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真要绝了咱鲁家的香火?”
“可她是唐宛月非燕雅淑啊,你让儿把她当做雅淑,对人家公平吗?”赵丹低声道,“况且一看到她,我就会想起雅淑…和孩子,母亲,我…我就心如刀割,您愿意儿每天都如此吗?”
鲁母的身体僵了下,眼中带泪,摸了摸赵丹的脸,“母不知……不知你会如此。是我考虑不周。”
赵丹闭上眼,不敢看鲁母那悲伤的双眸。心里不停的道歉,可是不这样说,鲁母这关过不了啊。
“你让母亲好好想想,想想。”鲁母疲惫道,“儿啊,你,你也可以重新开始不是吗?这宛月虽是商家之女,可也是独女。若她嫁过来,鲁家的财力就更盛了。你道母亲只因她长的像燕姬?”
“千错万错都是儿的错。”赵丹有点不忍,可是再娶一个女子,孙权这关就不好过啊。最重要的是自己真不愿再娶,可这些怎么说出口,如何能说出口!
“罢了罢了,是母亲过于心急了,你先和宛月相处一段时日再说吧。”鲁母退步道。赵丹知道这次不能太干脆回绝,只得答应鲁母这几日常去曲阿,去唐府看看。
第68章 第四十三章 嫁娶前奏
上朝遇到周瑜,赵丹正要解释昨日失约的事,周瑜却捶了下他的肩,低声道,“我听伯母言,你快成亲了?”
“没有的事。”赵丹忙否决。
“子敬,你可越来越不诚实了。小乔说鲁母找了位酷似燕姬的女子,是也不是?”
“唉,一言难尽。”赵丹叹口气,“似而非真,更让人揪心。”
周瑜一怔,拍了下赵丹的背,赞同道,“子敬所言甚是。”
这天,朝堂上传来一个噩耗,守护南方的太史慈年仅四十一岁过世了。赵丹对太史慈并不悉数。但他的事情知道一些,比如当初他原来是扬州刺史刘繇的手下,后被孙策慕其高义,招揽到帐下。这位太史慈和孙策曾在曲阿交战过,两人竟旗鼓相当,可见此人也是武艺超群。
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所以赵丹并为见过这人,但报丧之人转述了他临终的那句,“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让赵丹敬意顿生。
众人唏嘘不已,孙权十分悼惜,命厚葬并赐了不少给其族人。赵丹回忆了下这些已经亡故之人,多半不足四十五岁。心叹自己也不知还有几年的光景。
在鲁母的催促下,赵丹带着礼品去了唐府。唐夫人上香去了,赵丹在下人的带领下去了客厅。和下人聊了几句,赵丹才知道唐宛月这位不到二十的女子竟掌管着唐家的所有店铺。
进屋时唐宛月正在看账册,几个掌柜模样的人低头听她训话。看到赵丹,唐宛月笑了笑,点了下头,命丫鬟先带赵丹去书房等候,说是处理完事情立刻过去。
赵丹在这个和自己书房大小相似的房间中来回观察,发现很多商业性的书卷。随手拿起一本是关于吕不韦的,所幸无事,赵丹就寻一塌坐下看起来。
“让先生久等了,望不要见怪。”唐宛月挥手让丫鬟摆弄好茶具,跪坐在茶几前,“为先生煮杯茶,当做赔礼如何?”
“我冒昧前来,都不曾言打搅的话,唐小姐又何过之有?”赵丹放下书卷,抱拳道“先前不知小姐竟掌管商铺,失敬失敬。”
“先生不认为商乃卑微之业?”
“有商有农才有富裕啊,怎会轻视。”赵丹看着酷似燕姬容貌的女子,决定问问心底的疑惑,“小姐可曾有心上人?”
“不曾,父在世曾言,男子多色而薄情,让我慎重。我烦那些事,还不如算些账务来的舒坦。”唐宛月坦言道,“我知先生定然好奇我即不爱你,为何提议嫁你可对?”
“事实上,我这次来确实为了此事。小姐可否道明?”
“先生能容我不是吗?”唐宛月煮好了茶,递给赵丹一杯,笑着说“我那日问先生的问题,答案皆合我意。我不想成亲后深居闺中,那样我的生活就没了任何乐趣。”
“先生不在乎这些,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不是吗?”
“我想依唐小姐的条件,找能容你之人不少吧?”赵丹反问道。
“可先生非好色之人,亦不会娶妾,更不会待我不好,这些并不是人人皆可达到的。”唐宛月一针见血道。
赵丹不得不感叹这女子非男身太不公了,看人眼光如此准确。诚然,若真娶了她,那至少就是亲人。
“先生,宛月不懂爱,不懂情,但我知很多夫妇皆非两情相悦不是吗?鲁伯母一直为你的婚事担忧,你忍心让她老人家寝食难安?”
赵丹浅尝了口茶,鼻翼间充斥着茶香,味道很不错。“唐小姐看的很通透,不过我很想知道,有人每次看到你就想起别人,你也不介意?”
“我从不屑做替身,不过依先生对亡妻的深情,我们的相处岂不更融洽?”女子调皮一笑,“况且我想假以时日,先生会喜欢上我的。”
“你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子。”赵丹赞叹道,其实这次见面,赵丹已经不会看到她就当成雅淑,因为她们性格太不像了。想到鲁母,这个赵丹不愿伤害却一直伤害的妇人,也许该给她一个孙儿,让鲁家传承下去。
“先生走仕途我经商,财权皆有,亦可相互扶持不好吗?”
赵丹笑了,唐宛月果然精明,在自己有点心动的时候,抛出诱饵的时机刚刚好。
毕竟男女有别,赵丹停留了会就以要去宗亲那边为由告辞了。虽然那些叔父们有的人颇为顽固,但毕竟都是鲁家的亲人。赵丹陪叔父们聊了会,多半谈论的是让他快点娶妻。
赵丹应承着,心里道,这算逼婚吗?想想自己也挺可悲,一个快四十的人还被催着成亲。
因为次日要上朝,赵丹很早就返回吴郡。鲁母询问了赶车的下人,知道赵丹在唐府停留了好一阵,很是开心。
年关将至,是张昭最为忙碌的时候。撇开他对自己的不满,赵丹挺佩服这人。将整个江东的财务打理的是井井有条,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赵丹一边听着他向孙权报告着各地的收成,一边想到底要不要娶妻。若赵丹是一个人,无牵无挂,他定然明确的说我不娶女人!
可事实上自己背负了一个大家族。喜欢男子可男子又不能生小孩,虽然赵丹对子嗣无要求,但想想占了鲁肃的身体,总不能不尽点心意吧。
鲁母,赵丹已经当做亲生母亲的人,为这事操劳了可不是一年半载。可真要娶,赵丹怕又一个燕姬消逝。这块阴影随着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完全抹掉。若真的再出意外,赵丹估摸自己承受不住了。
忽然赵丹感觉有人在看他,不是那种一直盯着的,而是隔一小会瞟一眼的那种。
寻找目光,赵丹看到孙权边冲张昭点头,一会撇自己一眼,似笑非笑的模样让赵丹立刻推测到,莫非孙权知道自己相亲的事?
想到这,赵丹垂下头,大脑飞速的旋转,孙权是如何知道的?难道在鲁府有细作?可鲁府的下人基本上都是以前东城带来的旧部,原则上不应该有。
莫不是通过周瑜?赵丹自个否决了,周瑜从不在孙权面前谈私事,何况是关于别人的。
提心吊胆了几日,孙权没有任何动作,亦没找赵丹谈话。赵丹长舒了口气,他可记得孙权曾说过自己娶谁就杀谁,现在想来应是置气的话。一个才得兼备的君主应不会如此任性妄为,那么定是自己想多了,孙权并不知情。
鲁母催促了几次赵丹的意思,赵丹看着年关将至,不忍她老人家不开心,就言过了春节给答复,老太太这才满意。
第69章 第四十四章 捷足先登
过年对小孩那是绝对的欢乐,看着在院子里大笑着奔跑的小鲁忠,赵丹有点羡慕。在鲁母声泪俱下的几次谈话后,赵丹让步了。
是啊,娶妻之后既可让鲁母安心又能断了孙权的念想。按说这一箭双雕的事自己该欢喜的,可为何有一丝丝的悲伤呢?
明月高悬,寒夜对镜,冷光袭人。在众人欢坐一堂的时候,赵丹独身来到后院,仰望着浩瀚星辰。
“阿紫,为何每当过年你都喜欢看天?”小灰站在赵丹的肩头问道。
“岁月流逝,只有这天地不变。”赵丹侧头看了眼最近吃胖的小灰,“还有你,你也没变。”
“阿紫,你是不是不开心?”小灰用羽毛蹭蹭赵丹的颈脖,“我知道是老太太逼你成亲,你才这样的对吗?”
“呵呵,你可是越来越聪明了。”赵丹脖子有点痒,把小灰捧在手里,“对了,练师最近怎么样?”
和孙权的事,也许别人不知,但练师,赵丹已经确定她知道了。也正是这样赵丹好久没去看她,不敢见。怕这个自己当做亲妹妹的女孩用鄙夷的眼神看着他,用恶毒的语言咒骂他。
“我去了几次,孙府的下人太多,我待一会就被人发现赶走,所以只停留一小会。不过见她时,要么就是抱孙鲁班,要么就是弹琴,应该挺好。”小灰有点惭愧,“阿紫,我是不是很没用?”
“怎么会,你已经帮我很多了。”赵丹摸摸他的头。
建安十二年初,媒人从曲阿回来,说唐府已经收下聘礼,过几日就双方父母见面交换聘书。
然而在聘书未交换之时,唐家突生变故,将聘礼送至曲阿的老宅。并书信一封,表达了歉意,并言唐宛月找到意中人,会于二月十八这日成亲,希望鲁府可以原谅。
因为没有聘书,够不上悔婚。知道这事,赵丹第一反应松了口气。鲁母却急火攻心,责怪赵丹不及时抓住,让这么好的儿媳没了。最后非要去曲阿走一趟问清楚,看看是谁家的儿郎抢了她的儿媳。
赵丹怕她身子吃不消,只好自己前去。
“少爷,你为何发笑?”鲁泰听着马车上不时传来笑声,担忧的问,“这唐小姐脾气太大,不够温柔,少爷没娶才是福气。”
“哈哈”赵丹掀起车帘,来到鲁泰旁边。“鲁泰啊,你前些日子可不是这般说的,我记得你好像说,唐小姐大气果断,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