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英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两宋英雄传-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好赵光义没有斩尽杀绝,留下赵匡胤一脉好生相待,接下来也没出现兄弟相残的事,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得以能薪火相传。这赵瑜正是赵德芳一脉的。
  赵瑜说来也可怜,年幼时即父母双亡,成了个孤儿。徽宗见着可怜,就把他收养在了宫中。稍长大后,看着他聪明乖巧的,益发的怜爱,就带了在身边,教他琴棋书画。可赵瑜看着那些就头痛,倒是学些舞枪弄棒,武功剑术什么的,聪颖无比,且乐此不彼。那些武功招式,侍卫们演过一两遍,就能牢记在心。什么少林长拳,太原唐拳,华山无影剑的,能一招一式地比划来,所学即博且杂,却没学过哪一门正宗的武功心法。
  不多时到了地方,只见侍卫们除了当值的,不是喝酒聊天,就是吆五喝六的在掷甩子,见着赵瑜来了,也不见外,都叫道:“瑜公子来了,喝酒还是赌一把?”赵瑜没那心情,今天听了岳飞一席话,只觉得心潮澎湃,心想要是能在万千军中擒杀敌方将领,是何等的威武豪迈。也是小孩儿心性,再也等不及了,叫道:“我可不会像你们这样没出息,我要拜师学艺,勤练武功,好上阵杀敌,为国效力。”说的是正气凛然,勇猛威武。侍卫们与赵瑜厮混熟了,从没见过这个形态,甚是觉得滑稽,一怔之后就一阵哄笑。
  “笑什么,笑什么,许你们在这里当缩头乌龟,就不许我保家卫国了,有什么好笑的。”一个侍卫调侃道:“公子好气概。公子平时不是学了一身好武艺了吗?何来要现在才学。”
  “我知道平时你们都是糊弄我的,只教一些花架子,平时我也不计较,今日我才知道金寇屡犯我边疆,国内群贼蜂起,此正是国家用人之时,也是好男儿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所以我才要学真功夫,当朝廷用人之时,就能挺身而出。”
  “好好好。”众人再没笑话的意思,换来了一片叫好声。众人个个心中有些惭愧,赵瑜说的没错,他们教给赵瑜的,确是些中看不中用的招式。他们看赵瑜是个小孩子,又是个天潢贵胄,到这里来也只是好玩而已,那想到他会下苦力学这些劳什子的招式。再说每家拳招剑式都有一套心法相配套,那心法都是每家的师门秘籍,如何能轻易地传给外人。
  赵瑜道:“你们荐个人给我,我好拜师学艺。我可不是说着玩儿,你们认真些儿。”
  众人也认真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人说就拜少林俗家弟子程天策好了,他是大内第一高手,少林外家功夫登峰造极,双掌能开山裂石;有的说还是拜擎天虎王锡元的好,内功已是炉火纯青,单刀解决了作恶多端的太行七虎,一战成名;有的说还是拜飞天蝙蝠肖不二的好,轻功独步天下,谈笑间既已取了敌人首级;还有地说是禁军教头万进的好,上阵杀敌,要弓马娴熟,要用枪戟类的长兵器。
  正在闹哄哄间,就见侍卫统领李涌进了来,叫道:“大家都别玩了,当下正是多事之秋,大家都当心些,各个位置都要加派人手,决不可懈怠。”见赵瑜在这里,对他道:“官家正到处找你呢,你倒在这里,你可要快去了。”
  这下赵瑜可不敢再闹下去了,急急忙忙地往延福宫行去。
  此时的宋徽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大臣们都已经退去,独留下他在这孤寂的宫殿中。孤独侵蚀着年老的皇帝,原本能勾起无限乐趣的书画珍品他也了无兴趣。种种的消息看来,金兵已经势不可挡了。金兵已过黄河,那就已经无险可守了,兵锋将直指汴京。各地勤王之师不知道能否在金兵兵临城下之前赶到,汴京城又能坚守几时。大臣们各执己见,或和或战,争论不休。只等着这皇帝来做决定。和是最好的办法了,但现在金国会和你和谈吗?那些儿子们,平时一个劲地往这里钻,恨不得粘在这里,可这时一个个都没了踪影。想自己才华横溢,书法绘画皆当世不二人物,难不成独独做不好这皇帝,要成了这大宋朝的终结者吗?想自己自十八岁登基,也曾励精图治,使大宋国富民强,据西夏,逐青唐,抗大辽,那一件不是自己的赫赫功绩。如今各地却是群贼蜂起,剿之不尽,难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使得民不聊生,而要奋起反抗?
  徽宗就这么站着,思潮澎湃。偌大的宫殿中,连太监的喘息声都能清晰可闻。这时,一个太监快步走进来,对他道:“官家,瑜公子来了。”徽宗微微的叹了口气,道:“叫他进来吧。”
  还未见赵瑜进来,就听见他的声音先飘了进来:“皇伯伯叫我什么事?我怕皇伯伯忙着处理军国大事,不敢来打搅您。”他怕徽宗怪他不好好学书法,忙着撇清。
  徽宗也没心思与他计较,说道:“我一个人呆着没意思,就叫你过来陪陪。”说时神情漠漠。赵瑜有些奇怪,皇伯伯平时意气风发,何曾有如此颓废的时候。
  “皇伯伯今天怎么不开心啊,小子可是个开心宝,定能逗得皇伯伯开怀大笑。”
  “今天再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啊,金兵南渡,不日就将打到这汴京城下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有什么可担心的,我们大宋朝兵多将广,那会打不过小小的金贼。今天小子碰到一个哥哥,是一个力主抗金的将士,与九哥可聊的来了,我听他们说的河北河南的不懂,但听九哥说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您想到处都能碰到这种人才,难道大宋还会打败仗吗?” 赵瑜毕竟年纪小,哪懂得战争的复杂,满心以为只要朝廷一出兵,就能打得金兵落花流水。顿了一下,又道:“我刚才还在侍卫们那里,我要他们教我武艺,练好功夫,好给皇伯伯出力。”
  徽宗莞尔一笑,道:“你忠心可嘉,我是知道的,我也知道各地臣民在鼎力抗金,”他也不想和一个小孩子扯清其中的关系厉害,“可是大敌当前,怎能高兴的起来啊。”
  “那还不好说,外面的风景可好了,您把这些烦心事放一放,到外面去走一走,小子保证您能开心起来。”
  徽宗一怔,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烦心事放一放,到外面走一走。这走一走好啊 ,对赵瑜道:“你到别处去耍耍,过会再叫你。”赵瑜一愣,心里嘀咕着:叫我过来说这几句话又把我赶走了,算什么事啊。心中虽然不乐意,可也不敢多逗留,施施然走了出去。
  徽宗又对太监道:“传丞相,枢密使及太子赵桓即刻觐见。”###第四章 请缨
  金兵已经兵临城下,汴京城还没有从新皇登基的欢乐气氛中缓过来,就已经投入到惨烈的京城保卫战中。
  赵构不知道今天哥哥钦宗赵桓找自己去做什么。他不知道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钦宗,正在备受煎熬。金兵南下,围攻京城,父亲匆匆忙忙撩了挑子,巡幸南方去了。赵桓开始是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这个皇帝宝座的,但在徽宗的威逼胁迫下,在万般无奈中接过了皇帝的担子。钦宗上来后,做了一系列的动作。先是启用了抗金名将李纲,后又罢黜斩杀了奸相蔡京、童贯一党。使大宋军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抵住了贼焰熏天的金兵的进攻。但钦宗为人优柔寡断,懦弱无能。以致听信奸臣谗言,要与金兵和议。
  赵构刚走到垂拱殿,就听见赵桓急促的声音传过来:“你们都是朕的股肱手足,当朝廷有难之时,该当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为朝廷出力,为朕分忧。而现今你们却没有一个人能为朕分忧解难。我何尝不知道金兵野蛮,把你们送到金营中去,无异于羊入虎口。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希望你们能为朕分担一份责任。你们也知道,现在金兵是指名要一个亲王做质,他们才能退兵。你们都是朕的弟弟,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也不好就指认那一个去,想你们谁能自己站出来,为朕分忧。可看看你们,大臣大臣无人出班,兄弟兄弟无人应答,你们你们……哎……”。赵构听到这里已经了然于胸了,金兵已经开出了退兵的条件了,里面的一条就是要一个亲王做人质。看着大殿里面那些自己的兄弟,一个个垂头丧气,眼睛看着脚尖,头都不敢抬起来,怕赵桓会点到自己的名字。
  赵构想自己的机会来了。自己是庶出,父亲哥哥都不怎么看得起自己,虽然到金营做人质必然是九死一生,有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可自己能为父亲分忧,为朝廷出力,又何尝怕死?就是自己死在金营中,也还能为母亲争一口气。想到这里,赵构快步走进大殿内,对赵桓道:“皇兄,我来迟了。你说的话我都听见了,臣弟愿到金营为质!”
  一时间众大臣与王子们齐刷刷的一起往赵构望来,大多人的眼神中都透着怀疑。赵桓一呆,脸色是不可置信,随即满脸欢喜,随后已是激动。他走下御座,拉着赵构的手道:“九哥、九哥,想不到还是你来为朕分忧啊。”停了一下,又对赵构道:“你刚来可能还不了解情况,这次金兵围城,经我大宋臣民奋力抵抗,看已讨不了好去,就答应与我大宋和谈,条件么也就是在原来应纳岁币的基础上,再给他们增纳钱一百万贯、犒军银一千万两;金宋为伯侄之国;我们再割让中山、太原、河间三府与金;还要一亲王与宰相为人质,待金军出宋境和划界后放归。九哥啊,金银、称呼都是小事,能花点钱换来大宋的和平,那是值得的。只是这亲王为质,因为你们都是朕的兄弟,朕也不好随意的指派谁去,这让朕很为难啊。还是九哥深明大义,能为朕、为朝廷分忧,朕心甚慰。只是九哥啊,这金人乃虎狼之师,你深入虎穴,却是凶多吉少。做哥哥的可没有强迫你,你自己要想清楚了。”
  赵构慷慨道:“皇兄,臣弟生得一副好身躯,正是在此危难时刻用的。现如今,全城百姓都不顾生死,在奋力抗金,何况我皇裔贵胄?只要朝廷与皇兄用得到臣弟,那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好,那就这么定了,宰相就少宰张邦昌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