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 第8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在中国两个金融中心呈现出了两个极端,西北股市大涨百点,上海股市大跌百余点,映射出南北两地对战争的态度……

边防空军太行基地,基地内两条长达3公里的飞机跑道上停满H…1型轰炸机,四机交错排成一排,基地内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整个山谷,跑道间随处可见等待上机的空降部队。

“此次任务的目的是直接俘获A号目标人物,并将其押运回京,接受军事法庭审判。如不能将其成功俘获并押回京城接受审判,整个行动即宣告失败…”基地机库内站满空降一师的军官,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强调和作战布置,领取作战地图以及任务书。空降一师任务明确,目标地只有A点,目标人物就是A号。

基地上空繁星点点,夏日的星空令人心旷神怡。空降部队利用最后几个小时做最后的准备,空降兵们写好遗书,倾听长官们最后的训示和叮咛,同时对检查装备。步枪、手枪、手榴弹、弹药、备用弹药、急救包、防毒面具、野战食物、作战地图……总之,按规定要求携带必须的装备,按规定每名空降兵要携带32…45公斤的单兵装备,以应对空降后的生存和作战需要。

凌晨2:00,在飞机跑道间待命的部队,开始吃热气腾腾的早餐,他们明白,这或许是自己最后一顿早餐了,战争总是伴随着死亡。当空中显现鱼肚白时,1600名第一空降师官兵排队登上滑翔机。除了太行基地,整个空降师分散在四个机场中,这些机场总共集结了500架运输机以及轰炸机和300架TG…11型滑翔机,以进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空降作战。

“……上千名空降队员正在为这一重大的行动而整理行装,军官和士官们在他们中间漫步,迈过背包、枪支和各种各样只有空降部队才能配备的装备,与这个或那个士兵闲聊……或许是因为他们之中有很多新兵的缘故,一些战士们尽管表情肃穆,但却没有那种决然之色,我毫不怀疑他们完成任务的决心……”一个随军记者用笔记录下空降一师出发前的最后一刻,包括士兵们的神情,而一旁的随军摄影师一直都未放下手中的摄影机和相机……

六月一日凌晨三时,在四个机场待命的空降一师突击兵熄灭了手中香烟,喝干了杯中的咖啡或茶并坐进了机舱中自己的帆布座位上,坐在滑翔机内的战士们开始在心中祈祷……飞机的轰鸣划破山谷宁静的夜空……”耳边传来飞机轰鸣声,空降三团一等兵李大丰从胸袋里取出记事本写道。 “……飞机向预定跑道滑行,我两腿发软,喉咙发干。随着平稳的前冲,我们离地升空,滑翔机被轰炸机拖至空中,还时不时地晃荡着……”

从各个机场起飞的运输机轰炸机和滑翔机瞬间布满夜空,夜空里到处闪烁着忽明忽暗红色和绿色的夜航灯光,坐在帆布坐位上的一名空降兵从乘坐的运输机向外凝望,空中飞机密布,几乎看不到天空,看似无边无际的天空中,竟被飞机拥挤得满满当当。

空降引导组乘坐在导航飞机上,他们将为空降部队标明航向。除了正常负重外,空降引导组每个队员还携带一个3公斤重,系在腿上的工具袋,内装信号灯和信号标志,他们将以此标定滑翔机着陆区和空降兵降落区。

从四个机场起飞的飞机在河南中部某个城市上空汇合,机群在空中飞过时,发出的噪声甚至惊醒沉睡的人们,被惊醒的人们走出房屋,站在院子里朝空中望去,隐约可以看到昏暗的天空中,无数个黑点自北向南飞行。

蚌埠最早得名于宋代,蚌埠在明代时为风阳府西的边陲小镇,明成化十年凤阳府建立四处屯粮之所,蚌埠所在地的粮仓称 “埠”,清代前期,因地处怀远凤阳灵壁交界处,成为三不管地带,私盐集散于此,形成一条商业街,商业活动一度繁盛。共和元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后,蚌埠从渔村古渡成为南北交通,水陆枢纽,坐落于津浦铁路和淮河交汇之处,扼南之要冲,淮河又是中国南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随逐渐形成都市,津浦铁路通车后,成为津浦线上一等客站。铁路转运便利,港口也因盐粮、竹木、百货的运输而扩建,商业贸易日趋活跃,农田变街市,平地起高楼。

共和二年,北洋政府委任倪嗣冲为安徽都督,后又任安武将军。共和六年任安徽督军长江巡阅使,倪嗣冲看到蚌埠踞淮扼南北咽喉,为政治军事重地,便在此安家,大兴土木,建筑督军府,试图依仗铁路淮河扼守南北咽喉,控制江淮北向门户,从此安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开始由当时的省会安庆逐渐向蚌埠转移。

老大街警署第二分局内,分局巡警室内窗户上挂着毛毯,遮挡了屋内的灯光,一身黑警服的二十多余名巡警疑惑的看着他们的 “拜把大哥”巡警队队长马振源,在队长身旁站着一位身着便装的中年人,屋内巡警大都认识,他是大马路上商源号东家。

“兄弟们,今个当大哥的旁的话不说了,这桌上有300块钱,每100块,愿意跟我一起干的咱们是好兄弟,不愿意跟我一起干的拿上钱,等明天回家,只念在咱们多年交情的份上,莫让当兄长的难做。”话音一落马振源便扫视了屋内的巡警一眼。等了一年终于等到动手的时候了,打从依着蚌埠警察署署长马祥斌这位族叔当上二分局巡警队队长一职,马振源千百计拉拢队里的巡警,所图皆为今日。

“大哥,没说的,不就是安几个灯,带个路吗?兄弟们,平日里大哥待咱们不薄,兄弟们别做昧良心的事!”二巡长王世明首先表明态度,然后从桌上拿走自己的那份钱。 “大队长,怎么干你吩咐吧!”二十余名巡警慷慨激昂的说道。正如王世明所说,平里马大哥待大家可不薄。马振源一字一顿的发布命令 “占领警察局!”,同时打开桌上的两个手提箱,箱内赫然放着二十几支手枪、五六支冲锋枪,都是商源号东家方才带来的武器,占领警察局是命令的一部分,以警察局为指挥所,由警察负责给空降兵带路。

黎明时分,空降引导组和滑翔机群就在其下方发现了一道自北向南带状水流,涡河。涡河是此次任务的引导河,夜航机群将以涡河为指引飞向目标………淮河南岸的蚌埠。半小时后,飞行员看到涡河汇入一条自东向西的河道,是淮河,机群随即调整航向朝向西方飞去。凌晨四时五十五分,六架载有空降引导组的飞机飞临淮河南岸一侧的目标,伞兵们一个个跳机舱。引导组需要提前到达,为机群指引目标。三四分钟后,一片漆黑的城内不时闪烁白光。

空降二团三团的滑翔机在到达淮河上空时,碰到了狂风,滑翔机剧烈摆动,滑翔机舱内,全副武装的空降兵紧紧抓住挂索,站在舱内的军士开始作最后动员: “……这次任务至关重要,国家是否爆发大规模内战,都将系于本次行动……兄弟们,作为你们的班长,我希望你们在这次战斗中尽忠职守,这是我们的使命……祝大家好运,战斗结束后,我请兄弟们喝酒。”

此时天已经泛白,机舱内的空降兵表情异常凝重,尽管第一空降团大部分伞兵都参加过兰州战役,也算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了,但是此时却没有任何人显得轻松。跳伞从来都是勇敢者的事业,从数百米高空跃身跳下是对人们勇气的考验。平时在训练时,伞兵虽都跳过千百次,但都是在训练场上,而这一次,他们是在城区空降。

只要一想到城区空降,空降一团的官兵没有任何人能松口气,上一次空降兰州时伞兵们靠的是无知者无畏的勇敢,那次空降步兵团伤亡超30%,其中13%都是在空降时摔伤腿,也正是因为如此,空降兵教材中又增添了一个教训 “尽可能避免城区空降!”兰州是老城,房顶过半草顶,而作为新城的蚌埠大多数建筑都砖瓦建筑,其中不乏三四层高的西式建筑,一旦伞兵被挂在建筑物上,结果可想而知。

此时,机舱内红色灯光不停的闪烁,背负沉重降落伞和武器装备的伞兵大口的呼吸,以舒缓紧张情绪。 “三分钟准备,挂伞钩。”李继远站起来,把伞钩挂在机舱横绳上大声喊道: “兄弟们,祝大家好运!”此时飞机速度变慢,并开始缓缓下降,李继远知道飞机已经到达目标地区上空,并开始减速盘旋。李继远推开舱门,急速的风猛得灌进机舱,冷风让舱内的伞兵神智一清。 “嘟!”舱内绿灯亮起,紧抓舱门扶手的李继远大声喊道 “跳,跳,跳!”舱内伞兵一个接一个跳出机舱。空中顿时布满洁白的伞花。

最后一个跃出飞机的李继远朝地面望去,只见蚌埠正在自己下方,隐约可以看到城区中央庞大的院落,那是此次任务目标………安徽省督军府,根据情报,任务的A号目标安徽督军倪嗣冲就住在督军府内。

与此同时,引航滑翔机飞行员解开了拖拽索,并提起滑翔机前端进行减速,飞机穿行于黑暗的夜空向目标稳稳滑翔,副驾驶员打开前舱门,气流涌了进来,引航滑翔机在俯冲之后进入水平状态,然后向右做了一个九十度转弯。

指挥六架滑翔机进攻津浦铁路大桥的姚天,望向舱外,淮河象一条晶莹的玉带。为了尽可能接近津浦铁路大桥,他的滑翔机向上拉起机身,在100米高空飞行员驾机急速俯冲,大地骤然隆起,下方的原野和树木以每小时110公里左右的速度迅速向后移动。 “握紧!”姚天紧张的屏住呼息大声喊道。滑翔机机舱内坐着两排伞兵,挽着臂膀脚掌离地互相纠结地坐在一起,等待发动攻击。与其同时,伞兵部队已经纷纷跳出机舱,空中开满伞花。

当第一批空降兵向目标降落时,仍然沉睡的蚌埠督军府卫兵和城外军营里的安武军官兵,从未想到会有一支军队从天而降。

和往日一样,孙安丰早早的就推着推车来到南马路口,早点生意利薄不说还要起早贪黑,不过对于从凤阳乡下到此讨生活的孙安丰而言,倒也无所谓,穷家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