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黑白
一边走,玉霜才亦步亦趋地跟在林儿身后,小声道:“有没有办法联系上我哥?他或许知道更多内幕。”林儿道:“你哥还在天水督粮吧?我们来西辽时也没从那地方过,没能见到他。现在路又不通,也不方便传递消息,还是算了吧。”七妹却道:“萧关虽然封了,但我还是可以凭轻功翻进去,我师弟就是这样过来的。周小姐要传信吗?我可以去跑一趟。”玉霜菀尔一笑,道:“七妹你真好,以前我们有猴子哥,现在又多了你。不过还是听林儿的吧,她一定还有别的任务派给你呢,我哥的事先缓一缓。”
她顿了顿,忽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七妹,你本来是杂耍班的?”七妹疑惑地点点头,不知她何故问起这个。玉霜则在心里嘀咕了半天,方道:“我想起了在北辽时认识的一个朋友,事情怎会这般巧?算了,也许是我想多了。”七妹则只能茫然地看着她。
城中原本的府衙,此时成了识乐斋诸人临时聚会的场所,林儿正在为接下来的行动寻求对策。“这回我们不光是一座孤城,还是一只孤军。如果所料不错,过不了多久,西辽军就会两面合围,来收复西平府。你们有什么主意呢?”
易明诚摇头晃脑地道:“好说好说。守城不是我们最拿手的吗?在大邑我们就靠一千乡勇也挡住了北辽人的进攻,在这里我们有两千惯战之师,还怕什么。你说是不,小叶娘子?”
夏晶微笑道:“易先生说得没错,西辽军擅长马上作战,攻城不是他们的专长。只不过,这里和大邑还有一点不同,大邑的百姓都是唯林儿马首是瞻,可这西平府目前却是一座空城,这倒是一个大的隐患啊。”
林儿道:“我也正思虑这事,一个城池里没人可不行。姓易的,上次你和尚义去附近的百姓处换过粮食,你觉着如果我发一个安民告示,他们会愿意回城来住吗?”
易明诚瘪着嘴道:“难说难说。西辽人对宁国人本来就不信任,现下又在打仗,他们更会疑心。上次我们去换粮食都费了好大的劲才换回来那么一点,要让他们回来,不容易吧。不过,或许主母你去就不一样了哦?”
林儿抿抿嘴,道:“不管怎么说,让老百姓回城是当务之急,我还指着雇用人力来修城补路呢,光用军士可不行。要不这样,七妹先去百姓藏身的地方张贴安民告示,明天我再亲自去走访一下。”
第二天,林儿安排好城中事务,就和玉霜、易明诚、李成等人一道,离开西平府城,向百姓藏身的山中去。
走到半路,就见七妹正飞奔过来。林儿忙问:“你贴的告示有用么?”七妹道:“**们对汉人的仇恨还是很大,一个告示似乎顶不了什么用啊。姑娘,你还记得鸿乐府的那个马完阿訇吗?我在前面不远的小山下见到他了,要不我们去问问他吧?”林儿点头道:“嗯,这就去。”
五人这便来到七妹所说的山下。这是荒原上的一座小山岗,南坡缓北坡急,老百姓都躲在南坡下面的密林中。自两国开战之后,他们已在这里待了一个多月。
林儿等人到时,**们正在做礼拜,马完阿訇带领着大家向着圣城麦加的方向祷告。林儿便招呼众人小心翼翼地在旁边坐下,等待礼拜完成。
不多时,礼拜结束。马完回头时正看见林儿等人,忙过来见礼。林儿这才站起身来回礼,道:“阿訇这些日子还好吧?上次在鸿乐府走得匆忙,都没来得及打个招呼。”马完道:“姑娘有所不知,这树林里哪有在家时舒服。可又有什么法子呢,两国要打仗,我们若是不跑,就只有被杀的命。”
林儿温言道:“阿訇,我今天来就是想请大家回城去住呢。我们需要雇人力来修城墙,大家回去了也可以种地得生活,我们也才能收税维持军需。”马完道:“姑娘你不是开玩笑吧?我前两天还听到西平府那里轰隆隆地响呢,这仗说不打就不打了?”林儿道:“打还是会打的,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这只军队绝不会强占老百姓任何一样东西,更不会杀害一个无辜百姓,这点你们只管放心。”马完将信将疑地道:“你真的能保证?你是那军中的大将吗?”林儿微笑道:“其它的事我不敢说,但这一件,绝无问题。那军中的大将是我大哥,我说的话他一定听的。”
两人这边说着话,就有不少百姓凑过来听。这时,一个中年男子抢道:“你们宁国人的话我们凭什么相信?宁国人一向不老实的。”林儿道:“这位大哥,依你这么说,宁国就没有好人了吗?”男子道:“那当然,宁国如果有好人,干吗还要来打我们?”林儿皱眉道:“两国交战,那是上头的人决定的事。宁国有那么多普通老百姓,和诸位都是一样的,你怎么能一棍子全打死呢?”男子道:“那我管不着,反正宁国没好人,所以他们才要来打我们,我们也要还击!”
林儿心中一凛,这样的矛盾,的确是深藏在普通老百姓内心中的,任凭她用什么言语,想来都无法说服他们。她回头看看己方诸人,玉霜一向腼腆,易明诚疯疯癫癫,七妹、李成都是习武之人,这次她竟一个能言善辩之士都没带来。她无奈地摇摇头,只好向马完告了罪,率众人离去。
回到城中,林儿一脸不忿地坐到了府衙中。刚才那个男子着实有些让她生气,可她又无从辩驳,胸中一时郁闷难解,不住地抱怨道:“气死了,要是哥哥在就好了。”
玉霜经她提醒,似想起了什么,忙回到房中拿出一本书来交到林儿手上,道:“这是羽哥哥在北辽时写的《立心》一书。当时我们去拜会了北辽南京戒台寺的证弘方丈,向他请教了佛家的中道妙观,羽哥哥这才写下了这本书。林儿你看看,说不定能帮到你呢?”
林儿一听,登时扫去脸上阴霾,接过书来仔细翻看。不多时,她忽然抬起了头,握住玉霜的手兴奋地道:“小嫂子,谢谢你,这可是本宝书啊。”玉霜菀尔道:“林儿这么快就看出什么名堂了?”林儿道:“嗯,刚才那位**男子犯的是‘非黑即白’的错,他把世界看得过于简单。哥哥已经在书中作了一些说明,要如何应付这样的思想。我想,只要照着他的说法做,应该就可以的,我已经想到办法了。”
说完,她又向玉霜一笑,道:“小嫂子,你就是我和哥哥的桥梁啊。哥哥有事,你能把消息传到我这里,我有事,你也能让哥哥远跨千里来帮我。”玉霜听得脸一红,羞道:“你还是叫我‘玉霜’好不好?‘小嫂子’听起来怪怪的。”林儿却拗道:“不好,我就要叫‘小嫂子’,多亲切啊。嘻嘻。”玉霜无奈,只得依她。
第三章 道路
西平府城下,林儿点了一千人马,由李成指挥,向马完等百姓所在的树林中去。她自己则和七妹二人快马去到了另一处秘密地方。她已让七妹将周遭地理打探详细,此处,就将是她说服百姓们的所在。
李成所率的人马,全都按林儿的要求,马要带铃、人要吹哨,一路招摇地前去“打劫”。百姓们每天都会派人在路边紧要处放哨,见到这些宁国兵大摇大摆地前来,早就有人回去通风报信。马完闻报,便组织百姓往山上逃,以躲避宁军的锋芒。
然而宁军显然知道他们的行踪,一千人马将山的南坡团团围住,再不断地收紧包围圈。看那阵势,必欲捉住百姓们才肯罢休。
百姓们一路朝山上退,可他们也知道,如果被逼到了山顶,那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山的北坡是悬崖,除了跳崖,根本无路可走。退到半山腰时,众百姓就停下了脚步。当此时,前面是悬崖,后面有追兵,往前不是,往后也不是。看起来,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也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在山的侧边,有一处山坳,里面是一片荆棘地,平日里从来没人敢在那里走动,今天要不我们就冒险往那里走一回?”就有人反对:“那里面全是陷阱、沼泽,一不注意就没了命,要走你走,我可不走。”前一人道:“如今前后都没了路,如果不另辟蹊径,我们就只有死路一条。陷阱有什么可怕,大家手拉着手往前走,不就行了?”众百姓又是一番争论,方才同意了他的主意。
于是,百姓们便绕过了宁军的包围,往山侧的荆棘地走。那地里倒刺、毒虫遍布,不少人在里面受了伤,不过好在宁军也忌惮这地方,倒是没有跟来。
约走了一个多时辰,众人总算走了出来,来到一片平地之上,也没有宁军再追赶至此。大家正自欢呼,就见前方两个倩影,正立在路的中央,便是林儿和七妹。
林儿见众百姓到了,笑盈盈地过来见礼,道:“各位乡亲,一切安好?没有走失了谁吧?”上午时顶撞过她的男子当即指着她的鼻子骂道:“你才说宁军不会来打我们,马上就应验了,这说话简直就跟放屁一样。”林儿也不生气,仍是笑道:“这兵就是我发的,可他们并没有抢你们任何东西啊?是你们自己听见了风声就跑,怎知他们是来做什么的?”男子一愣,想辩驳倒也无话可说了。
旁边马完不悦道:“我们平日里受官兵的气久了,是有些惊弓之鸟。可姑娘拿这个来试探我们,这太没意思了。”林儿道:“阿訇切莫生气,我这样做,只是想为各位找到这‘第三条道路’。”
“第三条道路?”
“不错。刚才你们在前后两条路都不通的情况下,就自己为自己找到了这第三条道路啊?这条路虽然荆棘丛生、陷阱密布,可你们还是走出来了,说明这条路就是一条正确的路啊。”
众百姓听她之言,一片茫然,不知她到底是何用意。
林儿却并不急着解释,而是让七妹将她早已备下的解毒疗伤的药发到众百姓手上。百姓中有被荆棘割破、毒虫咬伤的,敷上她的药,便有清凉感觉袭遍全身,众人忙纷纷感谢她的灵药。
林儿微笑着接受了众人的谢礼,续道:“是小女让你们受伤的,我本应该帮你们疗伤才对呢。我想来想去,前面这位大哥上午那话的意思无非是说,西辽人和宁国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