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李老太爷和李大老爷都是真心疼爱李宛诺,她生在李家最好的时候,世子爷和世子妃非常恩爱,她又是镇国公的嫡长孙女,怕是心里溢满了对镇国公府的眷恋和思念吧。
李蜜儿摸了摸李宛诺的脸颊,轻轻说:“姐姐,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李宛诺惊了片刻,道:“蜜儿,我以为你会因为反感小六呢。”
“是对他没什么喜欢的感觉,倒也说不上反感,日后姐姐顾不上他的时候就把他送我这里吧,带个孩子我想还是没问题的。”
李宛诺不由得扬起唇角,说:“我早就让小六亲近你了,日后你出嫁,娘家没个兄弟真不成。国公府在的话还好,二房三房可以同咱们拧成一股绳子,现在大难临头各自飞,我听说二房为了恢复民户身份,到处走动,怕是祖父若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就真散了。”
“散了就散了呗,世上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姐姐莫非还指望小六那么个半大的孩子震慑住二叔三叔。再说他们也都是拖家带口,我觉得可以理解吧。”
其实在李蜜儿眼里,只有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是一家子,叔叔伯伯都是外人吧。在现代不都是如此,为了自个小家争财产的还少了吗?
李宛诺愣了一下,忽的笑了,说:“你倒是看得开,我只是觉得难过,怕祖父难过。”
“……”其实死了谁又能知道呢?
李蜜儿终究没敢火上浇油,转移话题道:“姐姐说给我看的那些个礼物呢。”
李宛诺抬起头,戳了下她额头,说:“先看信吧。”
李密儿裂了下唇角,从她手里接过信函,打开一看,好漂亮的毛笔字,字迹柔和,可见写字的人性子应该很好。
信函里的内容大多数是鼓励的话语,还说什么哪一年她送他的那盆兰花,养护的很好,又什么哪一年,她送他的铃铛链子,断了,但是舍不得扔,所以收到了什什么多宝阁里。这个多宝阁似乎是李蜜儿亲手做的,她虽然没见过这一世的李莫廷,但是从字里行间来看,可以看出他同曾经的李蜜儿确实是青梅竹马,彼此爱慕。
李蜜儿心虚的合上信函,若有所思的发了会呆,道:“姐,我会嫁给李莫廷嘛?”
李宛诺愣住,垂下眼眸想了片刻,说:“哎,这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你提及,但是不同你说我是过不去心里的砍,我只想问你,你想嫁给李莫廷嘛?”
李蜜儿犹豫了一会,摇了摇头,道:“不知道。”她是真的不清楚。
李宛诺仔细的看着她的目光,试图从里面读出什么,说:“其实这次王家把王煜送来阜阳郡,根本不是看望姑母,而是躲避灾难,并且打算近一两年都不让他回去了。”
李蜜儿早就知道王煜突然出现在他家有些蹊跷,但是这同她的婚事有关系吗?
“你也听说了,皇帝登基有五年了,却依旧没有皇子,皇后娘娘怀长公主的时候中了湿毒,孩子生下来就有些不好,她却是再不能生育了。皇帝又坚决不想扩充后宫,若不是后花园内偶遇王才人,并且一见钟情的话,怕是现在宫里还是只有皇后娘娘一个人。所以,王才人虽然只是个小才人,却无人看轻看王家,最要命的是她还怀孕了。若是皇帝子嗣丰裕,小才人怀孕也就怀孕了,偏偏皇帝没有儿子,所以这个孩子碰不得,就算皇后都要好生让人伺候着才人生孩子。你懂我的意思吧。”
李蜜儿点了下头,道:“就是说,王家短时间内倒不了,就算是冲着皇帝子嗣,也注定了未来十年内吧,皇帝会扶植王家吗?”
“是的,但是王家其实并无很好的孩子值得培养,王煜才炙手可热,而备受王才人重视的杨宇更是腾空出世,一下子成为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其实,若是王才人真生了儿子,王家怕是会有更大的富贵。就算这儿子不让王才人养,王才人死了,这位皇子却摆脱不了王家外孙的身份!”
李蜜儿叹了口气,难怪古代是个人就以嫁给皇帝为荣,这可是一步登天,特权社会下的产物。在百姓心中,皇帝不是普通人,是真龙天子,哪怕他都六七十岁了,照样有十**岁的小姑娘们前赴后继的争宠,说到底不过是名分上带来的权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诱惑吧。
“所以,其实咱们家是想同王家联姻的,尤其是趁着王煜在李家住着的时候,比较好培养感性,蜜儿,你懂吧。”
“嗯,没错,近水楼台先得月嘛。不过嫁给王煜的必须是嫡女,貌似就我和二姐姐年龄相当。”她猛地抬起头,看向大姑娘李宛诺,道:“是说把宁儿姐姐嫁给他,可是他们似乎关系很一般。”
咳咳……李宛诺尴尬的咳嗽了两声,说:“祖父想把你许配给王煜。”
“……”李蜜儿顿时无语,良久,喃喃道:“那李莫廷呢。”
李宛诺垂下眼眸,说:“京城李家的婚事怕是有可能会黄掉,但是王家这头却是前阵子来的王家老爷透露了口风,可以立刻定下,跑不掉的。”
李蜜儿怔了片刻,算是明白了。京城李家婚约祖父必定会坚持,但是应该是主张让宁儿姐姐嫁过去,如果对方死活不肯娶呢,到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条件来谈判。反正如果执意她嫁过去,也未必能成事儿,索性把她许配给王煜,这个是肯定可以做成的“买卖”。
王煜也好,李莫廷也罢,对于李蜜儿来说并无什么大的区别,其实王煜的性子她还更熟悉一些,可是就这样被人暗中定下终身大事,还真是挺不舒服的呢。不过她也清楚古代婚姻从来是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并无反抗的余地。
王煜这个人,反正她也不喜欢他,没准还真能凑活过一辈子。
等她老了,死了,归为尘土,是不是就可以回去了呢。
李宛诺见蜜儿郁郁寡欢,以为她心有不甘,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劝说,索性早点开了午饭,两个人没说什么就散开了。次日,又是新一轮的串亲戚访友,转眼间,破五的饺子吃了,出了正月,李家二房嫡长女,府里的二姑娘李宛芸,正式出嫁。
☆、第37章 37
李宛芸的出嫁;是李家来到阜阳郡后第一件喜事。碍于他家的现状;未来婆家徐氏的娘家是想低调迎亲的。不过李大总管却突然造访阜阳郡,被王老太爷重视的王煜住在李家,还派了贴身管家来参加李宛芸的婚姻,同时看望自个的宝贝孙儿。于是徐氏父亲从几位宗族嫡亲的叔伯种委托了两位有地位的长辈,跟随堂兄的孙子来本地迎亲。
二房徐氏曾经是庶媳妇;老太太在世的时候必然各种不受待见;后来镇国公府倒台;许多姻亲疏远了他们家,唯独二房徐氏的娘家碍于徐氏亲娘是族里宗妇,又一贯强势,不断救济镇国公府。
徐氏在李家地位很特别;名分上并不高,却是府邸里真正有实权的人,若不是李宛诺打着老太爷的名头控制了账本,怕是徐氏对奴才们的掌控力度更高了。所以李宛芸出嫁,下人们不敢有一丁点怠慢,徐氏更是真心疼爱女儿,一早就来到她的房间看着她,目光隐隐带着泪光,望着美丽的女儿连话都不敢说一句,就怕一张嘴就哽咽出声。
李宛芸是望着母亲含泪的眼神,尽量让自个不要去想什么分别,轻声说:“娘亲快让侍女去打扮打扮,不用盯着我这里,发髻怕是做完还要半个时辰呢。”
陪嫁妈妈也附和说着:“是啊,二夫人,稍后还有的忙呢,您是新娘的母亲,总是要体面装扮一番,姑娘这里有我盯着,这天还没亮,一切都来得及。”
徐氏擦了下眼角,点了下头,刚要抬起脚,又想着今日一别,怕是再也见不到姑娘了,她如今是多看一眼就少一眼,忍不住又坐了回来,道:“我的儿,日后到了娘家可不能因为你外祖母是家里宗族老太太,就太过拿大。”
李宛芸一愣,急忙按了按母亲的手,说:“娘亲对我还不放心呀。我晓得徐宜昇是大伯爷爷的嫡出孙子,又想走仕途,我会做个好妻子,辅佐他,不给家里添乱,不会因为李家曾经的背景就怎么样的。”她顿了一下,眼睛一亮,道:“更会让他们明白,即便李家倒了,也不是任人欺负的人家,我这个媳妇对于徐家大房,是有价值的。”
徐氏恩了一声,李宛芸从小到大就不曾让她担心过,若不是镇国公府出事儿,怎么着也会嫁入侯府,至少做个侯夫人呢。徐宜昇已经是徐家最杰出的后辈,而且热爱读书,现今已经没有商家子弟不得已参加科举的规定,所以徐家都盼着有个人可以当官呢。
徐宜昇是徐氏父亲嫡亲哥哥的孙子,徐家老大爷当年游离在外,爱好探险,放弃了继承家里的产业,而是带着马队沿着边疆走了好远好远,据说都越过了西凉国等一众小国的国界,还看到过大海,租船远洋,到过其他的国家。直到二十年前才回来定居,他的妻子是外族人,所以孩子们的模样大多是极其漂亮,棱角分明。
徐宜昇是徐家老大爷的长孙,之所以选择同意赢取李家女儿,除了宗族老太太的强势以外,也有意借助镇国公府曾经暗中的人脉,助孙子走上仕途之路。毕竟在此之前,徐家至今没有出个官呢。
李宛芸年岁稍长,虽然她的父亲是府里庶出,但是毕竟是经历过镇国公府最好的年月,在贤妃娘娘备受宠爱的那些时日,李宛芸可是还同宫里妃子们一同吃饭,连皇帝都会夸上几句可爱的女孩。
时过境迁,她竟是只能凑活嫁给皇商家非继承人的一房,而且还是因为双方亲戚关系,对方才勉强接受的。但是只要对方肯努力读书,她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更何况母亲曾经让她相看过徐宜昇的容貌,真是……她的脸颊微微一红,也算是英俊出众的小生后辈。
“姑娘,我要插花了,您不要动哦。”
丫鬟的声音把李宛芸拉回现实,她答应了一声,目光看向窗外阴暗的天空,不由得攥了下拳头,李家不会�