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武官怎么想的,石中不分不清楚,不过他是深深的感受到安徽军的戒备之心。作为一名日本陆军中佐,现任在华驻军军官的石中不分曾经在第六师团服役,他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什么武官。而是驻天津的日军中佐。在接到菅野长知的一份报告后。驻屯军司令紧急派他过来,就是想看看安徽军的真实实力。
看着周边安徽军的装备和人员素质,下意识的会去对比,假如第六师团遭遇了安徽革命军,打起来会是什么结果。对比的结果很让石中不分吃惊,如果是一个班互相碰上了。日本陆军肯定要吃亏,一个小队互相遭遇开战。大概能打成平手。如果是一个中队级别的遭遇,安徽军就要吃亏了。如果是一个大队互相遭遇。安徽军必然遭遇惨败。
当然石中不分这个评价有主观的成分,不过水分不算太大。日军的常备师团,战斗力确实很强。尤其在单兵素质方面,不差于列强。比起中**队,石中不分很自然的有点优越感。不管什么级别的对抗,石中不分发现日军要吃亏的时候,还是觉得这个发现很重要,必须在报告中体现出来。
镇守武胜关的是朱拉风、安逸和呼延奥博三支部队,三个人原来都在一个宿舍里,关系相当的不错。这会正凑一块,看着北洋兵通过武胜关。朱拉风还举手做了个瞄准的姿势,对准一个骑马过关的北洋军官。这个前后有卫队跟着,还带着装备,不过都是短枪。
“这应该是陈光远,第二镇统制!”安逸显得有点郁闷的说话,汉口之战,算是没打好吧。倒是朱拉风真的拉风了一把,伤亡不到十人,拿下武胜关。
“哥几个在武胜关风餐露宿,便宜了王景略和田激扬这两个小子啊。第四镇的装备,还不随便他们挑的?”呼延奥博有点酸溜溜的,自打挺进江北犯了错,这日子就没舒心过啊。好不容易赶到武胜关,没曾想停战了。没他什么事情了,这叫什么事情嘛?吃了一路的灰尘,啥都没捞着。
朱拉风指了一下远端的武官群,低声道:“哥几个,看见没有?那个小日本鬼鬼祟祟的,一看就不像什么好人,一直在拿本子记录什么来着?要不哥几个去逗着玩?”
“你拉倒吧!别给大帅惹事!”安逸最为稳重,出声制止朱拉风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要说这教导队,无法无天的家伙不多,就俩。一个是冷雨,一个是朱拉风。不过这两人的关系很差,互相看不顺眼,互相较劲。从目前的情况看,朱拉风稍稍占了一点上风。
“老朱,你还真别得意。李逸风旅伤亡过两千,听说断后的一个连,回来就剩下三十几号人。要说功劳,李逸风才是这一仗最大的功臣。一个旅冒充主力,拖住了对面三倍还有多的兵力48小时。”安逸叹息一声,自打跟北洋开战以来,出彩的都是临时短期班第一期的学员。正经的长期班第一期这些人,打的都不怎么样。尤其是安逸旅,作为主攻方向,居然没能在二十四小时内突破北洋十一混成协的防御,部队在遭遇北洋炮击的时候,还出现了逃兵。这个让安逸耿耿于怀了很久,觉得辜负了大帅的信任。
“你们俩都知足吧!”呼延奥博心里更酸了,恨不能说一句,“别提了,都是眼泪!”
陈光远走到冯国璋跟前的时候,一脸的愧色,敬礼道:“大人,卑职无能,不值得您来这里接。”冯国璋冲他笑了笑道:“这仗输的不冤,跟你的关系不大。人回来就好,我还担心这一万多万精兵回不来呢。”
长长的队伍还在出关,冯国璋惆怅的看了一眼雄伟险峻的武胜关,神色平静淡淡道:“我们北洋落后了!”
汉口,方剑雄立马道旁,手搭凉棚,远端烟尘滚滚,蒋方震率部归来。京汉线战役有太多需要总结的地方,没有蒋方震这个总参谋长在,这个总结会无从开起。
蒋方震策马疾行上前,翻身下马后,先朝方剑雄敬礼:“司令,卑职率部归来,请指示!”
当着众人的面,蒋方震还是很重视维护方剑雄的威信。方剑雄先回军礼,然后上前激动的抱着蒋方震,使劲的搂了几下才松开道:“百里兄,我们打败了北洋军!”
蒋方震也挺激动的点点头道:“是啊,打败了北洋军!”
在此之前,这两位对于能不能打败北洋,都没有什么底气。前期战略上的失误,中间的调整,其中有很多需要总结的地方。两人也不骑马了,并肩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淡。
蒋方震能感受到方剑雄对其之重视,不过此人性情淡泊,除了一贯主张的军队国家化,做人方面向来是君子之道。怎么说呢,不喜欢巴结上级那种。加之政治上并不太敏感,带兵打仗写文章,蒋方震是一把好手,让他当官就不太行了。
方剑雄素来不是那种喜欢官僚的人,另一个时空里早受够了单位领导的嘴脸。所以两人一直显得格外投缘。要说军事能力,方剑雄肯定不如蒋百里。但是仗着百年时空的见识,蒋方震听着觉得很不简单。尤其是三三战术,四队一组之类的东西,蒋方震更是佩服的很。认为这是目前国内步兵现有装备下,把步兵威力发挥到极限的一种战术。
一边走一边谈,方剑雄先说了汉阳会议的内容,提到了革命军改为国防军。蒋方震对此极为赞同道:“咸丰长毛之乱以来,湘军、淮军至北洋军,最大的弊端就是兵为将有。士兵是为了饷银打仗,没有国家观念,对内尚可一战,对外往往不堪一击。扶国素来以国家和民族之观念灌输部下,可谓高屋建瓴之举。”
这个赞誉有点高了,不过方剑雄的脸皮早练出来了,笑道:“眼下我军实际控制鄂、皖。其他各省都督,本质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军阀。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在即,我看他们坚持不了多久。趁着这个短暂的时间,国防军要抓紧总结这一仗的经验,第七、第八两师也要尽快练出来,还有陆军大学也该开学了。”
“扶国,你实话告诉我,将来会怎么对待北洋和南京方面?”蒋方震见四下无人,低声问了一句。方剑雄站住沉吟,目光深邃远望,悠悠一声叹息道:“其实不论是谁掌握了这个国家的权力,都希望这个国家好。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真的很不情愿打内战啊!”(未完待续。感谢关注
正文 第八十九章各行其道(九)拒绝承认临时政府
第八十九章各行其道(九)
方剑雄虽然没明说,可是蒋方震听明白了,北洋也好,临时政府也罢,方剑雄都是要收拾的。具体怎么收拾,蒋方震就不关心了,也关心不了。
“眼下跟北洋的和平肯定是短暂的,即便我们不去打北洋,迟早他们也要来打我们。只是要看袁世凯有没有先啃硬骨头的雄心。”方剑雄做了总结,蒋方震确定方剑雄有武力统一全国的心思后,顿生豪气,哈哈一笑道:“国防军必将战无不胜!”
这个在历史上一直缺乏舞台施展其军事才能的军事天才,在这个时空完全不一样。
同盟会忙着建立临时政府,方剑雄则忙着统一两省之军令政令。
1912年1月1日,孙赴南京,当晚是10时,宣布就任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誓曰:倾覆满洲**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忠之,为众服务。至**政府即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对于袁世凯而言,临时政府可谓不顾袁某人的反对,悍然成立,是一种破坏合约的行径。电告唐绍仪:“停止开议。”并公开质问南方临时政府,“选举总统是何用意?设国会决议君主立宪,该政府即总统是否亦即取消?”
不管袁世凯怎么折腾反对,临时政府还是成立了。迫不及待的,不顾一切的成立了。
迫不及待的好理解,不顾一切从何说起呢?一个政府最重要的基石体现在两点,第一是军队。第二是财政。临时政府能指挥的动的军队,不外乎原第九镇扩充后的江苏第一军,以及上海民军,即便是上海民军,还有一个重要的假想敌,陶成章另立山头。在上海公开搞了个光复义勇军,可谓陈其美卧榻之侧酣睡。而这个第一军,现在还缺了一大批基层军官,都去投靠方剑雄这个反动军阀了。
财政就更不用说了,指望借款!借款的前提。那得列强承认!
2日,孙通电各省,宣告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皇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即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旦。孙发布的第一个任命,胡汉民任总统府秘书长。
针对袁世凯的责责问。孙回电澄清“误会”。谓: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愿,则总统一职,推功让能,自是公论。并表示:文承各省推举。誓词俱在,区区此心。天日鉴之。
这一天注定很热闹,袁世凯电知伍廷芳。停战至1月15日止。也就是说,过了十五号,他可以继续开打。这个底气,大概跟方剑雄同意停战三个月有关。还是这一天,清军姜桂题、冯国璋、张勋、曹锟、张作霖等十五员将领联合通电内阁,“誓以死战反对共和,并请旨饬亲贵大臣将银行所存现银三四千万两提充军费。”
这个电报什么意思呢?满人亲贵还是很有钱的,不过这些钱都存进了外国银行了。这些亲贵都有哪些人,后人具体不得而知。总之这是一笔巨款。
《字林西报》也跳出来凑热闹,发表社论,攻击孙独裁,实行寡头政治。南京临时政府,并非一个民有、民治、民享之政权。
在武昌的方剑雄没有被孙漏掉,也来了一份通电。言辞恳切称:民国得以顺利建立,盖因兄之征伐之功也。今陆军次长一职,文荐兄以任,望勿推却。
方剑雄接电之时,正在两省要员会议,扫了一眼电报丢边上没说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