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冯莫突看了石勒两眼,没有当即表态。缓了一会,说道,“兄弟啊,咱们都是羯族人,我也就不跟你见外了。可是,你看我在这里每天好吃好喝的,那朝廷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我这好端端的山大王不做,去投靠汉王,有什么好处呢?”
“哈哈,”石勒听后笑了两声,然后说道,“将军此刻偏安一隅,朝廷那帮昏庸之人是不能把你们怎么样。但是将军有没有想过,那汉王刘渊在左国城建国,不到3年发展到了10万之众,手下文臣武将不计其数,如今的山西全境有2/3都是汉王的地盘。这上党地区离左国城不过五、六百里的路程,地理位置又好,将来汉王指派一员大将前来攻打上党,将军自问有实力和汉王对抗吗?”
那冯莫突听到这里,也不禁皱起了眉头。刘渊起兵这几年的势力范围他是很清楚的。听说最近有新攻克了浦坂和平阳,离自己所在的上党越来越近了,不能不让人担忧啊。
“汉王刘渊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将军如果此时归顺汉王,正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若是等到汉王兵临城下,再望风归降,那意义就可就大不一样了。”
石勒继续说着,再看那冯莫突听完脸色早已没有初进来时的光鲜自然了。石勒和冯莫突相处几日,也知道此人虽然作了这几千人的首领,但为人寡断无谋,想必此刻内心正激烈的冲突着。
石勒看他犹豫不觉,随即看了身后立着的那士兵一眼,转身对冯莫突说道,“将军可认得此人?”
冯莫突正在沉思,忽听得石勒叫他,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随口说道“有些眼熟。”然后看到了士兵所穿的军服,“这是我的士兵吗?你问这个干吗?”冯莫突好奇地问石勒。
“将军,此人是我同乡。将军此刻大概还不知道吧,我刚才跟他交谈,无意中听他说道,将军手下一些士兵和将领暗中拿了汉王刘渊不少好处,许多士兵已经心向着汉王了,将军如果在犹豫,恐怕不久众叛亲离啊。”
“啊”,冯莫突大惊一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指着那士兵喊道,“是真的吗?”
那士兵没想到石勒会把他的话全抖了出来,吓得连忙跪下来磕头。
“将军息怒,我打听了一下,你的那些个首领还有士卒,也没有造反的意思,只是人心所向,将军身为统帅,也不可一意孤行啊。”石勒说道。
冯莫突听到这里,仿佛是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称是,当即决定同石勒一起率军归顺刘渊。
石勒等人听了自然大喜。众人又在寨里住了几天,等冯莫突已经一切安排妥当,带着3千人马一同前往左国城。
公元307年十月,石勒带着十四名骑兵,伙同冯莫突的三千部众一起来到左国城投奔汉王刘渊。此时距石勒在冀州率十八骑起兵已经整整三年。
汉王刘渊见到石勒等人归降,非常高兴。当即下令任命冯莫突为亲汉王,任命石勒为平晋王,统帅冯莫突所部,并且召集文武大臣设宴款待了众人。
石勒为了答谢冯莫突,从此后便以兄长相待,二人不分彼此。###第二十四章 智取乌桓
石勒投奔刘渊以后,在这左国城一呆就是二个月。他本想着在这里有一番作为,可惜本部兵少,只有冯莫突的3千人马。
那汉王刘渊表面上看似很重用石勒等人,实际上石勒这两个月来,也看清楚了,领兵在外替刘渊打天下的,几乎都是他的亲信。刘渊的儿子刘聪、义子刘曜、侄子刘景等人,个个都是手握重兵。还有镇东大将军王弥,此人虽属外姓,可是年轻时候在洛阳跟刘渊就有深交,因此刘渊对他极为信任。
这石勒空得了个平晋王的头衔,每天呆在军营里跟夔安、王阳等人骑马打猎,看着其它将领在外面建功立业,心中好不羡慕,整日里为自己兵马太少而忧愁。夔安等人知道石勒的心思,也都积极想法子扩招兵马。可在这左国城里,都是刘渊的势力范围之内,没有战乱,因此也没有流民愿意投军。
这天,只见王阳和桃豹二人兴冲冲地从外面回来,石勒在军营里看到,只当二人打猎回来,没有多问。
“大哥,我们哥俩替你张罗军队去了。”支雄跑过来笑着说道。
石勒一听,立马来了精神,立刻问二人怎么回事。
只听支雄接着说道,“大哥,我们打听离此地不远的乐平,有一支乌桓部落组成的军队,大约3千来人,他们的首领叫张伏利度。此人在乐平一带修建了许多军垒以自保,汉王几次派人去说服他,他都不肯归降。而汉王一心一意攻打晋朝,又不敢出兵围剿这张付利度,怕惹了乌桓族人之后树敌太多,因此始终是心头一个隐患。大哥,要是咱们能把这乌桓族拉拢过来,那可就是大功一件,而且还能扩充咱们的实力。只是,哎……”
“只是什么?快说,”石勒正听得起劲,这支雄却是戛然而止。
“我的意思是说,咱们跟这乌桓人也没什么交情,不像上次在上党冯莫突那里,都是羯族部落的人好说话。那汉王几次派人送了财宝过去,都不行,咱们能行吗。”支雄说完,苦笑了两声。
石勒沉思了一会,想到在这里呆着也是白白耗费时间,正所谓事在人为,去做了肯定就有机会。于是,石勒立刻召集找人在帐中商议,决定要想法子将这乌桓部落招致麾下。
第二天,只见石勒辞别了冯莫突,只带了夔安、桃豹、王阳等一班兄弟,骑马向着乐平方向驰去。
“大王,帐外有一小队羯族人马求见,为首的自称是平晋将军石勒。”一名乌桓士兵这样说道。
“喔?把他们带进来吧。”乌桓王张伏利度坐在宝座上,对着士兵说道。
石勒等人随着士兵来到张伏利度的王室,只见几个将领在下边散乱的坐着,高高的台阶上一把金黄色宝座,座位上的正是乌桓首领张伏利度。
众人通报了姓名之后,那张伏利度也听说过石勒反晋的事情,于是命令士兵赐座。
只听石勒说道,“大王,这些都是我的兄弟,我们本来带着5000士卒去投奔汉王刘渊,只因刘聪手下一个将领酒后在我的军队里闹事杀人,我这兄弟将他就地正法,那刘聪便不依不饶的,硬要我兄弟偿命,汉王刘渊也不过问此事。我们气愤不过,这才跑了出来投奔大王来。”
张伏利度本就对反晋的石勒等人有好感,此刻听说他们走投无路,有都是能征善战的英雄人物,众人越说越投机。乌桓王当晚宴请了石勒等人,就安排他们在这里住下。
石勒他们在这里安顿好下来,碰到附近有官兵前来围剿,或者是平定部落里的叛乱,石勒便率领众人打前锋。这乌桓部落实力本就不大,因此所对峙的敌军也都是几百人,或者是一千来人的散兵游将,石勒带着一帮兄弟自然是得心应手,一个月之内接连打胜了三场战役,那乌桓王见了自然是大喜,直称赞石勒等人英勇,手下的将士也都是万人之敌。
石勒逐渐成了张伏利度的亲信,他渐渐了解到张伏利度虽然没有归顺汉王刘渊,对他却也不反感,两人都是起兵反晋,甚至有惺惺相惜的感觉,他们共同的敌人都是晋朝的官兵。
有一次石勒故意骂那刘渊明着反晋,实际上贪图荣华富贵,帮助晋朝打压各地起义军。
“这个不至于吧,那汉王虽然不断扩充势力,但镇压义军倒是没听说过?”
石勒听他这样说,立刻装作恼怒的样子,起身说道,“大王可是和那刘渊一起的吗?如若这样,我们兄弟就此告别,也不敢打扰了。”说完起身就要往外走。
张伏利度见了赶忙叫人拦住了他们,“石将军误会了,我不过是说句公道话而已。那汉王也曾几次过来邀我加入他们,只是我想着我们乌桓族和他们匈奴人没什么瓜葛,我带着族人在这里有这些军垒作防御,官兵想攻进来也没那么容易。因此,我们也不羡慕他汉王实力雄厚,他做他的汉王,我做我的乌桓小王,哈哈。”
石勒听他这样说着,又向着众人使了个眼色,重又坐下,像乌桓王赔了礼,然后奉承了几句。
张伏利度说道起兴,当面夸赞石勒统帅能力在自己之上,便要将部队领导权让给石勒等人,自己甘心听石勒的驱使。石勒听了自然欢喜,随后却看见张伏利度的几个副将面漏不悦之色。于是,石勒立刻装作惊慌的样子,推辞了几句。不过,自此以后,石勒便开始逐渐控制了这3千乌桓军队。
这天,石勒带着众人在军营里走着,刚好碰见一个乌桓将领在训练士卒射箭,看到石勒等人走了过来,双方打过招呼。
那将领开口道,“石将军,听说你手下的将士个个武艺绝伦,精于骑射,我们都想开开眼界。”
石勒见这将领说话真诚,并没有故意刁难的意思,他也正想借此机会在乌桓部落里留下威信,于是便对身边的逯明,“逯将军给大伙展示一下吧。”
这逯明跟着石勒征战几年,箭法练得纯熟,尤其擅长连珠箭。军中一些汉人称他为“小李广”,他虽不明白李广是谁,却也知道不是坏话。在东武阳战败撤退时,也多亏了有他殿后,一连射杀数十名骑兵,官兵才不敢继续追上来。
此时,只见逯明从那将领手中接过弓箭,翻身上马,向后面疾驰而去。众军士正自疑惑,忽见逯明双腿夹住马背,猛的转过头来,朝着靶心方向只是一瞥,“嗖、嗖、嗖”三支利箭相继而出。此时逯明离箭靶足有100余步,众人缓过神来,那三支利箭均已稳稳得钉在靶心上。一帮乌桓士卒都看呆了,许久才发出一阵呐喊声。
逯明下马缓缓走了过来,将弓箭还给那将领,淡淡地笑道,“呵呵,献丑了,我们兄弟之中,就属我的箭法最差,惭愧啊。”
众人又是倒吸一口凉气。
石勒等人在这呆了两个多月了,平日里跟乌桓军队从士卒到将领都混的极熟了,乌桓的士兵也都佩服他们的武艺。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