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一辈子也别想。即使靠贷款,也会沦为房奴。 正因如此,司马一直努力让更多人拥有房子,因为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产业弥足珍贵。
“我在七月十三日第一次踏入中途之家,以每月一点五元的租金拥有一个顶层铺位,铺位是由一个个薄薄的木质隔板或铁皮隔成的矩形空间,只能放下一个床垫……这就是上百万涌入城市寻求新生活农民的家。除了狭小的居住空间,他们还必须忍受极差的卫生条件,在潮湿闷热的夏天暴露在裸露的电线和闷热的空气中。究竟有多少人居住在这样的条件下,数字很难精确计算,因为更多人租住在私人 “蜗居”中。
根据上海市政府福利处统计,仅上海至少有八十三万人居住在由政府提供的 “蜗居”中,而且每天仍有源源不断的人入住……来自农村梦想新生活的人们,每年为城市创造巨额财富,却只能一年、两年、四年甚至在更长时间内,生活在 “蜗居”中,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是城市最不为人知的一面,报道的目的在于唤起大家对于农民工困境的关注。
司马神色变得极不自然,中途之家正是司马的发明创造,源源不断涌入西北的新移民是对安置工作的巨大考验,迫不得已,便利用防空设施等闲置公共资源,临时安置新移民。为了尽可能利用空间,自己借鉴后世香港的笼居和日本的 “衣橱旅馆”设计了中途之家,效果显著,在西北市避免了贫民窟的出现带来的诸多问题,同时安置了大量新移民。
但现在看来……仅在上海竟然有多达八十三万人,在鸽子笼中生活了超过八年!难以置信,中途之家只是临时安置的地方,在如此狭小的地方别说八年,八天自己就疯了。西北现在情况怎样?想到这,司马拿起电话, “敬恒,打电话到市福利处,给我送一份西北市中途之家的数据资料。”
话说一半,司马突然意识到,似乎这个问题不应该由自己过问,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公民,不需要再为政务烦心。自己还是放不下啊!潜意识之中,还把自己当成总理。对于新内阁的决策,应该柄持只要不出大圈子,就绝不过问,偶尔会通过其它渠道给予善意的提醒,毕竟执政的还是复兴党,善意提醒总会受到重视。
“任何公民都有权查阅非机密政府档案!”司马在心中为自己开脱,或许不能像过去一样,以总理身份去处理事务,但总可以以公民身份去关注,实际在半年之中,自己没少干涉政务。 “敬恒,不要让他们送了,你亲自去一趟!”司马改变了处理问题的方法,用普通公民身份去调阅档案。
“是!先生!”徐敬之一愣神,随即明白先生的用意,是希望规避官方身份,而以公民身份查阅资料。挂掉电话后,司马怎么也平静,看书、骑马都没心思。司马一出书房,就看到玲儿抱着女儿正要出去, “灵儿!”司马连忙喊了一声,灵儿在上海呆过多年,听听她的意见。
“嗯!”抱着女儿准备出门的石灵诧异的看着丈夫,他似乎心烦意乱。司马边用手指逗女儿,边问石灵, “你在上海住过,知道上海的贫民窟吗?” “贫民窟?”石灵眉头一皱,贫民窟什么模样?自己还真不知道。在上海时自己在租界别墅内,怎么可能见过贫民窟,贫民窟到底是什么样子?
见石灵茫然的样子,司马意识到她在上海怎么可能接触贫民窟,所问非人了。灵儿,相比之下,你觉得中途之家好还是贫民窟好点?”对于这两个地方,石灵都非常陌生,看着正逗女儿的丈夫,石灵理所当然的回答, “不管在哪,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就行了,有什么比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更好的。”和家人在一起!灵儿的回答让司马无言以对。
贫民窟或许老旧、狭窄、阴暗,租金昂贵,但在那里,至少还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而在福利性质的 “蜗居”中,却只能隔板而居,完整的家庭被分割为一个个八十厘米宽、二米长、九十厘米高的隔间中。司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 “中途之家”的租金便宜,但却活生生把家庭分割开来,甚至一分割就是数年。意识到错误,司马一时间却没有解决的好办法。
第四十七章 南下
列车继续沿津浦铁路行驶,跨越南北、绵延一千多公里的津浦铁路是贯通中国南北的交通命脉,它于清末建成,与新干线相比显得古老而陈旧,但却并不妨碍最新型双层列车的通行。七月下旬,刚过暑运小高峰。上半月,津浦路每一节车厢都挤满暑假返家的学生,京城、西北、天津三座城市聚集了中国65%以上的大学生、专科生,暑假时南下的列车挤满学生,是除春运外的最高峰。
火车是绝大多数出远门人的最佳选择,而且,乘火车旅行,不仅经济、方便、安全,还可以欣赏沿途山野、江河、林木、花草等自然风光美景。飞机、飞艇票价超出普通人的承受能力,汽车又很不自在。在火李上,可坐可卧,也可来回走动,可以读书看报,也可以下棋、玩扑克,悠然自得。
平常长途列车很少满员,人们通常会选择价格中等的二等普通车厢,比三等车厢座椅宽大舒适,间距很大,避免去了旅途中长时间面面相觑的尴尬,也便于走动,座椅面对车窗,适合欣赏车窗外的风景。
铁路运输公司均为私营,为了节约运营成本,一列火车上,只有头等车厢、二等卧铺、头等卧铺才会提供列车服务,但车厢下层都会设有小卖部,出售方便食物、饮料及啤酒。还有一节餐车,可以点菜,供应正餐。大多数列车车厢内不许吸烟,但专门辟出一节车厢为吸烟区。
火车车厢内从来不会拥挤不堪,如果晚点,列车长会表示歉意并给予一定的补偿,补偿通常是免费食物、饮料,私营铁路公司间的竞争激烈,自铁路公司实行私有化开始,铁路公司之间的竞争从未停止,大鱼吞小鱼的一幕不断在西北、上海两处证交所上演,七年前,中国有三十五家铁路公司,现在却只剩五家,可见竞争的激烈。
望着车外风景,罗小根非常郁闷。在西北活动了近三个星期,住房管理局官员油盐不进,对自己的方案毫无兴趣,甚至老长官吴将军出面,住房管理局的官员也不给任何通融。
“小根,回去吧!原本我不该参与此事,但你的方案,可以惠及几十万老兄弟。但住房管理局对方案持怀疑态度,我也无能为力!除非国会通过法案,拨款支持,否则住房管理局绝不会松口。住房管理局从来只认法案,没有法案支持,很难通过,回去后,走一下议员的渠道。”
老长官无可奈何,罗小根意识到,问题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原本罗小根认为自己的方案可以轻易获得通过,而现在……罗小根黯然失神。大学毕业后,与他人合开了一家建筑事务所,很多战友毕业后只能租房,甚至住到中途之家,绝大多数人的收入限制了购房能力。
共和九年,国会就审议通过总理提交的《军人权力法案》,这是中国社会保障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法案》,军人退伍后在入学深造和参加职业培训方面得到照顾,同时保证买房、买农庄或经商创业时得到贷款。八年来,超过百万退役军人在《军人权力法案》的帮助下进入大学、专科尤其是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尽管官兵在接受教育、培训时得到国家的帮助,但毕业后走向社会时,却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
最近三年,国内房价飞涨,过去百平左右的楼房只需要四百元,而现在却高达千元。根据军人权力法案提供的贷款款额只有一百元,不足以支付30%首期。相比普通学生,退役军人家庭责任更重,致使大量退役军人在学校毕业后不得不工作一两年后,才有支付首期的能力。
“该死的!为什么大家就不站起来抗议呢?”想到官员和荣民委员会的不作为,罗小根愤愤不平。荣民委员会曾对此进行过投票,但大多数退伍军人却坚守:能够买卖的爱国主义不是爱国主义,认为政府没有亏待他们,反而给予良多,如:减免大学学费、职业培训费、优先安置就业等等。的确,这也是事实,但国家可以做得更好,比如适当提高政府住房贷款或者接受自己的方案。
无奈的摇摇头,罗小根走进吸烟车厢,喝两杯吸几支烟一解心中的烦恼。司马静静的坐在吸烟室内,一边喝茶吸烟,一边观赏车外的风景。司马很享受这种时光。穿一件短袖衫,休闲裤,既便有人看到司马,也很难将这个一身休闲打扮的人和前总理联系在一起,偶尔有人进入餐厅,但谁也没有注意到戴顶土黄色遮阳帽的中年人。
几个月前司马突然心血来潮,想和家人一起享受购物的乐趣,结果一进超市就被收银员认出来,尽管失去与家人购物的乐趣,但看到激动的百姓,内心深处还是非常满足,至少人民没有忘记自己。
司马其实应该感谢那个三流出版商,他写的司马传记在短短半年中发行量超过二千万册,借助这本书,出版商一跃成为富翁,同时把司马提升到英雄和伟人的地位。这本语言平实、内容风趣的传记在中国掀起崇拜司马的热潮,司马的引退反而让人们更加敬重,认为他是无私的爱国者,为了国家奉献一切。
当政府偶有失误时,人们总会感叹:如果先生在,根本不会发生这种事,神话由此产生。 “他的品德、智慧组成极其和谐的整体,我们应该庆幸,能够同如此伟大的公民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曾经生活在他的领导之下,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荣幸!”司马受到国人高度赞誉,称他为:中国的华盛顿。
这反而遭到大多数民众的反对,人们认为华盛顿退去是因为不可能继续连任,美国人不会接受,但司马却在国民挽留中离开,只为捍卫共和国的尊严,宪法的尊严。 “宪法是神圣的,不容质疑与修正的,它是共和中国百年之宪!”从那天起,国人真正意识到共和中国宪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