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吉尔哈德?哈纳皮(奥地利1929-)
出生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哈纳皮缺乏艺术家的浪漫天性,可他却具备了科学家般缜密的思维,因此球迷们把他称作“哈纳皮工程师”。
在足球场上,哈纳皮像工程师一样善于筹划,他总是其所在球队的核心人物。哈纳皮的技术和战术意识出类拔萃,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中卫,也是一名难以逾越的左边卫或右边卫,甚至还是一名攻城拔寨的中锋。1953年,他入选世界明星联队,在温布利大球场挑战英格兰全明星队。他还是1954年世界杯的最佳防守队员。
或许是由于哈纳皮工程师太有主意了,他在哪个队都同主教练多多少少有些磨擦。最后,哈纳皮与奥地利国家队主教练卡尔返驴硕浩屏肆常芫?FONTFACE=〃TimesNewRoman〃》97次代表奥地利出战。他距打破奥地利足球运动员代表国家队出场次数的最多纪录100次只差一步之遥。
54迪迪(巴西1928-)
在世界足坛,人们公认巴西人的技术是最讲究的。在巴西足坛,人们公认迪迪是巴西足球技术大师的典型代表人物。迪迪的过人技术已达到了“想过谁就过谁”的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罚出的任意球更是名噪一声,被称为“落叶式”,因为那皮球看上去似乎能在空中悬浮。
迪迪连续参加过三届世界杯的决赛,1954年获亚军、1958和1962年均获冠军。这是迄今为止个人连续参加世界杯的最佳成绩纪录。
退役后,迪迪出任秘鲁国家队主教练。
55比利?梅雷迪恩(威尔士1874-1958)
瘦骨嶙峋的梅雷迪恩被舆论界称为“牙签”,因为他能够在对手森严的防守“牙缝”中穿隙游走,完成虎口拔牙的得分壮举。
当梅雷迪恩迈着他那两条又细又弯的长腿加盟诺维奇维多利亚俱乐部时,该俱乐部老板认为他速度太慢、身体太弱,只同意他当一名随队参训的业余选手,而不让他成为职业选手。最终,曼彻斯特城队发现了这位威尔士前锋身上潜在的天赋,将他招纳为职业队员。梅雷迪恩用行动证明了曼城队的选择是正确的,在1904年的足总杯决赛中,他攻中全场唯一一球,使曼城队第一次拥抱足总杯。
但不久后,梅雷迪恩卷入一场打假球的丑闻,被禁赛一年。复出后,他转入曼联队,在1906年再捧足总杯。他一直踢到50岁才退役,共代表威尔士队出场51次。
56乌维?席勒(德国1936-)
在长人如林的德国,席勒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矮人,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德国球迷心目中的英雄。
席勒出生在汉堡,其父是汉堡队的一名球员。席勒子承父业,也进了汉堡队,并在这里奉献了他整个足球生命,先是当球员,最终成为汉堡俱乐部主席。
1954年10月,西德队迎战法国队,席勒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出场,打中锋位置。这一年席勒年仅17岁。从此后,席勒共代表西德队出场72次,连续参加了4届世界杯。
在1966年世界杯比赛前,席勒动了一次大手术,换上了人造跟腱。但即使如此,西德队主教练绍恩还是将他列入首发阵容名单。最终,西德队在决赛中被英格兰队击败,屈居亚军。赛后席勒发誓:再遇到英格兰队时,一定要报仇雪恨。
4年后,西德队在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与英格兰队狭路相逢。在0比2落后的不利局面下,西德队奋起反击,追成2比2平。矮小的席勒从高大的英格兰后卫头顶争得头球,头槌建功,使西德队反败为胜,一雪前仇。
57理查多?扎莫拉(西班牙1901-1978)
尽管在1931年西班牙与英格兰的一场对抗赛中,扎莫拉把守的西班牙球门被噩梦般地洞穿7次,但这仍不能妨碍他成为战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守门员。
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扎莫拉初露锋芒。后来他又连续参加了1924和1928年奥运会,届届都是明星,但他最精彩的表演是在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上。当时意大利人挟东道主之利,在与西班牙人争夺决赛权的生死战中大举进攻,直杀得西班牙门前险象环生。扎莫拉神勇无比,几乎一个人抵挡着整个意大利队的攻击。直到最后他被意大利队员严重踢伤离场,意大利队才打败西班牙队。这场惊心动魄的攻防大战,成为世界杯史上的经典篇章。
扎莫拉是在西班牙人俱乐部步入职业球员生涯的,后来他转投巴塞罗那队。1930年,皇家马德里队以当时创纪录的6000英镑将他招至麾下,终结了巴塞罗那队连夺冠军的态势,使自己成为西班牙冠军杯的拥有者。
58柳吉?里瓦(意大利1944-)
在1970年世界杯半决赛中,意大利队与自己的老对手西德队狭路相逢。里瓦以其左脚一记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劲射,将意大利队送入决赛。从这以后,意大利球迷在谈及里瓦时,简直就像虔诚的教徒在谈论上帝。里瓦是从一支丙级队开始步入足坛的。1963年,卡利亚里队发现了里瓦,立即招他入队,里瓦一举跻身甲级职业球员之列。他知恩图报,将自己的整个足球生命都奉献给了卡利亚里队,为卡利亚里在1970年夺得了其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称号。1973年,著名的尤文图斯俱乐部以重金相诱,企图从卡利亚里挖走里瓦,但里瓦坚决拒绝了。他对俱乐部的耿耿忠心一时传为美谈。
里瓦是一名左边锋,但他也可以胜任其它锋线位置。他是后卫们重点防范的危险人物,而他自己在意大利后卫混凝土般坚固的防线中冲杀时,同样充满危险。在1967年,里瓦的左腿被踢断;1970年,他的右腿又被铲成骨折。
里瓦共代表意大利队出场42次,攻入35球。退役后,他成为意大利足协的一名官员。
59罗伯托?里维利诺(巴西1946-)
里维利诺拥有一条神仙都羡慕的左腿。在1970年世界杯上,他出任巴西队左前卫。在这届比赛中,巴西人完成了三夺胜利女神杯的壮举,里维利诺功不可没,巴西队三分之一的进球都与他的左路突破有关。
在1974年世界杯上,里维利诺成为贝利隐退后巴西足球的新偶像。他那欣长的身材、飘逸的长发和浓密的短须,具有地道的南美风格,而他罚出的任意球比他的长相还要有南美味儿。在这届世界杯的比赛中,里维利诺三次以任意球敲开对手大门,令人叹为观止。
60弗朗迪塞克?普拉尼奇卡(捷克1904-1996)
普拉尼奇卡身材矮小,似乎不是当守门员的材料。但事实上,他的确是二、三十年代最优秀的门将之一。他是1934、1938世界杯上的英雄,不过,他不是凯旋的英雄,而是悲剧中的英雄。在1934世界杯决赛中,普拉尼奇卡在最后一刻被意大利人一记异想天开的不规范射门打败了,使得捷克队屈居亚军。在1938年世界杯上,由于当时足球赛尚无换人规则,普拉尼奇卡拖着一支骨折的胳膊坚持与巴西人苦斗到比赛结束。
普拉尼奇卡共为捷克国家队出战74次,他那精彩的表现和非凡的体育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印象。1994年,国际体育联合会授予他公平竞赛奖。1996年,普拉尼奇卡以92岁高龄辞世,捷克人仍把他视为民族英雄,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61彼得?多尔蒂(北爱尔兰1914-)
起初,多尔蒂想在北爱尔兰找一家俱乐部踢球,但他四处碰壁。无奈之下,他只好远走他乡,到英格兰谋求发展。1933年,19岁的多尔蒂被布莱克浦俱乐部收留。这位红头发的左内锋很快就成为场上最惹眼的人物,他好像有永远使不完的劲儿,反复不停地撕扯着对手的防线。3年后,老牌劲旅曼彻斯特城队向多尔蒂发出邀请,以当时堪称高价的3000英镑买下这位年仅22岁的毛头小伙子。多尔蒂的作用立竿见影,在1936-1937赛季,曼城队击败利物浦、曼联及阿森纳等众多对手,登上联赛冠军宝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多尔蒂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这期间,他与另一名原来也是球星的战友拉奇?卡特成为莫逆之交。战后,他说服卡特与自己一道重返曼城队,两人组成了英格兰足坛的黄金搭档,携手将曼城队送上1946年足总杯冠军领奖台。
作为运动员,多尔蒂共代表北爱尔兰队出场16次,攻入3球,成绩平平。但作为教练员,多尔蒂率领北爱尔兰队打入1958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功绩彪炳。
62拉奇?卡特(英格兰1913-1994)
桑德兰队拒绝了卡特的入队申请,只同意接纳他为随队参训的业余选手。这个不利的开端,预示着卡特的足球生涯注定命途多舛。
卡特后来转投莱彻斯特队,从那里踏上了起飞之路。这位出色的内锋很快出现在英格兰国家队中,与大名鼎鼎的马休斯组成攻击搭档。但好景不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卡特的足球事业。1945年战争结束后,本以打算退役的卡特在战友多尔蒂的劝说下,重出江湖,与多尔蒂联手为曼城队夺得英格兰战后第一届足总杯。
但毕竟年龄不饶人,卡特自感无法适应甲级联赛激烈的拼杀,于是隐退到乙级队胡尔城队担任教练兼队员。
这位天才球星因战事干扰只代表英格兰国家队出场13次,只参加过451场国内甲级联赛。他在运动生涯的巅峰时期,被迫穿上军装去作战。
退役后,卡特曾出任著名的利兹联队主教练。
63南德尔?希德格库提(匈牙利1922-)
当匈牙利国家队在50年代初以WM阵型打遍天下无敌手之际,希德格库提正是这支超级球队的关键人物,他是队中的中锋。
为捍卫现代足球鼻祖的荣誉,英格兰国家队最终硬着头皮与后起之秀匈牙利队打了一场比赛。结果开场仅90秒钟,希德格库提就攻入第一球,给匈牙利队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