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瑗似烟火 作者:爱博新(起点2012-10-04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瑗似烟火 作者:爱博新(起点2012-10-04完结)-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丈夫工作的地方。
  新南县煤矿局给工人家属安排了专门的生活区,大人、小孩住在一起。人口少的分一间小平房,人口多的就分一间大平房或者两间小平房。
  刘东阳一家四口分了一间二十平米的大平房。房子中间隔着一幅布帘,里面放了一张小床让孩子们住。小床旁挨着两门开的大立柜,大人的衣物占一柜,孩子们的衣物占一柜,立柜上面的隔断里放着被褥、枕巾类生活物品。从立柜到墙角堆着几个蛇皮口袋,有的里面装老玉米,有的里面装干面,有的里面装大米……
  外面除了放刘东阳两口子的大床,还在床边支了一张折叠桌,吃饭的时候一家人或坐在床沿或坐在竹凳上,两兄妹写写画画也在这张桌上。靠窗口摆了个旧木碗柜,调料和餐具都在这个碗柜里。碗柜上放着两个热水瓶和几个水杯,一个钢杯里放着牙刷和牙膏。碗柜旁边是一个三角铁支架,铁支架的油漆已经脱落,有的地方裸露着斑驳的铁锈,铁支架分三层,最上面挂着一面老旧的镜子,四周已经微花,中间还能清晰的照见人影,镜子旁挂着一把梳子,三层铁架上分别放着洗脸、淘菜、洗脚的盆子。
  屋外摆了个蜂窝煤炉子,厨具和蜂窝煤都放在外面,这里家家户户基本如此,没有人会故意拿走别人的东西。离刘东阳房子不远处有一排公共自来水管,矿工的家属都在这里用水。王海棠每天在折叠桌上切好菜,再去公共用水处淘米、洗菜,或者有时端上一大盆脏衣服去洗,洗净后就直接晾在两根电杆之间绑着的麻绳上。
  新南县矿区虽然地处偏僻,也有几百号人要生活,煤矿局专门在食堂旁边开了个蔬菜店,像刘东阳这种带家属的家庭一般去蔬菜店买点蔬菜和肉回来自己做饭,像其他单身矿工就直接在食堂吃饭。
  刘东阳每天下矿井工作,王海棠就在家里照顾两个孩子,有的时候和邻居聊聊天,有的时候在家给丈夫、孩子做些衣服。生活区里很多矿工都携带家属,刘雪瑗兄妹认识了不少同龄的玩伴,天天吃完饭就跑得无影无踪。一家四口各得其乐,小日子过得倒也平静、祥和。
  新南县给刘雪瑗留下的影响很深,那个时候她已经三岁,在那里留下了四年美好的童年回忆。
  新南县煤矿附近是起伏连绵的群山,古老密集的树林,潺潺流淌的小河,神秘的黑山洞,摇摇欲坠的独木桥。。。。。。
  春天,兄妹俩和邻家的小孩去采摘野花,弄得一些极为好看又很香的花,虽然付出不少代价,不是手脚被花刺扎出血,就是衣服被树枝挂破,可是刘雪瑗毫不在意,回家后把花插好,奶声奶气的问大人好不好看,加上她嘴巴又甜,一看大人脸色不对急忙拉着哥哥认错,所以父母总是又好气又好笑不了了之。
  夏天,小河沟经常看见兄妹俩的影子,每次当他们抱着“劳动成果”——鱼、虾、螃蟹、泥鳅等回家,虽然难逃一骂甚至挨打,但是到最后王海棠还是会用面粉裹着这些“胜利品”炸给他们,两兄妹抢得不亦乐乎,吃得津津有味。
  刘勇的胆子比较大,揣唆着一群小伙伴去黑山洞探险,刘勇走在最前面,刘雪瑗小手牢牢揪着哥哥的衣服,其他小孩也或拉或牵,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紧挨着在甬道里缓缓前进。走到快失去光亮的地方,一阵冷风袭来,不禁让人感觉阴测测,不知谁喊了句“有鬼啊!”一群孩子七手八脚、慌里慌张地冲出黑山洞,出洞的速度可比进洞的速度快了n倍,“黑山洞探险”计划就此失败。
  秋天,兄妹俩和他们的小伙伴更调皮,树上的水果、庄稼地里能吃的东西都受到他们的破坏,惹得守园人气急败坏四处追打,孩子们嘻嘻哈哈漫山遍野逃窜。守园人追累了回去休息,孩子们偷偷跟在后面窃笑,守园人发现了作势要追,孩子们马上仓皇四散……守园人终于放弃追逐回到园子,孩子们也开始聚集交出自己的“胜利品”,就着枯叶烤从地里挖的红薯,就着溪水洗净树上摘的果子,欢声笑语充斥在山中。幸好那个时侯大家基本都在溪边点火玩耍,居然一次也没引起火灾。
  冬天,新南县的气温较低,当天气转冷的时候,悠悠小雪就从天空纷纷扬扬飘落。刘雪瑗常常站在雪中,任雪落下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雪娃娃。据说母亲生她的时候刚好遇到下雪,文化不多的父亲就给她起名刘雪,后来觉得和“流血”谐音,就改成刘雪瑗。
  王海棠会带孩子们去看新南县县中心的喷水池,那里有凝结成奇形怪状的冰柱,还有树梢上悬挂的各种冰凌。刘雪瑗好奇的看着这些晶体,明晃晃、晶莹透亮,像闪着寒光的利刃,又像玉琢的石钟乳。
  刘雪瑗觉得最好玩的是“滑雪梯”。一群小孩子把积雪堆在一起,用铁铲从中间挖开,再从上到下一一敲平,就做成了雪梯。尽管小手冻得通红,嘴唇冻得发乌,开裆棉裤湿透,屁股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可兴趣却越玩越高,非要玩他个不到大人催饭绝不回家的地步。
  兄妹俩还经常坐在大床上和父亲一起听母亲讲故事。讲到动物或者宝贝的故事时大人们会争着说远处的高山上就有很厚很厚的雪,还有何首乌、人参和老虎等许多他们小孩子没见过的东西。两个小孩子就抢着问老虎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很凶?人参和何首乌娃娃是不是会跑?于是又引出一大串人参和何首乌娃娃精灵古怪又可爱的故事;老虎有恶有善、天理报应的故事。
  刘雪瑗长大后常常会想大概她的感情喜好就是在那时启蒙的吧。新南县是值得她留恋的地方,那山、那水似乎还回荡着儿时的笑语,她真的很想有机会再到新南县住过的地方看看。
  

第二章 小时候的事1
更新时间2012…9…1 20:13:48  字数:2718

 到了刘雪瑗七岁的时候,王海棠催促刘东阳想办法调回平川市。刘勇已经在一年前回平川读书去了,暂时住在外婆家。
  王海棠对刘东阳抱怨:“马上媛媛也到读书的年纪,我们不能一直呆在这个小县城,到时候小孩子的户口不在平川不好上学。况且勇勇一直住在我妈家,她一个人带着几个弟弟、妹妹本来就辛苦,还要照顾个小孩子。我嫁给你就是想给家里减轻负担,要是两个小孩子都弄回去住我妈那里,还不把我妈累病?”
  刘东阳两手一摊,“我们又没关系,怎么调?我现在还年轻也不能提前办退休。”
  “那你就办个病退,要不干脆停薪留职,我们回去做个生意什么的。我去求我那几个小学同学试试,看他们能帮忙不,我有一个同学好像是派出所所长。”
  最后两人商议,王海棠先带女儿回去办理入学手续,刘东阳想办法办病退手续,实在不行就停薪留职。
  王海棠带女儿回到平川市,先把户口下在母亲家给女儿办了入学手续,让母亲暂时照顾两个孩子。她到处托熟人、找关系,最后在东街一四合院里买了一进小平房,有两间半。她把刘雪瑗兄妹接回家,对两个孩子激动地宣布:“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刘勇傻傻地笑。
  刘雪瑗小声地问:“妈妈,这是我们自己的家吗?以后我不用再跟外婆、姨、舅舅打挤?”
  王海棠有些心酸地搂住两个孩子,“以后我们就住这里,等你们爸爸回来我们一家就一直在一起,外婆那里你们想玩也可以去。”
  兄妹俩确认了自己不用再到处打挤后非常高兴,纷纷爬上小床欢蹦,“我们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床啦!”
  王海棠在街道办事处找了一个记账的工作,离家不远。每天早上带两个孩子出去跑步,回来做好早饭让孩子们吃了去上学;中午下班赶着回家做好午饭,等两个孩子吃了,哄孩子们睡一个小时的午觉,然后催促他们起床上学;晚上下班,一家三口待在家里,两个孩子写作业,她则洗刷锅碗瓢盆收拾清洁卫生。
  如此反复,过了几个月刘东阳停薪留职回到平川,他回来就提出要把父母接来。
  王海棠不同意,“我们才刚刚落脚,家里负担这么重,你又没有收入了,两个老人家来了又要增加一笔费用,等过段时间再说。”
  刘东阳数落老婆,“你傻啊,我们准备做生意,两个孩子谁来照顾?又扔给你妈?我们把两个老人家接来,既赡养了他们,他们还可以帮我们带孩子,照顾勇勇和媛媛。”
  王海棠想想也是个理就答应了。
  没过多久,刘东阳把父母接到平川。他在院子里沿着平房又修葺了两间房屋,一间他们住,一间父母住,一间孩子住,一间饭厅兼客厅,半间厨房。
  四合院的人沸腾了,很多人都不服气,“凭啥你家可以多修房子?”有的人甚至闹着逼刘东阳把新修的房子拆掉。
  刘东阳长年在矿井挖煤,身上的肌肉自然健壮,他挽起衣袖,两眼一瞪,手里拿把铁铲往剩余的泥沙堆里一插,“老子修的房子又没占你们地,也没挡你们路,你们有本事自己也去修,谁敢动我家房子,我跟他拼命!”
  四合院的人看着刘东阳一身蛮力,只敢言不敢真正动手。最后王海棠找到在派出所当所长的同学帮忙又给房产局送了些钱才平息了此事。虽然仍有个别邻居不服气,也只能自己埋怨没钱没关系,有心思活络的人早就开始跑关系给自己房子周围添砖加瓦。
  刘雪瑗兄妹交给了刘东阳父母照顾。奶奶负责一日三餐、大家的衣物换洗,爷爷主持家中事务,督促孩子学习、教育、参加家长会等。
  孩子们有老人照顾,生活、学习有条不紊。没有后顾之忧的王海棠辞去会计工作和丈夫在市中心开了一家中档次的饭馆,每天早出晚归,刘东阳负责采购兼厨师,王海棠负责管账兼管理饭馆,请了几个小工,生意做的红红火火。
  刘家的日子在夫妻俩的打拼下渐渐好起来,成为四合院里第一个买电视机的家庭。当打开电视的那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