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刘雪瑗迷糊的打盹,“哐当”一声巨响惊醒众人,传来一阵惊呼。她向声音发源地望去,原来是楼上一家住户安装在外面的空调外挂机掉了下来,还好大家都在空地,楼房附近没有人。王海棠拉着她的手发抖,“你看,你看,多害怕,这样的日子好久才到头哦……”
天亮后,街道办事处来了许多人调查地震损失,每家每户按人头核算,每天10块钱补助金和一斤口粮,房屋损坏的住户须等灾后重建再维修或者补偿。
许多人都围着调查人员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大家的脸上都露出劫后余生看到希望的笑容。
刘雪瑗和家人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兴奋,急忙告诉其他家人,爷爷知道后高兴地说,“还是有政府好。”
刘雪瑗在家里陪了亲人几天,看到爷爷的病情好转就匆匆赶回东莞上班。回到公司每个同事都关心地问她家里发生的事情,她很感激这些同事的关心,她对大家微笑,“我家人没事,家里一切安好,谢谢大家关心。”
刘雪瑗每天都和家人保持联系,听他们说家里的情况,地震的情况。听到26日堰塞湖可能崩塌平川会被淹没,她放下的心又提起来。她在电话里反复强调,“妈妈,你们不要在家里住了,住到山上去,一定要带爷爷走!”
后来堰塞湖的险情化险为夷,刘雪瑗在心里默默祈祷:上天,求求您,不要再折磨我的家乡!我的家人了!
6月中旬刘雪瑗开始着手准备去北京考察分公司的的事情,她和李经理飞到北京。
北京将要举办奥运会,全城都在欢庆,地震的恐惧被奥运会冲淡了不少。在全国哀伤的时候举办奥运会是一件让国民振奋人心的大事。
刘雪瑗每天跟李经理跑分公司,了解分公司的诸多事宜,分公司派过去的人大部分都是东莞总部过去的,和她认识,大家亲切地问候她,关心她的家里情况。
李经理很信任刘雪瑗,行程、会议都让她安排处理,甚至活动资金都让她直接去北京公司提取。
李经理的行政助理小莫酸酸地对刘雪瑗说,“李经理和你在一起都不需要我这个助理了。”
刘雪瑗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朦憧的女孩了,她笑笑拍拍小莫肩膀,“放心,李经理只是照顾我,我不会抢你饭碗,我要留在北京的。”
刘雪瑗抽空和闫妮妮见了面。
闫妮妮长高了不少,脸上已经没有刘雪瑗第一次见到的稚气和朴素,她已经学会了穿着打扮,会把眉毛描得很精致,会把衣服搭配的很时尚,会穿上细细的高跟鞋……她的眼睛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斓,唯独没了最初那一抹的纯净。
刘雪瑗打量了半响才感慨道,“你现在是大姑娘了哦。”
“我都22岁了。”闫妮妮在刘雪瑗的面前很轻松,流露出一丝小儿女神态。
刘雪瑗敲她的头,“就算你22岁还是比我小!”
闫妮妮抚摸头,“你不要敲我头,每次见你都要被你敲。”
刘雪瑗还准备敲,闫妮妮躲开了。
“没办法,每次见你手就痒,养成习惯了。”
“这是坏习惯!”闫妮妮义正言辞抗议,随后她问刘雪瑗家里的情况,
刘雪瑗略微忧虑地说了一下家里情况,长长地叹了口气,“我走的时候,爷爷的病还没完全好,我真担心……”
闫妮妮安慰到,“你爷爷一定没事的。”
刘雪瑗问闫妮妮最近在干什么。
闫妮妮愁眉苦脸,“我刚和哥哥到北京来,他天天忙部队的事情都不管我,我自己出去找工作,总是找不到合适的。”
刘雪瑗考虑了一下,“我们公司要在北京成立第二个分公司,要不到时候你来公司上班?”
闫妮妮惊喜,“好啊,到时候又可以和你在一起了!”
第九十二章 创业新开始
更新时间2012…10…2 12:29:39 字数:2538
然而,计划出乎刘雪瑗的意料。因为奥运会的事情迫使在北京成立第二个分公司的计划搁浅,但是总部没有放弃在北京成立第二分公司的打算,准备等奥运会结束后再申请实施。
刘雪瑗听到这个决定有些郁闷,现在不能成立北京第二分公司,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成立,而闫妮妮也不知道多久才能进公司。这个事情变的不确定,闫妮妮的工作也变的不确定。
她忧愁地打电话告诉闫妮妮公司的决定。
闫妮妮安慰道,“没事,我去找别的工作就是了。”
刘雪瑗不想和闫妮妮分开,就算闫妮妮现在已经是大姑娘了,在她心中还是那个清纯的小妹妹。她想了很久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她对闫妮妮说,“你哥哥家有电脑吧?”
“有啊,怎么了?”闫妮妮不解。
“我打算让你开个网店,专门在网上卖徐X记的产品。我提供货源,你负责在网上和客户联系。挣到钱一人一半。”
“这样可以吗?”闫妮妮不确定。
“我们可以试试,现在在网上开店的很多,淘宝上面有许多店。你先在网上看看他们怎么开的,我去公司办理代理商的事情。”
说做就做,刘雪瑗放下电话就风风火火跑去找李经理商量。她把自己的想法完完整整的告诉李经理,包括网店实际责任人是自己的事情。虽然公司不允许内部职工直接做生意,但她相信李经理不会“出卖”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李经理是她的贵人、恩人,在恩人面前她还有什么好隐瞒的呢。
李经理听后有些为难,“要做公司代理商,最少要15万的预付资金,还要有专门的店面,要有注册公司、有几辆送货车、业务员、供货渠道……”
“经理,我在网上销售不需要店面,我每次少拿点货,不付预付款,直接提多少付多少现金,一分都不拖欠!”
李经理还在犹豫不决。
刘雪瑗打出“亲情牌”,“经理,帮我在网上销售的那个女孩也是我西安的同学,我们都是老乡哦,求求你,帮帮忙吧。”
李经理笑起来用陕西话说,“你这个女子,还来这一套。”
刘雪瑗也用陕西话俏皮地回答,“跌是,‘乡党见乡党,两眼泪汪汪’,你不帮饿谁帮饿!”
最后在李经理的通融下,加上刘雪瑗本来就和分公司的员工比较熟悉,她申请的代理商要求居然被批准了(当然刘雪瑗不会说是自己做生意,只说是帮一个朋友申请)。
刘雪瑗成为徐X记公司史上第一个没有正规店面、没有15万以上资金、没有注册公司、没有车、没有业务员、没有供货渠道的代理商。
刘雪瑗在返回东莞前让闫妮妮熟悉公司在北京的仓库,她给闫妮妮留下了3万活动资金,并嘱咐闫妮妮,“慢慢来,不要想一口气吃个大胖子,我们刚刚起步,先少提点货。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闫妮妮眼睛里闪烁着星星,“嗯,我一定会努力的,你也加油!”
8月初,刘雪瑗带着不能亲眼看到奥运会开幕的遗憾回到东莞,随时和闫妮妮保持联系,她查了许多开网店的资料传给闫妮妮,闫妮妮也一天守在电脑前查资料、了解信息。
8月8日是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也是刘雪瑗和闫妮妮创业中挖到第一桶金的日子。
8月6日刘雪瑗一边打资料一边和闫妮妮在网上语音聊天。
刘雪瑗有些遗憾,“马上就要举行奥运会开幕式了,可惜我看不到,只能在网上看。”
闫妮妮安慰着,“我还不是看不到,门票那么贵,我哪里买得起。”
“你起码能看到焰火。”
两人聊着聊着,闫妮妮突然对刘雪瑗说,“你等下,我回个信息。”
刘雪瑗只能听到耳机里传来“噼啪”打字的声音。
过了一会,耳机传来闫妮妮兴奋的声音,“刘雪瑗,有人要跟我们订糖果单。”
“不是吧?”刘雪瑗被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惊住,不敢置信。
“真的!那人说他们要在8月8号举行婚礼,跟我们订喜糖50斤。”
“50斤?”刘雪瑗陷入怀疑中,50斤,那得多少糖果啊,一般人10多斤就了不起了。
“真的!50斤!”闫妮妮肯定的回答。
刘雪瑗被闫妮妮再一次的肯定震醒。她从怀疑中清醒过来,真的,有人要跟她们订单了,还是50斤!她急忙说,“一定要服务好,哪怕多点优惠,这是我们第一个客人,千万不能失去!一定要做好!”
“嗯,我知道。我先忙这个事情,等下再说。”闫妮妮说完这话又开始打起字来。
刘雪瑗对着电脑傻笑,她现在完全沉浸在闫妮妮传来的喜讯中,忘记手上的工作。
“刘雪瑗!刘雪瑗!”江姐在办公桌对面连喊了几声。
“哦,江姐,什么事?”刘雪瑗回过神来赶忙答应。
“XX的资料你审核完了吗?”江姐问。
“马上。”刘雪瑗静下来查看资料,心中却挂念着闫妮妮那边的消息。
她这种魂不守舍的情形被江姐看在眼里,江姐忍不住问到,“你是不是还在担心家里的事情?”
刘雪瑗从电脑显示器旁探出头对江姐嫣然一笑,“不是,是我朋友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江姐看到刘雪瑗的笑容放下心来,地震过后刘雪瑗一直都心事重重,很少看到她发自内心如此灿烂的的笑容。
刘雪瑗把手中的工作很快做完,闫妮妮那边还没传来消息。她有些担心,闫妮妮动作怎么这么慢啊?
等了好久(其实就30分钟左右)耳机才传来声音,“刘雪瑗,在不在?”
“在,在,我一直都在。”
“那边已经正式下单,款都打到支付宝了,我明天就去发货。”
“你怎么这么慢啊?我都急死了。”刘雪瑗有些责怪。
“你也知道我是第一次操作这个交易平台,还好对方脾气很好,一直叫我慢慢做不要出错。”闫妮妮根本就没留意或者根本就不在意刘雪瑗的心急,雀跃地描绘她和客户之间怎么交流沟通,怎么操作淘宝交易平台。
刘雪瑗听的有些心虚,她其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