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刘禅不仅仅许给这些人高官厚禄,更是在国内倍加推崇,不仅是个人受益,甚至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地位,这是历朝历代皇帝所无法给予的。
当一国之君信佛,佛教便应运而起,当一国之主信巫,术士便应时而红。有缜密机会的逐步推高各行业的地位,汉帝刘禅的目的非常明确。作为后世之人,自己不过是普通人罢了,说到对各种行当的了解以及知识掌握,都谈不上专业。
自身掌握微薄浅显的知识并非拿出来就能在这个时代应用,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这个时代的人们,许多事情并非你说就能理会。知识的积累与传授是经过时间消磨与洗礼的,返璞归真似的想让两千年前之人领会现代知识,谈何容易?
与其胡乱的拔苗助长,倒不如积极推动各个行业发展来得有效。营造一个让各个行业都可以百花齐放的环境,久而久之一切不过是水到渠成罢了,何须把自己浅显的知识拿出来强加于人,又被人无法消化?
大汉的医术如今比晋国要提高不少,但仍是处于孕育阶段。不过对于姜维的病情,来自天南地北的医士们意见倒是颇为统一。说来说去其实也就是那个样子,不过四个字而已——操劳成疾!
调料身体是第一位的,提早的躺下来休息接受治疗,让这名震天下的武者仍然保留一丝元气和底气。只要这点本钱仍在,没有被耗尽,在名贵药材与国手神医们的治疗下,姜维要恢复健康是不可能的,但恢复大半仍是没有问题,所需要的不过是时间而已。
有各位医者制定详尽的治疗计划,对姜维的行动进行控制,姜维虽然气不过,可时间久了身体上的变化自己也是感觉得到。久而久之也开始配合治疗起来,这中原的事情,除非是极其重大之事,否则都不会送到姜维这里。
有何攀,江统等人在外统筹一切,姜维需要做的事情比起以往简直是云泥之别。这一日何攀与江统联袂而至,却是有要事与姜维商议一二。
“大将军面色红润许多,比起前几日大有起色,真乃我大汉之福也!”何攀与江统在数天前方见过姜维,看到姜维的气色更加的好转不禁欣喜的拱手道贺。
姜维坐趟在病榻上闻言微微颔首道:“惠兴,应元二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且让姜维一猜如何?”
何攀与江统坐在榻边对视一眼,不禁笑道:“大将军有此兴致,下官等怎敢不从?不过今日之事非同小可,大将军神机妙算,却未必料得中!”
姜维手捻须髯锐目扫视二人片刻道:“依时间推算,陛下在川中应该有了动作,若是陛下回转许都,自然不须通知与我。二位前来可是陛下别往他处,安排他人分担姜维之军务?”
不愧是天下首将,没有丝毫讯息便猜得如此准确。何攀与江统尚想为难姜维一番,可见其早已胸有成竹,不禁一脸失落,却也带着几分欣喜。汉朝有此智勇绝伦之辈守护,何愁霸业不定?
“大将军果然厉害,我与何大人还不知如何启齿,想不到大将军早就有了准备。”江统拱手笑道,心中却是另有一番计较。若以当年魏国朝中文武比较,就算有人能够在智力上与姜维并驾齐驱,乃至超越姜维,可大局观上绝不及姜维的水准。
这个时候可能是晋人有所动作,也可能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之事,更可能是陛下在川中遇到了困难。总而言之能够猜测的范围是无边无际的,可能发生的事情更是没法数清的。
偏偏姜维足不出户,不闻世事,便能够轻而易举的一语中的。若非是心中装着大汉社稷,如何做到这般有数?那又是要多么宽广的胸怀与眼光才能够如此成竹在胸,自信满满?
姜维尚且如此,当年的诸葛武侯岂非更加可怕?
何攀也应声道:“大将军猜得没错,陛下旨意透过呼雷阙先行抵达许都,只是在此之前下官十分想知道大将军是如何猜到的?”
听何攀这么说江统也是点头称是,能够了解姜维的思路,对于这些置身朝堂顶端的人,乃是少有能够提高自身的机会,江统亦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能人,自然希望一听个中道理。
姜维摇了摇头道:“此乃小道,不值一哂,二位大人饶有兴致,姜某也不能不如实相告。其实说来简单,陛下使某静心养病,少预国事,二位大人文武双全,素来鲜有事情来询。而陛下归期将至,由此略作推断并非难事。”
一番话说来合情合理,何攀与江统皆是抚手称赞,二人又是问道:“那大将军又何以认定陛下不回许都,别往他处?”
姜维笑道:“陛下高瞻远瞩,所作所为无一不是百年之计,川中之事牵扯甚大,以陛下之为人绝不会一走了之。况且如今太子之位只有襄王可继,陛下必急于一见。有此推来,中原情况同样是不容乐观,陛下必然调配臣属防止晋人伺机出手。”
“姜某一时难以披挂,许昌自需一人分担军务,统摄四方,我料定必是诸葛思远,除此之外,并无合适人选。”
说到这里何攀与江统更是佩服得五体伏地,本来以为姜维常年戎马,智慧皆在军中。不想姜维竟然洞悉政坛行伍,通晓其中利害所在,换做自己能够做到这般地步么?
何攀点头道:“大将军神机妙算堪比武侯,下官佩服万分。陛下钦点诸葛瞻为主,黄崇为副暂代许昌诸事,下官另有要事需要离开许昌,一切事由便交给应元等人了。今日前来乃是告知此事,除此之外便是与大将军告别,再见之日定可一睹大将军风采!”
听何攀如此说话,姜维略带几分忧色的点了点头表示听到。江统见状道:“大将军何事忧心?”
姜维问道:“这几日晋人有何动静?”
江统拱手道:“自从上次我等与大将军计议放出冀和之言论,晋人应当收到了风声,一时尚无动作。大将军可是担心晋人趁机来攻?”
姜维轻叹一声道:“释放此等言论虽然妙计,但刻意之举难以瞒过北方之人。若是晋人有心和睦,尚可一切依照计划进行。不过么……”
何攀颇有同感道:“大将军担心我等此策有露怯之态,反被晋人所欺?”
数日之前何攀与江统携手找上姜维,便是商讨在朝野之间散布大汉有意与晋和睦之言论,有此递话给江北,观其态度。江北在中原之耳目众多,加上汉人有意传播,此事想不传入晋帝司马攸的耳朵都难。
晋国之建国,大汉并未予以承认,前次来使也是郁郁而回,不久之前更是连番大战!这样的形势下汉人自然不能派遣使者到晋国议和,那将在朝野之间引起轩然大波,让如今的动荡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堪。
天下一分为二,晋国仅仅占据河北之地,无论是国力还是军事上都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汉人在中原一天没有站稳脚跟,便频临内外交加的局面,如果晋人掌控得当,对于大汉来说也是致命的威胁。
毕竟汉朝之兴盛功劳都在汉帝刘禅高瞻远瞩,大将军姜维神机妙算,不过这两个人都已迈入古稀之年,指不定什么时候便撒手人寰。真要是被晋人等到了那一天,汉朝的苦心经营恐怕都要付之一炬,届时天下仍是两雄争霸,可鹿死谁手便在未定之天了!
释放出此等言论,晋人自能料想此乃汉人之意,那么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晋人的态度,汉人不过是等待而已。
只是大汉眼下的局势对方也是十分清楚的,如何判断双方态势,度量彼此的实力,那是晋人自己考量的问题,汉人想知道只有等待。刚刚一场兵锋,又击败了辽东的汉军,晋人是认为借此时机息事宁人,双方进入休战期各自发展的好?还是认为汉人此举乃是掩饰国内动荡的缓兵之计?
若是后者,姜维之担忧并非多虑呢……
姜维见何攀所想与自己大略相同,仍是叹息道:“陛下不在许都,朝野已然众说纷纭,晋人此时若是来攻,以战力而论我等自是不怕。可攻心之战,远比征伐来得有效,此时此刻如何凝聚人心方是首要之务啊!”
江统与何攀同样深以为然,何攀刚要说话见姜维锐目盯着自己,心中不禁释然,顿时明白了姜维所言之用意。当下起身施礼道:“大将军所言何攀谨记心中,此番出巡各地必以凝聚人心为主,不让有心之人兴风作浪!”
姜维何等人物,既然能够猜出汉帝刘禅之动作,如何不知道何攀要离开许昌的原因?掌控人心,引导舆论,谁又能比得上呼雷阙得心应手呢?方才一番话本就是说给何攀听的。
“哈哈哈哈,何大人之智不须姜维多言,只是不说出来这心中便不踏实,看来真的是老了……哈!何大人万勿见怪啊!”姜维手捻须髯忧愁不再,看着何攀自嘲起来。
放到以往姜维只会醉心军事,何必多此一举?要知道当年蜀汉弱小疲敝,若想保护国家,若想兴复汉室怎能没有一支精悍的军事力量?可放眼川中,除了自己又有谁能够担起此任?
当年蜀汉朝中形势险恶,姜维独掌兵权被人猜忌,而当时的刘禅对于姜维并没有特殊的信任,甚至朝中群臣的三言两语都会造成疑虑。这般的形势下姜维若是挺身而出掌握军政大权,成为诸葛武侯那样的权臣并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不能如此做。
诸葛武侯掌权蜀汉,能够做到让主上毫无猜疑,可姜维做不到。权臣若是做不到诸葛武侯那般境界,最后的结果不是欺凌君主,便是凄惨下场。姜维不怕粉身碎骨,也不怕做一个恶人,只是因为真要发生了那些事情,蜀汉必然覆灭,毫无疑问。
有人质疑姜维之能力,也有人认为姜维不过一介武夫,缺乏对抗朝中势力的能力,被人牵制。可只要想一想古往今来得不到君主支持的臣属,有谁能够只手遮天,便清楚姜维的处境。
逆流而上并非什么难事,难在君主猜忌让人望而生畏,为了更远更大的目标,哪怕最后国灭身死,但至少保住了那一丝丝的可能。或许时来运转,蜀汉有了转机,就如同后世所来之人造成的今天。
若是当年姜维狠下心来与朝中反对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