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还是宁妃的好,颜色又艳丽,万紫千红,招蜂引蝶,美得很。”
剧本中曾经提起过,宁妃很是风流,私底下跟皇上南苑里的男宠勾勾搭搭,与宫中制丹的道士还有些关系,最后还看上了乐师邵庭,只不过邵庭没有受她诱惑罢了。康妃这话明里暗里都在讽刺宁妃。
两人斗法其实都违背了规矩,皇后虽然看康妃头上的凤钗越了规矩,却见宁妃她们唇枪舌剑自己不好插话,竟也只是看着了。
宁妃听了脸色更加不好先是撇了康妃一眼,而后目光在皇后身上一溜,竟然笑了,“康妃这话说的好啊,我这步摇虽然说是花哨了些,有只蝴蝶在上头,倒也比不过皇后娘娘,看娘娘一裙的三色蝴蝶,才真真是你说的,招蜂引蝶啊。”
宁妃此话说的确实很犀利了,一方面把话头转到了皇后的身上,皇后不发落,那么就是康妃有心侵犯皇后,众嫔妃更觉得康妃跋扈不把皇后刚在眼里,皇后若是说话发落了,也是康妃的不是,竟敢含沙射影说皇后招蜂引蝶。
不过饶是这样,两人也都太过胆大,竟然把皇后当枪使,每个人的话都烦了宫里的规矩,明显不把皇后当回事。
“宁妃,你这话怎么听着对娘娘有些不敬呢?”康妃冷冷的回了一句。看来两人争斗已久,连面子上都不再装了。
“我哪里对娘娘不敬?不是你先说的么?!”宁妃向来强硬,没有康妃那么多花哨的话。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姐妹,不过是件衣服首饰,本宫瞧着这蝴蝶的衣服好看,没想着让你们恼了了,本宫下次不穿便是了,后宫安静些。”皇后这个时候不但没有发怒,还成了和事佬,竟把所有不是都揽在了自己身上,这样的皇后威严何在?怨不得后宫如此乌烟瘴气!
皇后说完见二妃都不言语只是相互冷视,于是赔笑岔开话题,问了宁妃太后的情况可好,宁妃有一搭没一搭的回话,倒显得皇后上杆子巴结她似的。
又做了一回皇后还是康妃是乏了,皇后便让众人散去,自己带着宫女回了后殿。
经过这一番请安,景阳时看清了皇后的性子,那哪里是大度贤惠,简直就是软弱的不像话!
“娘娘,景阳有几句话想单独向娘娘进言,请娘娘屏退左右。”到了后殿景阳实在心里窝火,既然皇后拿她当自己人她也不想绕圈子,必须给皇后提个醒!
皇后看景阳一脸严肃,思量片刻点点头,彩纹彩月便带着其他宫女嬷嬷出去了。
“景医官请说。”皇后坐在软榻上说。
景阳深深拜倒,抬头道:“景阳把娘娘的脉相,时常奇怪,为何娘娘身在高位却脉相郁结,今日有了此番经历才得知一二。”
皇后也是聪明人听景阳这样说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不过却满不在意的摇摇头,脸上挂上一丝苦笑,“宫里就是如此,皇上希望后宫安宁,时常对本宫说要做贤妻须得容人。”
“娘娘贤德四海皆知,只是您若要如此,其他宫里的娘娘只会对您越发不敬。”
景阳看皇后还是杨不咸不淡的态度,有些着急了。之前的女配薛皖姿好歹是自己明白想要什么,愿意改变自己按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努力。可这位皇后娘娘,简直就是刘备的阿斗,扶都扶不上墙!压根不觉得自己委屈!要是这样下去景阳一辈子也别想完成任务。
“倒也不是不敬,皇上面前本宫还是有些分量的,她们只是都想着皇上的宠爱才有些越了规矩,都是自己姐妹,罢了,不要让皇上觉得本宫为难姐妹。”
这个皇后,开口闭口都是皇上,真是爱惨了那个花天酒地花心色肠的绿帽帝王,把他的话捧得像神谕一样。看来不让她明白皇上对她的态度她是绝对不能改变的。
景阳眼珠一转,既然皇上今天要来,不如就推一把,让糊涂皇后今天开窍,知道她这个样子在皇上心里根本就算不得什么,也能让她有改变的决心!
☆、第35章 皇后觉醒
景阳见皇后意兴阑珊;不想再提其他事情,索性自己也换了话题;跪在地上仔细行了一个跪拜大礼。
“景医官这是何意,请起身。”皇后见景阳行大礼不知何意;凤眉轻蹙。
景阳抬头;是一脸真诚与坚定,“景阳自幼父母深山采药离世,承蒙全村相亲养大跟着师傅学习医道。海陵之役我村险遭外族屠戮;幸得正北侯引兵前来相救。正北侯久了景阳全村性命;景阳无以为报,只愿用医道全心全意效忠娘娘与侯爷;以报大恩。”景阳说完又是一叩首。
景阳在这个类似明朝为背景的架空宫斗文《至上宫闱秘事录》里的身世;剧本上写得清清楚楚。
虽然皇后现在是一幅软弱的样子;但久居深宫岂能不知人心险恶,自己进言给她她还要掂量掂量,所以景阳务必要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身世重申一遍,表表忠心,就算皇后今天听不进去她的话日后也要器重她才好。
“景医官请起身,本宫明白你的心意。”皇后虚虚抬手,坐在织锦绣银菊花的软榻上淡淡道,“正北侯跟本宫说的清楚,你是可以信赖之人。你放心,本宫父亲早逝,母亲卧病多年,唯有正北侯这个兄弟,亦是外臣。你之前做的那些事情本宫都看在眼里,深宫之中自然把你看的亲近。”
有了皇后这句话,景阳就放心多了。说起来皇后也应当信任她,皇后娘家人丁奚落,母亲早就病的儿女都分不清了一味的靠药物续命,弟弟常年打仗,就算回宫也是外臣,皇后有什么事情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也怨不得她软弱,就是真想干点什么都有心无力。
才说完几句话,彩月就在门外道:“娘娘,朝会散了,前面的小太监说皇上正往咱们坤宁宫来了。”
皇后刚刚还带有一次惆怅的脸上很快浮出清淡的笑意,看一眼景阳道:“随我出去吧,皇上说要赏你呢。”
皇后带着宫女嬷嬷亲自出门到外殿迎接皇上,不过多久,皇上的仪仗就到了坤宁宫。景阳站在后面遥遥看到皇后伴着身着明黄五爪天龙朝服的皇帝进门,心道这个皇上长得还算清俊,就是黑了点。
皇上年纪看上去有二十七八岁,已经登基十几年了,对乐律和诗词书画甚是喜爱。此时进门九五之尊的架子十足,眉眼之间儒雅贵气,但看那薄唇就知道又是个薄情的君王。
皇上在坤宁宫上首的御座上撩袍坐下,皇后坐在另一边,看欣喜的眼神就知道满心的心思都系在皇帝的身上,只不过皇上却并不在意,喝了口茶,轻叹了一声。
“皇上怎么了,前朝的事不顺心?”皇后见皇上叹气自己也忧心。
皇上摇摇头,露出一丝烦躁的神情,口气却不急不缓,“还是那内阁的那些阁臣,之前对朕服食金丹颇有微词,朕不搭理,他们现在却又天天纠结一帮朝臣嚷着固本固本,要立太子。呵,朕统共就只有三位皇子,立什么太子?!”
景阳心里有数,那些朝臣也是看着皇帝宠信方士,天天嗑药,劝了又不听,生怕皇上哪天把自己作死了没接班人,所以才嚷着要立太子。
可是别说皇帝不想那么年轻就立太子,就是想也没辙。大皇子多病,现在才六岁上下却瘦的猴子一样,日日吃药,皇上看着就不待见;二皇子两岁多就染病亡故了;三皇子今年有三岁了,生母是个宫女,地位低天子也不好,太后不待见;昨天孔贵嫔刚生的四皇子,皇帝更没糊涂到立一个刚刚出生的庶子。
不过这话一说皇后脸上先白了一层,半天才接话道:“是臣妾无能,不能为皇上诞下龙嗣,臣妾愧对皇上。”
皇上摆摆手,语气仍是淡淡的不耐,把玩着手上的玉扳指,“皇后贤德,管理后宫多年,年年只见宫妃多,却不见朕的子嗣多起来,朕才是愧对列祖列宗。”
皇帝这话说着就算是抱怨了,而且是比较重的抱怨,最危险的是他并没有埋怨皇后中宫无子,而是抱怨皇后管理下的整个后宫都不能给他开枝散叶,这不是皇后“贤德”而是在指责皇后无能。况且看这句话就知道,皇上大概早对皇后有孕不抱希望了。
皇后听了这话,坐在那里怔了怔,而后偏头春夏了美丽的眼睛。
皇上半天见她不说话,想来自己的话说中了,拿起龙纹釉彩的茶杯象征性的抿了一口茶水,瞄着皇后的衣服轻笑道:“皇后这衣裳倒是新鲜,就不见皇后换件鲜亮的衣裳首饰了。”
“后宫勤俭为好,臣妾知道其他姐妹爱美,只先从自己做起,姐妹们能学起来也好。”皇后看着自己的裙角,勉强笑了一下,“是彩月爱玩,绣了三色蝶,这些蝴蝶倒漂亮。”
“皇后要是这样指望六宫俭省可就想太多了。”皇上唇角一挑似笑非笑,大概不想再提六宫的事情,还看着皇后的裙子笑道:“朕对虫鱼这些没什么心思,不想还有这样的蝴蝶。”
皇后浅笑的面孔忽然僵住,而后神色都黯淡下来。彩纹看出皇后不高兴,连忙道:“娘娘,不是说要让景医官面圣么?”
皇后恍惚点头,强笑着唤来景阳,给皇上介绍。
景阳行过礼,不便抬头,但也知道皇上的视线在她身上逡巡。半晌皇上才道:“景医官妙手回春,医道不同旁人,朕真就赐你一个‘慧质妙医’的封号,擢升四品与太医令同。”
景阳才要谢恩,皇后忽然开口,“皇上,景医官医术极好,臣妾向来身子不大好,想将景医官留在内廷,负责臣妾的调理。臣妾跟了皇上十几年从来没什么要求,还请皇上今日给臣妾一个恩典。”
皇上微挑了一下眉头,还是应允了,并赐景阳午膳,择日住进坤宁宫。
景阳对赏赐无所谓,倒是惊异于皇后的行为,她这么一个万事好说的人竟然会在皇上面前求恩典,看来是皇上的态度刺激了她,这样看来,利用皇上的态度还是可以改变皇后这软弱性子的,有门。
皇上坐了一会彩月就过来传午膳,眼见满桌的金盘银碗珍馐美味都上了桌,孔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