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宰执天下-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故而他分外看不起窦舜卿这等靠着父荫,而身居高位的无能之辈。
可曾布也很清楚,窦家两代人几十年编织起来的关系网,足让窦舜卿的荒谬谎言变成天子心目中板上钉钉的事实:
“不论派谁去重新丈量土地,窦舜卿怕是都能跟他们拉上关系。如果他们跟窦舜卿一个声音又该怎么办?所有人众口一词的话,天子还能不信?
还有陕西转运司那边,转运副使陈绎至今不肯在鄜延环庆推行青苗贷,而且还以供给绥德的军资粮饷难以支撑的名义,大肆在关中各州设卡抽税。如今刚过正月,道上难行,他这么做的影响还不大。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路上商旅渐多,不知会有多少人会怪罪到横山开拓之事上去。”
曾布忧心冲冲,就跟京师里一样,关西局势最近越发的严峻,反变法派仿佛联络好的一般,就赶在年节前后一齐发难,让人措手不及。
现在想想,秦州那边的窦舜卿是韩琦的乡里,自然跟韩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没有韩琦,没有他父亲留下的余荫,凭窦舜卿的那点芝麻粒大的军功,根本做不到现在的官职上——他在京东防备海盗,招募了三百人,斩首也不过四十余,而昨天提到的韩冈,连同王韶在私信中提到的西贼内奸余党,他的斩首数都已超过五十了!韩冈才一个从九品,可窦舜卿又是什么地位?
而陈绎是开封人,别的不说,惯看朝堂风色可是京师本地人特有的本事,外地人不历练个几十年却学不来。即便不论他与京师豪商、宗室之间,可能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只看如今的朝堂动向,他也必然会主动投靠韩、文、司马一派。
曾布能看到的,王安石自然不会看不到,但他倒能放得下,“王韶那边就先看一看再说,天子已经遣了王【和谐补丁】克臣、李若愚两人去秦州重新体量。等他们回来再做计较。”
“李若愚?”吕惠卿眉头一皱,心道怎么选了这人,“下官记得他曾经在广西任过走马承受,而当时的广西提点刑狱兼摄帅事的……确是李师中。”
“如果李若愚胆敢偏袒窦舜卿,一同欺君,那就再换一人去。朝堂上那么多人,总能找到与李师中、窦舜卿没关系的。”李若愚和王`克臣已经走了,不可能再追回来。王安石知道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在他们把消息传回来之前,先给赵顼做个预防,以便让赵顼同意再派一队更为公正的使臣去秦州。
“绥德那边呢?陈绎怎么办?”曾布又问道。
“陈绎其人好功名,无甚德行。他敢这么做,是看着朝廷风向现在是往韩、文那边吹,等到天子决意一下,他必然会倒过来。”
“那怎么办?放着他不管?”曾布不以为然的反诘道。
吕惠卿摇头:“还是将其调回京中,省得给绥德添乱。陈绎品行虽陋,但按狱还是有一手的。”
……………………
又是一桩出乎韩冈意料之外的……意外。
当韩冈与路明一起回到驿馆时,走出来迎接他们的第一个是堆着谦卑笑容的驿丞,第二个便是看起来一脸心浮气躁模样的王旁。
“衙内怎么来了?”韩冈心中起疑,跳下马来。
王旁上前道:“是家严让小弟来请韩兄!”
“相公今日可有余暇?”
王旁拱了拱手,算是道歉:“家严翘首以待。”
韩冈哈哈笑了两声:“相公既然有招,又是衙内亲至,韩冈哪能不识抬举。”
王旁的模样更显恭敬:“……如蒙韩兄不弃,还请直呼小弟表字便可。”
韩冈微微一愣,这实在太不正常。但王旁既然这么说了,却不能不给他面子,韩冈郑重行礼道:“仲元兄。”
王旁一还礼:“玉昆兄。”
路明在后面看傻了眼,而驿丞也惊得张大了嘴,显然他们是因为看见参政家的衙内对一个选人低声下气的去结交,而震惊的难以名状。
“时候已经不早,家严也该从政事堂回来了,玉昆兄还是与小弟早点走吧。”
韩冈想了一下,抬了抬袖子,上面还有些方才在樊楼喝酒时留下的污渍,他笑道:“还请仲元兄少待,且容在下更衣。”
说罢,便丢下王旁走进驿馆中,路明也慌里慌张的跟着走了进来,他紧追在韩冈身后问道:“韩官人,你真的只是跟王衙内下了两盘棋?”
‘下了两盘棋就有这等用?’韩冈冷笑,没有回答。
‘这怎么可能?!’
王旁当是代表他的父亲来的。昨日明明是王安石找自家去的,但最后却让自己白坐了许久,今天让王旁亲自来,大概是有赔罪的意思在。
这样的做法说是前倨后恭就有些酷毒了,一国参政能对从九品的选人尽到礼节,韩冈的自尊心还是被满足了不少——‘未能免俗啊。’韩冈自嘲的笑着。
来了这么一手,韩冈对王安石顿时生起不少好感,如此地位,如此名气,王安石却没有摆出一副高傲的架子来,确实让人尊敬。
当然,这样的想法只是一闪而过。‘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句俗语,韩冈记得更为清楚,并没有因为受宠若惊而昏了头去。
韩冈不知王安石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才这般殷勤。他一边换着衣服,一边心里也在来回盘算着。不管怎么说,见着王安石后就能知道缘由了。
换好衣服,李小六正好也回来了,省了自己让路明转口,韩冈直接吩咐他去张戬家报个信,最近天天都去张戬府上,今天去不了,按理得打个招呼。
将琐事一一交代完毕,韩冈终于从驿馆中出来,对着王旁歉然一笑:“累仲元兄久候了!”




第46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二)
【第二更,求红票,收藏】
王安石府,韩冈已经来得多了。在门房中,就坐过不少次,而在昨夜,他又在偏厅中与王旁下了两盘棋,但韩冈还是第一次见到王安石,连同他的三位核心助手一起。
王旁与韩冈一起回到府邸,问了门子一下,父亲是否已经回来。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就直接领着韩冈往后院的书房走去。王安石事先就已经说过,只要韩冈到了,不要在偏厅中等,直接把他带到书房外厅去。
韩冈站在厅门外,王旁进去通报,王安石,以及与他正在厅中说话的三人便一起看过来。
与传言一样,高壮如牛的王安石的确长得很黑,比面如锅底的昆仑奴好一些,但也是在琼州海滩上晒了二十年太阳的模样。他身上穿的青布常服有些发皱,又褪色发白,看来这身衣服自做好后就没有浆过,只是洗得多了。都说王安石不拘小节,倒真的是一点没错。
而同坐在厅中的另外三名中年人,当是吕惠卿、曾布和章惇。他们都穿着公服,显然是放衙后,直接从衙门里到王安石这里来的。
章惇是韩冈第一认出来的,他与章俞眉眼间有七八分相似,神态间风流自蕴,不会认错。
剩下的两人中,身着朱袍,相貌俊雅的一个,应该是吕惠卿。吕惠卿才学出色,相貌气度也同样过人,曾深得欧阳修等人赏识,不过等他参与了新法,就摇身一变,成了反变法派咬牙切齿的福建子了。而他最近被天子特授五品服,以正八品太子中允的身份,穿上了只有四五品才能穿的朱红色公服朝服。章惇和曾布,还都没有这个福气。
剩下的一个自然是曾布,相貌普通,身材瘦削,除了眼神锐利点,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可一想到他有一个叫曾巩的兄长,本人又深得王安石信重,当然也不可能是普通角色。
“可是韩玉昆?”王安石的视线投了过来,开门见山的问道。
韩冈跨步进门,在王安石面前行礼道:“韩冈拜见大参。”
王安石看着行礼后站起来的韩冈,浅笑点头,不掩心中的欣赏。韩冈的外形本自不差,匪夷所思的遭遇和两段人生的经历所磨砺出来的气质,更不是等闲士子可比。
王安石看韩冈的气质,有着读书人的温文尔雅,宠辱不惊的恬淡,看体格,又是不输武将的雄壮。文武双全四个字,看来并不是王韶帮他吹嘘。
吕惠卿和曾布交换了一个眼色,同时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这位秦州来的年轻人的确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出色一点。
章惇则走了过来。在韩冈方才进门的时候,王安石、曾布和吕惠卿都是坐着的,只有章惇站了起来。论地位,论年龄,王安石几人坐着是应该的,而章惇会站起来,却是因为韩冈对他父亲的救命之恩。
“大恩不言谢,我观玉昆也非俗子,无谓的客套话就不说了。玉昆对家严的救命之恩,章惇铭记在心,日后必有回报。”章惇说话豪爽,有点像是市井好汉拍着胸脯说自己一言九鼎的感觉。
“见义不为,无勇也。同为羁旅,岂有不守望相助的道理。”韩冈说得谦退,并不引以为功。
章惇很爽利的哈哈笑了两声,返身坐回座位上。
王安石将吕惠卿和曾布向韩冈介绍过,各自行了礼后,韩冈便在王安石的示意下,在下首的空位上坐好。而引韩冈进来的王旁则从厅后小门退了出去。
坐在最外面的韩冈,却被上首的四个人一起盯着,有点像是在参加考试,气氛比昨日结束的铨试还要严肃一点。
王安石首先发话:“吾日前观王韶荐章,言及玉昆出身寒家,世代务农。以玉昆之见,这青苗贷对百姓利害如何?施行起来又有何弊病?”
韩冈没想到,王安石的第一个问题不是问得河湟开边之事,而是自己对新法的看法。
也对,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河湟开边的重要性甚至还不如鄜延路的横山拓土,又怎么可能与青苗贷相比?
不过韩冈对此也有准备,只是顺序变动而已。别看他每天到处晃着,但拜见王安石时,可能被会问到的问题,他都有预备。凡事有备无患,韩冈过往的经验多少次提醒过他这个道理。
“青苗贷至今未在秦州推行,韩冈不敢妄言弊病利害。”看着王安石眉头微皱,韩冈笑了一笑,又道,“但韩冈知道一事,秦州民间借贷,年利往往在一倍左右,是倍称之利。因借贷了三五贯钱,使得子孙都背上巨债的例子,数不胜数。去岁韩冈重病卧床,家无余财可以延医问药。双亲怕累及子孙,就不敢借贷分文,只把家中田地尽数卖去。如果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