗了把脸,觉得清爽了些,然后继续解碑。
看着碑庐清风再起,碑侍们沉默无语。
天书陵里现在自然还有很多人比陈长生走的更远,不要说像荀梅那样的观碑者,传闻第七陵里都还有观碑数百年的修道者。
但……陈长生只用了一天时间。
纪晋回想当年,自己来到第十一座碑时,用了整整七年时间,一时间不禁有些恍惚,对自己的修道生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神识振荡不安,前些天损耗造成的伤势暗中发作,扶着身边一棵老树,摇晃欲倒,泫然欲泣。
年光等人没有注意到他的异样,因为他们也还沉浸在震撼之中。
“如果他不是姓周,我真要怀疑是不是那人的后代……”
……
……
晚霞满天,他终于感到了一丝疲惫。
他向远处望去,只见暮色中的京都无比壮丽。
他静静地站了会儿,然后转身,迎着夕阳,走进了碑庐。
天书陵前陵一共只有十七座碑,这是最后一座。
前有周独|夫,今有陈长生。
一日看尽前陵碑。
……
……
(月初请投月票,周一请投推荐票,谢谢大家,麻烦大家多投两张,感谢感谢。另外前几章我就对大家说过,解碑这段肯定是没新意的,光是设计方法就累死我了,哪还顾得上什么新意,咱要的就是爽快……只是……口胡!难道你们真以为一点新意都没有吗?我能被你们猜到吗!太低估我了!唐牛是怎么说的来着!明后两天大家看好了!那叫一个崭新的未来,少年请继续创造奇迹吧!)
第228章 断碑
“十四年不修行,只读书,一年通幽。二十日不解碑,只静坐……一日看尽前陵碑。”
教宗大人知晓今日天书陵里发生的事情后,对陈长生做了这样两句点评。随着某些国教大人物刻意的传扬,这两句话就像晚霞一般,迅速地在京都流传开来,震撼中的人们,再次望向南方那座天书陵,生出各种情绪。
无数年来,一日看尽前陵碑,只有周独|夫曾经做到过,今天陈长生也做到了,难道他会是第二个周独夫?然而已经有些人注意到了一些难以理解之地方,据天书陵里传出的消息,陈长生的境界气息并没有随着解碑而发生变化,依然还是通幽初境。要知道当年周独|夫漫步天书陵间,眼落碑文,步踏庐间,境界气息无时无刻不变,就拿今年初入天书陵里的那些人来说,槐院钟会已然破境通幽,还有很多人如唐三十六也已经看到了破境的可能,按道理来说,陈长生看完十七座天书碑,理所当然应该有所参悟,就算没有当场破境,也应该有所提升才对。
辛教士搀扶着主教大人梅里砂来到了离宫,对着教宗大人参拜后,他提到了京都此时的议论,犹豫片刻后又说道:“很多人都在怀疑,陈长生是不是用了什么取巧的法子,甚至是不是我们国教在天书陵里做了什么手脚。”
“参悟便是参悟,解碑永远是修道者自己的修行,谁也没有办法真的改变什么。”
教宗大人拿着木勺,向青叶盆栽里浇着水,说道:“我不认为那孩子有机会追上当年的周独|夫,毕竟那需要极大的魄力,而且与性情有关。他表现的如此出色,已经让我相当满意,甚至可以说相当意外。”
梅里砂说道:“我现在最想知道他看到最后那座碑时会是什么反应,会不会像我们今天被他折腾的这般意外与吃惊。”
教宗大人的木勺停在了青叶的上方,微微倾斜,似乎因为想到什么而有些出神,神奇的是,勺中的清水竟然没有淌落。
辛教士在一旁怔住,不解想道,天书前陵十七座碑,已经被陈长生尽数解开,怎么还有最后一座碑?
教宗大人摇了摇头,继续浇水,说道:“就算看到,难道还能解开不成?”
梅里砂微笑说道:“那孩子已经带来了这么多惊奇,再多一桩,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
……
甘露台在最浓郁的暮色里燃烧着,就像一个巨大的火把。圣后娘娘负着双手站在台边,看着天书陵的方向,冷漠的眉眼间出现一抹微讽的神情:“同样是一日看尽前陵碑,但周独|夫当年是真的看懂了,陈长生他还差的远。”
现如今大陆还活着的人当中,她和教宗大人是极少数曾经与周独|夫有过接触、甚至可以称得上熟悉的人,只有他们才知道那位大陆最强者究竟强大恐怖到了什么程度,所以他们根本不认为陈长生能够与那个人相提并论。
莫雨站在她的身后,一时没忍住,说道:“但一天时间就看了十七座碑,已经很了不起,至少比我当年强多了。”
圣后没有转身,看着天书陵,想着古往今来,那些在天书陵里皓首观碑的修道者们,眉眼间的嘲讽神情变得越来越浓:“观碑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有些人始终就想不明白,观碑从来都不应该是修道的目的,而是修道的手段。”
“娘娘当年毁榜,便是想教诲世人,不要误入歧途,只可惜,无人知晓娘娘的苦心。”莫雨轻声说道。
“不错,如果对境界道义没有任何帮助,就算把陵上的那些石碑全部读懂,又有什么用?当年我让周通去把陵下那块碑毁了,国教里好些老人痛哭流涕,说我不遵祖制,现在想来,真应该把这群老糊涂蛋全部杀了才是。”
圣后淡然说道:“天书碑即便是圣物,也要为人所用,才有意义。陈长生解碑的速度确实比你快很多,但你当年可是在天书陵里聚星成功,他呢?就算他把所有天书碑全部看懂,对境界却没有任何增益,又有个屁用。”
同样的意思,在两句话里出现了两次,前一句针对世间所有修道者说,后一句则是直接指向了陈长生。
莫雨先是微惊,然后笑了起来,心想娘娘居然也会说粗话,看来陈长生在天书陵里的表现,还是让娘娘有所警惕。
当然,她警惕的不是陈长生本人,而是他身后的国教。
莫雨没有隐藏自己的情绪,这也是她这些年始终能够得到娘娘宠爱信任的根本原因。
她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问道:“那您看……陈长生有机会吗?”
圣后看着天书陵方向,沉默片刻后说道:“他或者能够看到最后那座碑,只是……他太过沉稳、年纪轻轻,却一身令人不喜的酸腐味道,哪像周独|夫当年,灿烂如朝阳,气势狂飙,呵天骂地,就要问个究竟。”
莫雨微微蹙眉,总觉得娘娘每次提到那名绝世强者时,情绪似乎都有些波动。
“修道,修的是心。性格决定命运,也会决定修道者能够走多远。”
圣后做出了最后的判断:“陈长生……不行。”
……
……
解开第十七座碑,陈长生来到一片青青的草甸上。
暮色里,整座天书陵仿佛都在燃烧,这片草甸自然也不例外,无形的野火在草叶上传播滚动,画面极为美艳。
草甸下方的崖间传来轰鸣的水声,他这才知道,原来竟是到了天书陵西南麓的那道瀑布上方。
崖风卷着瀑布摔碎后溅起的水沫飘了上来,落在他的脸上,微湿微凉,洗去了疲惫。
他想着今日解碑的过程,虽然还有些不满足,但难免还是有些喜悦,觉得自己还行。
忽然间,他感觉到了些什么,眉间的喜色渐渐退去,显得有些困惑。
他回首望去,只见草甸上方的白崖下,有一座碑庐。
前陵的十七座天书碑已然尽数解开,按照道藏上的记载,他现在应该出现在下一陵里。
但这里还是前陵。
那座碑庐的形制,与照晴碑庐、引江碑庐,没有任何区别。
陈长生很吃惊,心想难道前陵还有一座天书碑?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