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下来,失去知觉。幸得大人相救,施以援手,小女子感激不尽。”
一大长串的台词背下来,满屋的人都一脸同情地盯着我,只有武承嗣盯着我看了两眼,然后面无表情地说:“醒了就好。”于是,我留了下来,不再有人过问。
等到后来,敏儿同我熟悉了,才对我说:“你是怎么想到用那么滥的说辞的?每年府门口至少有二十个人都因为用这一招想混到府里而被管家乱棍撵出去的。也不知道你是哪辈子交了好运,居然令最不相信这些的武大人留下了你来。”我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先前说的那些古装剧里烂熟的台词是多么的无力,而当初屋子里那些同情的眼神不是为了我“悲惨的遭遇”,而是为了我即将面对的悲惨遭遇。
眨眨眼睛,我反问敏儿:“如果我的遭遇真是那么悲惨呢?”
那丫头瞅瞅我,笑道:“你呀,说你自己是逃婚出来的富家小姐信的人还会多些。”
我不觉一僵,回头看敏儿却又看不出什么来,不由得暗笑自己多心。
收拾停当,我照常去花园修剪花枝,一路上有不少仆人经过我身边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不时低低窃语些什么。
唐代人平素喜爱的牡丹最是娇贵,在冬季更是极难存活。整理过枝条,我细细浇过水,方才跑去提水的敏儿就急匆匆地冲了过来,抓着我的衣襟,紧张地问:“苒苒,他们都说你昨夜服侍八殿下了,是真的?”
我点点头,却又摇摇头,转头问她:“你觉得呢?”
敏儿似懂非懂地咬了咬手指,水嫩的脸颊略有些红润:“其实八殿下人很好的,能跟他也是造化。”
我不由得好笑地看看那丫头:“谁说了我一定要跟八殿下?”
“可是我听人家说,太子殿下钦点了你进宫呢,怕是要替你指婚呢。”
“戏言不可当真。”我想到李显,不由得皱了皱眉。
“怎么不是?”敏儿一脸的认真,“是负责打扫承露楼的月莹亲口告诉我的。苒苒,到时候你可要记得回来看我啊,一进宫就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见得到了呢。”
由于住了两位皇子,承露楼门前守卫严密,门口罗雀。我一到门口就被拦了下来,府内平时专门负责武承嗣安全的护卫侍影扫了我一眼,面无表情地说:“太子和八殿下尚在楼内安歇,闲人勿扰。”我一跺脚就向里冲:就是知道他们两个在里面才要进去的,不然谁没事来这里做什么?
心里算定了武承嗣的手下隔岸观火的心思居多,我不顾耳边的呼喝声径直向内冲去,堪堪到了门边就感到面前一凉,一把剑挡住了去路。看清来人,我忙开口:“长贵公公手下留情,我有急事求见殿下,还请代为通报。”
长贵是李显身边的近侍,一直负责贴身保护,但外面的人对他并不了解。因此见我叫出他的名字来,倒愣住了,手中的剑也缓了下来:“你是……”
“长贵,放她进来。”李显熟悉而亲切的声音适时地将我从一片刀光剑影中拯救出来。
进得门来,李显笑着看了我一眼,就转头冲着窗子那侧说道:“还没派人去找,人到自己送上门来了。”我这才注意到原来李旦也在屋内,此刻正站在桌前,提着笔不知在写些什么。见我进来,便抬起头来,柔和地笑道:“来的正好,就随本王一道出游吧。”
“殿下抬爱了,奴婢出身低下,不敢造次。”我低头垂目,盯着他新换的广袖流云紫金袍,线条流畅,繁复的花纹愈发的深邃不可捉摸。
“这丫头倒比昨晚乖觉多了。”李显在一旁笑道,俨然一副看热闹的样子。
“还有什么是你不敢造次的?”见我盯着那袍子,立在窗前的少年走到我近前,一双眸子湛如秋水:“昨晚的衣服被你拽坏了,这件是母后入秋时特意命人送来的,这次可要温柔些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从他口中说出,竟有了暧昧的味道。让我不禁疑惑起来:我眼前的这位真的是那个史书上隐忍避世的李旦吗?
趁着我愣神的功夫,他极自然地抓过我的手,在众人暧昧的眼神中安然穿过。
“老八,说好了一块出游的,你怎么见了这丫头就把我给丢在一边了?”李显仍旧是一副老样子,不甘心地在一边叫嚷。
李旦也不回头,径直拉着我向门口走:“今日初雪未融,七哥还是留在屋里,免得受了风寒。”我迷迷糊糊地被他拉着向外走,书里的李旦和眼前的李旦在头脑里不断地重合再分开,分裂出无数的幻影。
直到一道冰冷的视线刺进我的骨髓的时候,我才恍然醒悟,慌忙甩开牵着我的那只手。武承嗣笔直地立在门外,冷冽的气息迎面扑来,竟比门外的寒风更为刺骨。我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身边的李旦却似浑然不觉,顺手又拉过我的手,完美的唇间泛起和煦的笑来:“表哥,我出去转转,晚上再回宫去。”
我用力地挣了挣,他的手不动声色地用力攥紧,令我无法挣脱。而武承嗣的视线暗藏着不知名的寒冷,一点点地渗透开来,将我所有的举动冻结在当场:“八殿下,请留步。”
李旦很自然地停下脚步,淡笑着看向武承嗣:“怎么,表兄还有事吗?”
“这位谢姑娘是府里的贵客,还请八殿下一路代为照顾。”明明是在同李旦说话,我却能感到身上的寒意愈发地重了。
李旦的马车在一向以奢华闻名的大唐来说算不得华丽,却布置得优雅舒适。没有选用长安贵族惯用的红罗铺地、金丝嵌宝做装饰,而是用了暗紫的色调,配了几串晶莹剔透的水晶珠子,四角皆绘有兰草纹样,轻盈的纱帘用玲珑玉扣箍在两侧,整个车厢流露出一种从容华贵却不张扬的味道。我坐在柔软的座位上,顺着轻纱漫罩的车窗向外看去,忽然发现整个长安城都变得写意起来,竟好似经过墨笔熏染一般,直接入了画去。而坐在车内的我,则是那个看画的人,被迷了心窍去。
见我看得出神,李旦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我,唇角轻轻上扬。
察觉到他的视线,我转过头来看他:“八殿下在笑什么?”
他略带一本正经地笑睨向我:“这使君的车上终于有了罗敷的身影,岂不是趣事?”此时的李旦不过是十八岁的少年,眉宇间却已隐约有了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淡漠,即使在最松散的时候也带了三分的疏淡。或许是几个兄长的遭遇早就教会了他只有靠隐藏和伪装才可以安然渡过一切。
看着眼前的俊逸面容,我皱皱眉,想起另一张脸来……
曾在两仪殿的落日里,那个清雅温润的男子坚毅地迈出自己的步子,淡然地说:“我这一生总要找出一个可以让自己不虚度这个位子的理由。”眉间的平和是看破了一切的安然。如果当初的他不是那么激烈地固持己见,现在的他会不会也同他的几个弟弟一样,同我闲坐在一处,共同呼吸着长安城雪后略带凉意的空气?
车在长安城外的芙蓉池边停了下来,我迟疑地走下车,跟着李旦,在冰冷却未曾结冰的水边踟蹰而行。
已是隆冬季节,寻常开了满池的荷花自然早就伴随着西风沉寂到泥土之间去了,池边的柳枝却仍残旧地低垂直下,僵硬地躺在冰冷的地面,毫无生色。李旦并不言语,只是一直向前走去,银白若雪的轻裘在身侧的一池枯败间绽放出绚丽的色泽。
没有林木郁葱,没有流水微漾,没有轻舟悠然,眼前的芙蓉池不是记忆中应有的模样,而曾经一同畅游池畔的人更是无处可寻。昔年笑谈三人的风姿气度时李显曾得意洋洋地提到的少年此时离我不过几步之遥,而一起谈笑风生的人却不可能再回到原点。那温文尔雅的笑容,丰神俊朗的身姿,意气风发的面庞,曾经的三个人,不复再来……
不知过了多久,他回过头来看我,清澄的眸间微波荡漾:“这里可好?”
我一恍惚,竟以为自己看到了李弘,努力定下心神,停下脚步:“殿下带苒苒来此何意?”
他唇间泛起一丝笑来:“早就听说表哥在家里金屋藏娇,却直到今日方有机会得见佳人。”
我迎向他的目光:“苒苒也早就听说八殿下久居深宫,很少露面,不想到竟有幸得见。”的确听说过,不止是从李显和李贤口中,也从厚厚的古史典籍中得知。只是那些只言片语,又怎么比得上眼前见到的真实?
“旦自幼体弱,确少出门,就连这芙蓉池也难得一见。”他笑得温润谦和,随即转过来问我:“罗敷姑娘既然不是在长安人,必定到过不少地方吧?”他叫我罗敷,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
“苒苒家住江南,那里风光的确不同于长安。”我下意识地背出了对武承嗣说过的台词。
“哦,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一首《江南》在他的漫吟下染绿了方才还是一池枯水的芙蓉池,整个景物都变得生动起来。他凝视着我,眉目如青莲出水:“我一直想去江南的,可惜母后不放心我的身体。既然罗敷姑娘来自江南,不介意为旦讲些那边的事来听吧?”
信心满满地点了头,临开口时却又愣住了:此时还是唐朝,现在建雷峰塔的地方恐怕连块青砖都找不到,关于西湖最动听的白蛇传是没有办法提了。而那些我所知道的故事,所有同江南有关的传奇要怎么讲给他听?是清歌离魂的苏小小?还是偕舟湖间的西施?一个是生卒年不详,连是南齐人还是宋人都无法考证;一个是正史上根本就找不到名字的、只存在于文人墨客笔端的臆想,这样的故事,又怎么可以讲给精通子集、学冠朝野的李旦?
见我不言语,李旦微微一笑:“天凉了,我们还是找个暖和的地方再聊吧。”说着取下身上的银色裘衣,披在我肩头。
我下意识地向后退去:“苒苒不敢,还请殿下保重贵体。”
他笑了笑,却仍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