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人次,而被治疗过的高山病患者和工程事故伤残人员有129000人次。这些枯燥的数据,展示的却是惨痛的事实。孙永福深深体会到建设青藏铁路的艰巨性,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建设青藏铁路,必须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我们要发展经济,但绝不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过去,受经济基础和医疗水平的限制,在青藏公路建设中牺牲了不少战士。今天,我们有条件去保障建设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修青藏铁路,不能像修建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一期工程那样,在观念上,在管理水平上,在技术水平上都要提高一步,尤其要提倡以人为本,关心爱护职工,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不能提倡硬拼、死干、不要命的做法。”孙部长在接受我专访时说。
为了做好卫生保障工作,孙永福组织召开了多次座谈会,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向他们询问高原病的防治、防护和防范技术,借鉴许多成功的经验,来做好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工作。
以人为本,确保高原施工安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孙永福认为,高原施工需要考虑许多特殊情况,不能因循内地铁路施工卫生保障工作的经验,一定要遵循高原特殊环境的客观规律,以现代高原医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他的组织下,铁道部和卫生部制定了《青藏铁路卫生保障若干规定》和《青藏铁路卫生保障措施》两个指导性的文件。就卫生保障专门做出规定,这在中国工程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2001年,青藏铁路工地有1万多名建设者。随着工程建设在全线展开,2003年,全线参建人员已达4万人。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提出了“先生存,再生产”的口号,各参建单位坚持“兵马未动,保障先行”,遵循高原生理规律,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严格的工前、工中和工后体检,在海拔较低的格尔木和拉萨“习服”一周后,才准许到工地劳动。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要求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职工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免费发放防寒用品和抗缺氧药物,强制性吸氧。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志坚说:“青藏铁路建设单位在沿线建立了三级医疗机构。第一级是在每个工程项目部都设立卫生所,职工集中居住,生病后在半个小时内可以得到及时救助。第二级是每个工程局指挥部都设立工地医院,目前仅设备投资就达6000多万元,配有高压氧舱、心电图分析仪、彩超等各种精良设备。第三级是在格尔木和拉萨设立一些定点医院,为山上患病人员抢救开辟医疗绿色通道。此外,还在施工沿线设立了一些医疗派驻机构,这些派驻医院的医疗设备都比各工程局的工地医院要好。如在五道梁、沱沱河设立了三级医院的派驻机构。全线建立一级医疗机构115个,二级医疗机构23个,三级医疗机构6个,沿线建立了10个大型制氧站、25座高压氧舱沿格尔木至拉萨一线排开,上场医务人员680多名,确保高原反应比较强烈的人都能得到有效救治。我们还采取分次体检的办法,严禁高原不适应的人上线,对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坚持每半年体检一次,如果体检不合格立即送下山。针对脑水肿、肺水肿晚上容易发病的规律,我们坚持晚上查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青藏铁路是鼠疫的多发区,防疫部门对这里进行严格疫情监测,采取投药杀鼠、挖防护沟等措施进行预防。”
各施工单位建立了严格的卫生保障制度,有些工程单位规定,施工点每抬升100米,职工检查身体一次;职工宿舍供应充足的氧气,每天每人强制吸氧两小时,关键地段的人员每天吸氧8小时;抗高原反应药品分发到每一名参建者手里;在海拔4000米-4500米施工的职工每天劳动不超过4小时,铺轨、打隧道4小时一班……一项项得力措施都在付诸实施。
青藏铁路沿线各工地,随处可见高大的彩门、标牌,和多年来全国各地任何大型工程现场一样,书写着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但不一样的是,“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这样的词语销声匿迹了;有“献青春”的字眼,但看不到“洒热血”的词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被“以人为本,保障健康”取而代之。
点点滴滴的细节,无不浸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在青藏线上,生命意识的全面渗透和升华,已是今非昔比。建设者们以伟大的奉献精神正为青藏铁路付出大量牺牲,比如健康、亲情、学业、利益等等,但员工的生命被全力保护。从以往强调超越自然的“人海战术”“人定胜天”到如今尊重科学规律的“以人为本”,这中间体现的正是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正是党和政府对广大职工的爱护,正是尊重和体现劳动者人权的巨大进步,正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
生命的守护神
在青藏线,工地医院是被称作“生命绿岛”,而“白衣天使”就是生命的守护神。他们在恶劣环境中捍卫着“不让高原病夺走一个人”的誓言,让生命阳光洒满雪域高原。
40多岁的丁太环,是中铁四局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工地医院护士长。她身材矮小,皮肤晒得黝黑,由于在高原体重急剧下降,瘦削的脸上眼窝深陷。
2002年初,当雁石坪工地刚开工的时候,她和另外几名同志作为先遣人员被派去建点。其中包括她在内的4名医务人员负责建工地医院。工地医院驻址选在唐古拉山脚下海拔4700多米的雪域高原“无人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刚来时,周围是一望无垠的荒野,无水无电无取暖设施,连睡觉的地方都紧张,丁太环只得与6名男职工挤在一顶不足20平方米的帐篷里和衣而眠。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丁护士长笑着说:“那时候夜里都不敢出去上厕所,既怕冷,又担心被狼吃了。”在特殊的环境下,丁护士长忘记了自己的性别,这样男女“同居”一住就是17天。
同来医务人员有2人发生了严重高原反应,病得不能动。丁太环也有明显的高原反应,但她坚持同另外一名同志开始着手组建医院。他们把带来的几千斤药品一点点从车上搬下来。一天下来,丁太环的嘴唇和眼圈全部发紫,同志们看了都害怕地说:“大姐,你休息休息吧,别把自己也累倒了。”但她根本不听劝阻地工作,直到感觉呼吸困难,头痛欲裂,才去吸口氧气接着干。
之后一段时间里,她忍着像带着紧箍咒一样的头痛,在昏昏沉沉中打扫病房、支病床、搬药品、布置治疗室和药房,她把高原反应严重的同时安置在刚支好的病床上,给他们打针护理,没有办公桌,她就蹲在地上,趴在纸箱上配药、写记录,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一次搬药品时,由于劳累过度,丁太环晕倒在地,好一会才醒过来,喝了一支葡萄糖后又干了起来。她说:“医院早一点建好,参建人员的健康就早一天有保障。”凭着这样的信念,她一干就是十几天,一个简陋的工地医院终于被他们撑了起来。
丁太环救过很多人,包括青藏铁路建设者,也包括素昧平生的路人。
2002年4月21日下午,中铁四局管段里发生了货车相撞事故,一死四伤,造成交通中断。工地医院得知后立即前往救护,在对伤员进行简单的包扎后,丁太环果断决定将病人送往西藏安多县医院抢救。
救护车里空间不大,一个伤员躺在床上,一个躺在车厢底板上,护理人员难以插足。为了减轻车辆颠簸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丁太环坐在床沿上,脚抵着门,一手托着输液瓶,一手扶着针头,人像机器一样保持着固定的姿势,身体处于僵直状态。从工地到安多,需要3个小时,她也必须保持这样的姿势3小时。这如同士兵一条腿站立,一条腿抬起绷紧练正步一样,而一般的士兵站不到半个小时就会跌倒在地上。
车快到唐古拉山口的时候,丁太环出现了强烈高原反应,太阳穴剧烈地跳痛。她跟同行的医生说:“我快不行了,给我搞点药吃。”吃完药,丁护士长克服自身病痛,仍然努力保持着姿势。
丁太环说:“在这里,家的含义变得更广。我总觉得大家一起来到青藏线,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不能因为高原病丢下一个人,否则我会遗憾终生。”
徐英,中铁十九局青藏铁路工地医院院长,48岁的她鬓染秋霜,身体娇弱。然而,与她交谈,却能感受到一个女性心中蕴藏的无私的爱。2003年国庆节,我和她相逢在那曲地区中铁十九局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工地医院,她讲述了在青藏铁路工地的亲身经历:
“上青藏线是我多年来的愿望,我的父母过去都是铁道兵,全家七口人,个个参加过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建设。当时,父亲任青藏线的指挥。我那时23岁,在连队当医生。由于医疗条件有限,看到不少战友被高原病夺去了鲜花般的生命,我的心里难受极了。从此,我开始关注高原病、研究高原病,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多年。
“我们局承担青藏铁路83公里的建设任务。工地位于那曲藏北高原,海拔在4500米以上。职工们形象地说这里是‘走路不能跑,说话不能吵,吃饭不能饱,氧气不能少。’我们20多名医务人员要为5000多名工人的身体健康负责。上级规定,高原病发病率不能高于2%,不能有一例死亡病例发生。
为了预防高原病,上场前,我编写了一本《急性高原病自查自救知识手册》发给职工,让他们能自我保护。
“高原病突发性强,平时做好健康监控十分重要,我和同事们坚持24小时巡诊值班制度。
特别是深夜,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