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季雪走至他身侧,盈盈下拜。
他扶起她,话语平淡:“如何特意来殿前?”
她咬了咬唇,答他:“回殿下,豆卢孺人找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雪染芙蓉池
伊人,仍旧是秋水望断才留住的那个伊人,目中清露初晞,颊间芙蕖生香,清华绝丽,素衣不染凡世纤尘。
他急步走来,隔着湘妃青竹帘见得她静默的身影,不由放缓了脚步。行至内室,他定在黄花梨书案前,也不再走近,凝神看向那素净的衣裙。
时光静止,她慢慢回过头,看向他,默然不语。
他眉间松动,定了定神,才开口道:“卿记起了?”
她嫣然一笑,轻柔地说:“苒苒早知殿下颖悟聪敏,定可以看穿。”
他回视她浅淡的笑颜,苦笑道:“我倒宁愿自己永远看不穿。”如是,他才可以继续沉迷于这一年以来宁静无波的一场酣梦中。
她笑了笑:“虽已记起前事,苒苒却仍要在殿下府内叨扰一段时日,还请殿下忘记今日的对话。”
他怔了怔,面色如常,眉目间却分明有流光闪过。耳侧,她清越的声音再度响起:“既已平安归来,自是佛祖庇佑,既然衡阳王日前刚好奉诏回帝都,不知殿下可否请他替我去城外的芙蓉池去放花灯祈福?”
他一听便已明白了这其中的关节,遂默然点头,并不点破。
衡阳王,即李成义,李旦的次子,昔年柳湘如在相王府留下的那个孩子。
李旦当年可以任凭自己的侧室同人私奔而去,却绝不会任凭自己儿子的庶母死而复生,同情夫一同出现在世人的眼前,更不会容许这样的事重新传入他的耳中。
所以,他明白,苒苒也明白。
那日,在武举场地带走苒苒的人并非众人所猜想的武承嗣,而是思子成疾的柳湘如及其夫君何青。
他们两人听说李成义奉旨回帝都暂住,本打算混入帝都,寻机远远见上他一面便好。却不料,李成义幼年久居深宫,并不喜出行,除了必要的朝见竟一直待在府邸里闭门不出。眼看见子无望,二人才想到了借助昔年帮助过自己的豆卢孺人。
在相王府门外守候多日,恰巧李旦带苒苒去观武举。柳湘如和何青都是见过苒苒当年女扮男装的模样的,因而一眼便认出了她来,于是尾随至武举场,趁李旦不备带走了苒苒。
唯一在计划之外的,就是苒苒的失忆。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打乱他们的安排,只因为陪他们一同来到帝都的人正是精通西域异术、善用金针秘药的裴丝娜。也恰是因为裴丝娜的存在,才令得藏身在歌舞坊里的几人逃过了数次搜查。
这几日的经历,她不说,李旦便也不过问。
只在晚饭的时候特意命人寻了半坛韦家旧年酿制的夜雨醉天香,她喝了,便淡淡地笑,蹙眉道:“那几日,我见到的人并非他。”
一句话,李旦的眉目舒展,却不答言,只是次日一早便唤次子李成义过府,命他夜里去城外的芙蓉池放莲花灯。
那天夜里,苒苒把自己关在房里,弹了一夜的琴。
李旦披衣而出,循声立在她的房门口,伸了伸手,却终究只是静立在原地。
季雪走出来,恰好看到,便取了斗篷披在李旦身上,轻声问:“殿下,这曲子清幽得紧,不知叫什么名字?”
“秋夜思故人。”李旦抿了抿唇,推开斗篷,转身向自己的寝殿走去。走了一半,又回过头来,淡淡地扫了季雪一眼:“你也安分些,那日她是怎么失踪的,你心里有数。”
季雪的身子猛地一颤,捧着斗篷,僵立在当场,唯有那清寒的琴声一环一环响起,催人心肠……
皎洁的月光清凌凌地落在离镜前,映出一斜月影。天上,镜中,两轮明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素手拨弦,她心里反反复复念着这两句话,记起的却是那日裴丝娜说的话。
这一次回长安,我是为了替人了结一段情。
裴丝娜手抚一幅画卷,依旧明媚的眸间闪烁着淡淡的哀愁。
她凑近去看,却不由皱了皱眉:那画上的男子眉目清秀安然,书卷气极浓却偏有一身的傲骨,不是当初那个令得裴丝娜情思百结、苦痛而去的裴伷先么?
才要开口相询,裴丝娜却先开口道:“我族中有一女子,早年曾在长安与此人相恋,生有一子,名愿,一直留在这男子身边抚养长大。如今孩子已然长大成人,我族尚缺一护法,长老几次问卜,皆言天命于次子不可改,故而遣我来寻。”
她听了,皱了皱眉,记起晨吟曾告诉过她,裴丝娜因情受创,被族人以金针封脑,再不记得情字。那么,这个裴愿竟是当年她与裴伷先留下的孩子吗?
这可惜,裴丝娜虽能解她的失忆之症,却偏偏不明白,真正失忆了那么多年的那个人却是自己!
思及此处,她只缓缓地开口:“此人姓裴,名伷先,是前宰相裴炎的族亲。原本也是祖居长安的,后来获罪屡次遭贬,如今已然辞了官职,从商去了。”
裴丝娜听了便笑道:“无妨,我族中多异人,多加查访,定能寻得此人。”
似是被那多年明艳不改的笑颜所摄,她定了定神,才淡淡地说:“听说此人去了北庭。”
她虽素知史册,这么多年来努力挣扎着要走出历史的轨迹,却也明白,无论如何走,也终究难以逃过后世的那一管笔。事到如今,她能为裴丝娜做的,也只有这么多。
清冷的琴音划过流年,在长安的锦绣间流连。这一年末,太子武显的幼女裹儿初初长成,明眸皓齿,艳丽绝伦,隐隐有了长安第一美人的名头。
晨吟看着她,神思不觉飘到了多年前的长安,那时候,她才成为韦家大小姐,不也是这样的绮丽年华?
此时的武显与晨吟并不亲近,身边只留何知韵一人服侍,东宫的连荫殿宇皆成虚设,就连一众子女也多不大理会,只在年节时同宫宴饮罢了。然而,对于这个出生时由自己脱了上衣亲手包裹的女儿,却是由衷地宠爱。如今见得裹儿渐渐长大,他满心欢喜的同时,自然操心起爱女的婚事来。
盛世的长安城最不缺的便是鲜衣怒马的挺拔少年,锦绣的芙蓉池内,前来赴宴的青年才俊更胜锦绣华彩。
然而,自幼娇宠的妙龄郡主面对武显费尽苦心选的众多未来东床快婿的候选者,全然不为所动,眉眼蹁跹,只望向池中亭亭而立的芙蕖,深深浅浅的莲叶间,似有一道俊朗的身影一闪而过。
武显见了,不免皱眉,那道身影本是他熟悉的,皇亲贵胄,年少有才,论理也是不错的人选。
只不过,那个人,终究是武家的人,不免下策。
时过数月,武显依旧忧心于爱女的婚事,裹儿却忽哭着跑到他面前,只求他为自己主持婚事。
婚事的另一个主角,恰是那日芙蓉池上恰好乘舟而过的那个武家人。
武显听了便一直闷不作声,停了良久才伸出手抚着爱女乌黑的秀发道:“傻孩子,若是旁的人,为父都依你,唯独不可以是他。”
裹儿躲开他的手,猛地抬起头来,红着双眼:“父王,已经晚了。”
“什么晚了?”武显不明所以。
她笑了笑:“女儿和他已经有……”
武显脸色一白,随即苦笑,缓缓闭上了眼睛。
夫妻的情分虽然淡了,晨吟却也很快知道了此事。毕竟是现代人穿越过来,虽感慨幼女竟如此行事,却也开通,只不免又笑又气。
幸而唐时世风开明,武显虽痛心爱女所为,却还是拗不过梨花带雨的一番哭闹,终究应允了婚事。
派往对方家里提亲的人回来禀告,说是准驸马听了消息,淡笑不语,过了半晌才答:“既是她想嫁,在下便娶。”
武显闻得这番言语,只是一声长叹,对爱女今后的命运更是心生忧虑。
大婚前的半月,晨吟挂心爱女,特意要武显去请一干武家子弟到东宫赴宴。众人接了请柬自然心里明白,此次宴会的主角便是准驸马武崇训。
晨吟自重返长安以来,一直身居后宫,就连宫宴也一直称病推掉,故而对于风头正盛的武家人也并不熟悉。此次宴会,但见席间身姿挺拔、相貌端正者颇多,再思及武瞾几个儿子的样貌,不免对于那个迷得自己女儿“非君不嫁”的武家人更多了几分好奇。
宫宴开至一半,武崇训才翩翩而来,一袭华贵的紫衣,眉藏青山,目蕴俊采,令人不由眼前一亮。他行至宝座前,略略施礼,便转身坐到侧面的位子上,自斟自饮起来。
武显皱了皱眉,低声怒道:“此子无礼,如何堪当吾家子婿?”
何知韵近些时候虽一直专宠于武显,这样的场合里却也只能侍立在一边,不敢言语。武显闷头喝了几杯酒才转向四周,忽见身侧的晨吟脸色苍白地紧紧盯着武崇训那边,额间隐隐有汗水渗出。
“怎么了?”他皱了皱眉,惊觉这是自仙蕙去后第一次见她面上露出如此神情。
晨吟恍若未闻,只是惊讶地张着嘴,轻声说了句什么。他愣了愣,被喧嚣的宫乐所扰乱,没有听清,似乎是“好想……”,只是不知是好想哪个人,还是好想做什么事。那样的神色令得他心中更是不安,偏是在宫宴,无从问起,只得低头又去灌酒。
好不容易捱到宴散,他才要上前去问,何知韵却刚好走上前来,笑道:“昨日说好了要陪妾身去赏月,丽景亭那边早就置好了果品,殿下可不许偷溜。”
他心思一阻,思及晨吟待自己的冷淡,便暗叹了一声,转而随何知韵去了丽景亭。一年的光景,当初在东宫夜宴门外观望那一众妻妾早已烟消云散,再无芳影。
他负手立在亭内,记起当初重照、延基事发后母皇将自己召唤到殿内的情景来。那一日,阴沉的大殿,母皇看似风轻云淡却不容置疑的吩咐犹在耳畔,森寒地刺冷他的骨,再次染红他早已背弃同根至情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