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纪事-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等贺兰姨娘说话,瑶华冲着带着李令彦和李令娴的丫鬟们说道:“之前夫人已经吩咐过了,让公子和姑娘用过早膳后再过来请安,你们是糊涂了,上次的板子这么快就忘了。”

那些丫头们一脸委屈,看着李令娴。李令娴的两个大丫鬟那日被打了二十板子,这两个神色很是惶恐,向来主人家斗气,受罪的都是底下人。

李令娴倒是很有担当:“我的主意,今天就是想早点来见母亲。”说着,并不理瑶华,径自走进屋里。贺兰姨娘也走了进去。

涵因正在吃一碗胭脂米粥,薄姨娘和钟姨娘伺候在一旁,屋内静悄悄的,连一声咳嗽声均无。

李令娴走进去,行了万福礼:“给母亲请安。”

贺兰姨娘也略弯了弯身子:“给夫人请安。”

涵因却看都不看他们两个人,仍然慢悠悠的喝着粥。周围的丫鬟也仿佛没有看见她们两个似的。

李令娴和贺兰姨娘此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站在一边。

时间仿佛过得特别慢,李令娴只觉得极其尴尬,她在郑州的时候,在府中说一不二,谁敢不把她当回事呢,如今却被凉在一边,心里又是气又是羞,又挨了一阵子,终是忍不住,又大声说了一句:“给母亲请安。”

涵因抬起眼皮,冷冷的看了她一眼,李令娴只觉得那一眼一直凉到心里头,心中一凛,忙低下头,避开那目光。

那目光逡巡半刻,终于收了回去,李令娴觉得那目光离开之后,身上的压力就是一轻,才察觉,自己脖子后面竟见了汗。心里想:不管怎样,自己是府里的正经姑娘,就凭她一个继室,也不能把自己怎样,如果她对自己喊打喊骂,就去告诉父亲,在不行就告诉祖母。打定主意,心里踏实多了。

涵因慢慢把粥吃完,方叫人把早膳撤了。漱了口,又吃了一口茶,方问道:“谁是教四姑娘礼仪的妈妈?”

罗妈妈说道:“是裘妈妈。”

涵因点点头:“我看她也教不好姑娘,就礼送她回乡养老吧。”

罗妈妈点头称是。

贺兰氏脸变得煞白,四姑娘身边的人,都是她的心腹,这样就被涵因随随便便打发了。

李令娴急了,再沉不住气,大声问道:“你凭什么打发我的人!”

“你在跟谁说话!”涵因猛地抬头,看着李令娴:“你啊,我啊的,就冲你这副没规矩的样子,就知道这些年她怎么教的你,这样失职的礼教妈妈还有什么脸面留下来。”

李令娴到底年轻女孩,被噎得不知怎么说,瞬时红了眼圈。

贺兰氏气的嘴发抖,冷笑道:“夫人气大的很,姑娘不过说错句话,这就打发起人来了。”

涵因却并不跟她说,只对罗妈妈说道:“妈妈,告诉姑娘和姨娘,她们错在哪了。”

罗妈妈清了清嗓子:“姑娘若是给夫人请安,理应在夫人用膳前或者后来,万没有夫人吃着饭,您就进来的,就算您来早了,也该在外面候着,现在天冷,夫人体恤让您进屋等,您也应该在外间候着,等夫人吃好了,您再进来。再有,食不言寝不语,夫人用膳的时候,没有大声喧哗的道理。至于贺兰姨娘,您今天请安晚了两刻,还纵容自己的丫头在外面吵嚷,自然是更错。”

涵因满意的看了罗妈妈一眼,她原有个女儿,也是伺候李湛的丫头,总想让她也跟了李湛,贺兰姨娘不知道如何说动了李湛,李湛本来那时候对这些事就不上心,把她女儿嫁了一个小厮,这让罗妈妈恨死了贺兰姨娘,只是平时拿她没办法。

涵因本想从自己的庄子上,选几个陪房进来好逐渐替代罗妈妈,沁雪打听出这些告诉涵因以后,涵因才开始放心的用罗妈妈,毕竟她在太夫人面前都是有体面的,很多事她出面更方便。罗妈妈也知道今后要仰仗涵因,才能呆的踏实,也极为配合。

李令娴咬了咬嘴唇,向涵因跪倒说道:“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关裘妈妈的事,请夫人责罚我便是。”

“你犯了规矩,自然是要罚的,回去抄写《女诫》一百遍,写不完不准出屋子。”涵因的语气并不因李令娴的激愤而出现一丝波动,她接着说道:“裘妈妈作为礼仪妈妈没有教好你,是她失职。你是国公府的姑娘,要牢记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上位者,要时刻记得你对下面的人有责任,你做不好,她们就要倒霉。今天谁伺候姑娘,带姑娘回去吧。”

李令娴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当时脸上便挂不住了,抽抽搭搭的回了自己屋子。

待她走了,涵因方瞥了一眼站在一旁冷冷盯着她的贺兰姨娘,轻蔑的笑道:“我听说姑娘这些年都是姨娘再带着,怨不得这么不懂规矩。我看姨娘就每天来我这里学规矩吧。”(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告状

求粉红求推荐

贺兰氏被涵因这一通敲打,气的说不出话,咬了半天嘴唇,方说道:“是,夫人。”

涵因便放下不提了,转而说道:“上次我让罗妈妈叫你把这些年的账册交过来,整理好了没有?”

涵因的思维跳跃的有些快,贺兰氏还在暗自生闷气,忽听她这么一问,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都整理好了,随时可以给夫人送来。”

向来账册都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借着管账和下边人串通起来中饱私囊在这种大家族最是常见,更别说一个姨娘了。贺兰姨娘似乎很是自信,自己管的帐不会被她查出问题,脸上似乎还有一点小得意。

涵因暗暗上了心,对祈月说:“你去姨娘那里把账册拿回来。”

贺兰姨娘也不找借口推脱,对翠儿说道:“你去带着祈月姑娘那账册,放在哪,你也知道吧。”

涵因也瞧了一眼翠儿,却问祈月:“谁放她进来的。”

瑶华这时刚进屋子,忙说道:“夫人恕罪,她跟着冲进来,我拦不住她。”

翠儿知道涵因敢来真的,忙“噗通”一下子跪下了:“奴婢错了,夫人饶命。”

涵因摆摆手:“罢了,你家姨娘尚且不懂规矩,我怎么能指望你。你带着祈月且去吧,下次要记好了。”又看看贺兰氏:“从北魏到现在也几百年了,贺兰家倒是一点没变。”贺兰氏是代北鲜卑姓,北魏孝文帝时期改革,大部分鲜卑贵族都遵从了汉人礼仪,但后来他们还是多多少少的被一些世家名门看不起。涵因话里的意思。就是说贺兰氏还跟没汉化时候一样不懂礼仪。贺兰氏脸白了白,这种门第的偏见,是当世的常理,她也只能忍着。

翠儿如蒙大赦,带着祈月去了。过了一时,祈月取了账册回来,翠儿也没再跟回来。

涵因早让李谛拨了两个有经验的账房过来,不过她看到贺兰氏的表情。估计账房也查不出来什么。

她一早就让薄氏和钟氏回去了,单留着贺兰氏在旁边立规矩。几个孩子过来请安,看见贺兰氏站在那里,也微微有些吃惊。

刻漏上的时辰到了辰时三刻,再过一刻,太夫人就该起身了,太夫人年纪大了。这样的冬天不愿意早期,也特地吩咐了晚辈们晚些来请安。

涵因算算时间差不多,便带着孩子们去太夫人那里。

贺兰氏站了小半个时辰,脚都疼了,见涵因要走了,也想着赶紧回自己院子。谁知涵因却吩咐了一声:“贺兰姨娘就回去背家规吧,尤其是为妾篇,我给你三天时间,之后要考你。答错一处就抄五十遍,两处一百遍。”

贺兰氏一阵气闷,也只得应是。

今天却是到的早了,太夫人刚刚起身。院子中的一个婆子看见她,眼神躲躲闪闪的。涵因心里像明镜儿似的,撵走那个裘妈妈刚多长时间的事,状都要告到太夫人面前了。

正等着,屋门打开了,青梅走了出来。给涵因几位行礼:“三夫人每天都这么早到,老太太已经起身了。请几位进去呢。”

涵因尚未进去,韦氏也进了院子。涵因做了个请的姿势,让她先进,韦氏笑道:“如今妹妹是‘郑’国夫人,自然是先请。”

“既然嫂嫂承让,涵因就不客气了。”涵因对她那阴阳怪气的调调恍若未闻,笑着应道,转身就先进了屋子。

韦氏以为她会谦虚一番,毕竟按长幼之序,她还是在前面,忽听涵因竟就坡上了,反而把准备要出口的话憋了回去,顺了顺气刚要跟在涵因后面进去,被一个婆子拉住了,那婆子在她耳边耳语几句,她想了想,对那婆子摆了摆手,走了进去。

因为涵因自从嫁过来之后,就开始在婆婆跟前伺候,大夫人、二夫人、四夫人也不得不跟着来,她们在太原的时候也只是逢年过节过来伺候婆婆,平时隔三差五的请个安问个好,如今涵因这个国夫人尚且每天都来,她们更是没有惰怠的道理,韦氏尤其对涵因满腹牢骚。

她是太夫人的侄女,从嫁入府就很受宠,基本上没怎么在太夫人跟前辛苦伺候,丈夫死了之后,太夫人更是怜惜她,叫她专心养儿子。如今涵因如此做,她不跟着,倒显得不成体统了。

涵因并不是什么标准的贤惠媳妇,她之所以做到这些,是因为她是后来的,这些妯娌比她年岁长,进府时间长,她虽然有了郑国夫人的封号,要想压服别人,还要靠这些千百年来传下来的规矩,只有自己首先做到,才有底气指画别人。

见涵因并不因封了国夫人而趾高气昂,还是如此恭谨,太夫人也很是满意,况且之前,涵因刚结婚,韦氏和顾氏闹腾那几出,她看在眼里,心里也有数,知道涵因受了委屈,但韦氏是自己的亲侄女,而顾氏在府中的分量,随着娘家和齐王的姻亲随之水涨船高起来,她也不想为这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起纷争,见涵因并没有拿这些事做文章的意思,也乐得放过去。

刚伺候好太夫人进早膳,只听韦氏不阴不阳的说道:“妹妹刚进门,做事当以宽和为主,怎么好好的撵起老妈妈来了。”

涵因便知道刚才那婆子知道自己没机会进来告状,就通过韦氏,想要先发制人,让太夫人对她产生刻薄寡恩的印象。

见太夫人一脸询问的表情,涵因不慌不忙,对太夫人笑道:“四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