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让朝廷出面办了学堂;不管他们有没有钱;都可以进去读书,那将来天下所有读书人;都是要敬重汗阿玛的。”
胤禛很是认真的说道,天下文人若是都尊敬仰慕康熙,那就相当于这天下文人都是康熙的门人了,到时候也不用害怕这朝堂之上再有党派,对于康熙来说,这也是能流传千古的事情。
但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他们满人本来就很害怕汉人光复江山,这会儿若是让朝廷出钱办学堂,进去读书的有九成会是汉人。所谓文人造反,十年不成,但若是天下所有人都成了文人呢?
现在的老百姓多好,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只要能满足这两个条件,那当皇上的就绝对是明君,若是满足不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昏君。可是在这两条之外,你让所有的人都明理了,那满人和汉人的争斗,肯定也就掩盖不下去了。
一边自诩是中华大地的主人,是熟知孔孟道德规范的文人,一边是真实的中华大地的主人,最看不起酸腐穷儒的武夫,这两边可能会好好相处吗?
而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能驱使民众,却不能让他们知道太多,连孔子都赞成不让百姓们知道太多,他若是提出在全天下免费开学堂,不光是满人这边难以搞定吧?
但是这个事情若是成功了,那可是千古功劳,这大馅饼放到康熙面前,康熙倒是想吃,只是没有那么的大肚子。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撑死。但是不吃,他现在又觉得有点儿饿。
“这件事情朕知道了,明天是大朝会,正好拿出来说说。”想了一会儿,康熙对胤禛说道,胤禛也并没有想着康熙能立马就答应,他已经做好了长期抗战的打算,当即行礼说道:“是,儿臣知道了。”
“朕这儿今天刚收到了另外一个折子,你看看。”说着,康熙看了眼梁九功,梁九功赶紧将折子递给了胤禛,胤禛翻开快速的浏览了一遍,随即脸上起了一层怒色:“这传教士未免也欺人太甚了一些,都说客随主便,他这倒好,直接客人替主人做了决定!我大清乃是礼仪之邦,怎可不祀祖敬孔?”
康熙也赞同的点点头:“正是这样,这事情和你说的办学堂也有几分关系,所以朕才想听听你的意见。*。闵明我倒是有点儿小聪明,说是要将中国礼仪和宗教分开,这样就能避免礼仪之争,不过在朕看来,他的小心思也不少。
“汗阿玛,这事情是万万不能答应的。”胤禛皱眉说道,若是信教之人以后都不祀祖敬孔,那大家起不都成了茹毛饮血的蛮夷?那些英吉利等地的人,自己没有礼仪就算了,怎么能将大清百姓也变成那样的人?
父子两个研究了一会儿,都坚决认定,是不能同意闵明我的想法的,另外福建那边下命令的颜当,看起来也不能留了,罗马教廷实在是管的太多了。大清允许他们来传教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他们倒好,居然得寸进尺!
“汗阿玛,儿臣觉得,既然罗马教廷能派人到我大清传教,我们也可以派人到欧洲那边去传教,不光是道教,还有佛教,唐朝的时候不是有玄奘法师东渡取经吗?”
胤禛看过那珠子,自然是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康熙是索性在大清禁教了,随后又有了海禁,虽然那雍正即位之后又开放过海岸,但他只在位十三年,并没有彻底解决隐患,于是乾隆那不孝子一登基,就直接关了海岸,从此整个中华大地就开始了闭关锁国的落后生活。
他自然是不愿意这种事情发生的,所以,在康熙决定禁教之前,他得另外想办法稳住康熙,然后和罗马教廷进行扯皮。顺便做两手准备,就算罗马教廷在这边禁教了,大清那边派出去的人也不会停,这样大清和外面的联系也就不会断了。
“佛教和道教?”康熙沉吟了一下,随即点点头:“这个想法倒是独特,若是我大清能重现盛唐之风,届时万国来朝也不是问题。”
康熙登基之后,处理最多的就是国内的纷争和各种事情,对外除了收复台湾,还真没发生过别的战争,所以对于万国来朝这种事情,还是挺期待的。
当然,康熙想的万国来朝,和乾隆那败家子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会儿已经有世界地图了,康熙的野心更大,他想的万国来朝,是诸如英吉利等大国家。乾隆那会儿所谓的万国来朝,就只是指西藏等属地,朝鲜等属国。一个是君王的雄心,一个是小孩子的自夸,完全不能比。
父子两个又说了一会儿话,胤禛自己回府,康熙则是开始研究各个折子。等到了第二天的大早朝,康熙首先说出来的,是罗马教廷的事情,让大家讨论这礼仪能不能不要,宗教和礼仪能不能分开。
自然,朝堂上所有的人都是说礼仪不能丢,祖宗不能忘的。随后,康熙就拿出了胤禛的折子,讨论免费学堂的事情,国库里的银子很充足,康熙完全不担心没银子办这件事情。
这下子,就有人出来反对了,说是百姓知道太多不好,只要君主圣明,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可以了,知道太多,他们更容易造反。赞同这个理由的,有一大半的人。
胤禛自然是早早的做了准备了,张廷玉前段时间升官了,这会儿也是在朝堂上说话了,当即往前一步说道:“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往大家都说这话的意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对此微臣有另外的想法。”
康熙点头,张廷玉才接着说道:“这句话还可以这么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微臣认为,这样才符合孔子所提出的仁义之意。前面那样理解,虽然是让百姓们更安心种田了,但也更容易被人煽动。若是后者,就能让百姓多思考,天地君亲师里面,除去天地,君排第一。忠孝礼义里面,忠排第一,一个君王是明君还是昏君,史书上说的,都是一面之词,而百姓口口相传,才是真正的流芳百世。”
张廷玉说的很明白,大家心里也都知道,所谓的历史,记载下来的都是胜利者一方的一面之词,并不可信。但若是一个君王连种地的百姓都交口称赞,天下文人也全部尊为明君,那才是真正的明君。
这话说出来,自然是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的,大家又开始吵成一团。连满人都没有避免,这十来年,康熙的统治又是十分清明的,大清很是繁荣昌盛,连满人都出了不少读书人。
所以,这引经据典也不光是汉官的事情了,不少满人官员也参与到其中,各个说的口沫横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不相让,差点儿都打起来了。
这事情也确实不是小事,每个人说的,也都貌似是很有道理的,吵的康熙头疼,却也并没有阻止。眼看着都快中午了,原本精神抖擞像是打了鸡血的人,现在也开始精神萎缩了,毕竟,他们都是一大早只吃了点心过来的,这从早上吵到中午,不渴也会饿的。
“众位爱卿说的都很有道理。”康熙最后做出总结:“这件事情,稍后再议,罗马教廷的事情,众位爱卿有什么想法,也都回去写个折子,这件事情已经拖了几年了,也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
罗马教廷大约就是看着清朝朝廷总是不采取强硬措施,这才得寸进尺的。康熙已经决定,再也不容忍他们了,罗马教廷的手伸得太长,再这样下去,说不定他们都要开始干涉大清的内政了。
大臣们一个个又渴又饿,自然是很听从康熙的命令,一个个赶紧的下朝回家去了。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张廷玉在朝堂说的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居然以飞一般的速度传遍了整个翰林院,甚至是传遍了整个京城。不光是翰林院开始翻书考据了,就是京城里随随便便找一个茶馆,都能听见讨论这句话的出处以及联系上下文推断孔子本来意思的的专场。
各种争辩,各种讨论,将这句话推广的更快。很快,这种讨论就不局限在京城之内了,开始往周边府县扩散。而京城里,就是刚开始上学读书的小孩子,也能念叨几句论语了。
这也算是,从侧面推动了文化的宣传?按照胤禛的打算,等这些讨论扩散到整个大清,那会儿康熙就能做出决定了。
胤禛很是得意的回府向李巧慧展示自己的战果,得了和小儿子一样的待遇——中午能多吃一个炸鱼丸,吃多了会积食,然后引发肠胃毛病。
胤禛不知道的是,随着这场讨论的扩散,他的兄弟们,心里各种滋味也跟着扩散开了。就算是胤禛没有继承皇位的权力,但是胤禛这会儿实在是太耀眼了,他已经站在了所有人的头顶。
将来,就算是有新君继位了,恐怕也得看胤禛的脸色。不是皇上,却能比皇上有更多的权力和尊荣,这是谁都不能忍受的。
太子眼里闪过阴狠,伸手将桌子上的东西都挥到地上,猛喘了几口气,叫来一个小太监:“孤前几日让你准备的人,你可准备好了?”
“回太子的话,已经准备好了,奴才特意从京城外面带进来的,现在已经安置到庄子上去了。”小太监恭恭敬敬的答道,胤礽点点头,冷笑了一声:“赶紧调~教好,然后送到我那好四弟那儿!”
小太监应了一声,胤礽沉默了一下,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哈哈大笑着将小太监拽到自己跟前,伸手搂在怀里,一手探到小太监的衣服内揉捏,一手去掐小太监的下巴:“今儿爷就好好疼你。”
作者有话要说: 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及“舆论所可者则使共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共知之”这两句话首先做出不同解释的,我查到的资料是清朝后期的道光那会儿的宦懋庸提出来的,距离康熙还有一百多年。
☆、134美色
没过几天;胤礽就领着人上胤禛府里来了。胤禛是在书房接待的他;等看见太子身后跟着的那个一直弯着腰的有点儿瘦的小太监拿掉瓜皮帽流泻出一头乌黑的秀发的时候;立马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