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公笑道:“皇上,这后院的事情,还是给交给娘娘教管吧。”
皇帝愣了一愣,想想他直接去责问太落梁王的面子了,况且他一个皇帝也不该去管后面的家事,气平了一平,说道:“把这事交给贵妃去处置。好好教训一下那个王良娣,让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别想着妄图恃宠僭越皇家规矩!”
刘公公也知道皇帝这是借机撒火,甚至想要警告一下后宫,别搀和立储的事情。他拣了那份奏折,说了声:“是。”
皇帝又问道:“楚王怎么样?”
“一直在府里,听说是在钻研学问。也就偶尔打打马球。”刘公公老老实实的答道。
皇帝又问:“跟什么人联系了?”
刘公公笑道:“没有,一直是大门紧闭,拒绝见客。”
“她去过吗?”这话说的语焉不详,含含混混,若是平常,谁知道皇帝什么意思,但刘公公却知道皇帝问的就是楚王的姨母涵因,有没有和楚王来往。
刘公公笑道:“郑国夫人一次也没去过……”
皇帝表情微微有些放松:“他们也太小心了些,至于避嫌避到这种程度吗?朕又不会把她怎样……”想到那个身影,皇帝也不像刚才那样暴躁了。
“应该是因为唐国公得罪了王相,怕他家反而拖累楚王吧。”刘公公的语气微微一变,便让人感觉楚王可怜兮兮的。
皇帝心里软和了下来,笑道:“哪里就要小心成这个样子……”他想了想早逝的郑贵妃,死人永远比活人完美,又想了想涵因,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心里对这个孩子也不由亲近了几分。
干脆把奏章全放下,对刘公公说道:“走,去马球场。把楚王叫过来……”皇帝又一想,说道:“罢了,把梁王、晋王还有嘉宁公主他们夫妇都叫过来,陪朕打打马球。嗯……把几个小的也叫来吧,让他们在旁边看一看。”
刘公公听说只叫楚王的时候,表情有些僵,听皇帝把所有的孩子都叫过来,他也松了一口气,说道:“是,皇上。”
涵因这一日却带着令弘、令熙去了城外的庄子。天云马场的马和一百个私兵都已经到了庄子上,涵因要去亲自看一眼。
本来涵因想要自己去的,只是令熙总粘着涵因,想了想还是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去玩玩,宫里虽大,却不能尽兴。涵因也不想让孩子只拘泥于一方小小的院子。
立春刚过,乍暖还寒,路边树木上大部分的枝条还是光秃秃的,有些则冒了几个嫩芽。田间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春耕,令熙扒着窗子看着那些在田间低头忙碌的人。
唐国公府的马车进了自家庄子的范围,便有佃户跑过来行礼。令熙没见过田垄,偏要下车去看。涵因知道进了庄子之后,都是自家的地盘,也没什么好怕的,也应该让两个孩子多见识见识,便同意了。
令熙看看这,又看看那,一会儿问问这个是种什么,一会儿问问那个又是种什么。正巧,一个佃户挥汗如雨的耕作一会儿,便下来打开包裹,拿出一块干粮,蹲在天田垄上啃着。令熙便问:“那是什么。”
涵因看了一眼,说道:“那是黍饼子。”
“那个东西好吃吗?”令熙问道。
涵因笑道:“自然没有家里做的好。”
令熙看那人吃得那么香,说道:“我也想吃。”
涵因笑道:“好,待会咱们进了宅子,让管事的安婶子给你拾掇一顿,其实也不算难。”
等到达的时候,已经晌午了,涵因也不挑剔什么,就让安婶子去操办了,还反复叮嘱她一定要跟他们自己平时吃的一样。
令熙之前嚷嚷得欢,结果东西端来她吃了一口酒再吃不下去了。涵因趁机给她念“锄禾日当午”这首诗。令熙才勉强把这顿饭吃了。
她很是不解的问涵因:“为什么他们辛苦干活,却整天吃这些东西,而祖母、母亲还有我什么都不用干,却吃得比他们好呢?”
涵因不禁失笑,没想到这个小丫鬟居然会自己提出这么深奥的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她该怎么教孩子呢……”
VIP卷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教育
涵因很吃惊,李令熙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教孩子平等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像她们这样处于社会顶层的家庭,从生下来起,就在向孩子灌输着尊卑观念。
不仅整个家族成员分成若干等级,连仆役也分成若干等级,对每一级的人该有什么样的态度,什么人不能惹,什么人可以自己解决,什么人不可以亲近,对什么人保持什么距离,这些并不是长辈直接给孩子画一张表、讲一堂课教会的,而是通过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以及对别人的态度潜移默化影响的。
比如,奶娘的孩子通常跟小主人是很亲近的,也在府里住着,还跟小主人一起玩,小孩子玩耍难免一时高兴忘了形,僭越了尊卑,这时候,身边的妈妈就会立即制止这种情况,并且会同时教育两个孩子忘了规矩,没上没下。
再比如,伺候李令熙的丫鬟,跟李令熙很是亲近,有时候会忘了敬称,妈妈立刻就会纠正,于是到现在李令熙听到自己的哪个丫鬟一时嘴快忘了敬称,自己也会呵斥,说:“你又管我叫“你”,孙妈妈听见了又要教训你。”但这也并不是说李令熙就生气了。那丫鬟则会吐吐舌头,笑道:“好姑娘,饶了我这次,莫跟孙妈妈说……”
同样,李令熙的几个大丫鬟出身宫中,虽然是没入掖庭的奴婢或者奴婢之女,那也是太皇太后、德妃身边伺候过,然后给李令熙用的,若是令熙直呼其名,而不叫姐姐,那妈妈们听见了也是要教训令熙的,因为那是对长辈们不敬。而掖庭局直接送过来的伺候令熙的。则没有这个待遇。
等级、资历这样细细密密的尊卑观念、待人的态度,是在平时生活中一点一滴渗透到骨子里的。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家族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就像日升日落、天黑天亮一样的自然。那些骤然升到高位的家族搞不清楚这些细腻的约定俗成的规矩,以为自己是上位者,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就会被这些世家看不起,讥笑为暴发户。
现在李令熙忽然问涵因“为什么?”让涵因不知从何解释起好,五岁的孩子,也听不懂太复杂的东西。什么阶级啊、剥削啊,这些连对李湛都不能说,更别说孩子了。难道自己就简简单单的说一句:这都是命……
涵因见李令弘也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似乎在期待母亲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她知道必须小心回答这个问题,思索一下说道:“就像水能灌溉,土壤孕育作物,世间万物都有自己责任。”
李令熙皱着眉头问道:“责任?什么责任?他们为什么跟我们不一样。”
“世上的人命轻重是相同的。但责任却并不一样。农民的责任就是种出粮食,商人的责任就是把货物转运到各地,士兵的责任就是保卫国家,你父亲现在就在边疆带领士兵抵抗匈奴和吐蕃人的入侵。而我们身为世家,身上的责任就是保护我们的族人,让他们能够安安心心的种地、生活。”涵因对李令熙说道。
李令弘忽然接口道:“可是我听师傅说很多地方闹饥荒。连饭都吃不上,他们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自己吃不上。却供养我们。”
涵因摸摸李令弘严肃认真的小脸说道:“我知道你可怜那些百姓,可是如果我们跟那些百姓想的一样,做得一样,就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为什么那些地方会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就是因为身为世家之人,忘记了自己的责任。那么族人、百姓就会离他们而去。你们所要想的是,要如何尽到责任,才能不辜负百姓们的供养。”
这里用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方法,将两个孩子追问的制度合理性,转化成在既定制度下怎样做才合理。她可没打算让孩子们去思考两千年后人类都没有答案的问题,更不想让他们超越这个时代、质疑自己所处的阶层,同时也不想他们仗着自己的地位随便践踏底层的人。他们只要知道在这样的社会中该怎么做就足够了。
李令熙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李令弘则若有所思。涵因被两个孩子的表情逗乐了,说道:“《荀子?哀公篇》有一句话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弘儿,这句话师傅可曾教了?”
令弘摇摇头,说道:“还在讲《毛诗》。”
涵因笑道:“以后你会学到的,族人、百姓就像水,他们供养我们,但是他们也能掀翻我们,所以你们以后做事都要牢记自己的责任,不能够任意妄为,知道了吗?”
两个孩子答了“是。”
涵因笑道:“好了,走吧,我们去看马,好不好?”说着便领着孩子去后面的马球练习的场地去了。
张毅正等在那里,给涵因行了礼,涵因说道:“老爷那边有什么事吗?”
“一切都好,老爷让在下转告夫人,一切都在慢慢操办,夫人放心。”张毅笑道。
涵因点点头,说道:“就按照之前所说,你挑出几个人,专门负责练习马球,女兵分批送到唐国公府,我会慢慢安排。其他的人就暂时在这里。”
张毅领命。马球其实是他们平时的娱乐之一,可以说这些私兵各个都是马球好手。所以李令桓组织马球队参加比赛,他们只要稍加训练配合,就可以直接参加了。反正马球队是个幌子,涵因让他们到长安来是为了以防万一,并不求他们能把比赛打得多好。
本来李令桓是想跟着涵因一起到庄子上来的,但是他又怕被大夫人发现,才按捺住自己的心情,准备过几天找个借口溜出来。
“女兵由谁带领?”涵因问道。
张毅把女兵的头叫过来,这个女人长相端端正正,中上之姿,穿着男装,眉宇间有一股英气,张毅说道:“她叫乔惠娘,父亲原先也是个当兵的,不过已经去世了,她从小也练武,吐蕃人打鄯州的时候,她被吐蕃人抓了,又自己逃了出来,正好我们突袭吐蕃人的营寨,碰上了她,她告诉我们吐蕃人营寨的情况,我们一次突袭成功,后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