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 作者:李好(晋江vip2012-10-02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女 作者:李好(晋江vip2012-10-02正文完结)-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这次过来,咋后面还跟着一个小丫头?王菊儿去看了老爹,知道是没有事了,王福儿和王花

    儿都去问大姐过的咋样,姐夫对她好不好。看见戚氏有话要单独和王菊儿说,王福儿和王花儿就去厨房里做大姐喜欢的菜。

    戚氏在里面问道:“跟着你的小丫头是咋回事?”

    王菊儿道:“平时公公和相公都去铺子里了,家里就我一个人,相公怕我害怕,就买了一个丫鬟,平时打扫打扫院子,和我也能说上话。”

    “咱菊儿真的成了少奶奶了,娘是高兴,不过,你可要注意啊,别让那个小丫头钻了空子,到时候和女婿有了首尾就不好了!唉,我真是担心你,怕你受委屈。”

    王菊儿笑道:“娘,相公他不是那样的人,那小丫头才多大啊,不会有事的。”

    “我说的是以防万一,咱可不能没有点心眼,有些人你对她越好,她越觉得你好欺负,娘以前就吃过亏,所以有时候该强硬就得强硬。”

    “娘,我知道了。”王菊儿说道。

    戚氏问道:“你身上有没有动静?”这嫁女儿了,也得操心啊,先要看她过的好不好,然后还得关心她的肚子。

    王菊儿满脸通红,“娘,我才嫁过去多久啊,哪能这么快?”

    “娘不是担心吗?你还是赶紧生个儿子,娘才能把心放在肚子里。等娘去娘娘庙给你求个符,你到时候带上,我等着我外孙子出来呢。”

    这些话果然不适合未嫁人的姑娘听,王福儿也没有想听,那小丫头是主动过来,要帮王福儿和王花儿做事,不然她手头上没活儿,真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了。

    唉,都是爹生娘养的,成了伺候人的丫头,也不是人家就乐意的。王花儿想起了青梅,也不知道她现在被卖到哪里去了,是不是也遇到了一个好的主人家?还是在哪里受苦?所以对这个叫青儿的丫头有了些疼惜。问了问她家里的情况,那青儿道:“家里姊妹多,我爹娘养不活了,所以把我卖出去了,好歹能收点银子,我那些姊妹也有的活了。”

    原来这青儿也是家里姐妹太多,而长辈们觉得都是赔钱货,所以干脆给卖了。

    王福儿想着,幸亏自己不是出生在那样的家庭,不然,被卖了真是没有地方哭。爹和娘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孩子而想要把自己给卖了。

    看这个青儿也才七八岁的样子,真的是自己的生活是在天上啊。

    王福儿道:“我姐性子很好的,你好好伺候我姐,她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青儿忙道:“少奶奶是个好人,把我当妹子看呢,我也喜欢伺候少奶奶。”

    吃完饭,王菊儿要告辞,戚氏舍不得,但是真的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闺女现在是潘家的人了,自然一切以潘家为主,她还得回去伺候潘宏他们。

    王福儿和王花儿把自己的旧衣服拿了一些,给青儿,好不好的,也是个心意,青儿觉得鼻子酸酸的,王菊儿笑道:“你们还怕我不给青儿衣服穿啊。”

    “大姐的是大姐的,我们的是我们的。青儿,你拿着。”王花儿道。

    王福儿也没有说啥,在这个古代,要说把奴仆当成妹子看,那绝对说不过去,就像大姐那样的人估计也不会真的那么想,给这些衣服也是有些感慨了。

    而且这些衣服都是有些小了,穿不了,给这个青儿穿,刚好也算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王福儿心里也希望青儿能好好的伺候大姐,当然不是说给几件衣服就把人给笼络住了,这里面还有点那种,如果青儿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她现在还是家里疼爱的闺女的感觉。怎么说呢?有些同情吧。

    而王花儿是从青儿想到了青梅,希望青梅能和青儿一样遇到好人家,童年的玩伴,如今不知道在哪里,王花儿心里肯定不好受。

    送走了王菊儿,戚氏把这些补品也收起来,选了几样,给赵氏和王老头送过去,唉,这日子过的真快,说不得要给花儿开始找人家了。先定下来,然后让花儿在家里呆个两年,磨磨性子,然后嫁到婆家才不吃亏啊。

    不能像菊儿那样急慌慌的,戚氏盘算着,过几天去娘娘庙给大闺女求个求子符,虽然她也稀罕外孙女,但是如果闺女能够一举得男,她就放心了不少。当然,前提是菊儿能快点有好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好困好困,睡一觉去超市逛一圈!

    大家多写点字,俺会给积分的!达不到字数也给不成啊。

109 那不得不说的往事

 王铜锁养了半个月;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地里的活也都干完了,王福儿按着天数给结算了工钱;人都夸这王铜锁的小闺女是个有本事的,算账算的是一清二楚;而且不拖欠;都说下次还要请短工,提前打个招呼,他们会立刻就来的。

    王福儿就讨厌欠工钱啥的,以前在现代的时候;经常听到那些拖欠工资的事,觉得很是为那些老板所不耻;明明手头上有钱,干啥不给工钱啊,人家辛辛苦苦的干活,你还不给钱,还让不让人活了?所以她是该给多少就给多少,绝对不含糊。

    扯远了,戚氏真的去娘娘庙给王菊儿求了符,她带着王小宝去县里看王菊儿,还有二姨他们去了。

    这天,村里突然来了一辆马车,那马车不急不缓的进入了村里,引起了一群看热闹的人,最后那马车赶到了王老头家的院子外面。有那好事的人都在外面喊:“王家大伯,你家里来客人了!”

    赵氏的大嗓门传来,“谁啊。”同事这门也打开了,那马车里下来个四十来岁的男人,穿的是绸

    缎袍子,对赵氏一躬身,“请问,这里是不是王赵氏的家?”

    赵氏觉得有些奇怪,这过来的人,谁不是说这里是不是王有根的家,哪里会说自己个儿?

    “你是哪位?我就是王赵氏!”赵氏说道。

    那男子听赵氏这样说,很是仔细的看了赵氏一会儿,然后激动的说道:“大姐,是我啊,我是民娃子啊。”

    赵氏呆了,民娃子!“你真的是民娃子?”

    “是啊,大姐,是我,我回来了!”

    赵氏忙一拍大腿,“老头子,快出来,民娃子回来了!”

    原来这位是赵氏的嫡亲弟弟,赵氏的爹后来娶了个寡妇进门,带了两个娃子过来,她和弟弟赵民就如同那些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的人一样,很是吃了些苦头,那赵氏的性子就是那时候养的泼的,因为不泼不成,不泼就会被人欺负,她还得护着自己的弟弟呢。后来长大了,那后娘要给她说个歪瓜裂枣,她也是跟后娘干了架的,最后说给了穷的苦哈哈的王老头王有根,而在这之后赵氏的爹就过世了,剩下赵明在那边,受了许多气,赵氏虽然能回去给他撑腰,但是毕竟嫁出去了,鞭长莫及,那赵民最后就决定是离家出去闯荡闯荡,因为后娘实在是把人逼得没有办法了,她有自己的亲儿,娶媳妇不要钱啊,可是这房子却只有这么多,她可不想给赵民,虽然赵民是名正言顺的房屋的主人,可是她当了赵氏的爹那么多年的老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加上她老是用长辈的身份压着赵民,赵民一个好没有成亲的少年,哪里受得了?于是一气之下就去外面闯荡,等赵氏知道的时候,都已经找不到赵民了,想当然的,和后娘又干架了,而且从此以后都不来往了,干脆就没有娘家了!

    “难怪从来没有听说咱也有舅公啥的,原来是这个原因啊。”王福儿在心里说道。

    赵氏也从来没有说她娘家的事,王福儿还以为自己奶奶的娘家是什么人都没有了,没想到还有这些恩怨情仇了!

    赵氏那样的性子肯跟那边走动才怪呢,本来都没有血缘关系,还把自己唯一的弟弟给弄得没有踪影了,不烧了他的房子都算是好的了。

    “你奶奶当时是去烧了那房子的,那边说舅舅在外面过世了,你奶奶气不过,说是便宜了谁也不便宜那几个人,最后还是村里的长辈给劝回去了,不过从此以后,那边跟咱这边是半点联系也没有了!加上当时爷爷我也穷,他们也不乐意走。”王老头说道。

    看婆娘和小舅子团圆,王老头也有话说啊,王福儿等人都有兴趣,听得是有滋有味。

    王福儿道:“奶奶就那样没有打算了?这一点儿也不像她啊。”就奶奶赵氏那个性子,能让她后

    娘占那么大的便宜?一点儿都不像她。

    王老头说道:“你们奶奶毕竟不是那赵家的人了,那边赵家的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要是还管赵家的事,那就不客气了,还说要把你们舅公出族,你们奶奶怕你们舅公成为孤魂野鬼,所以最后就这样忍下了。唉,说到底,是我们手里面没有钱,那边提前给几个长辈送礼了,我这边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实在是没有办法。你们奶奶那时候就说了,生了个闺女一点儿用都没有,还不能帮自己亲弟弟讨回公道。”

    爷爷是在间接的替奶奶解释她重男轻女的原因吗?唉,不管是啥原因,还不是都喜欢男娃不喜欢女娃?王福儿都已经觉得麻木了,这是这个时代的趋势,怪得了谁呢?

    赵氏和自己的弟弟相互说了些话,又把自己的儿女都介绍给了赵民。赵舅公笑道:“姐姐现在也是儿孙满堂了。我心里高兴!”

    原来赵舅公都五十来岁了,不过看起来才四十多岁,他当年出去,很是吃了些苦头,但是觉得没混出个人样来,救不回来,奋斗了二十来年,当过短工,做过脏活苦活,像那些一下子就成了大富翁的事轮不到他头上来,后来他自己攒了钱做些挑货郎的营生,慢慢的能租铺子了,又奋斗了好几年,手头上有了钱,就把铺子买下,最后娶妻生子,生意也越做越红火,都开了十来家店了,也算是富翁一枚了,不过是用了二十几年才奋斗过来的,其中的艰辛真是不是亲身体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