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枭雄-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汉三镇焕然一新的时候,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拎着一个藤箱不紧不慢的走在武昌的街道上。光绪二十七年(1901),张孝淮来过这个城市,十年弹指一挥间,一切变化不大。但是也有变化之处,比如说街道干净了,城市里的人脸上笑容多了。十年前,看见的更多是麻木的眼神。

    张孝淮回来的时间不巧,武昌起义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一直关注国内的张孝淮,每天读报,自然知道方剑雄这个当初在德国的小兄弟,如今已经是一方霸主。

    也就是三年多吧,居然就做出这么一番事业来。而自己这三年呢?张孝淮多少有点摸不准,贸然上门,方剑雄的态度如何。

    此前归来的蒋百里,也不知道在方部干的如何?多少有点走神的时候,张孝淮被司令部门口的卫兵拦了下来。

    “站住,这里是军事重地,请出示证件!”这是一个年轻的士兵,挂着一支德国产冲锋枪,扎着武装带很神气的样子。态度倒是很和气,没有恶言相向。

    张孝淮气定神闲站住,笑道:“麻烦通传一声,就说张孝淮求见方司令!”

    当兵的上下打量一番,来了一句:“你等着。”说着转身去,岗楼里有电话。

    司令部里方剑雄正在跟蒋方震商讨军务,对眼前部队的编制,蒋方震经过实战,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两人刚刚走下,齐二柱进来汇报:“外头来了个叫张孝淮的,要见司令。”

    “润农兄回国了?太好了!”方剑雄腾的跳了起来,其实两人之间的关系一般,还不如方与蒋的关系。不过也算不错就是了,原本方剑雄没指望张孝淮能来找自己,毕竟比起袁世凯来,方剑雄根基还太浅。

    方、蒋二人联袂而出,老远方剑雄就喊:“润农兄在哪?润农兄在哪?”

    站在大门外的张孝淮听的清楚,心里一暖,微微一笑,抬眼看去,但见方剑雄一溜烟的小跑出来的,帽子都歪了。看见这一幕,张孝淮心里一点担忧散去,遥遥拱手大声道:“扶国,张孝淮在此。”(未完待续。感谢关注

正文 第九十四章故人再聚首!

    第九十四章故人再聚首!

    “润农兄能来,剑雄真是太高兴了。”方剑雄上前就是一个热烈的拥抱,张孝淮有点不适应,拿眼神看了一下蒋方震,这一位耸了耸肩,回了一个眼神后,张孝淮心里一阵激荡。报纸上说的看来都是真的,方剑雄此人极重情义,故而同盟会中许多人在报上为其说话。想来蒋百里当初也是受到了这番待遇吧。

    方剑雄却是挺激动的,想当初在德国,这两位看着跟自己很熟,实际上都惦记着去北洋服务。蒋方震那是在东北受了排挤,想搞起义没搞成,落荒而至上海。张孝淮就不一样了,他是主动上门的,这标志着方剑雄终于成为了一块金子招牌。多年的苦心经营装了那么久的孙子,总算是有我是大人物的感觉了。

    三人一番热情的寒暄之后,方剑雄请张孝淮入内落座说话。

    “前几天刚到上海,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全是扶国的新闻。没想到啊,扶国连北洋都打败了。”张孝淮坐下之后,开口感慨了一番。也说明了他来此的原因。

    方剑雄一摆手笑道:“打败北洋其实不容易,也不值得骄傲。比起当今列强的军队,我军差距还很大。润农兄来的正巧,我跟百里兄正在商议,平汉线之战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问题。回国三年,我准备了三年,储备了大量的军火。可是东征北伐下来,看着没打多大的仗,所储备的军火消耗了一半以上。残酷的现实啊!将来万一国家遭到侵略,我军上了战场,打几仗就没弹药,怎么得了?”

    蒋百里听到这话便对张孝淮笑道:“润农,你听听。扶国想的远啊。”

    张孝淮笑了笑,表示认可,此君性格稳重惜言。

    方剑雄拿起桌子上的一个小本子。打开后递给张孝淮道:“看看这个,这是我跟百里兄总结的几条。我军现有装备编制要进行一些调整,以适应国情。”

    张孝淮拿起来正准备看呢。外头有洋鬼子用德语哇哇的叫唤,打断了三人的谈话。方剑雄一愣,站起道:“我去看看。”说着出门来一看,只见吉奥斯丁满脸喜悦的大叫:“老板!”

    “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喜事?”方剑雄上前笑问,吉奥斯丁做了个夸张的手势道:“造出来了,口径70MM,全重只有0。25吨。”

    啥?方剑雄也被惊喜了,这么快就整出92步兵炮了?神速啊!

    “方,汉阳枪炮厂的工人太棒了,他们是这个!”吉奥斯丁说着话。竖起一个大拇指。方剑雄激动地抓住吉奥斯丁的手道:“带我去看看样品。”

    这时候蒋方震和张孝淮都出来了,笑眯眯的等着看好事的样子。方剑雄冲过来道:“二位仁兄,一起去汉阳看看新出产的宝贝。”

    吉奥斯丁插嘴道:“我已经带来了,就在院子里放着呢。”

    说着在前带路,三人一道出来。看见院子里摆放着一门高度跟重机枪相仿的火炮。

    蒋方震和张孝淮都是内行,一看这个家伙脸上也都是禁不住的露出喜色来。尤其是蒋方震经过与北洋的一战,深刻体会现有步兵伴随火炮的沉重与道路现状之间的矛盾。尽管有了迫击炮,但那是曲射炮,打击阵地上的坚固火力点,无疑是这个家伙更实用。

    “可惜现有技术手段欠缺。没能达到设计标准,将来新的设备上马,重量上应该能更轻一点。”吉奥斯丁还在唠叨,这种火炮在德国人眼里真不算什么。可是架不住方剑雄许诺,一旦弄出来了,有分红啊。百分之一的利润分红是少了点,可架不住数量多啊。

    “以汉阳枪炮厂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每个月能生产多少门?”方剑雄第一个冷静下来,不就是92步兵炮么?这玩意也就是在中国这种落后国家有点市场。

    “二十门,最多二十门。您知道,汉阳桥炮厂生产这种火炮,几乎是半手工状态。半年之后,我能保证月产五十门。”吉奥斯丁给出一个远期的目标,方剑雄摇头道:“少了,尽快加速汉阳厂的技术改造,现阶段只生产这种火炮和尖头弹。”

    “半年时间达到月产八十门,这是最大的产能了。”吉奥斯丁稍稍低头,拿出一个数据。

    方剑雄再次感受到一个落后国家的艰难,想到汉阳铁厂几乎没发挥什么作用,心里就有点堵的慌啊。盛宣怀这种官僚商人,指望他有远见不如指望老天爷开眼,一道神光灭了小日本。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扶国,你打算用这种炮来取代德、法制37炮”张孝淮上前问了一句,显得有点激动。方剑雄点点头道:“是这么打算的,所以才设计出来,交给汉阳厂去做。没想到这么快就弄出来了,我还是小看了这里工人的素质。”

    打发了吉奥斯丁,三人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说话。蒋方震道:“有了这种步兵炮,我军的火力机动性能得到大大的提高。以我的看法,配备到营一级作战单位,团署机炮连也用这种炮。加上120口径的迫击炮,在国内可谓无敌了。”

    张孝淮听的很是吃惊,下意识的追问道:“怎么?安徽军的装备这么好?”

    方剑雄一副很正常的语气道:“我军要想在短期内提高战斗力,只能在装备上想办法。眼下看来,这条路是对的。几仗打下来,都是老兵了。我敢说过上半年,再对上北洋,全胜不难。”蒋方震对这个话给以肯定,点头道:“没错,北洋军也就那样,只是我军此前新兵太多,对战场的适应能力不足,这才导致装备优势不能全部发挥。”

    张孝淮再次惊讶的问:“扶国,你手里到底有多少部队?”

    方剑雄笑而不语,蒋百里抬手笔划了一个八字,笑道:“八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含75炮兵旅一个,重炮旅一个,独立炮兵旅一个。还有两个骑兵旅,两个辎重旅,两个工兵旅。一个特务团,保安部队不算。”

    “这么多?”张孝淮呆了一下,方剑雄苦笑道:“确实太多了,财政上到了极限。可是没这么多兵不行啊。下一步取四川,至少要四个步兵旅入川。”

    张孝淮听着这话便皱眉道:“为何不先取江西,打通长江水道?”

    方剑雄苦笑道:“我也想啊,可是没有出兵的理由不是?”

    张孝淮嗤的一笑道:“这有何难?没有理由,鸡蛋里挑骨头就是了。九江的地处长江咽喉,安徽湖北之间,卡着这么一块要命的地方,扶国没觉得如鲠在喉?”

    方剑雄被这话说的脑海里一道闪亮,对啊!没理由出兵,就制造一个理由啊!当即抬手道:“来人,去给冷雨拍电报,让他死到武昌来。”

    吩咐之后,方剑雄对张孝淮笑道:“润农兄,你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副总参谋长一职兼第一军长,如何?”

    张孝淮没立刻答应,而是先看看蒋方震道:“百里兄?”

    蒋方震呵呵一笑道:“扶国委我以总参谋长、陆军大学执行校长、兼第二军长。润农兄,参谋部的活,基本得你来干了,我还得去忙活军校。”

    张孝淮这才点头道:“那孝淮就不客气了,这差事我接了。”

    三人相视一番,哈哈大笑之际,段风进来打断称:“大帅,军情处南京站急电。”

    方剑雄接过电报点点有,段风退下之后才看了起来,看罢之后不免叹息一声道:“固卿兄乃真性情之汉子也,不枉我当初以诚待之。”

    蒋方震面露疑窦,接过电报一看,看罢便露出不屑道:“同盟会其实人才不少,可惜不会用人。”提到同盟会,张孝淮脸色怪异,抬手一指自己的鼻子道:“我也是同盟会的。”

    蒋方震很干脆的笑道:“退了吧,加入共和党,大家一起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新军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