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猛将雄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猛将雄兵-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廖化上前拍门。
不多时,就听到一声“谁呀”,一青衣文士打开房门,皱着眉头看着李峰廖化二人。
那文士约莫三十岁上下,面容俊朗,眼神清澈,只是此时盯着李峰廖化两个陌生人,一脸的提防。
李峰急忙解释道:“我与义弟前往颍川。途径颖阳,见百姓安居乐业;乱世之中,竟有这等人间乐土,一时好奇,忍不住打听一番。因两位客商言主簿陈公台是当世大贤,于是登门拜访,叨扰之处,还望海涵。”
文士听了李峰的解释,又见二人衣衫华贵,不似歹人,这才请二人进屋。
进屋后,李峰四下打量,只见屋舍狭小,浑然不似高门大户,便知陈宫清贫,决然不是那些个肥得流油的贪官。
文士请二人坐下,道:“我便是陈宫陈公台,不知二位有何贵干?”
李峰闻言,急忙答道:“在下姓李名峰字仲德,这是在下的义弟廖化廖元俭;此次我二人途径颖阳,闻先生大才,有心与先生结交一番,还请赐教。”
陈宫见状道:“‘赐教’二字,愧不敢当,仲德兄有事直说便是。”却是陈宫见李峰言谈举止,礼数周到,不禁好感大生,态度更添三分和蔼。
李峰与陈宫攀谈,纵论古今,却是越聊越投机,不觉间天色渐晚。见状,李峰不好再留,只得出言告辞:“天色渐晚,公台兄也要休息,李峰就不打扰了。”
哪知陈宫与李峰相谈甚欢,闻言留客,道:“夜路难走,不如两位就在寒舍住下吧。寒舍虽小,两间客房还是有的。”
李峰闻言大喜,假意推辞一番,然后就顺势住了下来。
一连数日,李峰廖化二人刻意与陈宫结交,三人间的关系却是亲密了许多。
这一天,李峰见火候到了,使廖化买来好酒,邀陈宫共饮。
酒过三巡,李峰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问道:“以公台兄的本事,为何屈居小小县城做一主簿?依我之见,以兄之才略,三公九卿也不在话下。”
这一问不要紧,陈宫却是被勾起了伤心事。只见他拿起酒碗,狠狠的喝了一口,道:“不瞒仲德兄,我自问还算有些才学,只是上官昏庸,最爱溜须拍马之徒。我虽立下功劳,却总是得不到晋升,蹉跎半生,还只是小小一介主簿。唉,真是愧对授业恩师呀!”
李峰大喜,连忙给廖化使眼色,同时向陈宫问道:“假如,我是说假如,如果有一郡太守愿意对公台兄言听计从的话,公台兄会否屈就,去郡中为官呢?”
廖化从随身包裹中取出一小巧的丝绸口袋,递给李峰。
陈宫被李峰的话弄得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老实答道:“在下自然愿意,只是哪有一方太守回来礼聘我啊?仲德兄却是说笑了!”
李峰也不说话,只是把手中的红色丝绸口袋递给陈宫,示意他打开。
陈宫被李峰弄得是一头雾水,缓缓打开口袋,只见一方印章静静的躺在口袋内。陈宫拿起印章仔细一看,只见五个反字规规矩矩的刻在印章上,“汝南太守张”。
陈宫久经官场,自然能识别官印的真伪,一见这方印章就是大惊失色。良久,看着李峰,苦笑道:“太守大人瞒得陈宫好苦啊!”他却是明白了李峰那些咋听之下有些莫名其妙的话。
李峰微笑道:“公台兄可要说话算话呀!没错,我大哥就是汝南太守张飞,既然公台兄答应了,那就请屈尊吧。”说罢,对陈宫行礼。
陈宫还礼,苦笑:“我能说不吗?也罢,这主簿我也厌烦了,还请大人多等几日,让陈宫准备准备。”
就这样,李峰又忽悠到了一个三国牛人,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分隔线=
书友们,下一个忽悠谁呢?都猜猜嘛!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十五章 颍川书院
李峰要去颍川书院,于是让廖化保护陈宫一家前往汝南。
哪知陈宫得知李峰要去求贤时,执意要跟去。李峰不解,问道:“公台愿意陪我去颍川,李峰幸甚,只是公台不用照护家小吗?”
陈宫答道:“有廖将军随行保护,定然万无一失;我与颍川书院的学子颇有交情,随将军前往也可略尽绵力。”
李峰闻言大喜,急忙谢过陈宫。
陈宫回礼,然后用非常奇怪的眼神望着李峰,看得李峰心头发毛,暗道:“这厮不是个玻璃吧!”
陈宫直勾勾的盯着李峰,道:“将军真的是字仲德?”
李峰一头雾水:“不敢欺瞒先生,确实字仲德。”
嘴角带着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意,陈宫也不解释,自顾自的往前走。
李峰越发的疑惑了,追上前去询问。
陈宫只是说道:“将军莫要心急,到了颍川自见分晓。”说完,闷着脑袋往前走,摆明了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样子。
却是恨得李峰牙根子都痒了:“这厮肯定是在报复我隐瞒身份耍他!”不过,李峰可不敢和陈宫动粗,只得忍了。
一路上,李峰左琢磨,右琢磨,还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仲德’这个字,有什么问题吗?没有啊!”
好容易到了颍川,找到书院时,那里的学子正好放课。
李峰上前打听,忽听见有人大喊:“仲德留步,仲德留步。”急忙停下,四下张望。李峰暗想:“我在颍川没有旧识,是谁在叫我?”
却见一名青年文士一边大喊,一边冲着他跑来。
李峰拦住那学子模样的文士,问道:“这位小兄弟,不知可曾与在下相识?”
那学子莫名其妙的看着李峰,疑惑道:“不曾相识。”
李峰面露不解之色,问:“那小兄弟为何叫我字号?”
那学子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李峰:“谁叫你了,我在叫程昱程仲德,你又是谁?”
一旁的陈宫到了这时候,总算忍不住了;他哈哈大笑,却是连腰也笑弯了,直捂着肚子。
陈宫这一笑,倒是把李峰笑醒了,原来陈宫一路上表情那么诡秘,就是为这呀!李峰咬牙切齿:“这厮肯定是在报复我隐瞒身份骗他,原来在这等着我!狗日的陈宫,老子要给你穿小鞋穿到哭,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那学子看着眼前两个人,一个傻子似的黑着脸,一个疯子似的大笑,暗道:“不是碰到神经病了吧!”
李峰见学子的表情诡异,急忙解释道:“在下李峰,字仲德,方才见小兄弟高呼‘仲德’二字,却是误会了。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学子这才释然,笑道:“没想到还有人和程仲德同字,有趣,有趣。”
李峰再次听到“程仲德”三字,只觉得很是熟悉,仿佛在哪里听过。
突然,他浑身一振,急问那学子:“可是程昱程仲德?”
“正是。”
李峰几乎忍不住要仰天长啸(哦,忘了他不是狼)不,是仰天长笑。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功夫,程昱竟然也在这颍川书院,天助我也。
李峰急忙对那学子说道:“久闻颍川程昱程仲德,有经天纬地之才,仰慕已久,还请小兄弟引见。”
程昱,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县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进封安卲侯。黄初元年逝世,寿八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李峰误打误撞,又要见到一位大贤,喜的是眉飞色舞,就差没抱着那学子狂吻了(当然,那学子也未必愿意)。
那学子也要去找程昱,于是顺路就把李峰陈宫二人带了过去。
到了程昱家中,李峰还没说话,那学子就急不可耐的吼道:“姓程的,你给我滚出来,把我的好酒还来。呜呜呜,我藏了三年都没舍得喝的好酒啊。”
李峰陈宫二人只听得是满头大汗,这也太离谱了吧!
哪知更离谱的还在后面,院中一长须飘飘的中年文士,一见学子就躲入家中,还“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决然道:“我程仲德言出必行,说不出来,就不出来。”
那学子一听,气得是三尸神暴跳,捏着拳头就打算冲上去踹门。
李峰急忙把他抱住,陈宫则趁机喊道:“仲德兄,颖阳故人来访,可还记得我陈公台否?”
门后程昱一听,大喜,连债主就在对面也顾不得了;他打开房门,道:“好你个陈公台,这么长时间不来看我,我还以为你把我给忘了。”
陈宫故友重逢,也是欣喜,冲上去就来了个熊抱,一时笑声不断。
那青年学子一见程昱就眼中喷火,竟然挣脱李峰,冲上去一把抓住程昱的袖子,恶狠狠道:“躲呀,你怎么不躲了?”
程昱这才发现债主还没走,试着扯了扯,发现袖子被拽的紧紧的,挣脱不得;于是打哈哈道:“哎呀,这不是奉孝吗?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奉孝?天哪,这不是郭嘉吧。李峰一阵头晕目眩,心中狂吼:“发了,发了,这回真的发了!”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谋士,官至军师祭酒,洧阳亭侯。后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东汉末年杰出的谋士。他先在实力较强的袁绍军中出谋划策,后来发现袁绍难成大业,遂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有诗赞曰:“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那青年学子撇撇嘴,道:“你少给我说那些没用的,你要是不还我酒,我就跟你没完!”
程昱苦笑:“那酒我已经喝了,怎么还?总不能叫我吐出来吧!”
青年学子,哦,是郭嘉说道:“那我不管,反正你得赔我的酒。”
程昱无奈:“好吧,好吧,我以后一定陪你一坛好酒。”
“一坛?怎么可能!起码十坛?”
程昱怒了,大喝:“就一坛,不要拉倒。”
“要不,九坛?”郭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