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贼-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多就有各种市场需求、如果任由人们自己交易,很容易产生混乱。在水泥作坊成立后,杨休又在城南开建了一座大型集市。二楼作为生意交谈场所,有杨休派去的工作人员打理。而一楼则是作为市场,卖些各种用品、食物,简单的来说,二楼就是批发、一楼就是零卖。
关外的村子,很多村民需要才买物品,只能三条途径,而且这三条途径都非常费事。
一是到关内买,二是等着固定时间去赶集,三是从过路的行商人手中买。
这第一种,去关内买的话要花上不少时间,走不少的路。第二种等着固定时间赶集就更麻烦,关外各村每年才有两次集市,很不方便。至于第三种,从行商人手中买,那可就要做好被黑的准备了,那些行商人要的价钱要比正常价格高出很多。

第一百五十七章 繁荣(中)

所以杨休这市场一开,顿时吸引来了关外诸村的所有村民们来此采购。一些有生意头脑的村民,竟是在离猫儿庄稍微远点的村庄开了小店,然后在猫儿庄上货回去卖。
可以说、猫儿庄这市场一开,带动了关外所有村子的经商大潮。猫儿庄内,各种新兴行业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层叠叠的往上涨。
很多行业可以说杨休事先就会知道,一定会有需求,但杨休并没有去开。他不想把所有行业都垄断在自己手中,毕竟有钱大家赚吗。不过其中有一项,杨休却是一定要抓主的,因为这项行业实在是暴利!那就是房地产!
猫儿庄有器械作坊、有水泥作坊、有市场、有学院、有多不胜数的各种服务行业。再加上猫儿庄那高大的城墙,以及主要街道边,那身着银白色盔甲,手持钢刀、精神奕奕的乡勇卫兵,周围各村子的村民,除了留在家里要种地的,全都跑到了猫儿庄来生活。
原本只剩下二百多人的猫儿庄,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已经有了足足五千人,这还不算那些来来往往的流动商人。如此多的一群人在猫儿庄工作,那就必须要有住的地方,于是杨休又成立了房地产公司,在村子中建起成片的水泥房,全部都是二、三层的。
当然、刚开始杨休没指望这些关外的村民能买得起房子,所以只是租借了出去,不过这每个月收上的租金,也不是一笔小数目阿。何况一些做生意赚了钱的大老板,也有不少在猫儿庄买了房子。
看着自己的村子越来越繁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杨休心中自然勇气一股荣誉感。因为这一切,都有他的参与、他的努力,才让这个被鞑子劫掠过,原本奄奄一息的小村子,发展到今天这幅样子。
手头有了钱、村子也壮大了,杨休派了兄弟,将磨儿山上的弟兄全部接了过来,在猫儿庄扎根。当然、莲儿也跟着这最后一批人来到了猫儿庄,与白月如主仆二人相见,两女少不得要哭哭啼啼一阵子,诉诉这么长时间以来的相思之苦。
现在的村子应该说是走上了正规,整个山西省都知道在关外的苦寒之地,有一座繁华的村子,那里生产出来的东西都非常的新鲜,是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可也正是猫儿庄越来越出名,导致一个问题,需要尽快的解决,那就是安全问题。
猫儿庄地处关外,周围没有任何的防范措施,以前到是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有着一百多弟兄在,杨休到是也不怕鞑子来闹。
可现如今不同了,猫儿庄的经济发展的这么快,知名度也扬了出去,这鞑子要是起了贪念再来掠夺一次猫儿庄,虽是有城墙在,可这二百多人也未必能守得住阿。
想要确保猫儿庄的安全,就一定要有大军进驻,怎么也得有千人才能守得住鞑子的进攻。
猫儿庄学院内、这里有一间房子是专门给杨休等人议事用的。
“止元,要俺彪子说,俺们自己招兵得了,让官兵来驻守猫儿庄,那这猫儿庄以后还能是我们说了算?”元彪瞪着一双虎眼,扯着大嗓门说道。
宴卿坐与一旁,神情凝重的点点头,赞同道:“我同意元首领后面的观点,让官兵驻守猫儿庄,那大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繁荣,就要毁于一旦了。”
没等杨休说话,元彪抢着道:“宴先生同意俺后面的观点,可俺觉得前面说的也没错阿?”
杨休笑着摇摇头,他到没元彪和宴卿两人心情那么凝重,说道:“元大哥,这关外的乡勇,每个村子只有一百来个名额,我们猫儿庄已经超了。而且我们的乡勇一个个装备那么精良,要是没有代王在后面给我们撑腰,总督衙门早就找上门来了。”
元彪神色有些不悦的道:“那代王也不是什么好家伙,我说止元,你把猫儿庄建的这么好,为他代王也算是长了脸吧?竟然还让你当这个小村正,我看他就是没有诚意。”
宴卿再次点点头,说道道:“代王有没有诚意,明天便可知。”
明日,是杨休和陈洪约好,来猫儿庄‘视察’的日子。在大同府呆了两个月,改革已经走上了正规,陈洪这个钦差和鄢懋卿这个副使就要回京去了,所以在回去之前,陈洪当然要来这猫儿庄,会会北山那位神仙了。
本来杨休是约好陈洪前来的,不过这两个月内,猫儿庄的大力发展,让大同府乃至山西布政司衙门都为之震惊。所以一听陈洪要来猫儿庄视察,大同总督林瑞生、知府董承等人都要来跟着看看。
代王作为杨休的靠山,当然不能错过这么露脸的机会了,杨休这两个月给代王带去不少好处,代王对杨休这个手下现在是满意至极。
现在杨休三人在商议的,就是明天要如何对付这帮老家伙,怎么从他们手中要到一些对自己等人好处。
“如果代王真把我当成了自己人,那想必明天应该会升我个一官半职吧?”杨休踱步到窗前,望着不远处一片灯火辉煌的猫儿庄。现在村庄里的百姓们有了钱,晚上竟是都点起了灯,照的村子一片明亮。
“哦?大人此话怎讲?”宴卿见杨休好似很有信心的样子,不知道杨休这信心主要来自于哪里。几个月下来,宴卿从杨休身上看到了转变,从当初那个只有思想,做事畏首畏尾的流寇头领,变的现在这个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改革经济的官老爷。
杨休仰望着夜色,嘴角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
“代王有野心,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皇帝。所以、他现在想要的,只是大同府,他想做这大同府真正的主人,做个名副其实的藩王!”
“所以他需要发展,他需要强力的手下和盟友,我能让这一个小小的猫儿庄在两个月内成为大同府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代王是不可能不将我提拔起来,作为他得力助手的!”
宴卿心下一惊,他虽然善于毒计,可他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大明朝人,对于杨休竟然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说代王野心,以及当不当皇帝的话,让他很是震惊。这属于大不敬阿,要是让锦衣卫或是东厂听去,就凭这一句话,就能被判了满门抄斩!
“大人慎言,小心隔墙有耳!”宴卿有些担忧的提醒道。

第一百五十八章 繁荣(下)

经宴卿这么一提醒,杨休也意识到自己大意了。这里是大明朝,不是二十一世纪,有些话是万万说不得的。
“宴先生,明天我们是不是要收敛一些?让一部分弟兄放几天假?”
宴卿摇摇头,说道:“不用了吧,我看正常就好,我们这猫儿庄成天人来人往的,总督衙门那早就对我们了解透彻了,这时候不需要瞒着。按着大人的意思,我们越是强势,代王越会看重我们。”
元彪见两人又开始跑题了,急着喊两人道:“止元、宴先生,俺们现在要说的是扩充乡勇的问题,不要像每次那样,说着说着就又把我这事儿给忘了。”
杨休和宴卿看看一脸急相的元彪,一起笑了起来。
“元大哥,这事儿急不得,现在猫儿庄可有这么多产业呢,不说每年给府里带去多少税收,单说器械作坊正造着朝廷需要的兵械,总督衙门就不会让我们遇险,到底要如何,是派兵驻守,还是让我们猫儿庄自己发展,明天便知。”
“好了,我们也就先到这里吧,时候也不早了,宴先生、元大哥,你们早些歇着。”
见天色也不早了,该商量的事情也都商量个差不多,杨休三人回到村子,各自回去休息了,明天代王等人到来,肯定会忙的焦头烂额,这觉是一定要先睡足的。
第二日一大早,从公鸡打鸣开始,整个猫儿庄就活跃了起来。住在猫儿庄的商人们开始起来到市场开店,往来的商人也都到那去进货,然后由车马行运输到各个村子去。
不过今日猫儿庄的热闹程度与往昔不同,除了这些商人们正常早起工作外,猫儿庄的乡勇也都起的很早,一个个精神奕奕的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像是等待着什么一般。
辰时末、守在村外的乡勇回报,代王钦差等大队人马已经到了村外10里,杨休一众人等忙赶去猫儿庄界碑前等候。
远远的、杨休就见到前方罗黄伞盖一片,各式各样的旗帜随风飘舞着,在甲胄鲜明的大明官兵护卫下,代王等人的仪仗队正缓缓行来。
这批队伍可了不得阿,有大明朝的王爷、有皇上派来的两位大钦差,又有堂堂的一级封疆大吏,这要是出了什么意外,那可是天大的事儿了,所以这次跟来护卫的官兵,竟是整整大同右卫一个卫,6000多人。
“下官杨休,见过代王、两位钦差大人、总督大人、府台大人。”远远的杨休就迎了上去,对着下得马车而来的几位大人参拜道。
“哈哈哈、好、好阿,止元快不必多礼。”代王春风得意的大步上前,亲自搀扶起杨休,眼中尽是满意之色。
“劳烦诸位大人走了这么远的路,前面不远就到村子了。”杨休客气的引着众人,朝猫儿庄村子行去。
代王等人也没有再次回到马车上,都随着杨休徒步而走,沿途看看周围的风景,说着闲话。
“咱家看这猫儿庄的土地,到是肥沃的很阿。”没走几步,渐渐能够看到猫儿庄村外那成片的田地,里面种的土豆和稻苗,此时都长的非常旺盛,田地中央,两座巨大的水车,正缓缓的转动着,田地间偶有村民行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