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遹心里抽了一下,完全不明白徐绍帧的意思。凭什么帮自己?这个感觉太奇怪了。更奇怪的是,徐绍帧似乎通盘了解临时政府北伐军的作战计划。
徐绍帧见他犹豫,心里不免暗暗感慨。这个事情是他向方剑雄主动提起的,临时政府民军第三师长冷遹,军事才能优秀,可考虑拉拢一二。即便暂时不能为己所用,日后也能发挥作用。方剑雄回电:蚌埠之事,自行处理,不必再报。
“那就多谢徐司令了。”冷遹还是答应了下来,毕竟即将面对的是第五镇,正儿八经的北洋军。不是张勋那个地方军阀,手下全土匪那种。
徐绍帧满意的笑了笑,抬手招了招,很快两个军官跑步过来,徐绍帧道:“这位就是冷师长,你们要服从调遣。”
离开蚌埠,沿着津浦路往徐州推进,到了宿县下车,回合了国防军的两个营,负责宿州防卫的据说是旅长呼延奥博,这家伙面都没露一下。总之,火车是没得坐了,只能是步行。作为师长,冷遹有一匹马可以骑,策马道边时,冷遹的眼神就没离开过国防军蚌埠驻军临时赞助的那个机炮营。
同样是机炮营,国防军的机炮营明显不一样。首先是机枪,全是马克沁带轮子带挡板,用马车拖着走。其次是炮,不是常见的三七、五七口径的山炮陆炮,而是很简单的用马驮着一些炮筒子,还有炮架。冷遹了解过,这是德国造82口径的迫击炮。据说再过半年,就能换上芜湖造了。机炮营的士兵很少配枪,基本都是背着一个特制的木架子,里头装的是两到四枚炮弹。少量士兵配枪,也都是一个圆筒套一个圆筒似的冲锋枪。这玩意,据说目前只有国防军才装备了。
这样的一个机炮营,其机动性明显大大的提高。冷遹是内行,自然知道在国内的战争,一旦两军遭遇,配有这么一个机炮营的旅一级部队遭遇了,对手要吃多大的亏。更别说,国防军还有60口径的迫击炮,直接下到连一级单位。
抛开装备什么的不说,单单就行军过程来看,国防军机炮营的行军队列极为严谨。走了一个上午,完全没有看出丝毫的疲惫之态。一路上歌声不断,显得士气高昂,步履轻快。反观民军第三师,一个上午下来,好多部队都有点走不动了。国防军似乎完全没感觉。
“塔塔塔!”马蹄声起,前方开道的国防军骑兵派回通信兵。
“报告,前方曹村镇发现清军骑兵活动迹象。”
冷遹多少有点吃惊,没想到第五镇敢于前出这么远。要知道宿州可是有一个旅的国防军在镇守,这就不怕跟国防军擦枪走火啥的?
“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冷遹下达命令,全军就地休息,等待下面的情报反馈。
命令一下,又一次的泾渭分明让冷遹心里很不舒服。同样是就地休息,民军第三师完全放了羊,一些当兵的纷纷往路边跑,找个舒服地躺着晒太阳,整个队形一下就乱了套,好多人拖着枪在跑,争一个好地方躺着。反观国防军的机炮营,一声令下之后,集体以班组为单位,很有秩序的在路边围坐。吃干粮喝水,顺便检查装备。
仅仅是装备落后,冷遹还不是很难受,看见这一幕,脸上火辣辣的。
“去,通知营长以上的军官,到我这来开会。”
十分钟后,一个简单的军官会议召开,各级军官看见冷遹黑着脸,都有点害怕。
“看看你们带的兵,一个一个的跟流浪汉似的。行军的时候队列松散就算了,下令休息,全都放羊似的。你们看看人家国防军是怎么做的?反正我心里是臊的慌。同样是军队,人家那叫军队,我们这叫民团。”冷遹开口就是一顿臭骂,一帮军官被骂的抬不起头。
冷遹骂过之后,冷着脸道:“回去之后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差一点不要紧,差太多丢的是自己的脸。”
军官各自散去,很快周围就开始了叫骂声,军官们像饿狼一般,扑向那些散漫的士兵们。
这时候,前方骑兵营又来了信使,在一次来的是三匹马,两人带着一个北洋军的俘虏。
冷遹暗暗心惊,这效率!(未完待续。感谢关注
正文 伤了,内伤!
原计划是三更一天,但是在读者的热情满前,完全不是对手啊。
三更肯定不能让自己的良心接受。
所以,咬牙切齿,硬着头皮,五更!
连续的五更,实在是伤的厉害,严重内伤了。
脖子酸,腰酸,肩膀酸。
更要命的是,连续的兴奋,经常写完了好几个小时都不能入眠。
原本调整好的作息时间,在双倍月票面前,彻底的被打破。
说了那么多,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哥心情愉快,很爽!
只要大家月票给力,累死都甘之如饴!
写手拼的是什么?不就是读者的支持么?
要没点跟一切拦路虎决战到最后的勇气,就不配大家对我的支持。
明天,正常的还是三更。
正常不正常,看大家了。
我希望自己不正常!
总而言之,语无伦次,是因为太兴奋。
最后,不说谢谢,但求不正常!
那么,让月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未完待续。感谢关注
正文 第八章只争朝夕
第八章只争朝夕
俘虏交代,曹村镇驻扎着一个骑兵连,铜山县还有一个营的北洋兵。徐州城里还有第五镇一个标,还有张勋麾下约六个步炮营头三千余人。
这个情报很及时,一番追问之后,冷遹才知道,原来北洋第五镇南下徐州的不是主力,而是一个加强团的兵力。其主力还留在济南呢,张永成被北京的电报逼急了,这才装个样子。至于张勋的部下,号称四十个营头两万多人,实际上只有一万五千出头,其中主力还去了宿迁。因为国防军一个旅前移至宿县,张勋返回徐州,不敢怠慢。眼下徐州一共驻军四千多人,其中有张勋的两个炮营。装备的是日本造的75山炮。
冷遹是内行,听到这个情报判断应该是明治38年式75山炮,这种在日军中装备不少的大炮,威力比起现在北洋军中大量装备的57口径的火炮强多了。第三师装备的就是格鲁森57炮,对上这个肯定是要吃亏的。
这想法要是被呼延奥博知道,肯定会歪着嘴道:“没见识!小鬼子的那个也敢叫山炮?”实际上日本产的75口径山炮和野炮,最大的特点就是轻便,适合在中国这种交通落后的环境作战。不过比起博福斯75山炮这种超时代的产物,确实没法比。
武昌,一支船队缓缓靠岸,南北议和之后,英国人宣布解封长江水道。这支船队得以从上海出发,来到武昌。船上下来的第一个人是德国鬼子维克多,口中不断的咒骂英国佬。
这批货在上海停了两个月了,对于维克多而言,损失很大。
维克多抵达武昌的时候,方剑雄正在省政府文化教育部里做客。这是沈钧儒上任文化教育部长之后,方剑雄第一次来到这个衙门。
重视教育是方剑雄的一贯方针。忙了一阵,自然要来视察工作。沈钧儒对这份工作热情相当高,武汉三镇在近现代教育方面走的比较早,这是张之洞的功劳。1893年设自强学堂,后改成方言学堂,因经费问题,方言学堂不久前停办。
沈钧儒上任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恢复该学堂。应该说沈钧儒干的还是比较舒心。教育经费方面。省政府批的很干脆。方剑雄的来到,更是显得对教育部门的重视。这是三方会谈开启之后,方剑雄第一次出现在政府下属的部门。
凡事方大帅重视的事情,素来都是政府重视的事情,这一点在湖北上下已经达成了共识。方剑雄这一次来,就是想了解一下湖北教育部门的现状。五年义务教育的制度。这是基础教育,方剑雄很关心不假,但那都是远水了。高等教育。才是近水,所以这一次的重点是视察高等教育,当然这个目的不会立刻暴露。
方剑雄的到来。对于沈钧儒来说,是一个宰肥羊的机会。在武昌呆了一段时间,总算是比较了解方大帅对政府的态度,对教育、实业等方面的热情。方大帅对教育的热情,沈钧儒可谓非常欣赏。读书人都有好为人师的毛病。搞好教育顺便扬名,能留名史册就更好了。
面对方剑雄的时候,沈钧儒已经没有了此前那种大牌的意思。方大帅亲自登门,礼贤下士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传统文人,还是很有节操的。不像后来所谓的公知,昧着良心睁眼说瞎话的,网上一抓一大把。这年月,混知识分子的,好名声最重要。不想后来,即便是臭名昭著,只要你出名了,照样有人捧你的臭脚,照样大把挣钱。
沈钧儒是一门心思要在教育事业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所以很热情的领着一帮手下出来迎接方大帅。老远就拱手问候:“大帅日理万机之余莅临本部,钧儒及全体同仁深感荣幸。自革命以来,大帅挥戈东南,荡涤江北,转战……。”
“打住!打住!”方剑雄听的是心惊肉跳,这老兄要是横眉冷对,方大帅还能心安理得一点。上来就是一顿捧,这摆明了不是什么好事。
沈钧儒笑眯眯的停止吹捧,一副看见唐僧肉的眼神,方剑雄很有转身逃走的**。
“秉甫先生,不要这样行不行,我很不习惯啊。其实我心里很清楚,以您的为人,如此礼下与在下,怕是这一趟好来不好走啊。”方剑雄叹息一声,还是没走。并且对自己的脸皮没能承受这种正人君子的吹捧而深感羞愧,还需要锻炼啊。
向来不肯吃算计的方大帅,果然反咬了一口。沈钧儒这种君子做派,怎么顶得住方大帅这种反动军阀的反扑。嘿嘿的笑了笑,抬手做请进状:“大帅请!”
一边往里走,沈钧儒也不客气的开始说话:“大帅英明,沈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