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千月听着尼娜讲东胡的由来,一个问题再也忍不住,问道:“尼娜姐姐,你们究竟为什么反叛?就留在大汉之内,不好吗?”
尼娜苦笑了一声,答道:“哪里是反叛?其实这里本是我们东胡的地方,只是汉人占领过,现在,我们又要抗争而已。”
李千月不知这中间的曲折,一时接不上口。
一边上另一个公鸭嗓响起:“李姑娘,这里的事情,其实满复杂的。”
“王公公知道?”李千月有些吃惊。
王公公笑道:“我身在宫中,熟读史书,现下与东胡相争正烈,哪能不读这些历史?”
李千月大喜,没想到这个看起来什么都不会的王公公居然有这样的知识,急忙说道:“请王公公讲一讲好吗?”随即补充:“这里不是宫中,王公公不必隐晦。”她是怕王公公一口官腔,来个笔删春秋,只讲皇帝喜欢听的。
王公公笑道:“尼娜公主在这里呢,我要讲瞎话,她能同意吗?”
尼娜一笑,淡淡的答道:“我也想听听汉人怎么看这一段恩怨。”
王公公听尼娜如此说,更是得其所哉,在军中他一向被人明里尊敬,暗里鄙视,没想道今日倒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他咳嗽一声,慢慢讲起来。
第120章 胡汉恩仇 '本章字数:2107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2 18:46:36。0'
其实,东胡人与汉人之争由来已久。
据说,东胡祖源与武庚建立“北殷”有关;又有人说东胡族人是商末周初箕子东赴朝鲜时留下的遗民,至于究竟是与不是,却是不得而知了。
东胡人与匈奴人一样,“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但自战国时起,就与中原燕赵诸国互相攻战,并倚势对邻近各族进行侵掠。
赵惠文王二十六年,赵曾攻取东胡代地。《史记?赵世家》注曰:“东胡叛赵,驱各代地人众以叛,故取之也”。东胡曾被赵国战败,并服属于赵国,但其变为强大以后又背叛赵国,并掠夺赵国代地的人众和财物。赵孝成王元年,赵国大将李牧在代、雁门破杀匈奴十万余骑的同时,东降林胡,再次战败东胡。
东胡也曾多次侵掠燕国北部边境,燕昭王时,东胡打败燕国,迫使燕国把一位名叫秦开的大将(随荆轲刺秦王的秦舞阳即秦开之孙)送到东胡作人质。燕国的东北部从上谷至辽东与东胡邻近的地区,经常遭受东胡寇掠。
秦开从东胡回来以后,燕国利用秦开熟悉东胡内情的有利条件,以秦开为大将率军攻打东胡。这次东胡不敌,迫使东胡向后退却一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防东胡。
秦时,东胡已是一个极为强大的部族。《史记?匈奴列传》说:“东胡强而月氏盛”,“冒顿既立,是时东胡强盛”。就是说:自战国时期至秦时,匈奴的经济、军事实力北不及月氏,东不敌东胡。
西汉时,东胡为西汉所降,但到了东汉之初,东胡人利用改朝换代之机再起叛意,于是造成今天的局面。
王公公说罢,问尼娜道:“尼娜公主,我可没说谎吧。”
尼娜微笑了一下,答道:“算是吧。只是汉胡纷争,谁侵略了谁?你说是我们胡人侵略了你们,但你们的土地却也不是天生在那里,其实胡汉相争,力强者胜,是谁的土地,看的不是理,而是看力。若说起理来,只怕谁也说不清。你们汉人本在黄河边上,今日里却地展千里,难不成占的都是无主之地?”
王公公一时无话可答,因为尼娜所说还真是实话。
李千月听得尼娜的话语里大有为东胡人开脱之意,但尼娜是胡人,当然会帮胡人开脱,何况她也感觉着尼娜的话也有道理,她不想因为这个与尼娜不快,是地展千里也好,是弹丸之地也好,她是女人,只关心一家一庭,与男人的想法可不一样,所以急忙打岔,与尼娜谈起衣服胭脂之事来。
卫长风在前面的木筏里听着三个人的对话,心中也是无限感慨。他实在不知道,究竟谁才是对的,谁是错的?
其实尼娜所说的是胡汉之争,但汉人内部不也是如此?西汉是推翻了秦而立,秦是统一了列国灭周而立,周又是灭商而立,哪一个才是正统?这块土地究竟是谁的天下才对?既以自己而言,是该一心一意光复西汉才对,还是该效忠东汉才对?
四下里一时静悄悄的,只有河水的哗哗声和桨拨水面的声音,虽然不是人人都在思考这问题,但的确有一些人的心中也在暗自思量。
傍晚时分,大军靠岸。这一天里顺水而漂,居然直走了七十多里,比之急行军还要快的多,已经接近骑兵急行军的速度了,然而士卒们唯一的遗憾是不能躺在木筏上,实在是舒服的很。
方镇海眼见水行甚速,但此时是辽河发水的末期,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水情还能持续多久,于是决定全军先休息,明日早些启程,只要天色微明就出发,尽量赶在辽河水低落下之前抵达东丰和西丰。
卫长风自然也没有空闲去找李千月,他甚至没时间去看看画师郑六,只能派人去嘱咐画师,有空闲时就研究一下连弩图,只是不要在河面上研究,一则要保密,二则也是防止图落入水里不可挽回。
次日,大军仍然是顺水而行,由于起早而行,近晚方止,这一天走了上百里,快过了骑兵。如是一连六天,累计前行了五百里,真是顺风顺水,一路平安,东胡军初时还有一些骑兵跟着侦察,后来干脆也放弃了侦察,想是也实在跟不上了。
次日一早,大军继续前行,按大家的想法,当天晚上也就可直抵东丰西丰,然而这一夜之间,辽河的水已经落下不少,水流也一下子慢了下来,水位低的地方甚至河底时时擦着木筏的底部,有时甚至需要士兵下水去推。一上午的时间,虽然士兵们轮流划桨,却也只行进了三十里。
将近中午,前面突然停了下来,士兵们纷纷叫嚷着。不一会儿前方传来消息,说道河道上居然沉了许多的船只,而且还有许多大石,一看就是人为放置的。可以猜到,这一定是东胡人为拦阻汉军所设。
卫长风坐在木筏上,听得马勇的大嗓门叫了起来:“方将军,末将请令,去扫清这些障碍!”
方镇海却轻笑一声,答道:“何必?传令,全军弃筏登岸,稍事休息,列阵前行。”
四下里听到这句的都笑了起来。
是啊,何必去清除障碍?现在水流迟缓,而且眼看着就快没水了,离东丰西丰也不过七十里,有必要废那力气吗?东胡人在此设障,一则是太远的地方也实在调动不了大军,二则是他们生于马背长于马背,不了解水性,但汉军却不必和东胡人一样吧?
马勇也嗨嗨的笑了起来,可以想见,他一定是又拍着脑袋在笑。
全军上岸,方镇海已经派出快马前去打探敌情,中午方过,探马来报:东丰西丰各有三万敌军防守,东丰的主帅是莫吾尔,西丰的主帅是大贤王格路。倒是重镇辽源只有万人。看来东胡军的想法与汉军一样,守得住东西二丰,也就守住了辽源,如果守不住东丰西丰,辽源就是孤城,再防守也没什么意义,所以将重兵放在了辽源左右。
方镇海一边传令全军启程,一边招集众将,就在行进中研究,应当如何对付敌人的防守。
第121章 夜攻(上) '本章字数:3160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4 10:41:15。0'
(一)
当方镇海问到“对这一战各位有何看法”时,所有的目光再次齐刷刷望向卫长风。
卫长风感觉着周身的不自在。
这是干嘛?我一个人只能代表我自己的看法好不好,各位将军,你们的看法你们自己说啊,别就指着我。。。。。。
“卫牙将,你倒是说话啊!”马勇催促着。
卫长风只能苦笑。
得,看来他是专职出计策的。没办法,谁让他此前就有那么多的计谋呢?而且这一回,他还真是准备充分。这几天在木筏上闲着无事,他已经将东胡军的种种作战计划考虑了个遍,而且也认真思考了对策,不但想明白了,而且还画了一张图。
也是因为这一战要同时应付东丰、西丰和辽源三座城池,也是因为他这一回有充分的时间,所以这一回他的计策实在是够复杂。有多复杂?复杂的马勇都得索要纸笔,将卫长风的计策一条条的写下来,然后才能按顺序去做。
没有人有异议,也没有人有疑问。其实卫长风明明的看到有几个将领想问什么,但最终没有张嘴。不但没有人有疑问,方将军反而做了个战前动员:“东胡军此前连连战损,此番动员七万人在此防守,已是他们能够动员的极限,此战的意义极为重大,成,则收复三分被东胡所占国土,东胡将再也无力动员起大军,败,则东胡必将有东山再起的时机。所以,各位要尽心尽力,按卫牙将的计策行事!”
卫长风感觉着肩上的担子重过泰山。
按方将军,也是众将的想法,只要按他的计策行事就一定能胜,所以要胜就必须按他的计策行事。可是,万一要败了呢?万一他的计策不成呢?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这种压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何况卫长风是人不是神,他怎么能保证他的计策一定可行?又怎么保证按计行事一定能胜?
他决定找机会和方将军好好谈一谈。至少,别象现在这样子,他可承受不起整个国家的希望这个重担。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各位将领已经匆匆领命而去,按卫长风的计策去布置了。
三日后,定更时分,西丰,东胡大帐内。格路正在发愁。
他很后悔自己一时冲动。此前他为了堵别人的嘴,不让人背后嘲笑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