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
顾忠琛听出这话里的意思来了,方剑雄是被所谓的三省联合激怒了。如果没有刚才的一番话,怕是离开就别想再回来了。
“顾某愿为扶帅驱驰!”顾忠琛赶紧表态,免得方剑雄再起疑心。
“回去以后,把部队带好就行。饷的问题,我给你解决。就这样吧,来了就好好待两天,别着急回去。”方剑雄说着端起茶杯道:“喝茶。”
顾忠琛起身告辞,出来之后擦了擦头上的冷汗。他可是明白的很,让他呆几天再回去的意思,那就是凉着程德全呢。想到程德全听了张謇的话搞出这么一个东西来,算是彻底的把方剑雄给得罪了。即便现在不发作,将来也是要算后账的。
当夜张孝淮赶到蚌埠,同时到达的还有李小川的第四师全部。这样一来,方剑雄在蚌埠的兵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方剑雄立刻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徐州之战。
五个师长全部到齐,方剑雄宣布开会。会议由张孝淮主持,这一次战役实际上也是张孝淮在指挥,方剑雄尽可能的利用国内的战争机会,蒋、张积累作战经验。
“诸位,来之前我与蒋总参谋长商议过,经过总参推演,以我军目前的兵力,完全可以正面击溃北洋东线兵力。经总参推演,决定以五六七三个师,摆成一个品字型,第六师居中,沿着津浦路堂堂正正的推进。第三、四两个师,作为总预备队。重炮第四、五两个团,加强到第六师,重炮第六团,分别加强到五、七两个师。装甲列车,作为扶帅的护卫车。目前部队已经完成了集结,各位回去之后抓紧时间做好战前的准备,后天上午七点整,兵发徐州。”
张孝淮布置完,方剑雄站起笑道:“大家都憋了半年了,当初的京汉线战役没打好,让袁世凯多高兴了几个月。这一次要趁袁世凯的主力集中在河南之际,狠狠的打他的东线,力争拿下北京过年。”
会议结束,张孝淮作为总指挥,北上宿县。方剑雄送行时,握着他的手道:“润农,东线战役交给你了,我连夜回武汉坐镇,防止北洋军反扑。”
“扶国,请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张孝淮啪的一个立正敬礼,方剑雄这一离开,意味着无条件的信任张孝淮。
徐州,冯国璋赶到徐州之后,北洋第三、五两个师也随着赶到,一时间徐州成了大兵营。北洋军军纪败坏,算是把徐州百姓给好一顿折腾。
何海鸣兵变一事,算是给了冯国璋一个当头棒喝,气的私下里没少说陈之骥。
袁世凯下令南下,冯国璋选择了慎重,不断派人往蚌埠方向打探消息,结果很不好,派出的侦查兵带回来的情报都不太好,很明显绿皮早有防备,双方的侦察兵之间较量了几次,北洋军的侦察兵都吃了亏。据回来的侦察兵报告,绿皮的侦察兵装备极好,有冲锋枪和手枪。(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秒记住【风雨小说网】。44Pq。,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装备差距问题,就像一根刺扎在冯国璋的心里。从武汉之战到京汉线战役,冯国璋一直有一个藏在心里的观点:北洋军打败仗,主要是装备差距过大造成的。
应该说这个观点没错,不过现在这个观点不适用了。当初那支匆忙扩编的国防军,经过整编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缺口严重的士官、军官,芜湖、武汉两地的速成班半年学习过的老兵们,有效的解决了士官的缺口。士兵训练就更不用说了,这半年在德军的帮助下,国防军的正规化基本成型。
冯国璋拿到的消息,张勋先拿到了。通过一个为辫子军服务的商人,张勋得到一个消息,已经查到番号的国防军就是三个师,打着旗号,正在沿着大路往徐州进发。
徐州这个地盘得而复失,算是来之不易,守着津浦路好发财,张勋把这地方看的很重。得到消息,立刻去找冯国璋。见了面通报消息后,冯国璋也吓了一跳。国防军的师编制大小,据说比北洋军大一点,就算是一万三千吧,三个师就是将近四万人。
“少轩,消息可靠么?”冯国璋确定了一句,根据国防军以往作战的规律,有三个师的兵力出现在正面,至少有一个师的预备队。
徐州地处平原,无险可守,以现有兵力跟国防军正面打一下,冯国璋心里底气不足。现在这些兵力,能打正面的只有曹锟的第三师、陈光远的第五师,其他部队冯国璋真的没信心。
张勋一脸的担忧,徐州这个地方他是不舍得的,自己一个人守是肯定守不住的,只能指望冯国璋了。所以说话也很客气:“华帅。应该不会错。这消息是我一个亲兵打听到的,他家就是宿县的。开了个小酒馆,绿皮兵过去后。经常去那喝酒。就是那些去喝酒的军官酒后放的话,三个什么甲种师,可以平推了徐州。下济南,打到北京过年。”
三个师打到北京过年这种话,冯国璋自然是当笑话来听。不过这也从侧面反应出来,国防军骄横不可一世的姿态。兵法云:骄兵必败。冯国璋心里有了主张,立刻吩咐:“开会!”
会议室里很快就汇聚一堂,张勋、姜桂题、陈光远、武祥帧、陈宦,带兵的主官都到了。
北洋军没有参谋部先做好计划的习惯,推演也是的。一帮大佬们开会商议,该怎么打。冯国璋第一个讲话:“各位。逆贼方剑雄所部以至少四个师的兵力北上,这说明方逆在东西两线平均使用兵力。看上去是兵家大忌,实际上这是方逆对自己的部队很有信心。眼下这一仗我们都不能输。也不能退。否则北洋就完蛋了,大家都得回家养老去。这里头的厉害关系就不多说了。冯某已经电告北京大总统,告知方逆排兵布阵之事。我军在河南兵力雄厚,可采取攻势,徐州方面以闻守为主,伺机反击。”
冯国璋这个作战计划,看意思是得到了袁世凯同意的。想反对估计没可能,所以张勋一直在转眼珠子,他所凭借的立身之本就是军队,这两万人他是怎么都不肯全部砸进去的。
“少轩,徐州正面就拜托了。”冯国璋第一个任务果然找到了张勋,这货有两万多人,手里还有两个炮兵营,按说守正面责无旁贷,徐州是他的地盘。可是这正面是那么好守的么?张勋眼珠子转了几下,咳嗽一声道:“华帅既然看的上张某,这个活张某接了。不过我军组建日浅,华帅还得帮衬一二。”
张勋在历史上还是很能打的,二次革命的南京城就是他打下来的。当然这会的张勋不一样了,对手也不一样。二次革命的时候,海军都在北洋手里,打南京是有舰炮支援的。在一次嘛,张勋对上的是国防军,不拉点帮手肯定是不行的。
冯国璋知道他的意思,指望张勋守着正面,只好点头道:“姜老帅,少轩兄的正面,拜托阁下帮衬一二,另外我手里的重炮团,拨一个营给帮你们。”
冯国璋带来的一个重炮团,装备的是日制105野炮,整个北洋也就是两个团,心肝宝贝一样的。现在拿出一个营来,算是很够意思了。张勋不能不接这个活,本来徐州就是准备给他养兵的。既然又是姜桂题又是重炮营的,不答应看来是不行了。
“好,张某干了。”仔细一琢磨,手里两万人呢,不打野战的话,是能守一阵子的。
正面的防御任务解决了,两侧的防御就好办多了,冯国璋交给武祥帧和陈宦,这两人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第三、五两个师是北洋的精锐,肯定是留在后面才能上的。这个道理,两人也不用想都明白。
武祥帧和陈宦的心态还不一样,前者是军阀性质,他的混成旅扩编为师,那是袁世凯照顾的结果,所以这个仗得看怎么打了,打光了都是自己的本钱来的。陈宦则是野心勃勃的,想要建功立业。两人站起回答时,武祥帧明显的没那么大声,陈宦倒是很洪亮的回答:“是!”
冯国璋这个布置,按照他的说法,先以防御挫敌锋芒,然后以精锐反击。
被分在右路的李逸风心里其实挺不服气的。“凭什么让呼延奥博打中路?还重炮团加强过去,老子的第七师,比他的第六师只强不差。”李逸风回到他的指挥部,对这杨醉就一阵吐槽。杨醉现在是警卫营长,指挥的是全师最强悍的一个营。手下八百老兵,都是从各部队挑选出来的。这样杨醉也是牛逼哄哄的。
“师长,不如我们先行动,不等中路。”杨醉也盼着打仗呢,只有打仗,才有机会立功。所以很热情的煽动,李逸风倒是中规中矩的,吐槽归吐槽,作战计划是不能乱改的。
“你当我不想啊?要被大帅知道了,能枪毙了我?这一仗,是张总参在指挥,换成大帅在这,还能去闹一下,争取一下。现在只好乖乖的遵命。”
呼延奥博回到宿县驻地,那是激动的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招呼部下开会,激动的跟打了鸡血一样,双手乱舞道:“兄弟们,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上一次李逸风那小子捡了皮夹子,在汝河对岸打了个防御战还立功了,大帅奖励他一千大洋。一千大洋啊,娶十个新学堂里的女学生做媳妇都够了。”
匪气十足的呼延,战前动员都是当年在广德山区落草时的口吻。
相比之下,左路的林淮川,战前准备就正常多了。不过也够激动的,总算是等来了一个表现的机会。所以战前的动员会议上,林淮川对着一帮属下那是发了狠话的。
“各位,林某受大帅器重,得以执掌一个甲种师。这是我的荣幸,这一次打徐州,各位都给我争气点。奋勇向前的,我向大帅举荐,保证不少好处。胆小怕死,敢于后退的,别怪林某人手黑。从今天开始,警卫营担任执法队,凡是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向后的,一律执行战场军法,包括我本人在内,没有命令后撤,都执行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