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雪玉快六年不见外人,如今刚好一点儿就面对未来的夫家人,她没吓得躲起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古夫人也早料到女儿一开始无法表现完美,理由也早找好了。
“妹妹这话说得也是,是我们夫妻刻意不让玉儿抛头露面,只把她找各种借口藏在深闺,她现在这样不善辞令是当父母的责任。”古夫人坦率承认。
“娘亲…”顾雪玉不忍,是她不争气,怎么还让父母为她背过错。
“哎呀,不是我说,这顾家教孩子的方法…”连氏高兴极了,顾家从上到下全都有问题,连家还和他们结什么亲,亲上加亲才最好了!
李夫人则十分冷静:“我相信姐姐这样一定有苦衷。”她和古夫人同属清流家的女儿,虽然成亲前离得远不熟悉,但孩子小时候订了娃娃亲的时间正是两家夫君同地为官的日子,很是走动得勤,她信古夫人的为人绝不会不认真教导自己的女儿。
古夫人叹息又感激的看向李夫人,也不理会连氏,只给女儿未来婆婆解释:“姐姐这些日子应该听到了关于江北发生的种种,我家老爷在江北为官七年,度日如年战战兢兢的全家过的七年,对外面的亲朋好友还得报喜不报忧,就怕传出什么让江北更乱…”
“是,我们听说了…”李夫人陪着叹气,他们之前也曾听说江北重武轻文,在那里当文官会受武将挤压,可直到武将胆大妄为到了连朝廷钦差都敢软禁之后,才恍然文官的日子不好过恐怕就没有底线。
连氏却不以为然:“江北这么乱怎么不外调?顾老爷在朝中连个说上话的好友都没有?”顾家这样没本事,要换了她绝不让自己儿子娶顾家的女儿!
“我家老爷就从没托人办过外调,他说反正他已经熟悉江北熟悉那些武将,又何必再换别的文官来受罪。”古夫人说的是事实,她那丈夫是真正的正人君子,绝做不出自己抽身把别人塞火坑的事来。
李夫人赞赏的点点头,连氏却不屑的撇嘴,难怪娘亲总骂爹爹和大哥木头脑袋不开窍,清流人氏怎么哪家都这么愚笨,如果不是清流家有个男子四十之前无子也不纳妾的规矩,她还不稀罕让女儿和连家亲上加亲呢!
洁身自好的人家是越来越少,古夫人原来就听说连家老夫人暴发户出身,和读书人就不是一个性格,连家太老太爷为了报恩才让儿子娶了这么个读书人也瞧不起的儿媳妇,她是从没见过连家老夫人的,不过现在看连氏就能猜出来了。
古夫人同情的看看李夫人,难怪李夫人聊天时不大聊夫家的事情,那样的婆婆和小姑你让她怎么开口?
第三十一章 借题栽赃
连家老太爷因为自己妻不贤吃了不苦头,所以他费尽心血为儿子找了个清正人家的女子,并等儿子一有功名就外放别的省做官,免得自己妻子无端挑儿媳妇的毛病,并教坏了孙女。
本来连家老太爷对儿女是一视同仁的,他给女儿选了一个人品不错的读书人,但他妻子嫌人家不过是秀才,利用娘家的财势给女儿另选了一个姓张的富家公子,而且那张公子还已经捐了个观察的职位,就在江东马上就上任了。
有钱还已经做官了,连氏自然认为母亲选的才是好的,于是也和父亲闹,母女俩同怨连老太爷糊涂,不给儿子选个高官岳父当靠山就已经不对了,现在还要误女儿的姻缘!
连老太爷一气之下干脆不管了!
于是连氏照自己心意嫁入张家,结果刚入门就发现这张公子已经有了好几个通房丫环,甚至还生了一个庶女!而她这个正室不过表达了一下不满,她婆婆丈夫就说她不贤!
连氏只盼着丈夫早点外放,她也能像娘家嫂子那样脱离自己婆婆的监视,结果别说外放了,张公子因为收取贿赂被革职了,张家花了好大一笔钱才免了牢狱之灾。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连氏所幸父兄还当官,婆家倒也不敢太欺她,她又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只是丈夫十几个有名分没名分的妾室,还有四个庶子庶女实在让她堵心半辈子!
所以现在自己女儿的婚事,连氏立志要女儿不重蹈她的悲剧,可张家能认识什么门风端正又有出息的人家,她不把主意打自己娘家侄子身上还能找谁?
凭心论,连氏的女儿长得不差,连氏更是从自己嫁妆里出钱请名师教得知书达理,她认为女儿是进宫当娘娘都够格了,可惜当今皇上快五十了,她舍不得自己女儿,但这样的好女孩便宜了自家,自家兄长却说什么人无信不立不肯与顾家退婚。
连氏怪自己嫂子年轻时不懂情理,李夫人如果能对自己小姑好一点,当初订娃娃亲的不就是连张两家了吗?也不用害她现在非来顾家看人脸色!
其实连氏至少有一点是说错了,她没看人脸色,古夫人是不会明显摆脸色给别人看的,更何况她注意力在女儿未来婆婆身上,一个未来夫家的离得远的姑妈,根本不用小心翼翼讨好。
李夫人自然更不喜连氏,她年轻时许多在婆婆面前受的冤枉气全都是小姑挑拨的,其实连氏不就因为连老爷专情而自己丈夫妻妾成群嫉妒吗?但这小姑的婚事又不是她这嫂子安排的!
反正李夫人心里也早有主意了,就算顾雪玉千不好万不好,这亲事必须反悔,她也不会让自己儿子娶连氏的女儿,绝不!
“可怜孩子,在江北日子一定提心吊胆的…”当着连氏的面,李夫人对头回见面的顾雪玉十分爱怜。
“是啊,我们夫妻老了,什么都好说,就是委屈了孩子…”古夫人继续说顾家在江北受的苦,“就拿五年前来说,衙门接到一个拐卖女孩逼出人命的案子,本来证据确凿依律那人贩子就是斩刑,可偏这人贩子是某将军的原部下,战场上受伤下来的,的确入伍杀敌有功,但你之后做点什么买卖不成?偏干这缺德事…”
当时刑部下的文书非常快,顾老爷又恨这害别人家破人亡的恶人,于是拒绝了那将军的托人说情,按律斩了那人贩子。
本来以为事就这样过去了,结果一个月后顾三少爷和同窗好友约好一块出去玩,半路上却遇上几个喝了酒的士兵拦着找事,顾三少爷是牢记父训不和武将冲突,也知道与喝醉的人没什么道理可讲,他拉了缰绳准备走人,却不想一个士兵忽然一鞭子抽在马身上…
马惊了,顾三少爷被惊马摔下,养了快两个月才养好伤。
当时看人摔下马,那些士兵围观倒在血泊中的人哈哈大笑,说什么读书人有什么好傲的,连骑马都不会,保家卫国还得靠他们武将。
顾三公子的同窗自然也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他们没有抓凶手的本事,只能将顾三公子先送回来,而后顾老爷根据儿子同窗的画图去找凶手,才发现那些士兵正是求情被拒的那某将军营中的,可将军守着军营不让地方上的衙役进去。
肯定是驻军多过衙差,顾老爷不能硬攻只能求上江北说一不二的靖远李老侯爷主持公道,结果李老侯爷还没让双方对质就先说顾老爷的不是,说某将军和他禀报了,当时顾三少爷出事的时候,那几个士兵全在军营就没有外出,一军营人都可以做证,这事是你家孩子贪玩小厮又不敢担责才栽赃的吗?还是你顾知府有意整老夫的李家军?
“…我家老爷不是没据理力争过,但江北姐姐知道…那实在不是文官有理就行的地方…这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古夫人擦擦眼泪。
顾雪玉也陪着垂泪,她三哥当时受伤回来血染衣衫,是她从没见过的触目惊心,才五年,她怎么可能忘?
知府的儿子受罪也白受,连氏不由得也陪着叹口气,不过她今天可不是来同情顾家,见自己嫂子不住感慨,生怕古夫人是故意岔开话题的,忙不放松的追问:“听着这事是让人难过,但这事和你家姑娘有什么关系?女孩子难道还能抛头露面骑马逛街惹来一堆醉汉拦着不让走?”
连氏这话问得实在难听,如果她不是姓连,古夫人早翻脸赶人了,现在她却只能仍听而不闻,面向李夫人:“不论是顾家还是古家,教女儿最重闺誉,如果真发生什么不堪的事,不用外人开口,我们当父母的就会一根绳子了结这冤孽!绝不让两家近百的女子受连累,但同理,要是有谁敢信口雌黄造我家女儿的谣,从而累及顾家古家两族几代的清白名声,我也要问一句,她受不受得起顾家古家两族数百人联合的复仇!”
“…是啊,我相信顾家古家教出来的孩子全都是知书达理的…”李夫人原来没见顾雪玉之前就相信顾雪玉不会是因为品行不端才被父母锁起来不让见人,现在见古夫人说得凛然便点头表示赞成,顾家女儿也是连家未来儿媳,说顾雪玉别的还行,往品行上说不也会连累连家,尤其是她儿子嘛。
连氏也被顶得不轻,她怎么忘了顾家古家两家族树大根深,她说人家一个就会惹上一堆人,但自己女儿怎么办?再说这事她只是想挑顾雪玉的毛病,又不会往外到处嚷嚷,顾家和古家别的人还会主动找她麻烦?
这么想着连氏的胆子又大了,又主动追究:“古姐姐你说了半天这话都没说到点子上,你家女儿到底为啥藏起来不见人啊?”
“什么不在点子上?我们不是聊得正好吗?”古夫人表示不解,而她看得人还是李夫人。
李夫人也想知道原因,但她更信自己亲眼观察的真实的顾雪玉,所以不像连氏那样急不可待,李夫人优雅从容的微笑:“姐姐说得是,这闲聊聊什么不是聊,姐姐是女主人,我自然客随主便。”
过犹不及的道理古夫人懂,她也必须在今天给未来亲家一个合理的解释,所以借着李夫人的体谅又一叹:“说是闲聊,其实也是让姐姐听我吐苦水了,我家老爷在江北做知府实在做得委屈,儿子当街被武将家的拿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