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从腰里掏出一包银子,对领头的说道:"军爷辛苦了,这点小意思给大伙打打牙祭。"
领头的接过那包银子,拿在手中掂了掂,感觉沉甸甸的,心中一喜,对身边士卒挥挥手,转身走了。掌柜急忙叫来伙计,用早已准备好的马车将船上的货物运走。
这天,刚刚日落时分,易水北岸十大军营突然士兵全出,把江面封锁。本来一到天黑,这里的渡口就要关闭,但是今天有所不同,不仅仅渡口封闭,在河岸的船只全部被接管,而且连不是渡口的地方都站满了士兵,不允许普通百姓靠近。
不久,易城外突然尘土飞扬,万马嘶鸣。接着,易城的街道边站立了一个个士兵,那些过往行人都被通知迅速离开。之后,城中出来一支大军,全军盔甲齐整,唯独为首一人没有穿戴盔甲,而是锦衣玉带,头上赫然带着诸侯王才佩戴的王冠,骑着一匹神骏无比的黑马,正是燕王姬丹。
街边百姓透过层层保护的士卒,见到是自己的君王,都大吃一惊,不知道燕王竟然到了这小小的易城,而满城百姓竟然无人知道。
姬丹身后两侧跟着姬智、姬信、姬仁、姬勇、姬严五名侍卫,两人在前,三人在后,一个个手握刀柄全神戒备。
五大侍卫身后,不紧不慢地跟着太守姬存孝,此时全身披挂,骑着一匹东胡马,手中握着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冷偃刀,隐隐有一股杀气传出。
到了城外,一员大将飞马过来。到了姬丹身前,一骨碌滚了下来,大声说道:"臣姬男拜见大王!"
"嗯,起来说话!"姬丹应了一声,语气平和,却又带着一股自然而然的威严,说道:"姬男,孤让你把在辽东的东胡战马带来,你可带到?"
"回大王,在辽东的三万东胡战马全数带到,大王请看!"姬男指着身后不远处,说道:"都在前面!另外,按照大王吩咐,臣麾下五千精兵也都随臣前来听令!"
"好!姬存孝!"
"臣在!"
"你把你的骑兵战马都换过来,换成东胡马。剩下的东胡战马送到渡口干疤、朱力军中。"
"是!"
姬存孝答应一声,指挥士卒前去换马。这边姬丹继续对姬男说道:"姬男,你在辽东可曾听到东胡有什么动静?"
"没有!"姬男答道:"自从上次大王将东胡兵击退,东胡王再也不敢犯我边境,倒是我辽东牧民时常越过长城,去东胡那边放牧。"
"哦?"姬丹沉思片刻,既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过了一会,姬丹继续问道:"在辽东的将士士气可好?"
"辽东将士士气高昂,若是东胡兵再来,必能打退。请大王勿忧!只是,"说到这里,姬男低下头,沉吟片刻,说道:"只是乐浪郡守甘利甘大人???"
"甘利怎么啦?"姬丹听了大惊,问道。
"甘大人听说大王要出征,却没有召他前来,心中闷闷不乐,以为国家将他遗弃了,不肯用他。"
"哦!"姬丹听了,暗暗松了一口气,说道:"甘将军有国无家,父母儿女皆死于国事,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孤每每想起,心中甚为不安。"
接着姬丹转身说道:"姬仁!"
"臣在!"
"你去传孤的口谕。"姬丹顿了顿,稍微整理了一下语言,说道:"孤闻人生于天地之间,当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将军于国虽有大功,于家却大不孝,非孤所愿见也!今孤命将军娶十房妻妾,非有子嗣不得出征。特赐黄金五十镒,布五百匹,以助嫁娶之资!"
“是!”
姬丹这一道口谕传到乐浪郡,相信甘利必定感激涕零。不仅仅是甘利,便是燕国其他将士听说此事,也必定会对姬丹的忠诚度提高不少。不过此举虽然符合帝王心术,但是姬丹却是真心诚意而为,绝非为了收买人心。
易水南岸齐国的巡逻兵日夜不息,而且很频繁。半夜三更,一队三十来人的齐兵,每人举着一个火把,从一处江岸走过。平日里,这里万籁俱寂,四下里除了那江中的水声和动物的叫声之外不会有任何声音,所以齐兵也只是奉命行事,走走形式而已。
突然,其中一人指着江面喊道:"将军,那是什么?"
领头的顺着那人所指看了过去,见到江面上似乎有船只在活动。再仔细凝神看去,却是有人在搭建浮桥。
"不好!是燕军在搭桥,燕军要偷袭,快去报告陆将军!"领头的喊道。
齐兵刚想转身往回,突然旁边射来一通密集的箭矢,齐兵纷纷倒地,只有三人马快,从两边逃出。
逃脱的齐兵拼命鞭打着坐骑,飞驰而去。没跑出数百步,地上突然横出几根绳索,将战马绊倒,然后旁边跃出数十燕兵,一拥而上,不由分说,将三人砍成肉酱。
这些燕兵正是这几日从易水北边过来的客商。虽然每一船带过来的燕兵并不多,但是十日下来,这里已经聚集了五百燕兵,由大将曹永率领。齐兵查的很严,扮成客商的军士并没有穿铠甲,带兵器。幸好最后一船的布匹里面暗藏了兵器,没有被齐兵发现。拿到兵器,曹永按照预先约定的时间,入夜时分埋伏在这里,现在正好除掉了一批齐兵。
这一切都是为的就是在让燕军渡河的时候,给燕军多争取一点时间。兵法云:“客绝水而來,勿迎之于水內,令半济而击之,利。”春秋时宋襄公好仁,与楚军交战,不肯半渡而击之,结果兵败身亡,成为千古笑柄。作为渡河一方的姬丹自然要竭力防止敌军半渡而击,这是曹永提前带兵前来的主要原因。
第一百八十八章 田横
消灭了第一批哨兵,片刻之后浮桥搭好,第一批渡河的是姬存孝的骑兵。于此同时,第二座浮桥也开始搭建。
虽然是骑兵,但是浮桥不比真正的石桥,即使骑兵也得下了马慢慢牵着走。过了好一阵子,才渡过上千骑兵。好在这时第二座浮桥也搭建完毕,干疤的大军开始渡河。
刚一渡河,姬存孝便指挥骑兵在河对岸摆开阵式。现在这个时候如果受到攻击的话,整支大军很容易被河流隔断,燕军这次军事行动就会失败,而渡过河的士卒只有战死和被俘这两条路了。这就是为什么姬丹命大燕第一勇将姬存孝先渡河的原因。
姬存孝刚刚摆好阵势,便见西边不远处灯火闪烁,马蹄声嘈杂,便知是齐兵赶到了。
"鼠辈大胆,竟敢偷渡!"一名齐兵将领一边急匆匆赶来,一边大声喝道。
原来齐兵营中见巡逻兵过时很久还不回来,急忙派出一队上百人的骑兵前来查探。此时姬存孝的大军已经无法掩藏行踪,巡逻兵只有百余人,远远见到这里这么大的动静,不敢贸然前来,急忙回去报告齐将。等齐将再次赶到,姬存孝已经领兵渡过大清河,摆下了阵势。
姬存孝仔细一看,见对方有数千人之多,远远超出自己已经渡过河来的千余人。姬存孝毫无惧色,大喝一声“杀”,指挥手下直冲过去。
齐兵多,姬存孝兵马少,如果不在前面截住他们,让他们冲过来,后面渡河的燕军便危险了,所以必须在他们冲到渡口之前将他们拦住。
齐将毫不示弱,拍马迎了上来。姬存孝运足了力气,两马一交,举起冷偃刀迎头劈了下去。
"来得好!"齐将早有防备,大喝一声,手中画戟一抖,斜向上迎着冷偃刀,竟然被其架住。
冷偃刀乃是一团精铁铸就,沉重无比,刀锋锐利。自从姬存孝得到这把刀之后便鲜逢敌手,这次竟然被齐将架得死死的。姬存孝大怒,反手一刀,从空中平平砍向齐将脖颈,齐将转身双手举起画戟,又将冷偃刀架住。
接着齐将大喝一声,趁着姬存孝抽身之际,一挺画戟,直扑姬存孝面门,姬存孝侧头避过???
齐将与姬存孝你一刀,我一戟,战在一起,一时不分高下。姬存孝是个武痴,只求杀个痛快,不去想其他的。一时之间两人舞成一个战团,旁人根本无法插手。两人越战越远,竟然脱离了这里的战场。
此时,两将手下的士卒也混战在了一起。都是骑兵,按照以往的经验,齐国的骑兵实力不强。谁知交战之下,才知道齐兵也非易与之辈。一时姬存孝的士卒单兵作战能力并不占优,而人数上又差了不少,反而隐隐有些落了下风。见此,一名齐国牙将领着一支骑兵冲过姬存孝的阵型,向渡口而来。
冲过来的齐兵刚刚接近渡口,正想去毁掉浮桥,突然一阵箭矢射来,将一批齐兵射倒。剩下的齐兵转头一看,原来浮桥旁边乱石堆里还埋伏了燕军的一支步兵。这支步兵便是曹永的兵马,一直没有现身,到现在才突然发力。
见此,齐兵急忙转向曹永的步兵冲去。曹永的士卒没有战马,也不出击,只是用乱箭狂射,迫使齐兵后退。
曹永在此埋伏,早已将这里的地形探查得一清二楚,选中了这个绝佳的位置,将士卒埋伏其中。这里是个乱石堆,战马、士卒难以到达,加上曹永事先又设置了很多障碍物,曹永的士卒易守难攻,阻隔齐兵过来。
不久,干疤引兵渡河,立刻指挥部下守住渡口。齐兵虽然数次奋勇冲杀,却被干疤曹永死死守住,无法攻击到渡河的军士。
一旦站稳脚跟,这边燕军便越来越多。半个时辰之后,一支数千人的齐兵又从东边赶来,企图两下夹击燕军。此时燕军越来越多,河面上已经架好了四座浮桥,同时渡河。齐兵虽然东西夹击,数次冲杀,却根本冲不动燕军。
东边的齐将却不是死脑筋,眼见冲不动燕军的防御,徒伤士卒性命,索性撤出战场,往南边投去。而西边的那名齐将依然与姬存孝激战正酣,丝毫不受影响。
此时姬丹渡过河来,不见姬存孝,听士卒说姬存孝与一员齐将在远处酣战,生恐姬存孝有失,急忙领兵赶去。走出里许,见一员年轻猛将,手持画戟,与姬存孝所战的小小数十丈范围内尘土飞扬,仿佛有全军万马同时踏过一般。
此时齐将身边不过数百人,见姬丹引大队兵马赶到,趁着与姬存孝两马一交之际调转马头,朝西边而去。见此,姬存孝急忙去追。
"快去止住姬存孝,叫他别追!"姬丹吩咐道。
"是!"姬仁、姬信答应一声,一边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