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王从十岁就在长安城里打砸抢烧的威名还是尽人皆知的,如今长大了,闹事儿的手段也见高,开始以理服人……见贺知章服软,李璲见好就收,语气从步步紧逼转而悠闲平缓:“既然如此,倘若凤还楼也有烈酒给贺老大人品尝又当如何?这招牌是挂得还是挂不得?”
“自然挂得!”贺知章火气也有些上涌,借着酒劲装老泼皮,拍拍肚皮道:“只要凤还楼拿出能让老朽饮不下一升的烈酒,老朽认打认罚悉听尊便!”
这话说得威风凛凛,其实充满了心机!一来贺知章顶着饮中八仙之一的名头,两斗三勒浆都没问题,再烈的酒还能烈过三勒浆吗?二来所谓认打认罚纯粹顺嘴胡说,任打,你就是亲王能把七十岁的老头打几巴掌?认罚,他家中房无三间,地无一陇,他都给你又值什么?到时候无家可归老无赖真敢睡到你府门口去,让你落个欺辱孤老的名声。
李璲笑了,笑得极其邪恶,让贺知章浑身发冷。
“凤还楼不供应烈酒是怕你承受不了……取烈酒来!”李璲一声大吼,早有茗烟是个最会看脸色的,一坛六十度的乙醇溶液就递了上来。唐朝人饮惯了十度上下的酒相当于后世的啤酒和米酒,这一坛相当于二锅头的浓度刚一开封,浓烈的酒香就飘开了整条街,无数人惊呼一声“好酒”!
茗烟平时娇滴滴柔弱弱的,此时抓着坛子直撞进贺知章的怀里,可充分体现了纤细的胳膊其实有点儿小肌肉呢,老头子不想接也得接,喝一辈子酒的人闻一鼻子就知道自己行不行,万没想到世上真有这么烈的酒?仪王是怎么酿造的?果然邪门!
但后悔是晚了……众目睽睽之下,贺知章运口气,不再废话,擎起酒坛子就扬上头顶开始猛灌,期待靠着速度在醉倒之前完成任务!却不想茗烟在一旁打边鼓,阴阳怪气的说:“贺老大人慢些喝,您瞧瞧,这么好的酒大半全洒了,您倒是一口一口明明白白的喝呀,哎呦呦,您到底喝进肚去了没有啊?”
周围全是哄笑声,贺知章郁闷不已,竟然连最后这点儿心机也耍不成!喉头的辛辣仿佛没往下淌,倒像是全都冲入脑门了……不许洒,装不成潇洒豪放的样子,即便剑南春或者富平冻,谁能真的喝一斗……放下还有多半坛的烈酒,贺知章的舌头都麻木了,晃晃悠悠的倚着门框才能站住,叹口气再打个嗝,服软道:“贺某认输,殿下要怎么罚?尽管说。”
李璲哈哈大笑,抢过那半坛能点着火的酒精溶液,让茗烟要来几十只小盅均分,挥袖请周围众人随意品尝,看着大家站在店外小心翼翼的端着酒盅在鼻尖与舌尖徘徊,李璲朗声道:“烈酒伤身,所以凤还楼明明有如此美酒,宁肯少赚银钱也不售卖的。呵呵,但偶尔大家尝上一小口,还是无碍的,请!”
李璲说声请,率先举杯一口闷了。周围的官员们哪里还敢犹豫,这等于亲王敬酒,谁敢抗拒不喝?不会喝的也得喝!纷纷一狠心一闭眼,倒进嘴里。
才入口,那辛辣刺激就让几十人呛得眼泪都喷出来,但紧跟着那浓香和爽利却又泛上心头让人想要再次尝试!纷纷大呼过瘾。
此时李璲已经扔掉酒杯,扶住摇摇欲坠的贺知章道:“久闻贺老学士诗书俱佳,璲请老大人为凤还楼题写匾额,还望不要推脱才好!”
当着这么多人,贺知章知道自己今天栽了,不但砸不了场子还得反过来题写匾额,那等于成了来恭贺开张大喜的了,回去东宫还不知太子会怎么发火呢!但形势比人强,当着几百同僚的面,认赌服输不能再丢了气度,长叹一声大喊:“取笔墨来!”
分分钟大笔挥就“有凤来仪”四字狂草。不得不说,贺知章的草书不让张旭、王羲之,顿时得到满场的赞叹!茗烟立刻派人拿去裱糊,一片恭喜声中只有贺老头内心苦涩!思来想去,如此灰溜溜的离开实在没法向东宫交代,只好再次腆着脸拱手道:“久闻殿下才名,难得今日有此幸会,一方匾额略显孤单了,老朽这里有一上联,正好适合有凤来仪四个字,一并奉上吧……”
略一沉思,贺知章缓缓开口:“凤落梧桐梧落凤!”
“好联啊!妙联!”又是惊起一片鸥鹭。内中却有机敏的人小声说:“好个屁!半联绝对,这是又难为王爷呢!贺学士在找场子……”
李璲当然也明白,瞟一眼捻须微笑的贺知章,心中也是不忿!只不过这千古绝对史书早有记载,亏得我穿越了,否则原来的李璲定然败阵!此时假装思索了一下,在众人紧张的期待中,李璲微微一笑轻吐朱唇:“珠联璧合璧联珠……呵呵,正好一事不烦二主,还请贺老大人一并题跋吧!”
噗!贺知章差点儿把刚才那肚子酒吐出来,真能吐出来的话真就喷李璲脸上好了!长叹一声,偷鸡不成蚀把米,买一送一又得给人家题写对联!故意不好好写是不成的,将来常年挂在门前人来人往的,人家会说我贺知章的书法不好、人品更差!
不提贺老头在一边郁闷的写对联,李璲站到了台阶高处抱个罗圈揖,趁着人多开腔:“今后凤还楼的生意还要仰仗众位捧场了……”数百人恭敬的齐声说不敢,李璲又道:“我这里也有三个上联,今日挂在凤还楼中,哪位高才对出下联来,本王赠美酒百坛、凤还楼免费搭流水席一天!”
此言一出又是轰动!有胆大的已经开始催促王爷快快写来。李璲也不介意,回身取来纸笔写了三个上联,都是从后世带来的千古绝对,分别是:“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饥鸡盗稻童筒打”、“烟锁池塘柳”!
有才疏学浅的人在一旁不明所以的嘀咕:“这也不难啊?”
立刻就有无数鄙视的目光把他压得身高都变矮了:“不懂别胡说,回家读书去!”
头一个偏旁部首全相同,后一个谐音字不同,再一个暗含着金木水火土五行。尤其是最后的烟锁池塘柳,李璲心里暗想若是不把这个拿出来都对不起盛唐的才子勋贵们!今天挂在庆王名下的凤还楼,也算是对大哥的深情厚谊了。###第19章 奇文晕倒张中书
“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我的天啊,亏得仪王殿下怎么想的!这是要难倒天下读书人的节奏吗?”一个儒士一边摇头晃脑的吟诵,一边摇得自己眼前直冒金星,对着高悬的对联彻底晕倒了。
旁边一个刚考上功名的芝麻小吏端着官家派头,谆谆教导道:“何止是巧夺天工,寄字、牢字、空字用得极恰当啊!仪王殿下大才,堪称当代儒士的榜样啊!”
“得了吧,我可听说仪王殿下私下里说从来不读《论语》的,只尊道德经一本书!”说者别看是布衣,却非常自信的言之凿凿,很有内幕消息的架势,说不定就是仪王府花匠的远房表舅的街坊。
腆着大肚子的商贾也不甘落后,难得和布衣百姓并肩站立,不放过一丝的能和仪王府沾亲带故的机会,赶紧接口道:“可不是,听说仪王在府里都穿八卦仙衣呢,听这句:饥鸡盗稻童筒打,简直就是仙家言语!仪王根本不屑孔孟的……”说不定他真是仪王府厨子的婆家兄弟。
这可惹恼了旁边的绿袍官吏,怒吼道:“不许你诋毁仪王殿下!仪王出口成章句句是圣人教化,岂是你能知晓的?”说着话就露胳膊挽袖子了。
胖商贾自信和仪王府有裙带关系,哪儿能在一个六品官面前给殿下丢脸?壮起胆子硬抗道:“我不知晓难道你知晓?你又是什么东西!”好家伙,这就要开打。
却有在一个小巷中隐靠的马车中,有磁性的嗓音在默默吟诵:“烟锁池塘柳……好意境啊!璲儿竟有这般才华,亏得朕竟然不知道,力士,你说这真是璲儿想出来的?”
另一个隐在车里的圆润嗓音恭敬的答复:“老奴看还真是呢!陛下,刚才的情景应该是急智,就算不是恐怕殿下平日也有研究的。”
“璲儿和以前比,能记住这么几句对联就算惊人。今天的戏看够了,精彩的部分演完喽,咱们回去吧!”那威严的声音赫然就是唐玄宗,若是李璲看到这里也许就不会对太子怀疑了。此刻马车中传出最后的话语:“羞煞天下读书人啊!呵呵,要是璲儿敢说一句自己从不读论语,力士,你说这满朝的儒生会不会把修真坊给拆了?哈哈……”
李璲可没有心情陪儒生们吟风弄月,一切都是向钱看!赶紧回到府中听麝月回禀寻找瓷土和彩泥的事儿,那才要紧!
四个丫头中属麝月最有女强人的气质,平日里除了对李璲以外永远板着脸,除了茗烟就没有不怕她的,别看才十五岁年华,凛然已经能独挡一面了,仪王府对外的账目函件倒有多半出自她的娟笔。
李璲看到麝月脸上难得的笑得那么夸张,就知道事情办成了,再听麝月如黄莺鸣唱般的言语更是天籁:“殿下福泽深厚要什么都是顺风顺水,奴婢派人也没怎么往太远了寻找,就在城外渭水边的一个山谷小镇上就寻到了,当地百姓说附近山中多是这种瓷土和彩泥,也想过烧瓷,却无论如何炉温达不到,几百年烧不出来早就放弃了!反倒因为这些没用的东西弄得一个乡都种不了几亩粮,丰年也饿死人。能搬走的都搬走了,如今剩不下几户,咯咯,真是天助殿下。”
“那你怎么做的?可商讨出可行的章程了?”李璲吹着茶杯中的沫子,期待的看着麝月。
小丫头果然雷厉风行的没话说,是个做大事的人,跳着脚向李璲表功:“奴婢怕别人占了先,自作主张就向田阜乡买下了那片山!连同那里所剩的几百户百姓也都甘愿做了佃户,奴婢差人先运了一千担粮分发给他们解燃眉之急,他们就都签了契,还感念殿下的恩德呢!如今已经开始开凿瓷土、清洗彩泥,烧窑也在盖呢!奴婢擅作主张请殿下责罚……”
“噗!责罚什么责罚?你这鬼丫头,都说什么感念我的恩德这种话了,还让我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