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 第14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性的俄罗斯人显然不会满足于此,他们需要受俄罗斯支配的波兰政权,而不是一个对俄罗斯持敌意的波兰。”邱吉尔放下雪茄,看着伊兹梅尔将军,脸上露出笑容。

“波兰人发动华沙起义,就是为了和俄罗斯人争夺政权,确保流亡政权地位。但显然与俄国利益直接冲突,为保障盟友利益,中国只能牺牲波兰人,所以,才会出现中俄停止进攻,坐视德国人屠杀华沙的局面。华沙成为俄国利益的殉葬品,华沙的牺牲会令各国感到恐惧,必将导致流亡政权倾向英国,而不是中国人。”邱吉尔洋详得意的说道。

英美拖延支援华沙,并不是运输因难和天气原因,就是为让华沙成为毁灭中国声誉的铁证,让欧洲看到,为达到奴役波兰的目的,中国人不惜牺牲华沙,有什么比数十万条波兰人生命,更具说服力的?华沙被德国人夷为平地,数十万波兰人惨死,中俄会顺利占领华沙,但也让欧洲各国看到中国真面目,所谓民主、自由、正义不过是行奴役之实的遮羞布而巳。

政治永远是丑陋的。听到首相得意洋洋的话,伊兹梅尔将军想到这句话,同时在内心深处为华沙民众感到悲哀。为了政治目的,华沙被东西方世界抛弃了,中国人为了俄罗斯;而英美则是为了丑化中国人,最终承受一切苦难的只是无辜的波兰人。“为了利益,为了英国利益,也只能如此了。”邱吉尔淡淡的说。

大英帝国利益至上的邱吉尔,认为牺牲华沙是必要的,但对数十万华沙人生命,邱吉尔亦感到难以承受,但凡拥有良知,就不会默视无辜生命的牺牲。“为利益也好,欧洲自由也罢,世界会永远铭记华沙人的殉难。”邱吉尔沉重的补充,“50年后,享受自由的欧洲人会感激华沙人的牺牲,同样会感激我们的决定,我会亲自到教堂为华沙人祈祷,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

5月13日,冯。巴赫赶到华沙城,亲临一线坐镇指挥。起义军与德军阵地犬牙交错,华沙陷入混战。德军利用起义军缺乏统一指挥的弱点,有条不紊发起反击。在重型武器、装甲车、坦克和火焰喷射器帮助下,华沙起义者被压制。尽管河对岸俄罗斯第三集团试图击退华沙东北部德军,但十万德军毫不示弱,双方在华沙东部展开鏖战。

波兰第一集团军一部登上维斯瓦河西岸,起义军就据守在离河不远的华沙南部和北部。从5月16日至20日,俄罗斯近卫军总共有8个加强步兵营突进华沙,但因维斯瓦河仍掌握在德军手中,俄军坦克和大炮等重装备运不过河,波兰第一集团军的攻坚能力受到极大影响。到5月23日,波兰军队伤亡惨重,死伤达6764人,不得不暂时后撤。

中俄联军反攻令希特勒不得不把更多精锐部队投入东线,华沙起义给纳粹带来巨大麻烦。气急败坏的希特勒下令,把华沙从地球上抹掉。法西斯纳粹开始对波兰人血腥残杀。为镇压波兰人反杭,希特勒不顾弹药紧缺,极其残酷地、分步骤地进行炮轰,最后将华沙夷为平地。

甚至使用“多拉”巨炮。这种超重型火炮能穿透1米厚的钢板和2。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每枚炮弹重7。1吨,推进燃料重1。8吨到2吨,在高强度炮击中,城中绝大多数建筑毁坏,全城俱为瓦砾。

“我会亲自为你们祈祷。”跪在废墟中,神父望着少年喃喃念道。此时教堂里,挤满没有逃走、没有死亡的人,麻木的寻找上帝庇护。他们曾经与每个华沙人一样,赤手空拳向德国人发起进攻,正像一首诗篇中所说,“如果没有武器,我就用拳头、牙齿撕咬侵略者的肉体……”英勇之后,面对德国反攻,盟友无视,亲人牺牲,大家已经绝望。

德国人用坦克、大炮反攻,他们就用砖块、棍棒反击。教堂顶部被炮弹炸开一个大洞。教堂就像一座收容站,地板上,担架上,躺满受伤的华沙人,痛苦的喘息。起义后,他们已经和德国军队战斗一个月,武器简陋到只有棍棒,但每个波兰人都英勇顽强,发誓战斗到最后一人。

“海佳,你们不应该上战场。”躺在毯子上白发苍苍的老者,看着留金色短发的女孩,颤抖的说道。“如果你们都死了,谁来重建波兰。”腰带上别着一枚手榴弹的金发女孩听到老师的话,漂亮的脸蛋上露出惨谈坚韧的笑容。“老师,如果我们失败,波兰就不存在了。”

一月来,华沙起义者损失惨重,司令部许诺的盟军援助在哪里?荚国援助和来自英国的增援部队在哪里?得到的唯一援助,来自司令部宣称的“将再次奴役波兰的俄国人和盟友中国人”。俄国人和波兰国防军第一集团多次尝试过河,都被德国人击退。中俄联军空投物资大都飘到德国阵地上,尽管中国人尝试用直升机运送物资,但直升机在强大地面火力下损失惨重,只能停止。

“中国人没有全力以赴。”

海佳笑容惨淡,难道上帝真的抛弃波兰人了吗?英国人、美国人、中国人都抛弃了波兰,波兰难道无法避免被奴役的命运吗?这时,教堂外再次传来隆隆爆炸声。对于战争,十六岁的海佳有了深刻理解,战争就是死亡与毁灭。“海佳,快点,我们要出发了。”黑暗中有人招呼,伴随瓦砾被踩踏的声响,十几名少年离开教堂,朝枪声密集的街区跑去。

刚进入战场,厄运就降临,一枚炮弹,将他们中两人炸倒在地。“坚持住”海佳用尽力气试图为伤员止血,但绷带毫无用处,血依旧喷涌而出。胸部受伤的同学发出模糊的哀求。“海佳,留下照顾伤员,找人送他们去教堂。其它人跟我走,必须去支持第三区战斗。”说话时,海佳看到班长将中式自动步枪背在身上,一个接一个沿废墟朝另一条街区而去。

此时,同学的呻吟越来越弱,“不,谢沙、由米耶。”转瞬间失去两个同学的海佳伤心欲绝,号啕大哭。时至午夜,战斗仍在继续,一枚枚炮弹不断从海佳头顶掠过,在海佳附近废墟间爆炸,街道上不时传来华沙起义者绝望的呐喊,街道上起义者和平民尸体比比皆是。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目睹华沙的毁灭,海佳感觉心如死灰。

失魂落魄的海佳没有听到头顶传来的飞机轰鸣声,“那是什么?”原本在废墟中战斗休息的起义者,大都向天空眺望,或者干脆走到街道上,仰望天空。空中竟然出现庞大的机群。突然,空中出现无数洁白的伞花,倾刻间布满华沙上空。此时,华沙人、德国人都惊讶的朝空中眺望,又是大规模空投支援物资吗?

“空降兵,没错,是空降兵,得救了。”废墟间波兰人摘下帽子冲空中降落伞挥舞、欢呼,在德军探照灯光柱下,大家清楚的看到降落伞下不是物资,而是全副武装的伞兵,波兰没有被抛弃。绝望的起义者瞬间被喜悦充斥。越来越多的飞机和直升机出现在华沙上空,一架架直升机将步兵直接机降至关键要害区域。

与此同时,高射炮、机枪、步枪德军集中全部火力朝着空中扫射,但却无法阻止机降至要害区域的中国部队。原本好不容易从波兰人手中夺回的建筑,被惊惶失措的德军弃守。大量空降兵甚至落入德控区,但这并不妨碍伞兵投入战斗,空降兵天生就是在包围中作战;早就有身陷重围的自觉。

如果没有必要,伞兵不会在城区空降作战,城内建筑物是伞兵最大的故人,但此次,却别无选择。被残存建筑物勾挂在半空中的伞兵,会陷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苦境。一名伞兵被避雷针钩于半空,荡来荡去时,几名德国士兵围住调笑道:“喜欢华沙吗?中国佬。”“狗屁,赶紧投降吧,你们退路被切断了。”伞兵咆哮,全不顾被几十支枪对准。

第三百零七章 变化莫测

战争仍在进行,但生活总要继续。入夜,伦敦柯文特皇家歌剧院内坐无虚席,尽管外间炸弹仍给伦敦带来死亡毁灭,但生活总要继续,尤其在轰炸下,继续愉悦生活,成为嘲笑德国,表示大英帝国特有骄傲的一种方式。尽管受到战争影响,但剧院仍爆满,甚至最还有一排站票,99%观众西装革履出席,其中不乏英美及各流亡政权将军、部长、大亨。

大家都在倾听一位刚刚在伦敦声名雀起的女小提琴家独奏。曲终时,舞台灯光由暗转明,把色彩柔和的光线投到漂亮的姑娘身上。她刚拉完门德尔松的一支小提琴曲,从灵魂到肉体都浸没在音乐仙境里,她对台下暴风雨般的掌声、喝彩、口哨置若罔闻。演奏的漂亮姑娘叫伊莎贝拉,今年二十一岁,是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委员吉帕尔的侄女。

六年前,她来到伦敦,尽管不过十五岁,但却因其惊人的美貌举止优雅,成为伦敦上流社会淡资,曾得到王后邀请至皇宫作客。拉完最后一个音符,沉浸于音乐中的伊莎贝拉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微笑着躬身致意,接过下面抛来的鲜花,面对观众的热情她不得不一再谢幕。就在最后,大幕将合时,她对歌剧院某个黑暗角落抛去一个动人的飞吻。

安静的剧场中听到姑娘细嫩的声音:“谢谢你,吉帕尔叔叔。”被称为吉帕尔的人穿一身制做考究的西装,饱经风霜的脸上充满自信,头发花白戴金丝眼镜,但却难掩军人豪气。演出结束后,吉帕尔来到后台,伊莎贝拉刚卸完妆,他轻轻扶起姑娘,一起走到繁星满天的大街。吉帕尔把伊莎贝拉让到司机座边,启动福特汽车。

深夜,汽车在无人的大街上疾驰,今天个不错的日子,侄女的演出非常成功,最重要的是防空警报并没有响起。吉帕尔减低车速,拐入僻静的街道,尽管德国对伦敦攻击是以V2导弹为主的导弹袭城战,但伦敦仍然使用对付空袭的传统办法,灯火管制,路旁树木残枝遮住月光,更显得幽暗昏黑。

“伊莎贝拉,今天,你演奏的好极了。”吉帕尔称赞侄女的同时,将车速减下来。“是吗?”透窗而入的月光斜映在伊莎贝拉兴奋的脸上,平添几分娇媚迷人。“如果不是战争,你一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