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竞争对手、意大利国家队另一名优秀的中锋里维拉挤到了替补席上。
75吉亚辛托?法切提(意大利1942-)
法切提是一名左后卫,可他常常能冲上前锋线用右脚得分。他的整个运动员生涯都是在国际米兰队度过的,在那里,他两夺欧洲冠军杯、四捧意大利联赛冠军杯。他共代表意大利国家队出场94次,参加了1966、1970和1974年世界杯。
意大利人的混凝土式防守天下闻名,法切提更是意大利防守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在其运动生涯后期,他改踢清道夫。与他同时代的著名门将佐夫称:“如果意大利队再有一个法切提,那么教练在排兵布阵时就可以多上一个前锋,少上一个守门员。”
76迪诺?佐夫(意大利1942-)
与一般喜爱足球的孩子不同,佐夫并没有渴望成为一名大出风头的前锋,他从小就梦想成为雅辛式的守门员。但孩童时代的佐夫长得又瘦又小,人们都认为他不是当守门员的材料。佐夫的祖母偏不信邪,她每天给佐夫吃6个鸡蛋,结果佐夫后来真的长得又高又壮。
佐夫出生在意大利经济富庶、足球水平较高的东北部,并在当地的乌迪内斯俱乐部开始了其职业球员的生涯。1963年,在乌迪内斯效力两年后,佐夫转会至曼托瓦队。4年后,他又转至那不勒斯队。这两次转会一次比一次向南,所在球队的防守一支比一支弱,但佐夫的作用却越来越明显,他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1972年,北方劲旅尤文图斯队看中了佐夫。踏上重返北方之路的佐夫终于大展鸿图了。在尤文图斯,佐夫赢得了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的金牌,参加了1973年欧洲冠军杯决赛。他还入选了意大利国家队,参加了三届世界杯的角逐。在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上,身为队长的佐夫率领意大利队一路闯关夺隘。他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飞身将苏格拉底刁钻的头球压在球门线上,淘汰了强大的巴西队。最后,意大利队击败西德队荣获世界杯,成为继巴西队之后第二支三捧世界杯的球队。他共代表意大利队出战112次,退役时已年逾40。
佐夫退役后曾执教尤文图斯队,率该队夺取意大利联赛冠军及欧洲联盟杯。但他并不满足现状,又接受了新的挑战。他后来转而执教拉齐奥队,最终成为该俱乐部主席。
77约翰?汉森(丹麦1924-1990)
汉森又高又瘦,他的头球功夫和脚下功夫都非常出色。在1948年奥运会上,丹麦队获得铜牌。汉森的表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一番激烈的竞价较量之后,尤文图斯队如愿以偿地收购了汉森。汉森从此开始了职业生涯。
在明星云集的尤文图斯队,汉森很快成为第一阵容主力。这位左内锋在尤文图斯的六个赛季中几乎季季都是队内的首席得分手,为尤文图斯队赢得了意大利联赛冠军、欧洲冠军杯等诸多荣誉。只可惜丹麦队整体实力较差,使汉森无缘在世界杯赛场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退役后,汉森担任丹麦国家少年队主教练,培养出埃尔克耶尔、劳德鲁普等众多威震世界足坛的新秀。
78吉尔逊(巴西1941-)
从外表上一点儿也看不出吉尔逊是个足球天才,他总是一支接一支不停地吸烟,身体又矮又胖,甚至还微微有些将军肚。但在赛场上,吉尔逊的确是调度全队攻防的中场将军。无论是在弗拉门戈,还是在圣保罗,甚至是在巨星荟萃的巴西国家队,吉尔逊都是队中最具威望的队员。
吉尔逊的左脚功夫神鬼难测,他罚出的任意球简直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虽然身材矮胖,但他的动作一点儿也不蠢笨,他能带球狂奔四、五十米,连过对方数名防守队员。在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决赛中,吉尔逊为巴西队攻中决定性一球。
79阿莱克?杰克逊(苏格兰1905-1946)
在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这英伦四兄弟队中,老大英格兰队曾一直当仁不让地以“大哥大”的傲慢姿态凌驾于其三位小弟弟之上。但1928年,一帮后来被英格兰球迷诅咒为“苏格兰男巫”的苏格兰小伙子,在温布利大球场狠狠地教训了狂妄的大哥。苏格兰队那个高高的右边锋让英格兰球迷恨得直咬牙,他一人包办了苏格兰队5粒入球中的3粒。这位高大的右边锋就是杰克逊。
杰克逊虽然身材高大,但脚下功夫细腻,再加上其出众的奔跑能力及抢点意识,使得他在英国球员中鹤立鸡群。当其他英国球员一味长传冲吊、高举高打时,杰克逊的地面突破、盘带渗透的确令人耳目一新。杰克逊生不逢时,在其运动生涯的巅峰时期却听信其兄长的蛊惑,跑到美国去谋求发展。结果,他只代表苏格兰队出场17次,攻入8个球。杰克逊重返英伦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入伍。
80丹尼?布兰奇福勒(北爱尔兰1926-1993)
同时拥有联赛冠军杯和足总杯,是每一支英格兰俱乐部的梦想。在本世纪,这一梦想直到1961年才被托特纳姆热刺队第一次实现了。率领热刺队实现这一美梦的该队队长是布兰奇福勒。
布兰奇福勒不仅在热刺队是众望所归的队长,在北爱尔兰队同样是队中精神领袖,他率领北爱尔兰队打入1958年瑞典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
布兰奇福勒在场上司职右后卫,他总是不停地大喊大叫,指挥全队攻防。他的悟性极高,是职业球员中罕见的拥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秀才,这使得他能够系统总结、研究分析以往比赛的经验和教训,并运用足球理论来指导实践。退役后,布兰奇福勒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教练。
81马里奥?扎加洛(巴西1931—)
身为左边锋的扎加洛体力充沛得令人吃惊,据他说,这得益于他从小就在里约河湍急的激流中游泳。
扎加洛是巴西队连夺1958、1962世界杯的有功之臣。在1958年斯德哥尔摩世界杯决赛之中,扎加洛不仅攻入了巴西队的第4粒入球,而且还快速回防到本方JQ,挡住了瑞典队一记势在必进的射门。
扎加洛原本效力于巴西的美洲人俱乐部。当他转会到著名的弗拉门戈俱乐部时,该俱乐部的球迷们却一肚子不高兴,对他冷嘲热讽,因为他们都不喜欢扎加洛那种朴实无华的球风,认为这种踢法不够刺激、缺少巴西味儿。在国家队,扎加洛也险遭弃用。在圈定参加1962年世界杯的巴西队队员时,国家队主教练是在最后一刻才决定力排众议将扎加洛列入名单的。扎加洛回忆说,当他在万念俱灰之际听说自己入选国家队的消息时,不禁失声痛哭。
尽管在巴西“桑巴足球”、“艺术足球”甚嚣尘上,但扎加洛无论是在当运动员还是当教练员时,始终固执己见,认定现代足球应以实用合理为主流,坚决摒弃一切华而不实的技战术。1970年,扎加洛作为教练员之一,率领巴西队完成了三夺世界杯的壮举。但巴西国内舆论却认为这届国家队是最乏味、最缺少想像力和激情的一届。从那以后,扎加洛失去了国家队教练的教鞭,甚至没能得到弗拉门戈俱乐部的续聘合同。
当巴西的艺术足球一连20年无缘大力神杯时,巴西人不得不再次请出扎加洛。1994年,扎加洛率领巴西队以朴实的踢法为巴西捧回了阔别24年之久的世界杯,他再一次成为民族英雄。
82弗兰科?巴雷西(意大利1961-)
巴雷西是继贝肯鲍尔之后,世界足坛上最杰出的清道夫。
自从17岁首次步入职业足坛起,巴雷西将其运动生命全部交付给了AC米兰俱乐部。他是这个著名的俱乐部和强大的意大利国家队的队长,是中流砥柱式的人物。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决赛中,尽管巴雷西刚刚做完膝盖手术,但全队上下一致请求他出场坐镇后防,以抵御巴西人的强大攻势。
当巴斯滕、古利特、里杰卡尔德以“荷兰三剑客”之威名横扫亚平宁时,人们并没有真正发现巴雷西的价值。当三剑客封剑退隐或仗剑远走之后,人们才发现原来AC米兰王朝是屹立在以巴雷西为核心的防守基础之上的。AC米兰创下的52场不败纪录与巴雷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巴雷西场上视野极广,他常常用精准到厘米的后场长传球为锋线队友创造杀机。
83弗兰克?斯威夫特(英格兰1915-1958)
斯威夫特本是煤气站的一名工人,工余与伙伴们一起踢球消遣,过得倒也惬意。但他的哥哥却认定他有守门的天赋,把他推荐到曼彻斯特城队。1932年10月,曼城队正式与斯威夫特***。
被赶鸭子上架的斯威夫特对自己的能力毫无信心,他总也不敢上场把关。直到1933年圣诞节的一次表演赛中,斯威夫特才首次代表曼城队出场。在1934年足总杯决赛中,年仅19岁的斯威夫特作为主力门将出场。比赛还未过半,他竟因过度紧张而晕倒了!
这次出丑使斯威夫特知耻后勇,经过近乎疯狂的苦练,他的守门技艺日臻完善,自信心大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那段时间内,斯威夫特成为英格兰最勇猛、最出色的门将,他尤以扑对方前锋脚下球著称。1943年,斯威夫特成为战时英格兰国家队门将,共代表国家队出场19次。
退役后,斯威夫特成为一名足球记者。1958年,他在随曼联队出访途中因飞机失事而逝世。
84弗朗西斯科?根托(西班牙1933-)
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曾创下了10年内6夺欧洲冠军杯的奇迹,根托则创下了6次亲手捧起欧洲冠军杯的奇迹。这位像闪电一样从对方后卫面前一闪而过的左边锋,为皇家马德里队6棒欧洲冠军杯立下头功。在1958年进行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中,正是根托那记决定性的入球,才使皇家马德里队击溃风头正盛的AC米兰队。
根托的出现给欧洲足坛带来巨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