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老嬷嬷低声道:“已经打听清楚了,把陆三小姐放进来的那个婆子也绑起来了,太太看应该怎么办?”连太太抹着眼泪:“还能怎么办,陆家来要人,咱们能不给么,陆家还得罪不起啊。”
老嬷嬷道:“事情也许不到那个份上,老爷是不是担心的过了,要是没有……那大姑奶奶可不毁了?”连太太低声斥道:“你懂什么,天子一怒,下面不知道多少人要遭殃,原先想着赵家是清贵人家,又有陆家这门显赫的姻亲,茹儿嫁过去总是好的,谁想到竟出了这样的事情。”
老嬷嬷道:“那咱们把大姑奶奶藏起来不就成了,只对外说去世了,又何必非要逼着大姑奶奶把孩子弄掉。”连太太只是伤心地流泪,那也是她的外孙子,她怎么能不心疼,可和女儿的命相比,她宁愿舍弃外孙子。
陆家得了信,陆宛君和陆如玉也都很是担心,陆万林立刻就带着人去了连家,他打听了消息,也觉得奇怪,连家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那个所谓的青梅竹马的表哥倒是连家人指使的。
这事说起来也奇怪,哪个做爹娘的会主动往女儿身上泼脏水?连老爷在预备栽赃连氏之前,刚刚从宫里当值回来,难道是在宫里听说了什么事情,不得不把连氏和赵家划分界限——难道赵家要遭殃?
也不可能,赵老爷为官清正,在任上十几年考核皆是优,皇上也是褒奖过的,赵德清虽是新翰林,也是勤勤勉勉,赵家家规严厉,赵家的几个儿子也不可能做出什么得罪人的事,陆万林百思不得其解,匆匆赶向连家。
连老爷可以对赵家不假辞色,却不敢把陆万林拒之门外,陆万林还没开口要孙女呢,连老爷就当着人给陆万林跪下了,请陆万林给他女儿做主和离,说万万不能在赵家待下去了。
此时赵老爷赵太太都在,赵太太气的道:“亲家,自从儿媳妇进了门,我不说把她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可也是和颜悦色,从来没有给过她为难的,如今她又有了身孕,怀的是我们赵家的长子嫡孙,我那日生气发脾气也是人之常情,总想着你们连家若给我一个交代也就罢了,谁想着你们不仅不解释,反而劈头盖脸的指责我们虐待儿媳妇,这可从哪儿说起?又死活拉了女儿回家,她虽是你们的女儿,却也是我的儿媳妇,还怀着我的孙子,我今天就要把她带回去,等生下我的孙子你们要舍不得女儿只管带回来,叫我写放妻书都成。”
赵老爷也道:“咱们两家结亲的时候也都是和和气气,从没有红过脸的,怎么突然闹出这么一出来,亲家要是有什么为难之处只管说,咱们是姻亲,我怎么会置之不管呢,这婚姻本是结两姓之好,怎么反倒弄出仇来了呢。”连老爷听了这话,四十好几的人,痛哭流涕,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陆万林亲自把连老爷扶起来和他在书房密谈,陆万林没有拐弯抹角:“是不是端王爷要出事了?”
连老爷不禁错愕,陆万林却道:“赵家并没有得罪谁,只是相邻的那个院子是端王爷的别院,两家有所往来,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消息,以为端王爷要遭殃,只怕连赵家也被牵扯进去了吧?所以你才急着弄出这么一出,想把女儿和赵家撇清。”
连老爷老泪纵横:“国公爷深明大义,我实在是不敢得罪,我知道赵家是被冤枉的,可我真是得罪不起。”陆万林道:“那你不妨把事情告诉我,我办起事情来总比你方便的多,我定会保赵家无事。”
连老爷只是摇头,任凭陆万林怎么问也不肯说,最终宁愿赵家把连氏带走也不肯多吐露半个字。陆万林无奈,能把连氏接回去,陆宝菱接回来就成了,别的也只能回去再说了。
陆宝菱白天被关了大半天,又提高警惕防备着连家人,早就疲累极了,见陆万林亲自来接,高兴极了,可没多久就在马车上睡着了,连氏见着赵德清,更是喜极而泣,赵太太此时对这儿媳妇也不知做何感想,只叫赶快回家。
大家都以为这场风波就此结束,赵老爷还和赵太太商议着去连家赔罪,毕竟以后还是亲家,前两天闹得太过了,总有个人先低头,重修旧好,可没想到,送去连家的帖子和礼物却被退了回来。
赵太太原本就不怎么情愿先低头赔罪,赵家有什么错儿?要赔罪也是连家来赔罪才对,此时气的不得了,只说和连家断了这门亲。
一直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赵德清还为着去连家送节礼的事情被赵太太骂了一顿,却得到了连老爷去世的消息——连老爷是自缢而亡,并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连氏哭的几乎昏死过去,连太太却什么也没说,草草办完了连老爷的丧事,带着儿子媳妇匆匆赶回了老家。
连老爷成为这场阴谋斗争游戏的第一个牺牲品,连家也在二十年后——连氏肚中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才沉冤得雪。
正文 034。做媒
又是深秋,陆靖柔嫁到陈家也整整一年了,虽然还没有身孕,可却掌管着镇国公府的中馈,谁也不敢说一个不字,陆宛君也十七岁了,到了说亲的年纪,二夫人张罗着给陆宛君说亲事。
可陆宛君因着自己庶出的身份,向来低调,再加上容貌的关系,很少露面,一提起陆家二小姐,大家都是一脸茫然,二夫人碰了几次壁,有些生气:“都是些狗眼看人低的,一听说宛君是庶出就顾左右而言他,也不想想我们宛君是什么品貌,呸,就她儿子的那个长相,给提鞋都不配。”
二夫人对内虽然觉得陆万林偏心,可对外还是很护短的,见不得人家说陆家人的不好,因此铁了心的要给陆宛君找个好人家,见人家都不大认得陆宛君,便要带她出门会客。
陆宛君正准备开春的选秀,躲避还来不及的,怎么愿意往前凑,可这话又不能告诉陆万林——陆万林要是知道陆宛君有进宫的心思,肯定半个月内就能把她嫁出去。
陆宛君便去求陆靖柔帮忙,若是二夫人给陆宛君说的亲事不妥当,陆靖柔还可以插嘴,可二夫人估计是受了刺激,可着劲儿的要把陆宛君嫁的风风光光,因此提的也都是名门大户的嫡出少年,无论是人品还是才学,家世,总有出彩的地方,这叫陆靖柔也没法子张口。
陆宛君第一次跟着二夫人出门是去二夫人的娘家项家,项家相传是项庄之后,也是诗书大族,那时候陆令思已经是世子,所以虽是续弦,陆万林还是花了心思。
项氏未出嫁前是项家嫡出的二姑娘,上头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头还有两个弟妹,项家老太太和老太爷早就去世,项家的三兄弟也早已分家,但还是住在老宅子里,如今二夫人回娘家,去的是大老爷那边。
大老爷两个女儿两个儿子俱是嫡出,长女已经出嫁,幼子还在牙牙学语,长子项秉在国子监念书,次女项容也只有十二岁,和陆如玉关系最好。
项大太太知道二夫人的打算,和这个小姑子关系也不错,便下了帖子请了二夫人看中的几户人家,也算是变相的相看了。这次陆宝菱和陆如玉虽也跟着来了,却早被项容给拉走玩去了,陆宛君不得已陪在二夫人身边,接受各位夫人的夸奖以及各种问题。
二夫人看着众位夫人被陆宛君容貌惊呆了的样子,不由得暗暗得意,这个侄女儿的容貌,就是进宫做娘娘也是百里挑一的。
陆宛君却暗暗叫苦,只怕很快整个京城都知道显国公府陆家二小姐是个美人儿,究竟有多美,估计会惹得更多人打听,她想在选秀的时候一鸣惊人估计是不可能了。
陆宛君不光长得美,经过一顿时间的练习规矩,举止气度大方得体,说话也规矩,虽有好容貌,可也不是那等轻浮的,再加上二夫人有意无意暗示了陆万林的态度——虽是庶女,可嫁妆什么的都是比照着嫡女,这样一来动心的人就更多了,虽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可若是儿媳妇既美貌又贤惠,也是锦上添花的事。
从项家回来的第二天,就有人上门说亲,二夫人看着那些个极尽巴结讨好,捧自己踩别人的媒婆,暗暗得意,陆家的女儿一拿出手,还不是满京城的好儿郎可着劲的挑。
陆宛君不胜其扰,又不能明说,真真是憋屈极了,陆万林也在暗中相看着与陆宛君匹配的孙女婿。陆宛君心思细腻,性格温婉,一定要嫁个温柔体贴的人才成,要不肯定要受委屈。
陆万林相中了两个人,一个是沈家的沈白,一个是裴家的二少爷裴镜,沈白既是陆靖柔的表弟,性格又很是温柔细心,人也是风度翩翩,和陆宛君如同金童玉女一般。
裴镜则是自幼养在乡下裴老夫人身边,刚刚被接近京城,也是心思细腻的。而且这两个人从身份上来说和陆宛君也匹配。
陆万林自然更中意沈白,因为这是亲上加亲的事情,可是却从沈照那里得知沈夫人看中了孔若芳,如此没有缘分,陆万林也就罢了,又请了裴太爷吃饭,探探他的口风。
裴太爷曾做过帝师,为皇上讲经授筵,还曾入内阁,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眼界和经历都非一般人可比,如今裴家子弟入朝为官的不少,裴太爷也就退了下来,闲时读读书,教导教导子孙,日子倒也过得清净,从前官场上的一些应酬则是能推则推,一听说显国公请吃饭吗,心思就活泛起来了。
陆万林是什么人哪,能培养出陆令闻和陆令望那样的儿子,肯定不是一般人,往后退二十年,京城最风光的人是谁?肯定是显国公陆万林。
长子陆令闻有才华有野心,刚入朝为官就是正五品的吏部文选清吏司,后来又升任正三品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刚满二十四岁就到都转运盐使司做同知,曾任两淮地区的巡盐御史,每一次为官都是在油水极丰厚却又极危险的地方,你想想看,江南物产丰富,可于盐课上也最为混乱,水极深,一连派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