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 第1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印度的未来,当然必须在解放印度之后。而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坚信,中国人一定能击败英国人。

从穆罕默德。阿里。真纳进入餐厅与将军用餐以来,只听他说过一句话,“真纳先生,一路辛苦,如果不介意,请在此用餐。”“你认为,未来印度应该是什么样的印度?”用完餐后,将军开门见山。二十年来,这位神情冷漠、才华横溢的穆斯林律师,始终是甘地的劲敌。“我们绝不接受以钱德斯为首印度临时政府。”真纳亦直接了当。

“将军阁下,英国人占领印度期间,为便于统治,不惜利用印度教和穆斯林两大教派矛盾,在教派之间保持微妙平衡。起初,两大教派中才华出众的知识分子,都献身于为印度独立而斗争的事业,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置种族和宗教偏见于不顾,肩并肩一起斗争。但令人困惑不解,甘地破坏了亲密无间的团结。

在宗教影响无孔不入的印度,自由之战不可避免地带有圣战色彩。甘地仁慈,待人宽厚,在领导解放运动过程中,努力联合穆斯林。然而他毕竟是印度教圣徒,因而独立运动蒙上印度教色彩。一旦印度独立,穆斯林将再次身陷印度教徒统治,成为手无寸铁的少数民族。唯有分治,建立一个独立国家,穆斯林才有可能逃脱悲惨的命运。”

“哦?”将军轻应一句,喝口饭后茶,古井不波。中国人的态度,让真纳迷惑不解。将军究竟是什么意思?一方面帮助钱德斯建立印度临时政府,另一方面却派人邀请自己来到司令部,中国人究竟是什么态度?

“将军阁下,历史上,印度从来不是统一国家,把印度视为统一国家的主张纯属荒诞不经,是英国殖民者的骗局。我们决不会把自己钉死在印度民族主义十字架上,我们支持印度穆斯林人口最多的西北诸省,如旁遮普、克什米尔、信德、西北边省和俾路支组成穆斯林国家,国家名字将称作巴基斯坦,精神上纯净人的国土。如果要求被拒绝,我们不惜用鲜血捍卫穆斯林的权益。”

“钱德斯的国民军在因帕尔与我军配合作战,真纳先生应该了如指掌。”将军终于打破怪异的沉默。“只要得到适当帮助,巴基斯坦国民军同样可以配合贵军作战,同时……”真纳露出得意的笑容,“我想,钱德斯和他的国民军直到现在,仍然没能给予贵军有效帮助,而我们……如果阁下愿意,我保证明天,中国人就可以进入加尔各达。”

加尔各达绝大多数市民之所以保持观望,因为加尔各达绝大多数市民是穆斯林,尽管同样渴望解放,但自从穆斯林联盟一致通过拉赫马特阿里建立独立巴基斯坦的建议后,便对建立独立穆斯林国家充满遐想。但中国人选择钱德斯却让印度上亿穆斯林感到恐惧和迷茫,所以,对战争保持围观。

将军露出轻蔑的微笑,“我再次重复中国的印度政策,印度未来由印度人民自己决定,是分治或统一,均由印度人民自行选择,其中自然包括印度教徒、穆斯林,当然也有锡克教徒。”“将军?”真纳一时没有明白将军的意思。“或许,巴基斯坦临时政府可以在加尔各达成立,不是吗?”

第二百零七章 革命者与副王

“独立与解放,是依靠民族的觉悟与革命,而不是帝国统治者的赋予,更不是依靠懦弱、顺从、乞求帝国主义列强妥协。自由在议会里、法庭上或者学校中不可能得到,也不可能在牢房里,更不可能到断头台上寻找。除去用武器争取自由,人们永远得不到自由,帝国主义列强就像是聋子,除去枪声,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唤醒他们的听觉!”

纳伦德拉。纳特。巴塔查尔亚,一座雄伟的黄色花岗岩拱形建筑物,巍然屹立在海滨岬角上,俯视孟买码头。拱门阴凉处,人群杂沓,摩肩接踵,玩蛇人、算命者、乞丐、游客、醉生梦死或因吸毒而神志恍惚的嬉皮士、流浪汉和奄奄一息的人混迹其间。来往行人中,很少有人抬头仔细研读镌刻在建筑物正上方的铭文:庆祝乔治五世国王陛下和玛丽王后陛下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日巡幸印度,特立此塔,以示纪念。”

素有“印度国门”称誉的建筑物,是地球上盖世无双庞大帝国凯旋门。帝国疆域辽阔,无边无际,太阳永远不会在国土坠落。凯旋门巨大身影吸引无数向往光怪陆离大洋彼岸的英国人,他们告别养育他们的英格兰平原或苏格兰山丘,作为士兵、冒险家、富商大贾和行政官员穿过拱形大门,来到大英帝国壮观无比的领地。强制推行英国生活方式,掠夺财富。坚信他们是上帝宠儿,帝国千秋万代,永不衰败。

1935年1月9日,一位48岁身穿西装的印度人穿过印度门户…帝国拱形凯旋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中有书籍,还有一张渣打银行50万英镑汇票。

3月26日下午,一辆轿车驶入孟买英印军第63师旁遮普36步兵团军营。旁遮普步兵团军营位于孟买郊外征用的庄园中,团部是幢英印风格混杂的红砖红瓦豪宅,四周绿树成荫,衬托洋房红色盖顶,万绿丛中一点红格外美丽。卫兵带领下,三名客人随卫兵一起来到团长办公室。办公室东、南两壁是镂花窗,窗前挂绸帘,西墙上挂一副军事地图。

狄隆皮尤什。曼苏克穿土黄色军装,右手握一支红蓝铅笔,正坐在大写字台前披阅公文。见到来客,满脸惊喜,“欢迎您到孟买。”狄隆皮尤什。曼苏克热情的招呼客人,直到卫兵离开后,曼苏克才流露出狂热崇拜,“欢迎您,罗易先生,从现在开始旁遮普36步兵团,由您指挥。”曼苏克未注意罗易身后的人。

罗易原名纳伦德拉。纳特。巴。塔查尔亚,1887年2月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婆罗门家庭,18岁就参加谋求印度独立的地下抵挡运动,1915年尝试发动武装政变,推翻英国统治失败后,踏上前往德国及中国上海寻求支持印度革命的道路,但均未获成功。1917年罗易在美国被捕,利用保释机会冒险逃往墨西哥。在墨西哥邂逅鲍罗廷,在其影响下开始信仰社工主义。

1919年10月,罗易组织成立墨西哥社工党,不久被推举为墨西哥社工党代表团团长,代表墨西哥社工党参加社工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为第三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此后,在革命圣地莫斯科,他因殖民地问题上见解独到而闻名国际,成为社工国际中声望很高的活动家。乌米扬诺夫称赞他:殖民地革命主义杰出代表和东方革命的象征。

此后,罗易在第三国际中春风得意,1920年他于塔什干成立印度侨民社工党,1922年成为第三国际南亚局负责人之一,之后更成为第三国际主席团成员。罗易创立印度侨民社工党同时,在印度国内,也有少数激进知识分子接受社工主义,1921…1922年间,印度加尔各答、孟买、拉合尔、马德拉斯和康浦尔出现社工主义小组。→文¤人··书·¤·屋←

罗易派回国的侨民社工党党员成为社工主义小组的创建人,社工主义小组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和社工主义思想,创办很多刊物,如孟加拉语的《人民之声》、英语的《社会主义者》和乌尔都语的《革命》等等。社工主义兴起,引起英国殖民当局不安,通过粉碎社工分子阴谋的专项行动,印度各地社工主义小组活动遭到空前严厉的打击。

1925年12月26日,印度社工党在康浦尔召开印度社工主义者第一次全国会议,各地社工主义小组派代表参加会议。会上成立印度社工党,各社工主义小组负责人都被选进中央执行委员会。印度社工党成立之初,并没有加入社工国际,而是继续接受罗易指导。党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工人运动和建立社工党外围掩护组织即工农党上,取得很大发展。

1933年12月,全印社工党会议在加尔各答召开,印度社工党宣布加入第三国际。印度社工党内斗争频繁激烈,主要围绕关于党的最低纲领和战略策略进行。另一方面英国殖民当局镇压也非常严厉,党命运多舛。七年前印度社工党在孟买举行秘密全国会议,党主席罗易假道他国秘密回到印度,最终确定印度社工党通过武装斗争取得独立的决议。

只不过方式并不是即时发动武装起义,而是吸引军队中民族独立成员入党,社工党员还要加入殖民地军团,在殖民地军中宣传革命,时机成熟时发动大起义。7年努力,当初加入殖民地军团的婆罗门出身社工党员,不少身居显位,但距离期望值仍很遥远,尤其几十年来,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深刻影响社工党革命。现在,革命时机终于成熟了。

“我等期待已久的革命时机已经成熟,尽管英国殖民政府一再否认,但据可靠情报,印度副王已被中国军队俘虏,起义时机到来了。”罗易激动不已的鼓动道。印度副王被俘,消息一旦传出,将在印度引发海啸。尽管王宫一再否认,宣称遭到袭击时副王受伤,但副王被俘谣言不径而走,而且苏俄情报部门亦证实消息。

1856年英国在土邦王公帮助下平定印度起义,英国政府宣布印度不再拥有本土皇帝,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结束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正式宣布印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1876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成为印度女皇,任命一名贵族为印度副王,代其统治印度,印度副王便成为印度最高统治者。

而代表英国和英国君主在印度统治象征的印度副王,却在避暑行宫,被中国突击队俘虏,带回中国。全印度流言四起,震惊印度,令心怀叵测者蠢蠢欲动,只不过在中国正式确认前,大家努力压抑砰砰乱跳的野心。

“副王被俘,印度战区总司令韦唯尔,11省省督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印度自愿防卫军240万军队,但军队中英国人却不到5万人,无法维持对军队的控制。凌晨。”因为激动口干舌燥的罗易喝了口茶,“先是加尔各答自卫队发动起义,随后是第38师、56师响应,加尔各答成为印度第一座起义成功的城市。”

提到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