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这是什么话?你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会不收纳。”略带责怪地看了陈登一眼,王旭才又接道:“只是我很好奇,姑父不允许你来吗?”
“不是不允许,是他不愿我远行,说世道太乱,不宜参合进去。让我留在徐州,继承徐家家业,安稳度日”说完,陈登却是双眉一挑,情绪有些激动地道:“可是,我对家族那些事,根本没有兴趣。我从小发奋苦读,学得文韬武略,难道就为了一个安稳度日吗?如今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正是我辈男儿大展才华的好时机。岂能缩于家中,高谈阔论,嘘枯吹生?”
“呵呵这话倒是不假。”王旭当即便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那你此番前来,可是想助我一臂之力?”
“正为此来。”说到这里,陈登的脸色倒是逐渐郑重起来。“就我观之,陶谦虽有才能,也具仁义,可他并无安邦定国之志,只想保得一方平安,并非我所期望之主。自听闻你也起兵讨董之后,我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投奔你。家中父母,也已经悄悄嘱咐两个弟弟代为照应。此举不为高官厚禄,只想一展所学”
“这个你大可放心,绝不会辱没你的。”闻言,王旭也是微笑着做出了承诺。其实不用解释,他也知道对方不图那些,作为徐州豪族公子,陈登可不缺荣华富贵。如果仅是为了官职,陶谦也同样不会亏待他。
不过,此刻刚刚见面,王旭倒也不想多说。哈哈一笑,便拉着陈登加快了脚步。“好啦,你远道而来,今日不谈公事,只言私情。等吃了饭,我和大哥就带你去看望我父亲,还有伯父、叔父他们。”
“好我也很想念三位舅父呢”闻言,陈登不由笑着点了点头,忍不住开口问道:“不知他们身体可好?母亲常年都念叨着他们。”
“好着呢倒是姑母……”
随着两人你一言,我一句地说个不停,跟在两人身后的王凯和徐淑,也没能插得上话。彼此对望一眼,皆是笑着摇了摇头……
直到进入书房之后,陈登才注意到徐淑,而王旭也是惭愧地一拍额头,微笑着给他介绍起来。
当知道这个女孩儿就是王旭当年的未婚妻子,现在的正室夫人,陈登顿时惊愕不已,连连道歉,称自己失礼了。不过这倒不怪他,多年不见,他连王旭都差点没认出来,更何况是徐淑?虽然他幼时,也随着母亲来过王旭家里,可都只是客气地打个招呼,并没有多接触。这么多年过去,哪里还有印象。
好在陈登也是善于言谈之人,很快就消除了尴尬。随后,又在几人的陪同下,去拜访了王皓、王谚、王谦等几个长辈。皆是谈家事,并未言及公务。
直到第二天,王旭才召集起将军府的从事与曹掾,共同在议事厅与陈登座谈。之所以这么大举动也是无奈,尽管心中知晓陈登乃是通晓军政的奇才,可毕竟有着亲属关系,不得不这么做,避免众人误会。
不过,陈登的气度胸襟是何等宽广,刚给他解释原因,不但立刻就表示理解,还反倒称赞王旭公私分明,值得跟随,倒让王旭有些哭笑不得。
而陈登也没有令王旭失望,这个在历史上助曹操破吕布,两次击退十倍于己的江东大军,被百姓爱戴,受到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高度评价的人才。在面对众人的考问时,始终从容不迫,应对如流。不消片刻,便已让众人频频点头,赞叹不已。
就连郭嘉在静静地听了许久之后,也对他产生了极大兴趣,终于遇到一个年龄比较相近,而又出类拔萃的文人了。尽管陈登表示同样会些防身的武艺,但他显然更接近文士
随着众人皆是点头认同,王旭也再不迟疑,当场破格任命他为将军府尉曹掾,负责荆南四郡的士卒调配、后勤保障以及军政两方的衔接。
不过,惊喜才刚刚开始而已。陈登上任还没过几天,多年未见的贾华,也是带着父母家人,还有当初埋在他家后院的那箱“越王重宝”,寻来投奔。
最初听到侍卫传报,说府外有人执意求见自己的时候,王旭还很奇怪,什么人会直接找自己。不过,想到这种事情很少发生,倒也颇为好奇,便亲自出府查看。
当贾华那略带激动的连印入眼帘,王旭可是呆呆地愣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当即热情地将其一家人迎进太守府,只不过,当年的三口之家,现在已经变成了五口,多了一个清秀的女人,以及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女儿。
不说贾华跋山涉水,举家来投。即便是为了当年那真挚而纯洁的情谊,王旭也不可能怠慢这一家人。记得那时浪迹天涯,人家好吃好住得把自己几个落难之人供着,差点都把喂养的鸡鸭全给杀光了。更何况,贾华把当年埋下的“越王宝藏”,用手推车原封不动地推到荆南,翻山越岭走了一个月,没功劳也有苦劳,岂能不厚待?
而听到前因后果的徐淑,也是展现出贤妇的风范,立刻吩咐侍女们张罗着摆设酒宴,为其一家接风。同时,自己也温和地陪着贾华的母亲与妻子闲聊起来,时不时还逗下他活泼可爱的小女儿。
其实,王旭的心里才在暗暗责怪自己,当年就曾决定,等翻身之后就把贾华接走。可没想到四年多过去,自己竟然全然忘了这事儿。
倒是贾华兴奋不已,一直对着王旭说个不停。
而见他兴致很高,王旭随后还将徐盛、宋谦、典韦都叫来作陪。
几人在见到贾华时,同样很是激动。随着几杯酒下肚,在众人的谈笑声中,当年的回忆也逐渐清晰。一起寻宝,一起挖山,一起潜水,一起啃肉,一起风餐露宿,一起破解难关。还有贾华父母那淳朴热情的招待,以及贾华耿直仗义的帮助……
酒至半酣,宋谦见王旭心情不错,更是缓缓说出了去年他回去接父母的情景。而王旭也在这时才知道,自从他当初走后,贾华就一直等着他回去拿宝箱。并遵守着自己的承诺,从来不曾动过,只是静静地守着它
可随着一年又一年过去,王旭几人始终了无音信。直到去年宋谦回去接他父母的时候,才顺道去找了贾华,告知一切。也直到那时,贾华才明白,当年那个游历四方的公子王子阳,就是现在名震天下的荆南都督王旭。
本来宋谦当时就想将贾华带过来,可贾华却不愿意,说那样跟着过来,就好像是来讨要当年的恩情似的。
听到这些,众人都非常感动,对贾华这个信守承诺的朋友肃然起敬。反倒是他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不停地解释,这次来投奔,只是因为听到天下大乱,而且王旭正招募义士,所以才想过来应募,不是为了当年的事儿。
事实上,不用他说,众人心里也明白。他能默默为朋友遵守承诺,等了一年又一年,哪里可能是那种挟恩求报的人呢?而宋谦去年走的时候,没有顺道将那箱东西带回来,很明显是为了留下契机,留下一个让贾华过来的时机。至于连说都没有给王旭说,同样是为了贾华,因为等王旭自己想起,远比他告知更好
王旭当然明白其中心意,但却没有因此而突兀地进行封赏,只是微笑着让他先到王飞手下做个普通校尉。
话刚出口时,徐盛、典韦他们都还有些惊愕,本以为王旭会让他做帐前将,以便将来升迁,没想到竟然是个普通校尉。以贾华的本事,倒真算是有些低就了。不过众人也知道王旭必有其用意,所以都没有多说,当即便端起酒杯贺喜,给带了过去。
反倒是贾华自己觉得很意外,连连推辞,说刚来就做这么大的官不好,还是从小兵做起。
不过话刚出口,就遭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就连典韦都摇了摇头,说不合适。贾华与宋谦差不多,不但有自己多年苦练的功夫作为根基,这些年更是各自学了“越王宝藏”里的一套武功。宋谦的勇猛已是有目共睹,贾华当然差不到哪儿去,明知道这样还让他做小兵,那可就真是屈才了,所以皆是劝他安然领命
而再次看到贾华的敦厚秉性,王旭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虽然一致保持着微笑,什么都没说,但有些东西却是记在了心里。好好培养,就是最大的回报吧……v!~!
第二百九十三章 高顺的等待
王旭此番起事,收获虽不小,却远远比不上身处中原核心位置的曹操。尽管那里的地理位置极差,崛起困难,可相对的,人才也不是一般的多。再加上曹操本身的名气和威望,短短两三个月内,投奔他的人蜂拥而至。
首先回应的,就是他宗族那帮猛将。
士人间都传言,那曹嵩当年本是夏侯家之人,后来才过继给中常侍曹腾为子,所以曹操的宗族有夏侯与曹姓两家。当然,当年的知情人早已死的死,亡的亡,除了当事者,恐怕再无知晓这些秘辛的人了。
不过,曹家是汉初名相曹参之后,夏侯家则是汉朝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后,两家又世代姻亲。所以,不管曹嵩究竟是曹家还是夏侯家,只要曹操姓曹,那么他们也是属于一个宗族系统。
而曹操雄才大略,在两家年轻一辈中,威望最高,最受尊敬,所以他刚起事,便得到两家年轻一辈的全力支持。其中尤以夏侯惇、夏侯渊兄弟、曹仁、曹纯兄弟、以及曹洪五人最为出众,各引家族精锐私兵前来相助。
随后,各方英雄也是争相归附,有阳平卫国人乐进、乐文谦。又有骁将李乾,领其长子李整,及其侄儿李典,率千余精壮投靠。其余大小将校更是不可计数,一时声势大盛。
不过,比起袁绍的收获,曹操还是显得略有不足。河北本多名士,袁家四世三公,袁绍本人又多有功绩,威望身高,拥附之人,天下之最。只可惜,对于其质量,王旭却不敢恭维。比较而言,还是曹操那帮人吸引力比较大。
而真正最让他拍桌子大怒,悔恨不已的事情,是李典如果不是得到情报,他竟把这个文武双全的将领给忘了。而最关键的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