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两世花-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趾芸赡苁枪赜稹>镁吵〉乃谛芯矫嫫挠行牡谩1匦肭涝谒乩粗按蚩桓隽己玫木置妗�

意外的是,吕蒙的用兵比我们所做过的最乐观的猜测还要快。在刘备东返的消息传来之前,他已经攻占下长沙和桂阳。

倘若史官能够更详细地描绘,他征服长沙桂阳二郡的手腕完全可以载入战争史“攻心”部分的重要篇章。在行军路上,他已经完全切断了三郡和西方的通信,同时先派人入城散布流言。在行军路上,他一边赶路,一边又仔细地留下了大量的比原本兵力要多的炉灶。因此每当他来到要攻克的城市,往往已看到太守送出的降书。

唯一比较强硬的是零陵。但吕蒙在来信中保证,不出三天,便能拿下零陵,返回巴邱战场。

与此同时,刘备前往公安,并派关羽沿水路下益阳的消息也传来。巴邱像一张张开的大网,只等关羽钻进来了。

关羽到的前一天,孙权收到了吕蒙差人飞马送来的书信。读完书信,他面有喜色。

“好消息?”我好奇地问。

他将书信放下,颇为自得地说:“孤已许久未听过坏消息。”

看得出他很想表现出沉稳的一面,很想按捺不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在屋里转过几圈后,他还是忍不住如同一个得到喜爱玩具的孩子似地对我说:“孤听说关羽自认天下无敌,温酒斩华雄,又诛颜良文丑,当年孤送去见他的使者,回来时都说他不曾好颜接待过。孤今日要让他知道他也是有对手的。”

“他会知道的。”我附和着。

“他自然会知道,可是——孤真想看看这个人狼狈的样子。”

他停下来,看着我。目光里意味深长。

而我明白过来。

“这里离巴邱只半日路程。况且我们走了,这里还有甘将军照应。”我对他说。

“甚好,”他大笑起来,“备马。”

他和我带了周泰和很少的几个随从,换了便装去巴邱。

本来应当走水路,可他坚持要从高处看看巴邱江口的关羽是怎样在鲁肃的围歼下溃败。于是我们走了旱路,一路前往巴邱江边的山。

“翻上前面的山,就能看见江了。如果孤没算错的话,现在正是关羽这条大鱼入网的时候。”

孙权用马鞭指着前面的山头,踌躇满志地说道。

于是我们策马翻上那山头,江从山的那边一点一点露出来。然而当江面完整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全都愕然——

关羽在那里,在西边的江面上,他的舰队整齐肃然地停在那里。没有混乱,没有硝烟,什么都没有。

而在东边的江面,是鲁肃的舰队。他们也是整齐肃然地把守着往东的江面,以及南下湘水的江口,他们应该早就在那里了,当关羽的舰队进入这条河道时,第一眼就能看见他们。然后两军就在这江面上对峙。

可他们本应当潜伏在两岸,当关羽的舰队进入这张网时,猝然从两边杀出,给那个死神一样的男人以梦靥般的痛击。

这张网本应天衣无缝。可惜当鱼刚进入时,它却自己破了。

第四章 二十比二

我从未见过孙权那样愤怒的样子。

仿佛是正在春风得意时被人往脸上刮了一巴掌,他发疯一样冲了下山,狂躁地喊着要鲁肃去见他。沿岸的小兵也不知发生什么事,大祸临头般顶着他的愤怒把他送到主舰上去了。

鲁肃正在舱中写着什么。看见我们进来,他也有些惊讶。“主公这么快就来了?”他问道。

“孤再不来,你就要将三军送给关羽了!”孙权咆哮着。

“怎会?我正准备——”

“你正准备什么!”孙权继续愤怒地咆哮,“你告诉孤,你现在在做什么?”

“迎抗关羽。”在孙权的愤怒面前,鲁肃竟没有丝毫慌乱,反用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沉稳语气答道。

“迎抗?孤几时说过要你迎抗?你的伏兵呢?你的火箭呢?”

“肃正在写书给主公解释这一切。肃以为只要牵制住关羽不让他东进或南下便可以了,没必要一举歼灭。”他仍是波澜不惊地答道。

“妇人之仁!”

“不是妇人之仁。肃只是认为此战我们既得了三郡,再收回江夏和巴邱,便足以给刘备一个教训。如今我们处于有利地位,正好可以掌握和谈。”

“孤几时说过要和!”

“肃认为主公应当和。”

“你是主帅还是孤是主帅!”

“肃领命带着一万兵马,这一万兵马的调度,自然是肃来安排。”他仍是那样沉稳地说着。

孙权的疯狂可想而知。

“周泰!”

“在!”

“速去传孤的命令。马上叫甘宁带上孤那三万兵马过来,另外火速派人送信给吕蒙将军,叫他不要西进了,迅速给我回到这里来!有多快给我飞多快!”

周泰领命出去了。孙权狠狠剜了鲁肃一眼。而鲁肃很平静地说:“主公放心,关羽现在未明白形势,不会妄进。肃就在这里指挥抵抗关羽,不给关羽任何可乘之机。”

这种平静彻底打败了孙权。他气得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是一甩袖进舱了。

剩下我和鲁肃面面相觑。

“很疯狂是吗?”他突然这样问。

“有一点吧。”最初的惊愕过了,我突然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你本不该是这样的人。”

他不去应我的话,只是回过头,静静看着西面的那一江白帆。末了,他轻轻说:“昨晚我梦见公瑾了。”

“公瑾不像是会叫你放过关羽的人啊。”我笑道。

“他的确不是,”他沉吟着,“我梦见他带我们取西川,征刘备,最终还消灭了曹操。”

“那你为什么……”我惊讶问道。

“那个梦太真了,以至我以为它就是真的。等到醒来时,发现他其实早就不在了,我很悲伤。”

我不再说话,只是静静等他说下去。

“因他不在了,这里还有什么人能够同时牵制住刘备和曹操?那个时候他在,我也坚持要联合刘备的力量;现在他不在了,我更不会放弃这样的想法。”

真是固执的人。我安静地看他,却不免为他的想法所感染。

突然想起在好久好久以前,也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一个年代,曾经有个人告诉过我,无论哪一条路,只要一直走下去就能成佛。倘若他还有时间一直固执于他的坚持,或许历史真的会向对东吴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呢?

可是没有倘若,因此谁对谁错,永远说不清楚。能确定的只有已经发生和会发生的事情。能确定的只有那个扬言自己能够抛弃刘备消灭曹操的人,不会再回来。

吕蒙继续发挥着行军如闪电的才能。不过三天,他就带着原来的两万兵马和从长沙桂阳零陵新增的一万人赶到了巴邱。而那个时候,甘宁带的三万人也在后面侯命了。

关羽军一直没有动静。也许是被江面上这一大片与日俱增的白帆所迷惑。否则依他的性格,也该有所行动了。

那一天,孙权将各大将领都召集到主舰上。他的怒气已大致消除,也宽容地并没有追究鲁肃的过错。他只是平静地宣布了他的决定:“孤要正面迎击关羽军,以所有兵力一举击溃他。”

并非没有可能。关羽所带军不过三万,而这一边的兵马加起来有七万之多。即使会是一场血战,然而相信最终胜利还是会属于我们。

“不。”然而这个时候有人说。

众人一起将惊讶的目光投在了鲁肃身上。

“不要战。这是最好的机会,请和吧。”他大声地说。

孙权好不容易消除掉的怒火又重新燃了起来。

“孤已经不追究你违背军令了,你是要逼孤处罚你吗?”他怒气冲天地问。

“即使要处罚,肃还是要坚持肃的想法。”

“好,”孙权咬牙切齿地说,“请继续保持那种想法,然而做决定的是孤。”

“肃不会允许主公那样做。”

一时间舱里变得分外安静,粗重一些的呼吸都能被听见。大家都用了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鲁肃,而他在这些目光下,愈发地坚定起来。

“这里的一万人,都是肃带的兵。如果谁要出战,肃会阻拦他们。”

疯了,他一定是疯了。我惊愕到无语,一直怔怔地看着他。那个总是沉默而稳重的人去哪里了?那个会微笑着说“是”的人去哪里了?

孙权拔出剑来。直指着他。

“你是在挑战孤的权威吗?”

“等此事过了,肃自会领罪。”

“你现在就要领罪!”孙权喝道。

鲁肃毫无惧色地前行两步,直对着孙权的剑尖,一字一句地说:“今日北有曹操,肃认为和则吴蜀俱荣,战则吴蜀俱亡。诸将若有认同肃的,请站这边来。”

“诸将愿助我制止这种疯狂行为的,请站我身后!”孙权在冷笑。

诸将一片哗然。有人开始悄悄后退。

这时制听见一声清脆的铃铛声,一个身影站了出来。

“子敬,你很有勇气。”甘宁看着鲁肃这样说。

鲁肃报以苦笑。

“我不愿敌对你。然而灭刘备一直是公瑾的愿望。我不可能助你。”

“我理解。”鲁肃点点头道。

甘宁便反身分开人群走了出去。“我会在军中等待调度。”他留下这样一句话。

人群又骚动起来,所有人都站孙权身后,以复杂的目光望了鲁肃。却没有人移动自己的脚步。

“子敬,你不要这样——”吕蒙站出来,想说几句劝解的话,却被鲁肃制止。

“不必劝我,你要过来,便过来。”他只是这样说。

吕蒙始终没有过去,又回身站在孙权身后。

一群人无言地站在孙权身后,也不乏偷偷溜出门者。然而鲁肃始终是一个人站在那里。

不算或正大光明或偷偷摸摸溜出门的将领,不算孙权和我,舱里的高级军官还剩下二十二人。

二十二个人中,有二十一个人站在孙权身后,而鲁肃那边,只有他一个。

多么悬殊的对比。可他却不以为意,始终站在那里,正对着孙权的剑尖。

一个人站在那里,未免有太孤独了吧。

在我这样想的时候,一个瘦小的身影轻轻地站到了鲁肃身后。

诸将都用了惊诧的目光,看了鲁肃身后那一张陌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