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无奈,只好继续找虱子奋战了。
第九日,为什么还是晴?虱子也捉完了,大家都没精打采的。
这可以理解。
往往在一个危险要到来的时候,大家就格外的紧张,也格外的兴奋。
等等了几天,还没有来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松懈一下,认为可能是人家路上有事耽搁了。
可是一旦再等,还不来的话,大家心里就不是滋味了,自然就没有什么精神了。
别人不知道,但李全很清楚,越是这样,越是危险,因为敌人往往在你最松懈的时候给你突然一击。
李全越发肯定这回不是那么简单了,这要不不来,来的要不就是名将,要不就是兵力超级多。
事实上,李全他们也拖不起。虽然说时间越长,准备越充分。但大家毕竟是乌合之众,能坚持到现在都是凭着一股血气儿,一旦这点血气儿消散,大家恐怕都不好了!
第十日,李全已经懒得写天气了!
敌人还没有出现,甚至有人放下刀枪,回家犁地去了,还振振有词道。
“估计金狗是怕了,一时半会儿来不了了。还不如回家犁几亩地实在。万一,敌人不来,春耕也耽误了,谁负责?”
李全无奈,危机感越强,甚至有点儿佩服对面统帅的耐心了。
照这样子下去,不用几天,李全就成为光杆司令了,还打个屁啊!
从来都没有想到,李全有盼望敌人到来的那么一天。
第十一日,李全差点崩溃了。
又有数十人回家了。
第十二日,…。。
……
……
第十五日,县城里终于有了动静儿。探子一脸古怪的回禀,敌人终于动了。
李全泪流满面!
众人也齐齐的舒了口气。
原来不是敌人太狡猾,而实在是李全他们太高估官府的决心和效率了。
……。
事实上,第二天一大早儿,的那个我们日理万妓的县令大人,还趴在女人的肚皮上,就有人把这个消息传了过来。
据说县令大人显然很生气,起床气格外的大。
当场就红着眼睛,咆哮着要发兵,平了李家庄。
当然,能不生气嘛?
一大早儿,还在温柔乡里,正准备来个早操的时候,突然听到这个消息。那活儿立马缩水了一半,很是另不上不下的美人儿怨言了半天!
楞谁都会火冒三丈。
更重要的是,这个吴剃头虽然名声不咋的,但每年的孝敬倒也勤快的很,数目也不是个小数,如今说没就没了,俺找谁要去?
不料,此话刚刚一脱口,就被一帮长随给死死的抱住了。
“大人,使不得啊!”
县令老爷眼一瞪。
“为什么使不得?莫非尔等怕死?”
众人苦口婆心的劝道。
“大人,不可轻敌啊。如今敌人虚实还没有弄清楚,贸然出击,恐于不利啊,兵法有云:‘敌情不明,是为大忌’啊!”
又有人接口说。
“是呀,是呀!那吴县尉也是虎背熊腰,一员悍将,那麾下数百兵马也不是摆设。一夜之间,说没就没了,连个动静儿都没传出来。可见对方也不是等闲之辈啊!”
还有人瞪着眼睛说道。
“自古那匪人就很狡猾,万一我们前脚出去,后脚匪人就攻城了,该怎么办?那手中的千二百八号人马,起码要留一半在家里才行啊!”
县令老爷转念想了想,
也是哦。
还要守城,那可是自己的老家!
要是一不小心丢了,上峰怪罪下来是小事儿,打点一下也就糊弄过去了;可那些坛坛罐罐啥的,一旦打破了可就没有了,落入匪人的手里,你还要的回来?
就不免踌躇起来。
这人马得留一半儿,还有多少?
少了,出去怕送菜;多了,又怕老家不安全。
想来想去,还是等一天看看。
也算是熄了火,派人四下打听。
第二日,他立马就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了。
因为,打探回来的探子,报的一个比一个离谱。
第一个回来的,还算靠谱儿,说李全他们足足有五百精锐,要不是他跑得快,恐怕他自己早就被匪人捉了去,点了天灯了。
为此,为了表彰这个探子的英勇,县令老爷还特意赏了他一锭大元宝。
然而,第二位回来,那人数就立马翻了一倍了。
等到第四位回来,李全他们已经成了腰围八尺,身高八尺,吃人不吐骨头的妖怪了,不说手下的八大金刚和七十二路洞主,光手下一群小妖更是多达三千余众。
事实上,这群探子哪敢真过去查看啊。还不是在外面酒馆里厮混一阵子,听道闻途说一阵,再加自己添油加醋,这才回来混点赏钱!
可是,我们的县太爷不知道哇。还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的手下是多么的忠心呢?
这一下,可把老太爷给唬的魂不附体,疾呼速请援兵。
由此可见,三人成虎,流言是多么可怕啊!
据说,这位县太爷对几位忠心耿耿的长随是更加信任了,称赞他们是忠心为国。
而实际上,众人是怕这位老爷莽撞行事,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到哪里去找这么一个糊涂好糊弄的金饭碗去啊!
第三日,求救的书信昨天就发往北海府了,但是我们这位胆小的大人总觉得心里不靠谱儿,又写信给几位相熟的同僚,商量借点兵。
第四日,信使在路上跑呢!
第五日,…。。
第六日,信使回来了,带来了大人的书信。
说是最近前方太紧,这边抽不出多余的人马,也只能派了一个猛安,也就是什么千夫长之类的官儿,人马也只有千余精兵,其余的还要自己想办法,故回信问,你要不要?
无语~~~
怎么不要呢?
县令大人连忙回信,只有一个字,要!
可怜的信使,腿都快跑断了!
这一折腾,又是两天。
第九日,信使回来了,说精兵已经在路上了,还请稍安勿躁。
然后,这队所谓的精兵,短短数百里路程,足足跑了五天!若不是县令大人着急上火,一日三催的话,估计跑个十天半个月还不一定能到呢。
据说,新换的信使(前一位,已经跑断了腿,在家休息呢)把信送到的时候,那群家伙们正嗨皮的搞着野炊呢,美名其曰:“拉练!”,就是怕万一手脚松弛了,上场掉了链子,耽误了大人的事情!
好吧,就这样一拖就是十五天,而望眼欲穿的县令大人,正好遇见其他邻县派来的援兵也到了,零零散散凑了一千人马,加上本县的一千五百人,在凑上一些地痞流氓,衙役什么的,勉强够了小四千人马,对外号称一万精兵。
这下腰杆子就硬了,胆子也就粗了起来。这才有了动静儿!
第十九章 这不是我设计的故事(下) '本章字数:3924 最新更新时间:2013…08…27 13:48:48。0'
不怕你出来,就怕你不出来!
您老人家不容易啊,可算是把您从您的乌龟壳里盼出来了!
李全他们是哭笑不得,但总算是弄清了事情。心中不免一块石头落了地。
大家都摩拳擦掌起来,准备快要到来的战斗。
但接下来的一系列的眼花缭乱的精彩表演,大大的让李全他们开了眼界!
正如前文所说,你猜到了故事的开头,但万万想不到故事的结尾。
事情是这样的。
…。
第十六日,留下一千人给县令大人亲自坐镇城池后,大军终于开拔了。
据说,开拔的那日,满城百姓都夹道欢送,场面那个感人啊,热闹啊,就是几十年都不多见啊!
为此县令大人大发感概。
“谁说我们老百姓们不爱护我们的子弟们?这不,积极的很啊?”
“这下子,本县心里踏实了,众志成城,还有什么好怕的?”
当场,所有的老百姓听到县令大人如此夸奖,都忍不住感动的流下泪来。
哎,这位兄台,请留步?
请问,你为什么哭啊!
那粗狂的中年汉子红肿的眼睛,哭的那个是稀里哗啦啊。
走了,总算是走了!
俺家的老母鸡就剩下个种了。
再不走,别说鸡了,估计人也快没吃的了!
……。
好吧,大军好歹也算是走了。
可是李全他们望眼欲穿,一等就是三天,连根毛都没看见。
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那日,大家心情都很激动,杀敌的热情也格外的高涨。
看到老百姓这么热情,虽然说吃你的,拿你的,是给你的脸,是看的起你,但也颇有些不好意思,大家心里都暗自鼓着劲儿,希望早日杀敌报效父老乡亲们,当然也能更快的回来了!
一想到此处,大家都觉得轻飘飘的,脚步也快了许多。
这不快不要紧,一快就闹出一点事情来。
出了城门十里,看见一片绿色的田野,大家心情都很舒畅。大家都想策马奔腾一番。
不料,这一跑,草丛里不知道从哪里蹦出个兔子,把一个小兵吓了一跳,那马就嘶鸣起来了。小兵一时慌乱,不小心就跌落下马了,摔死了。
好吧,您老人家摔死了就死了吗?不打紧,我们这儿还有两千多号弟兄呢!
可您老人家能不能不喊啊!
“敌袭!”
那小兵一慌,下意识的就喊了这么一嗓子。
这一喊,就出了大事了。
所有的人马的慌了神儿,乱成了一团儿。
好一点儿,紧紧的抱着自己的马脖子,闭上眼睛,任马奔驰。
胆小一点儿的,跳下马来,往田野上那么一滚,抱着头,屁股撅得老高,瑟瑟发抖。好吧,仁兄这样的做法倒也安全!
最可悲的是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