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的人?求见?"李宽沉吟片刻,急忙说道:"快请到大厅。"
"是!"
李宽的第一反应就是赵王派人传诏书来了,不敢怠慢,吩咐众人散开,而自己则来到了大厅中等候。不久,来人被请到了大厅。
李牧不在,大厅平时少有人来,现在也只有李宽一人,其他人都退避了。不过这次来的不是什么王公大臣,也不是什么太监,而是一个宫女,赵妍儿的侍女小玉。李宽并不认识小玉,等她说明自己身份的时候,李宽吃了一惊。
李宽从小在军营中长大,面对着一个女孩子,还真不知道怎么应付。想了想,李宽毕恭毕敬地行了个参拜礼,说道:"末将拜见小玉大人,不知小玉大人有何差遣?"
小玉被李宽的称呼逗乐了,扑哧一笑,说道:"李将军,我不是什么大人,你叫我小玉就行。"
"是,小玉???不知末将有什么可以为小玉效劳的吗?"
小玉又是扑哧一笑,说道:"也没什么,就是听说这次将军被赵王任命为赵军主帅,前去韩国拒敌,可有此事?"
"是!"
"嗯。小玉还听说燕军也会前去,对不对?"
"小玉您说得没错,末将也是这么听说的。"
"就是不知燕军的统帅是否便是燕王?"
"这个末将不知。"
"嗯。如果有机会见到燕王,还请将军留意一下燕王的人品武艺。最好,最好能画一幅全身像来。"
李宽一怔,不过马上明白过来,小玉的主人便是七公主,听说七公主与燕王订婚了,这个必定是七公主的吩咐。既然是七公主的吩咐,李宽自然不敢怠慢,说道:"末将一定看个清楚明白,画一幅画像回来。"
"好,"小玉像个大人物一样点点头,说道:"我家主人说了,只要你做好这件事情,便是大功一件。"
"是!"
第二天,李宽辞别了宛夫人,领着六万赵兵,朝韩国进发。
说起韩国,与赵、魏一样,也是从晋分三家开始的。当年晋国是中原大国之一,一直是天下最强盛的国家。后来晋国国主渐渐被国内的几大家族架空,最后被韩、魏、赵三家瓜分,从此晋国消亡,同时也拉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战国时期的序幕。
不过在这三家之中也有强弱之分,韩国弱小,魏、赵较强。韩国北临魏赵,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敌,可以说完全没有战略发展空间。所以从韩国立国开始,便成了其他强国争霸的资本。
早在九十年前,兵法大家孙膑指挥齐兵在韩国的马陵打了一场大战,把魏将庞涓射杀。这场战争名叫马陵之战,是当时的霸主魏国为了吞并韩国发起的战争。齐国军师孙膑围魏救韩,将庞涓诱杀在马陵。
想当年孙膑和庞涓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乃是同门师兄弟。后来庞涓先起了歹心,谋害孙膑,而孙膑技高一筹,反将庞涓射杀。这是题外话,不过庞涓一死,魏国军事实力大损,也从此失去了霸主的地位,再也没有恢复到当时的鼎盛。
再如后来十年前,秦国进攻韩国上党,上党太守冯亭不愿被秦国占用,降了赵王,把战火烧到了赵国,由此引发了长平之战。
这两场决定谁是霸主的战争虽然都是由韩国引起,主角却都是别的国家,足见其悲剧性的地位。历史上韩国军队屡战屡败,成为第一个为秦国所灭的诸侯国。
尽管如此,韩国也有其值得骄傲的地方,那就是韩国的兵器。当年苏秦游说韩王的时候曾说:韩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然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如此,足见其兵甲之坚利。
这里弩与弓不同。楚国的神射手养由基能百步穿杨,姬丹的大将朱力能射出三百步外,穿透敌兵铠甲,这就是弓箭手的威力。
而弩轻易便能射出一千步之外,威力不减,括蔽洞镝,不在话下。所以说弓与弩的威力绝然不同。还有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能陆断牛马,水截鹄雁。正因为如此,韩国也曾经灭了中原传统古国郑国,将都城迁到新郑,国势强盛一时。
不过与其他大国相比,韩国的战略资源还是欠缺一些,最终沦落到了没有诸侯国救济,便会随时被灭国的境地。
兵贵神速。不过这个时代秦国出兵的速度并不算快。按照秦国的制度,国内兵马调动,只要超过五十人以上就必须要有秦王的兵符。而兵符一般由玉石雕刻而成,分为两半,一半交给领兵的将军,一半由秦王保管。等打仗打完,将军回来复命,交出兵权,解甲归朝。
这样的制度下,秦王掌握了绝对的兵权。虽然不够灵活,兵马集结速度不快,但是胜在稳定。秦国数代国君,几乎年年征战,但是很少听说有将领兵变的事情。
等蒙骜领兵二十万,从咸阳城出发,还没到成皋城下,其他诸侯国的兵马已经在韩国集结了。
首先到的是魏国,出兵十万,由大将芒卯为主将,卫庆为副将。然后是赵国出兵六万,由名将李牧之子李宽为主将,归度为副将。接着楚国的兵马也到了。楚国与魏国相同,也是出兵十万,由大将景阳为主将,张义为副将。
韩王名叫韩然,自从祖先韩康子与魏国的魏桓子、赵国的赵襄子共灭智氏,同分土地之后,传至韩然已历九世。由于韩国的地理位置,中间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历代国君能维系政权,实属不易。
这次秦国要夺取其战略要地成皋,大有灭韩国之势。韩然自然要举倾国之力,奋力反抗。于是尽起国中之精兵十万,命公孙婴为主将,暴鸢为副将。这样,合纵国这边就有三十三万兵马了。
韩然派往燕国的使者回来报告说燕国也会出兵,但是兵马不多,只有两万,也没有说明是谁统领。虽然出兵不多,但是韩王还是能理解,毕竟燕国也是个小国而已。燕国离韩国最远,等各国兵马都到了,燕国兵马还没有到。
不过韩王也不急,与齐国不同,对于合纵一事,燕国一向是很积极的。想必是兵马要集结,在路上耽搁了。
要说合纵国方有五国,其实是错误的,应该是有六国,因为还有一个很小的领地便在巩城,其领主乃是东周公。
说起巩城和东周公,这里要介绍一下。当年周郝王在的时候,将自己已经很小的封地分成了两块,一块封给了西周公,一块封给了东周公,周郝王自己与西周公一起住。早在七年前,西周公与周郝王一起都被秦国灭了,现在只剩下东周公。
巩城位于成皋以西数十里处,东周公便居住在这里。听说秦国大将蒙骜领兵二十万前来攻打,东周公头都大了。虽然秦军扬言是攻打韩国,但事实上东周公的封地巩城比成皋还要靠西,秦军如果打来,首当其冲的反而是东周公的封地。
东周公心中焦急万分,比韩王还急,亲自跑到韩国都城新郑去求见韩王,韩王最终答应将兵马推进到巩城驻扎,防守巩城。
其实韩王也有他的算盘,巩城和成皋虽然只有几十里路,但是中间却隔了一个洛河,如果能将秦军隔离在洛河以西,这样就相当于拒敌于国门之外了。这样,韩国的国土就不用遭受刀兵之苦而又起到抗击秦军的作用,对于韩国来说,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韩、赵、魏三国的兵马刚刚开进巩城,第二天,巩城城外尘土飞扬,秦国的二十万大军也到了,大战正式拉开序幕,而燕国的大军还未见踪影。
第二百零九章 遗命
这天,姬丹正在御书房批阅文件,为这次远征做最后的安排,突然太监来报,说姜姬在宫外求见。姬丹一听,不敢怠慢,急忙将她请进来。姬丹做太子的时候,姜姬对他照顾有加,现在做了燕王,政务繁忙,反而接触少了。今日姜姬前来,想必是听说姬丹要远征,前来送行的。
等姜姬进来了,姬丹才发现,原来妹妹姬兰也跟着来了。很久没见到姬兰,现在又长高了,隐隐有些亭亭玉立的样子。不过姬兰行为还完全是个小孩,一点没有大人的样子,一见到姬丹,便哥哥、哥哥地乱叫。
“兰儿,不要乱来,快给大王请安。”姜姬呵斥几声,欠身施了一礼,说道:“哀家给大王请安!”
“太妃快快请起!”姬丹急忙上前扶住,招呼两人坐下,然后叹了口气,说道:“唉,自从登基之后,孤日夜忙碌于政务,很少有时间享受亲情了。”
“你呀,”姜姬笑了笑,说道:“没登基的时候盼着你登基,现在成了燕王,哀家又有些怀念以前的日子。那时大王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威风,但是时间总是自由的。”
“是啊,有些人争着抢着要这个王位,孤就没看出这个位子有什么好。”
……
姜姬和姬兰是姬丹在这个世上难得有亲情的人,母女俩能过来,姬丹也是很高兴的。姬丹索性把手中的公务放下,陪着两人走出御书房,在宫中四处走走,边走边谈。
一开始三人谈了一些蓟城发生的事情,讲讲笑话,后来谈到新开的学堂,姬丹问起姬兰的上学情况,才知道还没有上学。
姬兰今年也八岁了,这个年级还不上学,在现代社会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姬丹急忙劝姜姬给姬兰物色个好的师傅,不过姜姬心中却不以为然,认为女孩子读书没用。不过见到姬丹坚持的样子,姜姬也只好答应尽快去办。
谈着谈着,姜姬又提起姬丹的弟弟姬宁,说姬宁最近得了感冒。虽然姜姬没有明说,但是姬丹听得出姜姬是想劝姬丹多关心关心自己的亲人。
由于出了姬贤那档子事情,姬丹对姬宁还是有些忌讳的。不过现在姬宁只是个两岁的小孩,姬丹自己都觉得实在没有必要去防着什么。
等姜姬走了之后,姬丹并没有亲自去看姬宁,而是马上命令宫中最好的太医张千前去探查姬宁的病情。
姬丹与众将约定十天为期,如今终于就要到了。临出蓟城,乐闲、隗彦、田光、荀达等都前来相送。
“大王,您即将远征,臣有一事,事关国家社稷,不得不相问。”隗彦神色凝重地说道。
见隗彦如此严肃,想必是一件大事,姬丹也不敢等闲视之,急忙问道:“哦,何事?”
“大王这次远征,亲冒矢石,凶吉难料,难保没有万一。若大王果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