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勇马融不如傅佥,论守阵马融乃是个中高手。方圆之阵乃是防御阵型之基础,但想用得好,用的妙仍需经过长期的刻苦专研与训练。马融是个善于指挥的将领,但往往置身于拼狠斗勇的形势下,而今倒是放开了手脚,左右不过一死么!
魏人兵力众多,占尽上风,想攻破蜀军的阵势,彻底歼灭这一支蜀军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任凭魏军狂风骤雨般的猛攻,马融把阵势变来变去硬撑着不败,除非是兵力被消耗到了无法布阵的程度,否则马融自信还可以坚持一时半刻。
魏军突然撤走,马融也是惊讶,看到远端的呃蜀军,便不惊讶了。陛下早不是当年屡战屡败,损兵折将的陛下,不仅是奇谋迭出,更是屡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诚然刘禅不可能每一次都出现在最紧要的关头,可连续的胜利和刘禅有意使人在民间军中渲染之下,蜀汉的兵将无形之中在潜意里有了一些让人兴奋的变化。
坚持到最后一刻,不是喊口号就能做到的,更不是几碗烈酒下肚的狂言醉语。当刘禅和蜀军百战百胜的事迹传诵得多了,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想挽回劣势,总是不服输,潜意识里总是在说要坚持,因为会有奇迹出现。
刘禅留下了诸葛瞻,钟离牧,黄崇三支人马死死围住了吴郡,切断吴军魏军和广陵的水上联系。宗预在建业,吾彦在柴桑,邓良治理山越,罗宪攻打江夏,脩则镇守淮南,这一切都安排妥当,刘禅便发兵八万火速奔赴襄阳!
救急如救火,荆襄兵力薄弱刘禅心中自然清楚,要救援重在速度,因为对手是杜预。魏国在王基死后,剩下的名将就是杜预。杜预之老成,之深沉,甚至还在王基之上。王基乃是朝中宿将,数朝元老,与司马昭关系密切,这般身份地位资历在司马昭死后俨然是魏国第一人!
所以王基必须要死,司马昭知道王基的忠心,可知道自己的儿子司马炎绝对没有什么忠心。王基忠于自己还是忠于魏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司马炎使唤不动王基。司马昭在的时候王基怎么扑腾都是司马昭之下,可司马昭死了,魏国近乎一半的军力就会死心塌地的跟随王基。
司马昭不想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个大敌,更不想把权力交给一个不是自己血脉的家伙,纵然那个人是自己莫逆几十年的老朋友也是不行。这是王基必死的原因,后人往往推测,若然王基肯急流勇退,或是手中的权利没有那么大,还会招来杀身之祸么?
杜预知道自己不会,不及弱冠就被司马氏政权打压,白身十余年才有官做的自己在朝中毫无人望。苦心经营的人脉和关系,还不如王基打一个喷嚏听到的人多。王基是根深蒂固,杜预则是浮萍,仅存的根脉都透着水面清晰可见,司马炎对杜预很放心。
杜预有王基甚至都不及的才能,但杜预无法达到王基的威望!
刘禅自引四万人马用文鸯,文虎等人为先锋日夜兼程乘船猛进终于抢先抵达襄阳投入战斗之中。和魏军短兵相接之下,魏军开始逐渐崩溃,刘禅眼中透着智慧的光芒,心中暗自戒备。战场上的魏军大概在六万人左右,算上围攻襄阳的两万余名魏军,大概是八九万人的样子。
蜀军方面江陵以及襄阳城中派出的马融经过一番苦战兵力皆是锐减,两下相加也不过一万人上下,傅佥那支人马仅存百余人已经可以忽略不计。柴桑方面抢先一步抵达的一万五千人马也在杜预主力魏军的攻击下折损大半。战场之上的蜀军不超过一万七千人,算上刘禅带来的死万蜀军,就算是生力军,魏军也没有退缩的道理。
其中必然有诈!
此时不仅是四野的魏军开始退却,任凭蜀军各路人马汇聚一起,原本投石攻城的魏军同样开始缓缓撤到襄阳城西侧。傅佥,邓骘,杨稷,马融等蜀将死里逃生皆是悲喜交加,自己虽然活命,死者却是难以复生,纵然欢心心中亦是藏有悲痛。
“末将等无用,请陛下恕罪!”傅佥等人浑身是伤,各自翻身下马跪在刘禅马前。
刘禅看着这些将士各个浴血奋战,伤势不轻,心下一阵激荡。若然今日自己不来,这些人何尝不是战死于此?
“魏军势大,兵败非是汝等之过,切往后军稍作包扎,然后随朕与魏军决一死战!”刘禅年事已高,可此时仍然是声音洪亮,威风凛凛!
“陛下,魏国水师仍然不退,可传令我方水军前来支援否?”何攀一直在观察战场,见樊城一片废墟,襄阳城头的蜀军也是不多,而魏军在此时不选择用优势兵力硬撼蜀军,反倒是退往襄阳城西,依靠大山列阵,这等怪异的行为让人揣摩不透。
依照道理魏国全师暂时收兵,襄江上的激战也应该是暂时歇一歇。魏国水师拦住了蜀汉水军返回襄阳/水门的道路死战不退,于是便形成了大山——魏军——襄阳——襄江水战——蜀军的奇特景观,双方数万人马只是观看水战胜负……
第一百六十八章 巧谋(上)
襄江水战双方难分高下,无论是魏国还是蜀汉水军战船都是不多,这襄江也是一条大江,可比起长江却是远逊。三四十艘战船在水面上纠缠不休,再来船只只能是落在后面,一时也是插不上手。魏国的五层楼船和蜀汉的铁甲船都没有出现,在这边的两国水军都是各自国中的弱军,交战只是依照惯例杀个不停,没有什么新意,可仍旧牵动人心!
襄阳和樊城被襄江一分为二,蜀军和魏军同样被襄江一分为四,在襄江两岸彼此对峙。在襄阳地界对峙的是魏国大将杜预以及蜀汉皇帝刘禅,另一端樊城地面上则是魏将马隆和蜀汉大将文鸯。
战鼓声再次响起,魏军鼓噪不断,可并没有进兵,这是扬威更是示威,向着蜀军示威和挑衅。刘禅眉头一皱,心中盘算不定,魏军如此行事所图究竟是什么?此时蜀军有不到六万人,魏军加上杜预一直按兵未动的主力却是有十万人马!这般优势的兵力按兵不动,反而等待蜀军先攻,如此的挑衅未免过于小瞧人了。
樊城地面的文鸯用旗语传信,询问是否出战,刘禅的回答只有一个字“等”!魏军不动,自己是不动,后方还有四万蜀军没有抵达,拖延时间对于蜀军有百利没有一害,对于主动拖延时间的魏军却是看不出有什么好处。
既然摸不透魏人的意图,倒不如静观其变。
长江血战之后蜀汉暂时取得了长江的控制权,魏国残余船只寻路退往广陵等地,或是绕路返回寿春,这些魏军中就会卷土重来。只有逃奔江夏的小部分魏国水军被罗宪的水师歼灭,蜀汉在这一场血战中损失了近乎七成的战船和兵力,这同样是不小的损伤。
要留下人马镇守各处,要留下足够的水军抵御广陵方面的魏军,更要压制吴郡的魏国水军,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兵力和战船。因此运送刘禅等人乘风破浪的战船也只能够凑到四万人和相关物资之用,其中大部分船只的船工还都是临时从民间征调而来的,如此用人就知道蜀军同样元气大伤了。
鼓噪数次魏军见蜀军不动,自己却是动了。
樊城方向的魏军开始缓缓的前压,占据江岸,协助自家水师射击蜀汉战船;襄阳方向的魏军则是分出一路人马大肆攻打襄阳城西侧,杜预冷眼看着战局,心中不断的算计着,既然你不动弹,我动就是了。
蜀人战船和魏军正是势均力敌,突然多了数千魏国弓弩手乱箭射来,顿时让船上的蜀军忙的手忙脚乱,一时攻势受阻,防御上更是吃紧。凭空增加的数千火矢极大增加了蜀军的负荷,战船上火起不断,有运气不好的船帆在此刻也被燃着!
城头上的军民看到自家陛下前来相救忍不住在城头上奔走相告,城中也是传了个遍,本以为就此可以暂时休息,不想魏军退却之后又返身杀回。箭矢漫天泻下,投石好似冰雹一番,绵绵不休砸在襄阳城头,不知道震动的是人心,还是真的撼动了城墙……
由静变动,转守为攻的魏军让蜀人看不明白,可又看得明白。若是继续等待和魏军保持对峙,襄江上的蜀汉水军以及襄阳城都是危险。就在蜀人犹豫的当刻,另一侧杜预的军中也是派出了弓弩手去襄江边协助魏国水师夹击蜀军,襄江把战场一分为二,其控制权有多重要自然是不言而喻。
这是魏人的阴谋,因为魏军对于这一手早有准备。看襄阳城西侧那猛烈的攻势,绝不像是一只刚刚撤退的魏军能够发起的,无论是兵力还是攻城器械皆是准备充分!显然魏军对于眼下这一刻的形势早有预料,早有预谋。
“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等还有一支伏兵,何不?”何攀看出形势关键,又仔细观察了魏军列阵的位置之后,进言道。
“关彝的五千精兵是否藏身那座大山之中?”刘禅手指魏军身后远端巍峨的山岭问道。
何攀用力点头道:“回禀陛下,臣再三确认无误,关彝将军的人马确实藏身那大山之中。”
“嗯……关彝这一路人马可瞒得过杜预否?”刘禅思索片刻,终于道出了心中的疑虑。
关彝原本是引兵攻打武关,可魏军放佛蜀军故事,在武关内外布置了大量的投石车,蜀军几次攻打损伤惨重,只能远远退避不敢向前。蜀汉的投石车比起魏国投石车要先进一些,火力,速率以及投掷范围都要略胜一筹。怎奈魏军根据武关地势,不仅仅把投石车布置在了城上,更在附近的山岭安排了不少的投石车。蜀军的投石车攻击范围再远,石块上抛的高度终究是有限,而魏军投石居高临下则是加倍的发挥威力,因此蜀军这一路屡屡遭受挫折,最后只得在姜维的授意下转往宛城地面伺机发作。
等这支蜀军到达了完成,又遭逢宛城大战,关彝这支人马只是救了部分蜀军,就被魏军追着打进了大山之中。不是关彝太弱,而是杜预实在太强。刘禅的担心不无道理,关彝曾经出现在宛城,以杜预的深谋远虑恐怕不会把关彝漏算在这场对决之中。若然魏军算准了关彝会出现在这场战斗中,那么关彝这支奇兵恐怕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反而会成为累赘落入魏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