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冷笑,即谓身后:“姜尚,出来见过你的师尊。”
只见女娲娘娘身后转出一物,形似熊罴,背后五道光明,正是黑山老妖,即昔年姜子牙也。见了元始,未及开言,不提防那燃灯道人把手一指,当空青云滚滚间浮起二十四轮圆月,分青白黄绿红黑紫七色,环绕不周山顶缓缓旋转,铮然有声,正是二十四颗定海珠,忽然一齐向姜子牙打来。
毕竟不知姜子牙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回皇天后土皆有神 起兵伐天是何因
书接上回。话说姜子牙所化黑山老妖出得阵前,未及开口,燃灯道人便把二十四颗定海珠祭起,翻滚流转如日月一般打来,诸妖神袖手旁观,只是冷笑。原来此珠乃是盘古开天辟地后,其身化为天地风云,盘古二十四脊椎骨所化,蕴涵鸿蒙宇宙之大威能,黑山老妖如何禁得起!扑地一声,打作齑粉,连身后五路神一并打散了。女娲见了,不怒反笑,一旁九凤仙子手指燃灯骂道:“那泼道,我家娘娘素知你德行,早作了准备,如今你还有甚话说?”话犹未了,女娲娘娘座前转出一人,白发皓首,须眉似雪,全身披挂,甲胄金装,十分威仪。怎见得他模样?
黄邓邓,耀水镜;玲珑花,巧样称。竖三叉,攒四凤。六瓣六楞紫金盔,缨络翻,硃砂迸。珊瑚碧玉周围绕,玛瑙珍珠前面钉。龙吞口,兽吞肩。红似火,赤似烟。老君炉,曾烧炼,千锤打,万锤颠。绿绒扣,紫绒穿。迸铜锤,扛铁鞭。锁子文,甲上悬。披一领,按南方丙丁火,茜草茜,胭脂抹。五彩装,花千朵。遍金织就大红袍。系一条四指阔,羊脂玉,玛瑙厢,琥珀砌,紫金雀舌八宝攒就白玉带。
诸仙看时,来者正是太公吕望也。
原来子牙终是阐教中人,昔时曾在玉虚学道,昆仑十二仙中多有与之交好者,当下黄龙真人便出列道:“姜师弟,我闻你轮回已久,享人间富贵去了,如何却在这万妖阵里?”
太公微微一笑,却不答话,黄龙正欲再问,不觉他又换了模样,此番与前大不相同,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盘膝而坐,手把钓竿。正是:
弃却朝歌远市尘,法施土遁救民生。闲居渭水垂竿待,只等风云际会缘。
武吉灾殃为引道,飞熊仁兆主求贤。八十才逢明圣主,方立周朝八百年。
此际天庭大军亦至阵前,哪吒,杨戬,雷镇子,韦护,金木二吒连同群星中土行孙,杨任等昆仑弟子见了子牙,俱惊疑不定,雷震子大叫:“师叔,我来救你!”风雷二翅展开,有五十余丈宽阔,风雷齐响,乱羽纷纷,一摆手中黄金大棍,便要飞起,却被杨戬一把拉住,低声谓雷震子道:“雷兄莫要上前,静观其变。”
韦护冷笑道:“你等真个不知?姜子牙早已坠落魔道,此时已成异类。你不见他一身妖气,哪里还有半点道骨。此非你我师叔,此熊罴之妖也。”
诸门人听了,各露惊疑之色,黄龙真人怒道:“哪有此事?我却不信!云中子,你把照妖鉴与我!”
云中子不言,将照妖鉴付与黄龙,当空照去,只见子牙又换了模样,此番又是不同,却是一头黑熊,身长十丈,遍体黑毛如钢针一般,目如火炭,左顾右盼,忽地人立而起,口出人言道:
元来身在大荒东,始居石室伴木公。
天地岁月匆匆过,尊师贵道苦用功。
卑躬屈节拜玉虚,鄙夫寡识落套中。
无良燃灯恶道人,耻与哙伍将我薨。
又蒙元始师恩重,炼魂万载梦憧憧。
拜相封神成何用,位极人臣都是空。
幸与陆压道君逢,飞刀斩躯还本性。
诸君叹我身堕落,我笑世人在梦中。
玉虚门下诸仙面面相觑,万妖阵中上古妖神,天下诸妖一齐哄动,女娲娘娘便道:“元始,你明知封神之事夺天地造化,造鬼神玄机,大伤天和。你却教姜子牙薄福之人代你行事,其心何其险也!你这般德行,有何面目为一教之主,又有何颜面为三界之尊!”
元始笑道:“女娲,你虽具大法力,却不明天地造化真意。姜尚本一红尘芸芸众生,原有道根,既发向道之心,便是与我教有缘。我着他封神,便是教他修大功德,如何反说损他福报?此乃本末倒置,小儿之见也。”
陆压道人听了,呵呵笑道:“这也罢了。只一节,那燃灯道人何以杀人灭口?却不是做贼心虚,不打自招。”
燃灯道人一旁道:“非也。姜尚命里注定有此一劫,吾知姜尚命不该绝,乃是顺天行事,不过天意假借我手耳。便是当年杀他前身,亦是此理。你等妖人不识天数,覆灭只在眼前,尚敢巧言令色,惑我军心,真真可笑。”
话音方落,忽然有人道:“天为何物?”
一语既出,初闻如春雷乍起,戛然而止,余音澄澈飘渺,如古龙长吟,自虚空深处徐徐而来,诸妖神,仙家,普天神将闻之皆如沐春风,心旷神弛,仿佛身心元神真灵便要随之飘然而起,飞往天外。
又闻得琴音袅袅,悠然古雅,如高山落花,流水飞瀑,自不周山间一泻亿万里,将万妖,万尸大阵连同天庭大军一齐淹没。
元始定睛看时,只见不周山半山里星瀑滚滚,飞流而下,注入山前一眼深潭之中。瀑前一角亭台,八角飞檐,古香古色,亭中一人长身玉立,着帝王之服,面目清雅,额生双角,颊显逆鳞,膝前放一张焦尾古琴,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形如凤凰,上圆下方,法天象地,岳山高耸,承露侧镶,龙池凤沼,上山下泽,暗藏天地万象。
元始认得其人,正是伏羲圣皇,即道:“圣皇此言何意?”
伏羲不答,只将玉指轻拨,君、臣、民、事、物、文、武七弦纷作,泛、按、散之音交替而出,如天地人三合,轰然齐鸣。瀑前深潭中有群龙浮头,随韵上下,呦呦而鸣。
元始冷笑,取出一盒祭在半空,一声响,将那潭中群龙皆收去了,须臾化为脓血,当空倾落,注入深潭之中,登时化为血池万里,恶臭扑鼻。
伏羲便止了琴声,叹道:“大往昔时,吾为皇天,娲妹为后土。斯时,吾不知有天,乃因吾即为天。孰知此天非彼天,天外复有天。清微之天,禹余之天,大赤之天,昊天之天,西方诸天,未来无天:无量劫中,众生沉沦。有生何欢?往生何苦?
不可知不可说劫前,我与娲妹大会三教于不周之山,龙盘蛇绕,乾坤颠倒。其时有大盘古氏出,吾在其掌中,始知大千世界,亿万众生,刹那生灭,恍惚若梦。我想你掌天机之册,深得诸獠之心。若肯助我,何愁大事不成?此时此地,更无他人知晓你我所言,乐静信,你可愿助我?”
元始大笑道:“庖牺,你枉为皇天,却不知天时至此!天地万物,生死荣枯,轮回不息,此乃天经地义。你妄阻天数,何其不智。正是痴人说梦。我也不与你说:今日你既摆下八卦之阵,说不得要做过一场,方见高下。只有一言问你:你到底为何伐天?”
伏羲轻叹一声,忽地昂然而起,决然道:“吾不伐天,天不以众生为念!”
说罢掷琴于地,轰隆一声,满空怒雷声中,诸般景象齐消,依旧现出不周山前万尸万妖大阵,亿万群尸群妖如蝗虫一般,遮天蔽日,将阐教,天庭军马团团围住。金灵圣母祭起四象塔,二十八宿鱼贯而出,结成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般灵兽自万层高塔间涌出,朝八卦盘上万妖阵中冲去。
却说那北方玄武一骑当先,撞入万妖大阵,方入阵中,忽然四周景物变换,漫天劫火都化作汪洋大海,苍天如盖,幽云当空,云中雷火踊跃,倒垂海天。那震位上的玄甲无手足之人现出原身,却是一只大鳖,头如须弥,身如大地,眼如朝日,一条长颈伸出壳外,通天彻地,自海水中徐徐浮上,拦住玄武去路—…此是昔年女娲补天,以它四足为天柱撑起天地,号灵鼋天君,乃是妖族大圣,非同小可。当下巨鳖战住北方玄武,一龟一鳖,上下翻滚,斗在一处,掀起波涛万顷,惊天动地。
东方青龙连绵数万里,蹿入坎位,只见一座高山,其高不知几许,山上寸草不生,山前阴风怒号,大风吹雪,席卷云空;山后毒火熊熊燃烧百万里,一物人面蛇身无足而独目,口衔火烛,幽焰滚滚,海下虬髯漫空飘洒,朝着青龙劈面一口气吹去,顿时烈火飞扬,将那青龙烧得摇头摆尾,青雷爆裂,满天败鳞翻飞,挣扎不休。
西方白虎冲进乾位,却被那九灵元圣一声怒吼,现了真形,乃是一只九头狮子,身长万丈,九头环簇,口吐烈焰浓烟滚滚,敌住白虎两下撕咬。白虎周身彩焰飞扬,如斗兽一般,剪尾扬爪,咆哮连连。
南方朱雀全身真火熊熊,一飞冲天,长鸣一声,声震九霄,带着无穷风火俯冲而落,冲入万妖阵中,正撞着陆压道人,背后现出一轮红日,日中有三足金乌之形,嘎嘎怪叫,放出太阳真火,将朱雀困住,往来冲突,不得脱身。
又有相柳化为九头巨蛇之形,人首龙身,九头分叉,口喷毒雾遮天;共工足踏白鳞巨蟒,驱相柳直奔金灵圣母而来,手中三叉大戟凭空卷起千万里星河,当头压落。
金灵圣母坐于亿万星斗之中,眼中青光如炬,白发披散,周身星光点点,连捻法诀,方才驱动周天星斗,斗部群星协力,霎时间斗转星移,结成天象大阵,堪堪敌住共工。
天庭诸神与万妖,群尸两下混战,普天神将之中虽多有截教出身的异修得道者,与那妖类本无二致,只是眼下性命相搏,怎肯容情,皆舍死忘生,直杀得天昏地暗。
只听得当空巨雷滚滚,四周云层里现出十位道人来,脸分青、黄、赤、白、红五色,正是雷部十位天君。
左右分列数将,左首一人金甲红袍,满头红发如火,横担开山大斧,右首两将各使长枪金锏,雄赳赳立在一旁,头顶两员飞将军,一个生得满如火枣,戴虎头冠,獠牙参差,背生一对肉翅,手中双锤不住相击,轰然有声,一个面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