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豨被追得急了,忽然口吐人言,一面跑,一面回头叫道:
“那奎星,我与你素有渊源,何故苦苦相逼?岂不闻《史记正义》载:‘奎者,一曰天豕;亦曰封豕’。今你先灭那山下小猪,又来惹我,是何道理!”
原来此物乃是上古凶兽封豨之属,流落此间,盘踞山林,自称乙事主,生就一身蛮力,皮粗肉厚,坚逾铁石,又生性凶猛无比,山中大小妖物皆奉其为福陵山山神。
奎木狼在巨狼头顶听见,呵呵大笑道:“你不过是懵懂无知之辈,我岂肯与你废话,正是鸡同鸭讲,多说无益。”说罢把口一张,一颗碗口大小的红色珠子喷将出来,势如流星,朝那乙事主打去,正中后臀,直打得杀猪般哀嚎一声,哼哼连声,夹了猪尾巴,逃入一片树丛里去了。
原来此树却不是寻常树木,根根皆有百十丈粗细,色如青铁,树冠如伞,枝繁叶茂,彼此连成一体,覆盖方圆千里。那乙事主跑发了性,哼哼唧唧,硬着头一路向前拱去,所到之处,参天巨木根根折断,两边倒下,竟被它冲开一条路来。奎木狼驱动巨狼穷追不舍,忽见乙事主奔过一片土丘,迎面一棵顶天立地的青色巨木,恍若天柱一般直插云天,枝叶铺展数百里,熊熊真火升腾,映得满天彤云鲜红如血。
那乙事主跑到树下,忽然四蹄并用,竟缘木而上,胖大的身躯矫健无比,三下两下转眼已经爬到树顶云光火海之中,瞪着一对金火洋溢的巨目向下俯瞰,喉间哼哼有声,仿佛雷鸣一般滚动天际,似乎颇为得意。
灵虚子见了,正欲飞起追赶,早被奎木狼止住。原来此青木名为扶桑,乃上一劫中旸谷之中所生,今劫里也有些须流落盘古大陆各地,不想在此地见到。那扶桑青木本是太阳之精三足金乌栖息之木,自然火气逼人,奎木狼属木,眼见太阳真火,便不飞起,即起身立于巨狼头上,又是深深去风位吸了一口气,对着那扶桑青木“呼”地喷出,顿时一道黑气着起卷起,风中现出万马千军,皆身长千丈,三头六臂,刀剑光辉耀日,借着这道黑风而来,一齐动手,刀斧齐下,片时将那扶桑青木连根伐断,如倒了擎天的柱子一般,轰然倒落,数千里的树干朝山下压来,未及触地,已经分离消散,没入空虚不见。正是:
君不见走马穿行青木边,黑云莽莽飞上天。福陵山中风声吼,满山碎石大如斗,随风遍地石乱走。西山又见烟尘飞,风中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何曾脱,驾风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妖邪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风住云收已献捷。
那树顶乙事主见势不妙,急欲走时,早被乱军砍落尘埃,哀号一声,亦消散无形。
与此同时,云栈洞中,卵二姐怀中巨卵骤然摇动,蛋壳处处龟裂,卵二姐、高小姐见状齐声惊呼,叫声里毫不掩盖喜悦之情。
灵虚子载着奎木狼一路盘山而上,眼看将至山顶,忽然面前一片石山挡住去路,俨然如同楼台之形,耸立万丈,石质洁白如玉,在满山彩雾里若隐若现此山原在大荒境中琅玡之地,今为乌巢禅师搬来送与福陵山主人,镇守此山之用。山中有一猪妖,有翼能飞,故名飞猪,颇有几分法力。奎木狼见了那石楼山,更不迟疑,张口又是一口气吹去,只见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正是:
石楼山前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触目晚霞挂林薮;侵人冷雾弥穹苍。
一连吹了几遭,那石楼山纹风不动。奎木狼倒气喘不已,心下暗道:此山如此坚固,怎生破得?
正踌躇间,忽然西方一道长虹贯日而出,落在山中,一个红衣僧人作歌而来,歌曰:
狂机内有道人身。穷苦已经无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若捉物,入迷津。但有纤毫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外求知识也非真。
其人生得方面大耳,莹澈如镜,甚是俊美轩昂,细看时,手足皆如鸟爪。
奎木狼早认得是临近浮屠山中乌巢禅师的弟子,法号宝志。原来昔有妇人朱氏,闻古木鹰巢中儿啼,梯树得之,举为子,恐养育不活,送与乌巢为徒,修得一身神通。宝志和尚见了奎木狼,合什为礼。奎木狼曰:“汝师遣汝来,正是多此一举。”
宝志和尚微微一笑,转身向着那巍巍石楼山上,放声喝道:
“四大身中无价宝,阳焰空华不肯抛,作意修行转辛苦。不曾迷,莫求悟。任尔朝阳几回暮。噫!有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
喝声未了,只见石楼山土崩瓦解,山石轰落,一物腾空冲起,直上半天,隐约可见老
豕之形,一个回旋,忽地俯冲而下,直奔宝志和尚飞来,那物半人半猪,遍体粉红之色,眼上挂一对墨黑琉璃片儿,唇上两撇短须,甚是滑稽,却来势汹汹,眼见宝志避无可避。
正当此时,忽听得“呼”地一声,奎木狼又是一口风吹去,那风不是凡间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亦非地水火风,只唤做鸹风,那飞天红猪飞来,早被吹个正着,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其时草屋,木屋,石楼三猪尽灭,只听得一声似龙非龙,似猪非猪的长吼自山顶传来,声浪驱开满山妖云,一物猪首龙身,口似血池,遍体逆鳞,苍蓝之色,有千余里长短,自云栈洞中蜿蜒而出,千里长躯峰顶盘绕数十匝,一面扁扁的颈子昂扬而起,直上半空。忽地仰天厉吼,目如火电,背后二十四翅一齐展开,有蝙蝠肉翅,有大鹏羽翅,有蝴蝶鳞翅,有薄如蝉翼,有嶙峋骨翼,种种翅膀,一齐振动,嗡嗡之声漫山遍野。
奎木狼看了那物,向山上放声叫道:“恭喜饕餮吾友,如今斩却三尸,成就无极大道!”
那山顶饕餮真身呼喝大笑,口出人言道:“此皆赖诸君之能,相助之德,老猪铭记在心。便请入洞同叙如何?”
奎木狼、宝志僧一齐大笑,足底生云,冉冉直上山巅,径往云栈洞而来。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第七十八回 愿我作佛时,不必观自在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盘古大陆,西方虚空,一十三根金刚七宝金幢;巍然高耸云间,恍如天柱,上托极乐净土,琉璃凝聚。其幢八棱,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放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照净土琉璃大地,流光幻彩,如千亿日。
琉璃大地之上,间以黄金,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真珠、玫瑰自然七宝,相间为地,众宝无定,内外映彻。
又以黄金为绳,离净土之地三百由旬,皆粗四十由旬,如金龙横空,根根交错,如蛛网状,遍布净土上空,光色晃耀。超越十方,恢廓旷荡,不可穷尽。
琉璃地上,八德池星罗棋布,皆浩瀚如大海,池中波澜不兴。每一池中,皆有十六亿宝色莲花,百千亿叶,繁茂旖ni,赤橙黄绿紫青蓝七色纷呈如灯,闪烁海上。
彼莲花者,微妙香洁,莲芯皆悬一白珠摩尼,明妙无比。
每一莲叶,皆有八万四千脉络,犹如天画,或广一由旬,或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不等,根潜池底,不可窥视。
池底有物,似龙非龙,暗流踊跃,盘根错节,浮头出水,金鳞璀璨,光明耀日,龙首蛇身,独角峥嵘,万千同类,渐次而出,吞吐明珠,无量量数,此出彼没,如满天繁星,转明转暗,闪耀池上。
黄金地上,常雨天华,是曼陀罗,妙香馥郁,从天而下。四方自然风起,风吹散花,花生异香。随风四散,缤纷坠地,积厚四寸,极目明丽,芳香无比,及至小萎,自然乱风吹去,复从天而降,周而复始。
忽有净土之民,百千俱趾那由他之数,无中生有,若有若无,无有有无,无尽皆有,一切同有,或立黄金大地上,或踏莲池青荷上,或悬空中,或骑水龙颈间,或立金绳罗网上,或于漫天花雨间足踩花瓣,随风浮落飞扬,越聚越多,渐渐人潮汹涌,天上地下,接踵摩肩,无穷无尽之人,尽皆具足金身,形貌颜色,无有不同,无美丑差别,无妄想思念,无爱yu嗔痴,仰望虚空,见一舍利子,初如米粒,放射旋转,渐次渐长,顷刻间,已如旭日初升,佛光如水,普照极乐世界十方一切诸地。
彼时净土之民,皆大欢喜,万众同心,一齐赞曰:
势至菩萨德无疆,辅弼弥陀作慈航。
救苦直同观自在,导西不异普贤王。
修因遍用根尘识,证果俱获圆通常。
摄念佛人归净土,此恩永劫莫能忘。
随着万众愿念祈祝,高天之上,一道紫金光焰忽然自那颗太阳般巨大耀眼的舍利子中射下,自东向西一划而过,顿时劈破虚空,无量佛光倾泻而出。
满天净妙光明中,一尊菩提萨埵渐渐现出身形,身呈紫金之色,头戴天冠,冠上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显现出十方诸佛净妙国土,高尚庄严如极乐世界;顶上肉髻状如红莲,其上有一宝瓶,内有纯金白焰之光,其光广一百二十五由旬,能照二百五十由旬,右手执白拂,左手执开敷莲花,向着虚空踏出一步。
随着这一步踏出,极乐世界十方震动,五百亿宝华自黄金七宝大地中涌出,八德池水激荡翻涌,阿那毗罗大风劲吹,卷动天花如岚纷飞。
尔时极乐净土震已复震,大震遍震,渐次扩展,下至金光佛国,上至光明王佛国,无不震动。上下两处佛土之间,有尘数无数光明因子,渐渐云集极乐世界,充塞空中,陆续一一凝聚成形。
须臾,于无限光明中,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依次而出,皆坐莲台,十二品分列,齐现光明之中,与大势至菩萨一齐合掌赞曰: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