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纪事-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新衣还要过些日子才能裁好,万一天突然凉下来,难道姑娘就穿这些?”祈月重重的把一包衣服塞进柜子,仿佛在发泄自己的不满。

“以前穿得,现在如何穿不得呢。倒是你们,我前两天听说二太太又没准时发月钱,是不是真的?”涵因问道。

“可不是么,大太太当家的时候从来都是准时发的,上次小榕的事情差点闹出来,大太太压了下来,二太太便收敛了许多,连日将月钱补发了,可谁知这才几天,又开始拖着了。”祈月的语气中带着不满。

“咱们院里的人,你瞧瞧看着些,谁要有事急用钱的,你就从咱们账上拿出些来给她应急,只是咱们院里的所有人都不准别在外面跟人议论此事。”涵因知道这是二太太赚钱的法子,心里虽颇为不屑,但也不能公然表露。只是反复叮嘱祈月。

祈月关上柜子门,转头对涵因笑笑:“姑娘放心吧,我们是那种管不住嘴的人么。就连沁雪现在在外面也口风紧着呢。”

涵因笑着点点头。

太皇太后的赏菊宴在下午开始,不过各家的诰命们都要提前到达在宫外等候,按品级顺序引入宫内的配殿等候。

皇城门一开,靖国公府老太君一行就被专门等候在宫门口的太监接了进去,并不和其他外命妇挤在配殿,而是被带到贤妃的景仁宫。

贤妃又已有数月未见家人,这次有机会见到祖母和母亲高兴的不得了,拉着祖母和母亲的手问个不停,说着说着便掉下泪来。

娘仨哭了一会才逐渐止了泪。老太太也想起了正事,问道:“还未见过泰王殿下。不知今日是否能一见?”

贤妃也想起这件事,忙收敛了泪水,说道:“那是自然。”

叫了一个贴身宫女进来,问道:“泰王殿下去弘文馆了吗?”

宫女答道:“还没呢,正准备给娘娘请过安就去呢。”

“请泰王进来吧。”

宫女应是,去请泰王进来。

进来的是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身着玄色亲王常服,进来之后恭恭敬敬的向贤妃行礼:“给母亲请安,母亲睡得可好,饭进得可香。”

贤妃扶起他说道:“我很好,来见见你曾外祖母和外祖母。”

老太太和大太太给泰王行君臣之礼,之后泰王又给她们行了晚辈之礼。老太太和大太太忙道不敢。

贤妃慈爱的笑着说:“快去先生那里吧。”

泰王躬身答道:“是,母妃。”

大太太目送泰王出了门,面带欣喜,说道:“我看泰王倒很是知礼,不知跟娘娘相处如何?”

贤妃的脸上却浮上一层忧色:“那孩子甚是乖巧,也颇为孝顺,每日早晚请安问候从不落下,功课上也用功,只是……哎……”

老太太和大太太听到贤妃的弦外之音,也大为紧张,问道:“只是怎样呢?难道他对你不恭吗?”

贤妃的面色有些凝重,有些不知该怎么说好:“不是不恭,而是太恭敬了,他在我面前总是小心翼翼的样子,我问一句他才答一句,从来也不多说什么,奴才不好了,受哥哥的欺负了,也从不告诉我,我总觉得他跟我亲近不起来似的。”

大太太闻言皱起了眉头,看了老太太一眼,思踱着自己能帮女儿些什么。

老太太低头想了一下说道:“想是泰王还认生吧,毕竟娘娘和他生母是表姐妹,总比别人更亲近些,日子长了也就好了。”

“涵因这次怎么没有一起进宫?”贤妃突然想了起来。

大太太忙说:“哦,这次宫内大宴,太皇太后的旨意是带自家的姑娘,说到底涵因也是姓郑呀。因此没有带她来。”

贤妃低头“嗯”了一声没有再问。

这时,有太监来传旨,太皇太后宣老太太觐见。

老太太便跟着去了,贤妃又命宫女带皓宁去找公主玩。独留大太太一人坐着说话。

“母亲可知昨日宫里出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昨天,冷宫有个宫女不知怎么跑到了坤宁宫,以郑贵妃伸冤,说当年郑贵妃是被韦贵妃冤枉的,之后就一头碰死在柱子上,以死明志。让皇后娘娘也大为震撼,连皇上也惊动了,皇后娘娘已经下旨要彻查此事。”崔贵妃转过身握住大太太的手说道:“怕是要有大动静了。”

大太太皱褶眉头问道:“皇上怎么说?”

“皇上没说话,只交由皇后娘娘处置。但这些日子天天都要上我这里,即便不是我侍寝,也要过来一趟,其实是为了看看泰王。”崔贤妃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

大太太也知道女儿心里不是滋味,但还是笑道:“这是好事,人都说母以子贵,只要你们母子好好相处,皇上自然念你的好,也会更宠爱你的。”

贤妃勉强一笑,点点头。郑贵妃、韦贵妃当年哪个不是盛宠非常,皇上还不是说翻脸就翻脸了。当时她受皇后之命去赐死韦贵妃,看着前几日还意气风发的韦贵妃面色惨白的喝下鸠毒,心中无限唏嘘。之后,对外宣称贵妃暴毙,皇上也仅以世妇礼给她下葬。如今这事情又被翻出来,还不知会怎样呢。

她收摄了一下心神,接着说道:“我还听说,有人因此上折子奏请给涵因的兄长平反,发还郑家的爵位。那折子皇上既没有同意也没有驳回,只是留中了。于是有人就猜测郑家可能要翻身了。前几日太皇太后跟皇后诸妃说起宁王、孝王选妃的事,王美人便提了涵因一遭,太皇太后便问了几句,之后太皇太妃又向我探问涵因的性情、样貌,后来虽然没了下文,可见已经有人开始留意涵因了。母亲不是一直想让涵因嫁进咱们家,此事也应该早做筹谋了。她是泰王的亲姨妈,也该让她和泰王多亲近,我以为母亲会像上次一样带着她来,因此就没有派人特意说。”

大太太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也想,那孩子知礼懂事,不像一般高门女孩子,自命身份。但你可知涵因到现在还没有入郑家的族谱,如今她那位二叔承嗣了沛国公,虽没有在朝,但在族中说话很有分量,当年他们兄弟的矛盾闹得人尽皆知,后来涵因的兄弟被削了爵,他家也受了牵累,差点连爵位也不保。这些年,涵因住在咱们家,他家竟从来不派人来看看。郑钧、郑钦他们兄弟大赦之后回来有些日子了,他也不派人来打个招呼,若是他存心阻挠,别人也没什么办法。你也知道,我们这样的家族是不可能娶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女子做长媳的。”

贤妃一听也皱了眉头:“嗯,这族内的事连皇家都管不了的。那……不如让涵因嫁给皓辉?”

“皓辉本就是次子,没有爵位承袭,能不能门荫还要看崔家本家那边,他又不爱读书,需要一个好的岳丈依持,涵因的两个兄弟尚且要靠你父亲,又怎么能帮得上皓辉。”大太太想也不想便把这个提议否了。

贤妃知道母亲偏疼小儿子,舍不得皓辉吃一点亏,也不便说什么,只好坐下端起茶水压了一口。

贤妃和大太太这边在讨论涵因,太皇太后和老太太也说起了涵因。

“如今,你也算是子孙满堂了。”太皇太后笑着说。

老太太笑着说:“终究不比太皇太后娘娘的福气。”

“想当年,我们姐妹几个都是各家最淘气的姑娘,什么话不说,什么新鲜的不玩,如今走的走、死的死,就剩我们两把老骨头在这里耗着讨人嫌了。”太皇太后的语气有些伤感。

“您这是什么话,要好好的活着,才得让儿孙们尽孝。”老太太忙说。

太皇太后有些歉然的看着当年的闺蜜,说道:“当年你外孙女进宫,我跟你说我要好好照顾她,后来你亲孙女进宫我又说会好好照顾她,可是我没保住蓥儿,也没保住皓宜肚子里的孩子。”

老太太眼圈有些发红,强忍了泪意道:“太皇太后娘娘这是什么话,蓥儿那孩子没有福,皓宜……皓宜现在不是有泰王和永安公主了吗。”

太皇太后叹了一口气站了起来:“我听说蓥儿的妹妹还有她两个庶兄都住在你家,他们可还好?”

“是,他们兄妹三个都是好孩子。”

“那就好,今天那孩子可来了?”太皇太后点点头借着问道。

“罪臣之妹未经召见不敢擅入宫廷。”老太太忙答道。

太皇太后笑道:“你这老货还跟我讲这个,都是自家孩子,之前也大赦了,有什么罪不罪、敢不敢的,上次贤妃让她来我就想见见她。”太后看了看殿内的漏壶,接着说道:“今天都已经这个时辰了,再宣来也太折腾,改日我有了精神,再看看这孩子。”

老太太的神情也放松下来,笑应道:“是。”

………………………………………………………………

分类强推了,求收藏,求推荐,求pk票,多谢啦,我会努力更新哒,请多多支持哦

正文 第四十四章 沉冤将雪

老太太、大太太直到晚间才归,宴席乏善可陈,倒是皓宁表现格外乖巧。宴会开始前,大太太就带她到配殿和一众贵妇见面,她一袭粉色罗裙,娇俏可人,在众家闺秀中颇为出众,引得一众贵妇夸个不停,不少人打起了求亲的主意。

见到女儿受到各家瞩目,大太太也颇为骄傲,连对贤妃的忧虑之思都减轻了不少。一直到家心情都不错。

老太太则一直在思量,从太皇太后那里出来就没怎么说话,不过跟几个相熟的老诰命打打招呼。席间也不过进了几口汤水。

回府以后,靖国公兄弟两人早领着几个小辈在厅里恭候请安。老太太笑意融融的说,“你们今天也都辛苦了,都回去休息吧。老大、老二留一下。”

众人称是,便走了。

老太太想了一下又吩咐:“把老大媳妇请回来。”

一个小丫头忙奔出去叫住大太太。

不一会儿,大太太回转过来,对着老太太躬身问道:“老太太还有什么吩咐?”

老太太笑笑说:“都坐说吧。”

三人坐下,老太太打发走下人,说道:“老大媳妇,贤妃今日有没有跟你说宫里的事。”

大太太心里一沉,暗想老太太怕是从太皇太后那里听出些什么,故有此一问,本来自己只想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